烈日当空,克鲁伦河畔的草原已然化作修罗场。喀尔喀骑兵的尸骸在明军车阵前堆积成矮丘,鲜血浸润着枯黄的草甸,空气中弥漫着硝烟与血腥的刺鼻气味。
格埒森扎的双眼布满血丝,他死死攥着缰绳,指甲深陷掌心。八万铁骑竟被四万步兵阻挡在车阵之外,这是喀尔喀立部以来从未有过的耻辱。
“大汗!”衮布的声音带着颤抖,“左翼的儿郎们已经折损三成,再冲下去......”
“闭嘴!”格埒森扎暴喝,手中马鞭狠狠抽在衮布肩上,“今日若不能踏平明军,我格埒森扎誓不为人!”
他猛地调转马头,对着身后尚算完整的右翼骑兵咆哮:“长生天的勇士们!随我......”
话音未落,西北方向突然传来一阵奇异的轰鸣。那不是万马奔腾的震动,而是某种更加密集、更加尖锐的声响,仿佛铁匠铺中千百铁锤同时敲打铁砧。
格埒森扎愕然转头,瞳孔骤然收缩。
地平线上,一支骑兵正以惊人的速度切入战场。他们不同于任何已知的蒙古骑兵,也不同于明军传统的轻骑。这些骑士分为三列,最外围的骑兵手持一种造型奇特的火铳,枪管比步卒用的更短,却闪烁着幽冷的金属光泽。
“那是什么?”素巴第失声惊呼。
没有人能回答他。因为下一秒,那支骑兵已经如利刃般撕开了喀尔喀左翼的防线。
李定国一马当先,他手中的“追风铳”喷吐出炽热的火焰。五十步外,一名喀尔喀百夫长应声落马,眉心绽开一朵血花。
“轮射!”李定国的声音冷峻如铁。
命令通过旗号迅速传递。第一列骑兵同时开火,白色的硝烟尚未散去,第二列已经越过他们继续射击,紧接着是第三列。三轮射击如同潮水般连绵不绝,铅弹组成的死亡风暴瞬间将喀尔喀左翼的前阵撕得粉碎。
“这不可能!”左翼统帅阿剌罕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的一切,“骑兵怎么可能在奔驰中如此齐射?”
更让他恐惧的是,这些明军骑兵在射击后并不停留,而是迅速向两翼散开,露出后面手持马刀的同伴。当幸存的喀尔喀骑兵好不容易冲过火力网,等待他们的是雪亮的刀锋。
李定国早已换上了他的惯用长刀,刀光闪处,必有一颗头颅飞起。他身后的骑兵如臂使指,时而聚拢齐射,时而分散砍杀,将喀尔喀左翼的阵型搅得天翻地覆。
“稳住!稳住!”阿剌罕声嘶力竭地呼喊,但为时已晚。
恐慌如同瘟疫般在左翼蔓延。这些草原勇士从未见过如此诡异的战术,他们的弓箭在射程上完全被压制,马刀又够不到那些始终保持距离的明军火铳骑兵。每当他们试图集结冲锋,就会遭到一阵猛烈的齐射;而当他们散开包抄,又会被明军骑兵用马刀逐个击破。
“大汗!左翼请求支援!”传令兵跌跌撞撞地冲到格埒森扎面前,脸上满是血污。
格埒森扎死死盯着那片混乱的战区,牙关紧咬。他终于明白张世杰为何敢用步兵正面硬扛他的主力——那支诡异的骑兵才是明军真正的杀招!
“让中军分兵两万,去支援左翼!”他几乎是吼出了这个命令。
然而,就在喀尔喀中军开始调动时,明军车阵中突然战鼓雷动。一直采取守势的车阵突然打开数十个缺口,赵铁柱率领的重步兵如潮水般涌出。
“不好!”衮布惊呼,“明军要反攻了!”
