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白马银枪-《我,张角,开局祈雨被系统坑哭了》

  张皓脸上的愁容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癫狂的狂喜。

  他一拍大腿,猛地从座位上蹦了起来!

  “草!”

  “来人!备马!”

  张皓兴奋得满脸通红,对着帐外就扯着嗓子吼了起来。

  “点齐人马!把所有能动的都给老子叫上!随我去救人!”

  “叫上我家子龙!”

  他现在看那袁基,简直比亲儿子还亲。

  先是送冀州,现在又送战绩!真是个及时雨啊!

  可千万不能让他死了!

  他刚冲到营帐门口,一只干瘦却有力的手,轻轻按住了他的肩膀。

  一个悠然的声音自身后响起。

  “主公,不可。”

  张皓回头一看,只见贾诩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他身后,正一脸平静地看着他。

  “文和?你拦我作甚?再不去救人,褚燕和袁基可真就要被弄死了!”张皓急道。

  贾诩抚了抚颌下短须,慢条斯理地说道:“救,是一定要救的。但绝非由大贤良师您亲自出马。”

  “为何?”

  “大贤良师您若亲率大军而至,那袁州牧勾结我太平道的罪名,便算是彻底坐实了。届时,就算救下他,他也成了一颗废子,于我等大业无益。”

  贾诩的话如同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张皓的冲动。

  他冷静下来,皱眉道:“你说的有道理。可我不去,派别人去,那不还是一样吗?”

  “派赵云去,不也是我黄巾军去救州牧?这罪名不还是得扣上?”

  他去不去不要紧,赵云必须得去!

  一年阳寿加传奇武将技能!这次可不是系统发的垃圾了,传奇武将技能哪有垃圾的?

  贾诩听他说完,嘴角勾起一抹深邃的笑容,那笑容看得张皓心里直发毛。

  老毒物又要开始秀操作了。

  “不一样。”

  贾诩轻轻摇头。

  “子龙将军此去,名义上,并非代表我太平道。”

  张皓愣住了:“那代表谁?他自己?”

  “然也。”贾诩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子龙将军此去,是以‘常山赵子龙’的个人名义,更是以一个仰慕袁州牧怀柔之政,前来‘归顺’的豪杰身份登场。”

  “归……归顺?”

  张皓的嘴巴越张越大,脑子有点跟不上贾诩的回路了。

  贾诩不急不缓地解释道:“跟禇燕将军“归顺”一样,别人信与不信,不重要。”

  “更重要的是,袁州牧从此便有了‘借口’,您想,邺城郡兵,以下犯上,悍然围攻一州之牧,此乃大逆不道之举!此战之后,袁州牧正好可以此为由,整顿冀州军政!将冀州上下所有不听话的刺头,全部打为‘叛逆同党’,而后,再换上我们的人,届时,我们就可以拿下整个冀州的兵权!”

  “而且,前有褚燕将军‘归顺’,今有赵子龙将军‘来投’,这恰恰说明了什么?”

  贾诩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说明袁州牧他对我太平道的怀柔政策起了大作用,感化了我们这些‘反贼’啊!”

  “噗——”

  张皓一口茶水喷出来。

  他看着眼前这个一脸淡然的老毒物,心中只剩下两个字。

  我操!

  牛逼!

  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把危机硬生生扭转成了一次完美的政治扩张!

  “高!实在是高!”

  张皓对着贾诩竖起了大拇指,发自内心地赞叹道:“文和,你他妈真是个天才!”

  他清了清嗓子,立刻恢复了神棍本色,拂尘一甩,满脸高深莫测。

  “嗯,文和此计,深合天道,暗藏乾坤,善。”

  “便依你所言!”

  ……

  很快,贾诩便找到了早已披挂整齐,准备随时出征的赵云。

  看着赵云那焦急的神色,贾诩并未解释太多。

  “子龙将军。”

  “军师!”赵云拱手行礼,眉宇间满是担忧,“我师兄他……”

  “子龙不必担忧。”贾诩摆了摆手,神色肃然道,“大贤良师已命你领三千精骑,火速驰援。但在去之前,有几句话,你须牢牢记住。”

  “先生请讲!”

