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铁砧下的暗涌-《潜伏:狼凶》

  凌晨三点的兵工署,被刺骨的寒风裹得严严实实。行政楼三楼的办公室还亮着一盏昏黄的台灯,灯光透过磨砂玻璃,在走廊里投下一道模糊的光晕,像块被油污浸染的旧绸布。

  陆沉舟坐在办公桌前,指尖夹着一支没点燃的香烟,烟卷的过滤嘴已经被他捏得有些变形。桌上摊着新型火炮的局部图纸,他没有用尺子,仅凭肉眼和一支铅笔,在图纸边缘密密麻麻标注着一串看似无关紧要的数字——那是他将白天记牢的炮管口径、膛线密度等核心参数,用根据地特制的密码规则转化后的密文。台灯的光线落在他的金丝边眼镜上,反射出细碎的光,遮住了他眼底翻涌的情绪。

  抽屉里,加密电报机的零件被层层包裹在油纸里,金属零件的冷硬触感透过纸张传来,像在提醒他肩上的重量。老面昨晚送来的布防图已经被他记熟,图上用红笔圈出的岗哨位置、巡逻换班时间,此刻正清晰地印在他的脑海里。尤其是核心车间外围的三道铁丝网、两组移动岗哨,以及每晚十点准时启动的红外探测仪,这些都是他必须突破的障碍。

  “吱呀——”

  窗外传来一阵轻微的声响,像是风吹动破损窗框的声音,但陆沉舟的手指瞬间顿住。他缓缓抬起头,目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望向外面。夜色浓稠如墨,兵工署的操场上空无一人,只有几盏探照灯在远处的围墙上来回扫射,光柱切开黑暗,留下转瞬即逝的亮痕。

  是巡逻兵经过?还是田中次郎派来的人在监视?

  陆沉舟不动声色地合上图纸,将铅笔放回笔筒,然后起身走到窗边,装作整理窗帘的样子,眼角的余光快速扫过楼下。行政楼门口的岗哨正抱着枪打盹,远处的通道口有两个黑影移动,步伐沉稳,是日军的夜间巡逻队。他松了口气,却没放松警惕——田中次郎那双淬毒的眼睛,说不定此刻正藏在某个黑暗的角落里,盯着这扇亮灯的窗户。

  他回到办公桌前,没有再碰图纸,而是拿起一本《机械工程手册》翻看起来。书页被翻得有些陈旧,上面用德语做了不少批注,这是“陈默”留洋经历的佐证,也是他用来麻痹敌人的伪装。但他的注意力根本不在书页上,脑海里反复回放着白天在车间的见闻:核心车间的铁门钥匙由山本雄一和田中次郎共同保管,每次进入都需要两人同时签字授权;车间内的机床都是最新式的德国进口设备,操作台上装有密码锁,只有持有权限的工程师才能启动;更关键的是,新型火炮的总装图纸被锁在山本办公室的保险柜里,保险柜的密码每天都会更换。

  想要拿到完整的生产数据,光靠记忆车间里的零散参数远远不够,必须进入核心车间,甚至接触到总装图纸。可田中次郎的监视如同附骨之疽,王二麻子那双浑浊的眼睛也总在不经意间瞟向他,更别提山本雄一那些看似器重、实则暗藏杀机的深夜召见。

  陆沉舟揉了揉眉心,指尖的烟卷已经凉透。他将烟放回烟盒,里面还藏着老面塞给他的那个小纸团——昨晚匆忙间没来得及细看,此刻展开,发现上面除了交接情报的时间地点,还有一行极小的字迹:“王二麻子嗜赌,欠日军小队长三井五十块大洋。”

  这是老面特意搜集的情报,或许能成为突破口。陆沉舟将纸团重新揉碎,塞进嘴里慢慢咀嚼,纸浆的涩味在舌尖蔓延,却让他的思路清晰了几分。王二麻子既然有把柄在日军手里,又曾被八路军俘虏,内心必然充满猜忌和恐惧。这种人,既可能为了自保而出卖他,也可能被利益诱惑,成为可以利用的棋子。

