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以笔为刀-《我,张角,开局祈雨被系统坑哭了》

  太行山,议事堂。

  贾诩看着那颗被石灰精心保存的头颅,眼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

  “主公,史阿之事已了,皇子刘辩的人头也已在此。”

  他躬身一拜,声音里透着一丝兴奋:“诩以为,当立刻将此事传遍天下!大贤良师悬赏一出,天下义士响应,皇子授首,此乃天命所归!”

  “如此一来,既能兑现悬赏,彰显主公言出必践之信,又能打击朝廷威严,让天下人看看,汉室的龙子龙孙,也并非杀不得!”

  这的确是一步好棋。

  然而,张皓只是淡淡地瞥了一眼那颗人头,神情没有丝毫波澜。

  “文和,你的眼光,只看到了这颗人头。”

  张皓的声音很轻,却让贾诩心头一震。

  “杀一个皇子,震慑的只是一时。我要的,是诛尽天下忠汉之心!”

  诛尽天下忠汉之心?

  贾诩咀嚼着这八个字,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脊背升起,却又伴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战栗与激动。

  张皓没有再解释,而是扬声道:“来人,传工部的李匠头来见我。”

  片刻后,一个浑身沾满墨迹和木屑、双手布满老茧的工匠,被亲卫领了进来。

  他一见到张皓,便“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身体抖得如同风中落叶。

  “小人……小人李三,拜见大贤良师!”

  “起来吧。”

  张皓温和地说道:“我让你办的事,办得如何了?”

  “回……回禀大贤良师!”

  李匠头的声音带着哭腔,也不知是激动还是害怕,他颤抖着从怀里,小心翼翼地捧出一本薄薄的书册。

  “成了!成了!耗时数月,废了无数木料和纸张,总算……总算让我等给琢磨出来了!”

  那是一本用最普通的麻纸装订的书。

  纸张泛黄,边缘甚至有些粗糙。

  可当贾诩的目光落在那书页之上时,他的瞳孔,骤然收缩!

  书页上的字迹,工整划一,墨色均匀,每一个字都像是用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

  这绝非人力抄录所能达到!

  他下意识地接过书册,指尖触碰到纸页的瞬间,一种前所未有的荒谬感涌上心头。

  他快速翻动,每一页,都是如此!

  “这……这是何物?!”贾诩的声音变了调。

  张皓的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我将其命名为,雕版印刷术。”

  他看向那名工匠,问道:“李三,你告诉贾军师,此术之效用。”

  得到张皓的示意,李匠头激动得满脸通红,他躬身道:

  “回禀军师!谷内如今有擅长雕刻的师傅七十八人,一名熟练的师傅,一天便可雕好一版!”

  “而一块雕版,只要油墨和纸张足够,一日……一日可印出上千张!”

  “这……这远胜百名书佐日夜抄录之功啊!”

  轰!

  一日,千张!

  这几个字,如同九天神雷,在贾诩的脑海中轰然炸响!

  他指尖摩挲着那泛黄的纸页,指节因过度用力而微微泛白,整个身体都开始不受控制地轻颤。

  他想到了那些被世家大族垄断,视若珍宝,动辄价值千金的竹简、帛书。

  他想到了那些为了求得一卷经典,而散尽家财、卑躬屈膝的寒门士子。

  他想到了自己年少时,为了抄录一部兵书,在豪族门前苦守三天三夜的屈辱。

  而现在……

  现在……

  一块雕版!

  一日,千张!

  这颠覆了他对这个世界的所有认知!

  “主公……”

  贾诩猛地抬起头,双目赤红,死死地盯着张皓,喉咙里发出的声音嘶哑得如同惊雷。

  “此术……非止印书之技,实乃……实乃开天辟地之举!”

  他高高举起手中的书册,仿佛托举着一座看不见的山岳。

  “古往今来,典籍皆为世家私藏,笔墨只为贵人所用!天下黔首,为何愚昧?民智为何闭塞?皆因无书可读,无字可识!”

  “此术一出,成书之速,何止百倍千倍!足可让典籍传遍天下,让黔首识文,让寒士得书!这是在掘世家千年的根基!实乃开万世之太平啊!”

  贾在说到最后,竟是双膝一软,对着张皓行了一个五体投地的大礼,语气带着近乎虔诚的颤抖。

  “主公此功,不亚于仓颉造字,蔡伦造纸!”

  “主公之名,必将因此术,载入青史,千古流芳,为万世万代所传颂!”

  张皓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