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无烟煤解民困-《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

  武国公府书房内,叶凡来回踱步,手中握着一份刚刚送到的锦衣卫密报。

  叶凡拿起密报,轻声念道:“幽州、并州、代州、朔州都有类似消息传来。百姓烧光了家里的木柴,连门板都拆了当柴火烧。”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再厚的城墙也抵不过严寒。”

  叶凡忽然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道光芒:“对了!我怎么把这个忘了。”

  “无烟煤!”叶凡一拍脑袋,“我竟然把这么重要的东西给忘了。”

  叶凡直接朝门外走去:“备马,我要入宫面圣。”

  “现在?”张管家跟在后面,“天都快黑了。”

  “救命的事,什么时候都不晚。”叶凡头也不回地说道。

  立政殿内,李世民正在批阅奏章。

  看到叶凡匆忙闯入,连礼都顾不得行,不由得皱起眉头。

  “陛下,臣有一物,可解决百姓御寒的燃眉之急!”叶凡直接开口,语气中带着急切。

  李世民放下笔:“什么东西让你这样失态?”

  “无烟煤。”叶凡快步走到案几前,“陛下,这是一种特殊的燃料,比木炭更耐烧,比柴火更暖和。”

  “煤?”李世民疑惑道,“那不是黑石头吗?能烧?”

  叶凡点头:“普通的煤石确实难以使用,但经过特殊处理后,就能变成无烟煤。这种煤燃烧时间长,热量高,而且不冒黑烟。”

  李世民来了兴趣:“真有这样的东西?”

  “陛下,无烟煤的好处远不止这些。”

  叶凡掰着手指说道,“首先,它比木炭便宜得多。其次,燃烧时间是普通柴火的三倍。最重要的是,制作方法简单,百姓在家就能做。”

  李世民眼中闪过惊喜:“你确定?”

  “臣以性命担保。”叶凡拱手道,“而且无烟煤燃烧时几乎不产生有害气体,只要保持室内通风,就能安全使用。”

  李世民站起身:“那为何不早说?”

  叶凡苦笑:“臣一时疏忽,直到今天看到锦衣卫的密报,才想起这个。”

  “既然如此重要,立刻去做。”李世民当即决定,“你现在就去工部,教会工匠制作方法。”

  叶凡摇头:“陛下,现在天色已晚,工匠们都散了。不如明日一早再去。”

  李世民想了想:“也好。那明天你务必将此事办妥。”

  “陛下放心。”叶凡拱手道,“三日之内,臣必定让您看到成品。”

  次日清晨,工部衙门。

  段纶早早等在门口,看到叶凡到来,连忙迎上前:“国公,您要教的制煤之法,真的这么神奇?”

  “你马上就知道了。”叶凡走进工部大院,“把所有懂得烧制的工匠都叫来。”

  不到一炷香时间,工部的工匠们都聚集在院子里。叶凡站在众人面前,指着地上摆放的各种材料。

  “各位师傅,今天要教大家制作一种新的燃料。”叶凡拿起一块黑色的煤石,“这叫无烟煤,制作简单,但效果惊人。”

  一个老工匠疑惑道:“国公,这不就是普通的煤石吗?”

  “现在是,但经过处理后就不一样了。”

  叶凡将煤石放在案上,“首先,要将煤石打碎,但不能太细。”

  另一个工匠问道:“打碎后呢?”

  “用黄泥和水调成泥浆,然后将碎煤与泥浆混合。”叶凡边说边示范,“比例是十斤煤石配三斤黄泥。”

  工匠们围过来仔细观看,看到叶凡将黑色的煤块和黄色的泥浆混合在一起。

  “混合均匀后,用手捏成拳头大小的煤球。”叶凡双手沾满泥浆,熟练地捏着煤球,“然后放在阴凉处晾干。”

  段纶在一旁问道:“晾干需要多长时间?”

  “三天左右。”叶凡擦了擦手,“晾干后就能使用了。”

  一个年轻工匠质疑道:“国公,这样做出来的真的比普通煤石好用?”

  叶凡神秘一笑:“咱们现在就试试。”

  他拿出一些昨天提前制作好的无烟煤球,放进火盆中点燃。

  很快,煤球开始燃烧,火焰稳定,热量充足,却几乎看不到烟雾。

  “这…这怎么可能?”工匠们瞪大眼睛。

  “神了!真的没有黑烟。”有人惊叹道。

  段纶走近火盆,感受着热量:“这温度比木炭还高。”

  叶凡点头:“而且能燃烧三个时辰以上。”

  老工匠激动地搓着手:“国公,这简直是神物啊!”

  “制作方法就是这样,并不复杂。”叶凡看着众人,“关键是要掌握煤泥的比例和晾晒的时间。”

  段纶立刻安排:“大家分组练习,务必在三天内掌握此法。”

  三日后,立政殿。

  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上,长孙无忌、魏征、房玄龄等重臣都在场。

  殿内摆放着一个火盆,里面放着几个黑色的煤球。

  “陛下,请看。”叶凡点燃煤球,火焰立刻跳跃起来。

  李世民仔细观察,发现确实如叶凡所说,几乎没有烟雾产生,但热量却很充足。

  “温度如何?”李世民问道。

  魏征走到火盆旁边感受了一下:“比木炭还要暖和。”

  房玄龄也点头:“确实没有烟味。”

  长孙无忌疑惑道:“守拙,这真的是煤石做成的?”

  “千真万确。”叶凡拱手道,“而且制作成本极低,十斤煤石不过几文钱。”

  李世民眼中闪过喜色:“那产量如何?”

  “只要有煤石和黄泥,产量不是问题。”叶凡回答道,“一个工匠一天能制作数百个煤球。”

  房玄龄计算道:“如此说来,成本确实很低。”

  李世民满意地点头:“很好,那如何推广?”

  叶凡早有准备:“陛下,臣建议派遣士兵前往工部学习制作方法,然后分赴各州教授百姓。”

  “为何要派士兵?”魏征问道。

  “避免奸商趁机牟利。”叶凡解释道,“若由商人推广,必定哄抬价格,百姓还是用不起。”

  长孙无忌恍然大悟:“守拙考虑周全。”

  李世民当即拍板:“就这么办。传旨,各军选派精干士兵五十人,立刻前往工部学习。”

  “陛下圣明。”众人齐声道。

  叶凡补充道:“还有一点需要注意,使用时要保持室内通风,或者安装烟囱将烟气排到屋外。”

  “这个也要一并教授。”李世民点头,“不能让百姓因不当使用而出事。”

  房玄龄问道:“那什么时候能推广到各州?”

  “半个月内。”叶凡估算道,“士兵学会后即可出发,边走边教。”

  李世民站起身:“那就抓紧时间。这个冬天,朕要让大唐的百姓都能温暖过冬。”

  “陛下仁慈。”魏征拱手道。

  散朝后,叶凡独自留了下来。

  “陛下,臣还有一事要说。”

  李世民重新坐下:“什么事?”

  “无烟煤虽然解决了燃料问题,但粮食依然紧缺。”

  叶凡神色凝重,“占城稻的培育进度必须加快。”

  李世民点头:“张明那边情况如何?”

  “第一批的水稻收成不错,产量多了5成。”叶凡回答,“但要推广还需要时间。”

  “那就继续加快进度。”李世民挥手道,“无论如何,明年必须有所收获。”

  叶凡拱手告退:“臣遵旨。”

  作者有话说:感谢雾桉大王的花花,小陌陌、现在的书越来越不、然后打个车的用爱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