  但眼下,最紧迫的是解决进入核心车间的问题。山本雄一提过的炮管散热问题,是他唯一的契机。他必须尽快拿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让山本雄一看到他的价值,从而获得进入核心车间的权限。

  窗外的天色渐渐泛起鱼肚白,远处的炮楼传来一声沉闷的鸡鸣,打破了夜的寂静。陆沉舟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脖颈,然后走到保险柜前。他转动密码锁,输入自己设定的密码——那是一串与“陈默”留洋经历相关的数字,既符合伪装身份,又不容易被猜到。保险柜打开,里面除了一些重要的文件和图纸,还有他从根据地带来的微型相机和一小瓶氰化钾。相机是用来拍摄核心数据的,而氰化钾,则是为了在身份暴露的最后一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尊严。

  他将保险柜关好,转身走出办公室。走廊里的灯光已经熄灭,只有晨曦透过楼梯间的窗户照进来,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下楼时,他特意放慢了脚步,每一步都踩在楼梯的边缘,避免发出声响。走到二楼转角时,他突然听到一阵细碎的脚步声,从行政楼的另一侧传来。

  陆沉舟立刻停下脚步,侧身躲在楼梯间的阴影里。脚步声越来越近,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走廊尽头——是王二麻子。他穿着一身皱巴巴的伪军军装,手里提着一个布袋子,鬼鬼祟祟地朝着行政楼后面的方向走去,脸上带着一丝慌张。

  陆沉舟的目光落在他的布袋子上,袋子鼓鼓囊囊的,似乎装着什么重物。这个时间,王二麻子不在仓库看守,反而提着东西偷偷摸摸地行动,显然没干什么好事。是去给什么人送东西?还是在转移赃物?

  他没有贸然跟上去,只是静静地看着王二麻子的身影消失在行政楼的后门。等脚步声彻底远去,他才从阴影里走出来,继续朝着食堂的方向走去。现在还不是深究王二麻子的时候,当务之急是和老面确认下一步的行动,同时利用早餐时间,进一步观察核心车间的周边环境。

  食堂里已经有了不少人,工人们穿着灰色工装,端着搪瓷碗排着队,脸上依旧是麻木的神情。空气中弥漫着玉米粥的香味,混杂着蒸汽和淡淡的油烟味,比车间里的钢铁味温和了许多,却依旧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压抑。

  陆沉舟走到最右边的打饭窗口前,将自己的搪瓷碗递过去。老面正低着头给工人盛粥,看到他的碗,动作顿了一下,然后用勺子舀了一大勺玉米粥,又夹了一筷子咸菜,放在碗里。递碗的时候,老面的手指再次轻轻碰了碰他的手心,这次没有纸团,而是用指甲在他的掌心快速划了一个“三”字。

  陆沉舟心中了然——老面是在提醒他,周三中午的情报交接照常进行。他接过碗,低声说了句“谢谢师傅”,便转身找了个靠近窗户的位置坐下。这个位置视野开阔,可以清楚地看到食堂里的每一个人,也能透过窗户看到外面通往核心车间的道路。

  他一边喝着玉米粥,一边观察着周围的人。田中次郎坐在不远处的一张桌子旁,和几个日军军官一起吃饭,他的目光时不时扫过食堂里的工人和工程师,眼神锐利如鹰,仿佛在寻找潜在的威胁。王二麻子也在食堂里,他坐在角落,狼吞虎咽地吃着饭,时不时抬头张望,脸上带着一丝不安。

  突然,王二麻子的目光与陆沉舟的目光撞在了一起。陆沉舟心中一紧,面上却依旧保持着温和的笑容,微微点了点头,像是在和一个普通的同事打招呼。王二麻子愣了一下,随即低下头,加快了吃饭的速度,耳根微微泛红。