格埒森扎脸色铁青,他陷入了两难境地:若不分兵,左翼必将崩溃;若分兵,正面的压力又会骤减,让明军步兵得到反击的机会。
就在他犹豫的片刻,左翼的战局已经急转直下。
李定国敏锐地抓住了喀尔喀人瞬间的混乱,他高举长刀,声震四野:“变阵!锥形突击!”
旗号变幻,明军骑兵迅速收拢,形成一个尖锐的锥形阵。李定国亲自担任锥尖,火铳骑兵分布在两翼,马刀手紧随其后。这个看似简单的变阵,让他们的突击能力瞬间提升数倍。
“拦住他们!”阿剌罕绝望地呼喊,亲自率领亲兵冲了上去。
这是勇气与理智的碰撞,更是传统与变革的交锋。阿剌罕的弯刀划出璀璨的弧光,他身后的喀尔喀骑兵发出震天的呐喊,这是草原勇士最后的尊严。
李定国面无表情地看着冲来的敌人,缓缓举起了“追风铳”。
“放!”
锥形阵最前方的火铳同时开火,阿剌罕的亲卫队如同撞上一堵无形的墙壁,人仰马翻。阿剌罕本人身中三弹,却凭借顽强的意志继续冲锋,手中的弯刀直取李定国咽喉。
铛!
金属交击声刺耳欲聋。李定国的长刀后发先至,精准地架住了这必杀一击。两马交错而过,阿剌罕的脖颈突然裂开一道血线,随即整个人从马背上栽落。
“将军死了!”惊恐的呼喊在喀尔喀左翼中蔓延。
主将阵亡,再加上无法理解的战术打击,左翼的喀尔喀骑兵终于彻底崩溃。他们不再听从号令,开始四散奔逃,有些人甚至慌不择路地冲进了自家友军的阵型。
“废物!都是废物!”格埒森扎暴跳如雷,却无能为力。
李定国并没有追击溃兵,而是冷静地重整队形。经过方才的激战,他的骑兵损失不大,但“追风铳”的弹药已经消耗近半。
“将军,要不要追击?”副将请示道。
李定国摇头,目光投向仍在负隅顽抗的喀尔喀中军:“不必理会溃兵。传令,向敌军右翼迂回!”
这个决定显示出李定国卓越的战场洞察力。与其浪费精力追杀残敌,不如趁胜打击尚存战意的敌军右翼。一旦右翼也被击溃,喀尔喀联军将彻底失去翻盘的希望。
格埒森扎显然也看出了李定国的意图,他声嘶力竭地下令:“右翼后撤!中军顶上去!拦住那支骑兵!”
但战场上的局势一旦崩溃,就很难再挽回。右翼的喀尔喀骑兵看到左翼的惨状,早已士气低落,此刻听到后撤的命令,竟演变成了大溃逃。
“完了......”衮布面如死灰,手中的弯刀“哐当”落地。
素巴第更是直接调转马头,在亲兵护卫下向后方逃去。
格埒森扎呆呆地看着兵败如山倒的战场,八万铁骑竟然在短短两个时辰内土崩瓦解,这个事实让他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
“大汗,快走吧!”亲兵统领苦苦哀求,“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格埒森扎猛地惊醒,他最后望了一眼远处那面迎风招展的“明”字大旗,眼中充满了刻骨的仇恨。
“张世杰...李定国...此仇不报,我格埒森扎誓不为人!”
在亲兵的强行护送下,这位喀尔喀最强大的汗王不得不开始了耻辱的逃亡。而随着他的离去,喀尔喀联军最后的抵抗也宣告瓦解。
李定国并没有参与追击,他勒马停在战场中央,冷静地观察着全局。夕阳的余晖照在他染血的战甲上,仿佛为他披上了一层金色的战袍。
“传令各队,停止追击,原地休整。”他下达了一个让部下颇为不解的命令。
副将疑惑地问道:“将军,为何不乘胜追击?现在正是全歼喀尔喀主力的好时机啊!”
