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各怀鬼胎-《我,张角,开局祈雨被系统坑哭了》

  “这位先生,且慢。”

  “我家主公脾气不好,受了些刺激,言语冲撞了先生。”

  贾诩的语气平和,甚至带着一丝歉意。

  “但生意,还是可以谈的。”

  那心腹闻言,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连忙转身,对着贾诩深深一躬。

  “先生……先生有何指教?”

  贾诩踱步到他身前,与他并肩而立,望向谷外漆黑的夜空。

  “我家主公能活死人,肉白骨,此乃逆天之举,耗费心神极大。想请主公出手,总要拿出些诚意。”

  心腹连连点头:“是,是!我家主公说了,金银财帛,粮草兵器,任凭大贤良师取用!”

  “钱财?”

  贾诩轻笑一声,笑声里带着几分不屑。

  “钱财于我太平道而言,不过是粪土罢了。”

  他转过头,看着心腹的眼睛。

  “我们要的,是人。”

  心腹心中一凛。

  贾诩伸出一根手指。

  “其一,我太平道百废待兴,奇缺各类工匠。我们需要能造纸、能冶铁、能制陶、能纺织的……各类高级匠人,至少二百人。”

  他又伸出第二根手指。

  “其二,谷中子民数十万,账目繁杂,我需要能通算数、能理钱粮的书佐,五十人。”

  最后,他伸出第三根手指。

  “其三,教化万民,开启民智,乃我太平道立世之本。我需要能教人识字开蒙的塾师,五十人。”

  说完了这三个条件,贾诩的语气依旧平淡如水。

  “这些人,你家主公若是能送到,延寿之事,或可一谈。”

  心腹听得冷汗直流。

  金银财帛好说,可这高级匠人、书佐、塾师,哪一个不是世家豪族敝帚自珍的宝贵财产?这哪里是三百人,这分明是要挖袁家的根基!

  他正要开口诉苦,贾诩却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话锋一转。

  “当然,我家主公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

  “我家主公说了,他可以给天下读书人一个机会。”

  “卢植,卢尚书,名满海内,学为儒宗,桃李满天下。如今,他还在我谷中做客。”

  贾诩的声音变得幽冷。

  “你家主子,可于天下文人中放出传言。”

  “今年正旦之前,若有三百文人志士,愿主动来我太行山,为我太平道教众开蒙识字,为期一年。”

  “正旦之日,我主公便会放卢尚书归家,与家人团聚。”

  贾诩盯着他,嘴角勾起一抹诡异的弧度。

  “若是……正旦那天,来的人不够三百之数。”

  “那只能说明卢尚书德行有亏,教出来的门生故旧皆是些贪生怕死之辈。”

  “届时,为了不让卢尚书伤心,我主公会在正旦那天,亲手送他上路。”

  心腹的脑袋“嗡”的一声,一片空白。

  毒!

  太毒了!

  这个计策,简直是要把天下所有读书人的脸,按在地上狠狠摩擦!

  来,就是与反贼为伍,身败名裂。

  不来,就是见死不救,背上不忠不义的骂名,届时整个士林都将沦为天下笑柄!

  而他袁家,作为传话人,无论成与不成,都必然会惹得一身骚!

  心腹颤抖着问道:“若……若最后没人来,或者不够三百人,那延寿之事……”

  贾诩笑了。

  “卢尚书桃李满天下,天下文人何其多也,凑不出三百来救他?”

  “莫非天下文人,皆是贪生怕死之辈,连为恩师儒宗请命的胆气都无?”

  “在我看来,若凑不齐三百志士,定是你家主子办事不力。”

  “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还谈什么延寿?”

  心腹彻底绝望了,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他艰难地开口:“可……可万一……最后大贤良师不兑现承诺……”

  贾诩的眼神陡然一冷。

  “你多虑了。”

  “我家主公志在天下,有岂会失信于天下人?”

  “况且大贤良师能让死者苏生,给你家主公延十年寿又有何难?有必要骗你们么?”

  “你若实在不信,便当今日之事从未发生过。”

  “请回吧。”

  说罢,贾诩转身便要离去。

  “先生留步!”心腹吓得魂飞魄散,连忙喊住他,“我……我信!我信!我这就回去禀报主公!”

  ……

  袁府。

  卧房内,听完心腹的禀报,袁逢那张枯槁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凝重之色。

  良久,他才发出一声冷笑。

  “好一个贾诩,好一条毒计!”

  心腹跪在地上,忧心忡忡地问道:“主公,他若要些金银财物倒是好说,可这……这么多匠人书吏,我等去何处寻来?”

  袁逢现在早已不在位,想从四世三公的袁家调动如此多的人才给黄巾军,无异于痴人说梦。

  他那个坐镇朝堂的兄长袁隗,第一个就不会答应。

  袁逢的眼中,闪过一丝阴狠。

  “之前,被甄家和黄巾军灭掉的那个张家,不是一直派人来府上哭诉,想让我们主持公道么?”

  心腹一愣,随即明白了什么。

  袁逢的声音冷得没有一丝温度。

  “一条没了牙的老狗,留着也没用了。”

  “张家在各地的产业,全部收了。所有幸存的族人、门客、匠人、奴仆,一个不留,全部打包,给黄巾军送去。”

  “他们不是要人么?给他们。”

  心腹倒吸一口凉气,却又觉得此计甚妙,忍不住道:“主公英明!张家本就是被黄巾军所灭,如今将这些与其有血仇的人送去,此举无异于在黄巾贼寇身边埋下了一根刺,日后或有奇效!”

  “哼,单一个张家,怕是不够。”袁逢哼了两声,眼中杀机毕露。

  “那就……再让‘黄巾军’,去灭掉几家。”

  “人,会够的。”

  心腹心中剧震,他知道,主公口中的“黄巾军”,自然不是真的黄巾军。

  “至于卢植的消息……”袁逢的声音变得低沉,“此事,必须办得隐秘,绝不能让人查到是我袁家传出去的。”

  “你,亲自去办。”

  “喏!”

  心腹领命,躬身退下。

  ……

  半月后。

  太行山外,一处隐秘的山道上。

  袁绍身着便服,勒马立于山岗之上。

  他皱着眉头,看着山道下,那支由自家父亲心腹押送的庞大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