  陆沉舟心中暗喜——看来王二麻子并没有立刻认出他,只是觉得他有些眼熟,再加上做贼心虚,才会如此慌张。这为他后续的行动争取了时间。

  吃完饭,陆沉舟将搪瓷碗送到回收处,正准备离开食堂,身后突然传来一个冰冷的声音:“陈默工程师,请留步。”

  陆沉舟转过身,看到田中次郎正站在他身后,双手背在身后,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田中中佐,有事吗?”他故作疑惑地问道。

  “山本署长让你上午九点到他的办公室,讨论炮管散热的改进方案。”田中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你昨晚睡得还好吗?我看你的办公室灯亮到很晚。”

  “多谢田中中佐关心。”陆沉舟推了推眼镜,脸上露出一丝疲惫的笑容,“为了尽快拿出改进方案,昨晚确实熬夜研究了一会儿图纸。不过能为皇军效力,再辛苦也值得。”

  “是吗?”田中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陈工程师倒是很敬业。不过,兵工署的规矩你应该清楚,晚上不允许在办公室逗留太久,以免泄露机密。希望你下次注意。”

  “是,是,我记住了。”陆沉舟连连点头,心中却暗自警惕。田中次郎显然是在试探他,昨晚的灯光引起了他的怀疑。看来以后做事要更加小心,不能再留下这样的破绽。

  田中次郎盯着他看了几秒,似乎没发现什么异常,才转身离开。陆沉舟看着他的背影,直到他消失在食堂门口,才松了一口气。

  离开食堂,陆沉舟没有直接回办公室,而是朝着第一生产车间走去。他想趁着上午的时间,再去车间里看看,尤其是那些与炮管生产相关的设备,或许能找到更多改进散热问题的灵感。

  车间里的轰鸣声依旧震耳欲聋,工人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陆沉舟沿着车间的通道缓缓走着,目光仔细观察着每一台机床的操作流程。他看到工人们将烧红的钢坯放进锻压机,巨大的压力让钢坯变形,发出沉闷的声响;看到机床切割钢材时,火花四溅,落在地上发出“滋滋”的声音;还看到几个技术人员正在调试一台新的车床,车床的显示屏上跳动着一串复杂的数字。

  走到炮管加工区域时,陆沉舟停下了脚步。这里的机床都是专门用来加工炮管的,精度要求极高。他注意到,炮管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虽然机床上装有冷却装置,但冷却效果并不理想,炮管的表面温度依旧很高,这也印证了他之前提出的散热问题。

  他走到一台正在加工炮管的机床旁,装作对机床的结构很感兴趣的样子,仔细观察着冷却装置的工作原理。机床的操作员是一个中年工人,脸上布满了皱纹,双手粗糙不堪,沾满了油污。陆沉舟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问道:“师傅,这台机床的冷却装置,是不是经常出问题?”

  工人抬起头,看了他一眼,又快速低下头,小声说道:“是啊,陈工程师。这冷却装置不太好用,炮管加工出来后,温度还是很高,有时候还会影响加工精度。我们反映过好几次,但上面一直没派人来修。”

  “我知道了。”陆沉舟点点头,“我正在研究改进方案,等方案定下来,应该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工人眼中闪过一丝希望,却又很快黯淡下去:“但愿如此吧。”

  陆沉舟没有再多说什么,继续往前走。他注意到,在炮管加工区域的尽头,有一扇小小的铁门,门口站着一名士兵。他猜测,里面应该是炮管的热处理车间,炮管的硬度和韧性都需要在那里进行处理。热处理工艺对炮管的质量至关重要,同时也与散热性能密切相关。他想进去看看,但刚走了两步,就被士兵拦住了。