李定国遥望着喀尔喀溃兵逃亡的方向,嘴角泛起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王爷早有安排。这些溃兵...自有人招待。”
与此同时,在二十里外的一处山谷中,刘文秀率领的明军步兵已经设好了第二道防线。而在更远的北方,额哲率领的归附蒙古部落正在张网以待。
这场战役,远未结束。
格埒森扎的双眼布满血丝,他死死攥着缰绳,指甲深陷掌心。八万铁骑竟被四万步兵阻挡在车阵之外,这是喀尔喀立部以来从未有过的耻辱。
“大汗!”衮布的声音带着颤抖,“左翼的儿郎们已经折损三成,再冲下去......”
“闭嘴!”格埒森扎暴喝,手中马鞭狠狠抽在衮布肩上,“今日若不能踏平明军,我格埒森扎誓不为人!”
他猛地调转马头,对着身后尚算完整的右翼骑兵咆哮:“长生天的勇士们!随我......”
话音未落,西北方向突然传来一阵奇异的轰鸣。那不是万马奔腾的震动,而是某种更加密集、更加尖锐的声响,仿佛铁匠铺中千百铁锤同时敲打铁砧。
格埒森扎愕然转头,瞳孔骤然收缩。
地平线上,一支骑兵正以惊人的速度切入战场。他们不同于任何已知的蒙古骑兵,也不同于明军传统的轻骑。这些骑士分为三列,最外围的骑兵手持一种造型奇特的火铳,枪管比步卒用的更短,却闪烁着幽冷的金属光泽。
“那是什么?”素巴第失声惊呼。
没有人能回答他。因为下一秒,那支骑兵已经如利刃般撕开了喀尔喀左翼的防线。
李定国一马当先,他手中的“追风铳”喷吐出炽热的火焰。五十步外,一名喀尔喀百夫长应声落马,眉心绽开一朵血花。
“轮射!”李定国的声音冷峻如铁。
命令通过旗号迅速传递。第一列骑兵同时开火,白色的硝烟尚未散去,第二列已经越过他们继续射击,紧接着是第三列。三轮射击如同潮水般连绵不绝,铅弹组成的死亡风暴瞬间将喀尔喀左翼的前阵撕得粉碎。
“这不可能!”左翼统帅阿剌罕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的一切,“骑兵怎么可能在奔驰中如此齐射?”
更让他恐惧的是,这些明军骑兵在射击后并不停留,而是迅速向两翼散开,露出后面手持马刀的同伴。当幸存的喀尔喀骑兵好不容易冲过火力网,等待他们的是雪亮的刀锋。
李定国早已换上了他的惯用长刀,刀光闪处,必有一颗头颅飞起。他身后的骑兵如臂使指,时而聚拢齐射,时而分散砍杀,将喀尔喀左翼的阵型搅得天翻地覆。
“稳住!稳住!”阿剌罕声嘶力竭地呼喊,但为时已晚。
恐慌如同瘟疫般在左翼蔓延。这些草原勇士从未见过如此诡异的战术,他们的弓箭在射程上完全被压制,马刀又够不到那些始终保持距离的明军火铳骑兵。每当他们试图集结冲锋,就会遭到一阵猛烈的齐射;而当他们散开包抄,又会被明军骑兵用马刀逐个击破。
“大汗!左翼请求支援!”传令兵跌跌撞撞地冲到格埒森扎面前,脸上满是血污。
格埒森扎死死盯着那片混乱的战区,牙关紧咬。他终于明白张世杰为何敢用步兵正面硬扛他的主力——那支诡异的骑兵才是明军真正的杀招!
“让中军分兵两万,去支援左翼!”他几乎是吼出了这个命令。
然而,就在喀尔喀中军开始调动时,明军车阵中突然战鼓雷动。一直采取守势的车阵突然打开数十个缺口,赵铁柱率领的重步兵如潮水般涌出。
“不好!”衮布惊呼,“明军要反攻了!”
格埒森扎脸色铁青,他陷入了两难境地:若不分兵,左翼必将崩溃;若分兵,正面的压力又会骤减,让明军步兵得到反击的机会。
就在他犹豫的片刻,左翼的战局已经急转直下。
李定国敏锐地抓住了喀尔喀人瞬间的混乱,他高举长刀,声震四野:“变阵!锥形突击!”