  “此去,你非是以我太平道将军之名,而是以你‘常山赵子龙’之名。”

  赵云虽有不解,但还是重重点头。

  “抵达战场后,你需高声宣称,你是奉师兄褚燕之召,感佩袁州牧仁德,特此前来归顺!”

  “归顺?”赵云愣住了,这和他想的完全不一样。

  “对,归顺。”贾诩的眼神锐利,“你要记住,邺城郡兵围攻州牧,他们,才是真正的反贼!而你,是前去讨伐叛逆、解救州牧的义士!”

  义士?

  反贼?

  赵云的脑海中一片混乱,他隐约感觉到这里面有他不懂的大学问,但他来不及细想。

  对大贤良师的信任,以及对师兄安危的担忧,压倒了一切。

  “云,明白了!”

  赵云没有丝毫犹豫,猛地一抱拳。

  “请先生转告大贤良师,云,定不辱命!”

  说罢,他转身大步流星而去,翻身上马,带着三千早已集结完毕的精锐骑兵,化作一道黑色的闪电,朝着邺城方向席卷而去。

  ……

  此刻,邺城外的荒山坡上。

  血腥味与尘土混合在一起,令人作呕。

  褚燕率领的千余亲兵,被数万郡兵围困在小小的山头,已是强弩之末。

  他们背靠着背,结成一个牢固的圆阵,苦苦支撑着一波又一波的攻势。

  每个人身上都挂了彩,体力消耗殆尽,但眼神依旧凶狠如狼。

  山坡下,邺城都尉张则骑在马上,脸上挂着猫戏老鼠般的狞笑。

  “袁基小儿!你还要负隅顽抗到何时!”

  “你勾结黄巾反贼,证据确凿!立刻束手就擒,随我去向张公公请罪,或可免一死!”

  他的声音传遍山坡,让本就摇摇欲坠的袁基更是吓得魂飞魄散。

  “褚……褚将军……”袁基躲在褚燕身后,声音抖得不成样子,“我们……我们是不是死定了……”

  褚燕没有回答,他只是死死盯着山下那黑压压的人头,握着长枪的手因用力而指节发白。

  今日之死局若不解,他太平道在冀州布下的谋划就完蛋了!

  绝望,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

  就在他准备拼尽最后一口气,发动一次决死冲锋时——

  “咚……咚咚……”

  一阵低沉的闷响,从遥远的地平线传来。

  那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响,仿佛有无数巨人在擂动战鼓!

  大地,开始微微震颤!

  山坡上,无论是精疲力尽的亲兵,还是山下正在准备下一轮进攻的郡兵,全都停下了动作,惊疑不定地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只见夜幕的尽头,一面大旗撕开了黑暗,如同一道劈开混沌的闪电!

  旗帜上,一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在火把的映照下,猎猎作响!

  “赵”!

  紧接着,在那面大旗之下,数千骑兵汇成的钢铁洪流,出现在所有人的视野中!

  为首一员白袍小将,胯下白马,手持银枪,仿佛天神下凡!

  人未至,声先到!

  一道如同惊雷炸响的暴喝,响彻整个战场!

  “袁州牧!休要惊慌!吾乃常山赵子龙,奉师兄褚燕之召,特来归顺!”

  声音滚滚而来,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

  山坡上的褚燕浑身一震,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随即狂喜涌上心头!

  “师弟!”

  而他身后的袁基,则彻底懵了。

  归顺我?

  又一个?

  这怕是又来了一个大爹吧?

  山下的张则先是一愣,随即勃然大怒,他用马鞭指着山顶的袁基,气急败坏地吼道:“好你个袁基!人赃并获!你还敢说你没有通敌!这些黄巾贼又如何解释!”

  回应他的,是那员白袍小将更加威严的怒喝!

  “我乃归顺州牧的义士!尔等围攻上官,才是反贼!”

  话音未落,赵云眼中寒芒爆闪,手中长枪猛然向前一指!

  “杀!”

  三千铁骑,瞬间提速!

  如同一柄无坚不摧的黑色战锤,狠狠地砸向了郡兵大阵那毫无防备的侧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