  “站住!这里是 restricted area(禁区),不许靠近!”士兵端起枪,语气严厉。

  “我是新来的工程师,山本署长让我来熟悉情况。”陆沉舟出示了自己的证件。

  士兵看了看证件,又看了看他,摇了摇头:“没有山本署长的亲笔命令,任何人都不能进入。陈工程师,请你离开。”

  陆沉舟只好停下脚步,装作无奈的样子,转身往回走。他知道,想要进入热处理车间,同样需要等待合适的机会。

  回到办公室时,已经是上午八点半。陆沉舟坐在办公桌前,开始整理改进炮管散热的方案。他结合自己在车间里的观察,以及在慕尼黑留学时学到的专业知识,提出了两个改进方向:一是优化冷却装置的结构,增加冷却管道的数量,提高冷却效率;二是在炮管的表面增加一层隔热涂层,减少热量的传递。

  他将这两个方向详细写下来,并且绘制了初步的设计草图。草图上,冷却管道的布局、隔热涂层的厚度等细节都标注得清清楚楚。他知道,这份方案必须足够专业、足够可行,才能打动山本雄一,让他获得进入核心车间的权限。

  九点整,陆沉舟准时来到山本雄一的办公室。山本雄一正在喝茶,看到他进来,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吧,陈默君。改进方案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署长。”陆沉舟将方案和草图递了过去。

  山本雄一放下茶杯,拿起方案仔细看了起来。他看得很认真,时不时皱起眉头,似乎在思考方案的可行性。办公室里静悄悄的,只有窗外传来的隐约的机床轰鸣声。

  过了大约半个小时,山本雄一才放下方案,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陈默君,你的方案非常好,考虑得很周全。优化冷却装置和增加隔热涂层,这两个方向都很有针对性,应该能有效解决炮管的散热问题。”

  “谢谢署长的认可。”陆沉舟松了一口气。

  “不过,”山本雄一话锋一转,“这份方案还需要进一步验证。我想让你亲自负责这个项目,进入核心车间,和技术团队一起进行实验和调试。”

  陆沉舟心中一阵狂喜,脸上却依旧保持着平静:“请署长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尽快完成项目。”

  “很好。”山本雄一点点头,“我会让田中君给你办理核心车间的临时通行证,不过,通行证的有效期只有一周。一周之内,我希望你能拿出初步的实验结果。”

  “是,我明白。”陆沉舟站起身,微微鞠躬。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田中次郎走了进来。他看到陆沉舟,眼神里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又恢复了冰冷的神情。“署长,您找我?”

  “田中君,”山本雄一说道,“陈默君的炮管散热改进方案非常好,我已经决定让他负责这个项目,进入核心车间进行实验和调试。你尽快给他办理一张临时通行证,有效期一周。”

  田中次郎的眉头皱了起来,似乎有些不情愿:“署长,核心车间的机密等级很高,让一个新来的工程师进去,会不会太冒险了?”

  “陈默君是难得的人才,我相信他的能力和忠诚。”山本雄一的语气很坚定,“而且,这个项目对新型火炮的研发至关重要,不能再拖延了。你只要密切监视他的一举一动,确保机密不被泄露就行了。”

  “是,署长。”田中次郎不敢违抗山本雄一的命令,只好点头答应。他看向陆沉舟,眼神里充满了敌意和警惕,仿佛在说:你最好老实点,否则我不会放过你。

  陆沉舟没有理会他的目光,只是对山本雄一说道:“署长,如果没有其他事,我就先下去准备了。”

  “去吧。”山本雄一摆摆手。

  陆沉舟转身走出办公室,田中次郎紧随其后。走廊里,田中次郎突然停下脚步,拦住了他。“陈默工程师,”他的声音冰冷,“核心车间里都是皇军的最高机密,我劝你不要耍什么花样。否则,后果自负。”