旗号变幻,明军骑兵迅速收拢,形成一个尖锐的锥形阵。李定国亲自担任锥尖,火铳骑兵分布在两翼,马刀手紧随其后。这个看似简单的变阵,让他们的突击能力瞬间提升数倍。
“拦住他们!”阿剌罕绝望地呼喊,亲自率领亲兵冲了上去。
这是勇气与理智的碰撞,更是传统与变革的交锋。阿剌罕的弯刀划出璀璨的弧光,他身后的喀尔喀骑兵发出震天的呐喊,这是草原勇士最后的尊严。
李定国面无表情地看着冲来的敌人,缓缓举起了“追风铳”。
“放!”
锥形阵最前方的火铳同时开火,阿剌罕的亲卫队如同撞上一堵无形的墙壁,人仰马翻。阿剌罕本人身中三弹,却凭借顽强的意志继续冲锋,手中的弯刀直取李定国咽喉。
铛!
金属交击声刺耳欲聋。李定国的长刀后发先至,精准地架住了这必杀一击。两马交错而过,阿剌罕的脖颈突然裂开一道血线,随即整个人从马背上栽落。
“将军死了!”惊恐的呼喊在喀尔喀左翼中蔓延。
主将阵亡,再加上无法理解的战术打击,左翼的喀尔喀骑兵终于彻底崩溃。他们不再听从号令,开始四散奔逃,有些人甚至慌不择路地冲进了自家友军的阵型。
“废物!都是废物!”格埒森扎暴跳如雷,却无能为力。
李定国并没有追击溃兵,而是冷静地重整队形。经过方才的激战,他的骑兵损失不大,但“追风铳”的弹药已经消耗近半。
“将军,要不要追击?”副将请示道。
李定国摇头,目光投向仍在负隅顽抗的喀尔喀中军:“不必理会溃兵。传令,向敌军右翼迂回!”
这个决定显示出李定国卓越的战场洞察力。与其浪费精力追杀残敌,不如趁胜打击尚存战意的敌军右翼。一旦右翼也被击溃,喀尔喀联军将彻底失去翻盘的希望。
格埒森扎显然也看出了李定国的意图,他声嘶力竭地下令:“右翼后撤!中军顶上去!拦住那支骑兵!”
但战场上的局势一旦崩溃,就很难再挽回。右翼的喀尔喀骑兵看到左翼的惨状,早已士气低落,此刻听到后撤的命令,竟演变成了大溃逃。
“完了......”衮布面如死灰,手中的弯刀“哐当”落地。
素巴第更是直接调转马头,在亲兵护卫下向后方逃去。
格埒森扎呆呆地看着兵败如山倒的战场,八万铁骑竟然在短短两个时辰内土崩瓦解,这个事实让他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
“大汗,快走吧!”亲兵统领苦苦哀求,“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格埒森扎猛地惊醒,他最后望了一眼远处那面迎风招展的“明”字大旗,眼中充满了刻骨的仇恨。
“张世杰...李定国...此仇不报,我格埒森扎誓不为人!”
在亲兵的强行护送下,这位喀尔喀最强大的汗王不得不开始了耻辱的逃亡。而随着他的离去,喀尔喀联军最后的抵抗也宣告瓦解。
李定国并没有参与追击,他勒马停在战场中央,冷静地观察着全局。夕阳的余晖照在他染血的战甲上,仿佛为他披上了一层金色的战袍。
“传令各队,停止追击,原地休整。”他下达了一个让部下颇为不解的命令。
副将疑惑地问道:“将军,为何不乘胜追击?现在正是全歼喀尔喀主力的好时机啊!”
李定国遥望着喀尔喀溃兵逃亡的方向,嘴角泛起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王爷早有安排。这些溃兵...自有人招待。”
与此同时,在二十里外的一处山谷中,刘文秀率领的明军步兵已经设好了第二道防线。而在更远的北方,额哲率领的归附蒙古部落正在张网以待。
这场战役,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