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你再骂一句试试?-《我,张角,开局祈雨被系统坑哭了》

  一队铁骑穿过长长的谷道,犹如黑色的契子,直冲太行山谷。

  铁蹄踏在平整的石板路上,发出急促而清脆的“嗒嗒”声。

  董旻骑在马上,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他身后的数十名西凉亲随,个个腰挎长刀,浑身煞气,仿佛一群闯入羊圈的恶狼。

  可这“羊圈”,有些不对劲。

  道路两旁,沟渠整齐,引着清澈的溪水灌溉着一片片新开垦的田地。

  田间劳作的百姓,虽然衣衫朴素,脸上却不见丝毫麻木与愁苦,反而干劲十足,甚至还有人一边干活一边哼着不成调的歌。

  更远处,一座座新搭建的茅草屋舍规划得井然有序,炊烟袅袅。

  甚至,他还听到了稚嫩的,带着些许参差不齐的读书声。

  “天、地、玄、黄……日、月、盈、昃……”

  董旻顺着声音看去,只见一处空地上,一个断了条胳膊的老头,正拿着一根树枝,在地上教着一群半大孩子认字。

  那些孩子,一个个睁着乌溜溜的眼睛k看着他们,满是好奇。

  董旻的眉头紧皱。

  荒谬!

  何等的荒谬!

  一群贱民,一群注定要在泥地里刨食,活不过三十岁的蝼蚁,居然还学人读书认字?

  他们配吗?

  更让他怒火中烧的是,当他的马队经过时,那些贱民居然敢抬头看他!

  他们的眼神里,有好奇,有警惕,甚至还有一丝……审视?

  但唯独没有他最熟悉的,那种深入骨髓的恐惧和谄媚!

  什么时候,这帮两脚羊,也敢直视猛虎了?

  “一群被神棍洗脑的蠢货,死到临头,尚不自知。”董旻在心中冷哼。

  他暗暗记下了那些敢于直视他的面孔。

  等兄长大军一到,他要亲手将这些人的眼珠子都挖出来!

  他要让这山谷里的所有人明白,贱民,就该有贱民的样子!

  一个黄巾军的引路者在前方停下,对着一顶毫不起眼的营帐躬身道:“董将军,贾祭酒就在里面等您。”

  董旻翻身下马,将马鞭随手扔给亲随,大摇大摆地走了过去。

  他一把掀开帐帘。

  帐内陈设简单,只有一桌一椅,贾诩正坐在桌后,借着天光,低头审视着一张兽皮地图。

  听到动静,贾诩缓缓抬起头。

  “呵呵,贾文和,别来无恙啊。”董旻扯着嘴角,露出一副猫捉老鼠的表情。

  他踱步到贾诩面前,居高临下地打量着他。

  “我还当你多有骨气,宁愿在军中当个末流文书,也不肯向我低头。怎么,现在想通了?”

  董旻伸出手指,点了点贾诩身上那件崭新的祭酒道袍,语气里的嘲讽几乎要溢出来。

  “放着好好的汉臣不当了,跑到这反贼窝里,给一群装神弄鬼的邪教当军师?你这身皮,穿着不嫌臊得慌吗?”

  贾诩的面容古井无波,他站起身,对着董旻平静地拱了拱手。

  “董将军说笑了。”

  他的声音沙哑,听不出任何情绪。

  “时移世易,人,总要活下去。诩不过是顺天应人,择良木而栖罢了。”

  董旻一愣,随即爆发出刺耳的大笑。

  “顺天应人?择良木而栖?哈哈哈哈!”

  他指着贾诩,笑得前仰后合。

  “你管那张神棍叫‘天’?管这群泥腿子叫‘良木’?”

  “贾文和啊贾文和,你这装腔作势的本事,倒是半点没变。也罢,你这种阴沟里的货色,配他们这帮邪教,倒也算是门当户对!”

  说完,他不再理会贾诩,撩开账帘径直离去,仿佛多看贾诩一眼都嫌脏。

  贾诩站在原地,垂在身侧的手,指节微微泛白。

  ……

  册封大典,设在山谷中央新筑起的一座高台之上。

  高台之下,人山人海。

  数十万黄巾教众汇聚于此,黑压压的一片,却鸦雀无声,只有一面面黄色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

  所有人的目光,都狂热地注视着高台之上那个身着八卦道袍的身影。

  张皓站在高台边缘,心中暗骂。

  “他妈的,这么多人,连个麦克风都没有,全靠吼,嗓子都要喊哑了。”

  “等回头一定让张宝那帮工匠,给我搞个土制扩音器出来!”