  “田中中佐放心,我只是来做技术工作的,不会做任何超出职责范围的事情。”陆沉舟平静地说道。

  “最好如此。”田中次郎冷哼一声,从口袋里掏出一张临时通行证,扔给陆沉舟,“这是你的通行证,一周后必须交回来。进入核心车间后,不准随意走动,不准和无关人员交谈,更不准触碰任何与项目无关的设备和文件。如果违反规定,我会立刻终止你的权限,并对你进行调查。”

  “我明白。”陆沉舟接过通行证,小心翼翼地放进钱包里。通行证是一张硬卡片,上面印着兵工署的徽章、他的照片和姓名,还有“核心车间临时通行证”的字样,有效期标注为一周。

  拿到通行证,陆沉舟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这张小小的卡片,是他进入敌人心脏的钥匙,也是他完成任务的关键。但他也知道,这意味着他将面临更严密的监视和更危险的考验。田中次郎一定会紧紧盯着他,核心车间里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是特高课的眼线。

  回到办公室,陆沉舟立刻开始准备进入核心车间的相关事宜。他将改进方案和草图整理好,放进公文包里;将加密电报码藏在钢笔的笔帽里;将微型相机拆开,镜头藏在打火机里,机身藏在皮带扣里。他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确保在核心车间里既能完成实验调试,又能搜集到所需的情报。

  下午一点,陆沉舟拿着临时通行证,来到核心车间的门口。门口的士兵仔细核对了他的身份和通行证,又用对讲机请示了上级,才打开铁门,让他进去。

  走进核心车间,一股更浓烈的钢铁味和机油味扑面而来。与第一生产车间相比,核心车间的环境更加整洁,设备也更加先进。几十台精密的机床整齐排列,工人们穿着蓝色的工装,戴着口罩和手套,专注地操作着设备。车间的中央,摆放着一台巨大的火炮半成品,炮管直指天花板,散发着冰冷的金属光泽。

  陆沉舟的目光快速扫过车间的每一个角落,将设备的布局、人员的分布都牢记在心。他注意到,车间的四周都装有监控摄像头,角落里还有几名穿着便衣的人在来回走动,眼神警惕——那一定是特高课的特工。

  “陈默工程师,这边请。”一个穿着白色大褂的日军技术人员走了过来,脸上带着公式化的笑容。他是核心车间的技术负责人,名叫松本,是山本雄一特意安排来协助陆沉舟的。

  陆沉舟跟着松本来到车间的一角,这里专门设置了一个实验区域,摆放着几台小型的实验设备和一堆实验器材。“陈默工程师,这是你的实验区域。”松本介绍道,“你需要的任何设备和器材,都可以告诉我,我会让人给你准备。”

  “谢谢松本先生。”陆沉舟点点头,“我需要先对现有的冷却装置进行拆解和分析,然后再进行改进实验。”

  “没问题。”松本说道,“我已经让人把一台备用的冷却装置运过来了,就在那边。”

  陆沉舟顺着松本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台崭新的冷却装置放在实验区域的边缘。他走过去,仔细观察着冷却装置的结构。这台冷却装置的设计确实存在缺陷,冷却管道的数量太少,而且布局不合理,导致冷却效率低下。

  他拿出工具,开始拆解冷却装置。扳手、螺丝刀在他手中灵活地转动,零件被一个个拆下来,整齐地摆放在工作台上。他的动作熟练而精准,看得旁边的松本连连点头,眼中露出赞许的神色。

  陆沉舟一边拆解,一边留意着周围的动静。他能感觉到,有几道目光一直在盯着他,其中一道来自车间的角落,不用想也知道,是田中次郎派来的人。他没有理会这些目光,只是专注地做着自己的事情,同时在脑海里快速记录着冷却装置的核心参数。

  拆解完冷却装置,已经是下午四点多。陆沉舟揉了揉有些酸痛的手腕,开始绘制改进后的冷却装置图纸。他根据自己的方案,重新设计了冷却管道的布局,增加了管道的数量,并优化了冷却液的循环系统。图纸绘制得非常详细,每一个零件的尺寸、每一个接口的位置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松本一直站在旁边看着,当他看到陆沉舟绘制的图纸时,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陈默工程师,你的设计太精妙了!这样一来,冷却效率至少能提高三成。”

  “只是初步的设计,还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陆沉舟谦虚地说道。

  就在这时,车间里突然传来一阵骚动。陆沉舟抬头望去,只见几名日军士兵押着一个工人走了过来,工人的脸上满是血迹,双手被反绑在身后,嘴里不停地喊着:“我没有泄密!我是被冤枉的!”

  松本叹了口气,低声对陆沉舟说道:“这是车间里的一名技术工人,昨天被特高课的人怀疑泄露机密,抓起来审讯了一夜。看来,特高课最近查得越来越严了。”

  陆沉舟的心中一紧。特高课的这种高压政策,不仅让普通工人人心惶惶,也给他的潜伏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风险。他必须更加小心,不能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士兵押着工人走出了核心车间,车间里的骚动渐渐平息,但空气中却多了一丝压抑的气息。陆沉舟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情绪,继续专注于图纸的绘制。

  傍晚时分,陆沉舟终于完成了改进后的冷却装置图纸。他将图纸交给松本,说道:“松本先生,麻烦你让人按照这张图纸,尽快制作出样品。明天我们就可以进行实验了。”

  “好的,我马上去安排。”松本接过图纸,转身离开了实验区域。

  陆沉舟收拾好工具,准备离开核心车间。走到门口时,他看到田中次郎正站在那里,双手背在身后,眼神冰冷地盯着他。“陈默工程师,今天的工作进展怎么样?”

  “一切顺利,田中中佐。”陆沉舟平静地说道,“我已经完成了冷却装置的拆解和改进设计,明天就可以进行实验。”

  “很好。”田中次郎点点头,“希望你能尽快拿出实验结果。不过,我要提醒你,核心车间里的每一件东西都很重要,不要随意触碰不该碰的东西。”

  “我记住了。”陆沉舟说道。

  田中次郎盯着他看了几秒,似乎没发现什么异常,才侧身让他离开。陆沉舟走出核心车间,心中暗自庆幸——第一天进入核心车间,没有出现任何意外,而且还顺利完成了冷却装置的改进设计。

  回到办公室,陆沉舟立刻将今天在核心车间里搜集到的情报整理出来。他凭借记忆,将核心车间的设备布局、人员分布、监控位置等信息,用密码记录在一张纸条上,然后藏在办公桌的抽屉底部。他还将冷却装置的核心参数,以及新型火炮半成品的一些关键数据,也一并记录下来,这些信息对根据地来说,都是极为宝贵的。

  整理完情报,陆沉舟感到一阵疲惫。他靠在椅子上,闭上眼睛,脑海里反复回放着今天在核心车间的见闻。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几天,他需要更加谨慎,利用实验的机会,尽可能多地搜集新型火炮的核心数据,同时还要应对田中次郎的监视和王二麻子的潜在威胁。

  窗外的天色已经完全黑了,兵工署里的灯光次第亮起,像鬼火一样在黑暗中闪烁。陆沉舟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夜色。他知道,自己就像一只潜伏在黑暗中的夜隼,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才能在这片钢铁丛林里生存下去,才能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

  他的手中,握着一把扳手,也握着改变战局的希望;他的心中,藏着滚烫的信仰,也藏着对黎明的期盼。这场潜伏之路,注定充满荆棘和危险,但他无所畏惧。因为他知道,每一次小心翼翼的探索,每一次惊心动魄的周旋,都是在为这片被硝烟浸染的土地,撕开一道通往光明的裂缝。

  明天,他将再次走进核心车间,继续他的战斗。而那台改进后的冷却装置,不仅是解决炮管散热问题的关键,也将成为他接近新型火炮核心机密的敲门砖。他已经做好了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一切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