  吐槽归吐槽,他脸上的神情却是一片肃穆庄严。

  他清了清嗓子,运足丹田气,声音如洪钟大吕,在山谷中回荡。

  “我太平道,顺天意,救苍生!”

  “然,苍生多艰,非一人之力可济。幸得天尊垂怜,降下智星,辅佐贫道,共建太平盛世!”

  他猛地转身,伸手指向身后的贾诩。

  “今,贫道奉天尊之命,册封贾诩,为我太平道‘赞军祭酒’!总领全军参谋军机,上佐天威,下安万民!”

  “赞军祭酒!!”

  “赞军祭酒!!”

  台下的教众,爆发出阵阵的呐喊。

  董旻被安排在台侧的观礼席位上,他看着这一幕,脸上的鄙夷愈发浓重。

  就在全场气氛达到顶点的时刻,一个极其不和谐的声音,突兀地炸响。

  “哈哈哈哈哈哈!”

  董旻拍着大腿,放声狂笑,笑声尖锐而刺耳,瞬间压过了所有人的欢呼。

  全场,陡然一静。

  数十万道愤怒的目光,齐刷刷地射向了他。

  董旻却毫无所觉,他站起身,指着台上脸色瞬间变得铁青的贾诩,极尽侮辱地高声道:

  “赞军祭酒?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贾文和,你这个背主求荣的无耻之徒!放着天子俸禄不食,朝廷命官不做,竟跑到这藏污纳垢之地,与反贼为伍!”

  “怎么?在猪圈里当个大王,就让你如此得意忘形了吗?!”

  话音落下,整个广场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

  每一个黄巾教众的胸中,都燃起了熊熊怒火。

  贾诩站在台上,身体僵硬,一张脸由青转白,再由白转为一片死灰。

  他一生自负智计,最重颜面,何曾受过这等当着数十万人的奇耻大辱!

  就在这时。

  张皓动了。

  他没有怒吼,也没有呵斥,只是缓缓地,一步一步,走下了高台。

  他穿过人群,径直走到了董旻的面前。

  他比董旻要瘦削,气势却像一座不可撼动的大山。

  董旻被他看得心里发毛,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色厉内荏地喝道:“你……你想干什么?我乃朝廷使者!”

  张皓没有回答他。

  他只是抬起头,环视着台下那一双双愤怒的眼睛,然后,目光重新落回到董旻脸上。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每个人的耳中。

  “董将军,你说贾祭酒是弃明投暗?”

  他伸出一根手指,指向周围成千上万的百姓。

  “贫道告诉你。”

  “谁是明谁是暗,百姓自己心里清楚”

  “谁让他们有饭吃,有衣穿,能活下去,谁,就是明!”

  “谁逼得他们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视他们为草芥,随意屠戮,谁,就是暗!”

  张皓的声音陡然拔高,字字如雷!

  “朝廷让他们死,我太平道让他们活!贾祭酒,他是弃暗投明!他弃的是卖官鬻爵压榨百姓的旧汉,投的是天下万民!是这朗朗乾坤的人心!”

  “还有!”

  张皓向前踏出一步,凌厉的气势逼得董旻又是一退。

  “贾祭酒,乃天尊赐予我太平道的‘智多星’,你辱他,便是辱我,更是对天尊不敬!”

  他的眼中,闪过一抹骇人的杀机。

  “我最后警告你一次。”

  “你若再敢出言不逊,贫道保证,我这四十万教众,会让你连一根完整的骨头,都走不出这座山谷!”

  “你,信不信?!”

  轰——!

  仿佛是为了印证他的话,台下数十万教众,齐齐向前踏出一步!

  那股由无尽怒火汇聚而成的杀意,如同一道实质的海啸,狠狠拍在董旻的身上!

  董旻的腿,软了。

  他感觉自己仿佛被数十万头择人而噬的凶兽死死盯住,一股冰冷的寒意从尾椎骨直冲天灵盖。

  他张了张嘴,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扑通!”

  他双膝一软,整个人狼狈不堪地跌坐在地。

  全场,一片死寂。

  唯有高台之上,贾诩看着那个为他挡在身前的背影,浑浊的眼中,第一次,有了一种名为“感动”的东西在剧烈翻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