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这地图,你怎么画出来的?-《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

  太极殿内,李世民的任命如惊雷落地,震得百官心神摇曳。

  孔颖达颓然跪地,像是被抽走了所有的力气。

  站在他身旁的虞世南,伸手将他扶住,浑浊的目光越过人群,望向那个身姿挺拔的年轻人。

  叶凡的脸上看不到一丝一毫的骄傲,平静得如同深潭。

  “武国公灭国无数,战无不胜。”

  虞世南的声音传入了每个人的耳中。

  “只是……这征伐高句丽,恐怕并非如他所想的那么简单。”

  此言一出,殿内刚刚燃起的火热气氛,瞬间冷却了几分。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虞世南身上。

  这位老臣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对着李世民深深一躬。

  “陛下,老臣并非有意阻挠,实乃为国之根本计。”

  他直起身,目光转向叶凡,带着一丝审视:“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动用百万大军,尚且无功而返。

  武国公区区二十五万兵马,如何能成?此非儿戏,一旦兵败,动摇的将是我大唐国运!”

  这番话掷地有声,直接点出了所有人心中最深的一层忧虑。

  是啊,前隋的百万大军都折在了辽东,叶凡的二十五万大军,真的够吗?

  武将们脸上的兴奋也褪去少许,换上了凝重。

  李世民的眉头也跟着皱了起来,他看向叶凡,眼神中带着询问。

  面对这直指核心的质问,叶凡脸上却露出了一丝笑容。

  “虞学士的担忧,小子明白。”

  他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让人心安的力量。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隋炀帝百万大军虽众,却如无头苍蝇,对高句丽不过是两眼一抹黑。”

  叶凡说着,从宽大的袖袍中取出一卷巨大的卷轴。

  “来人,展开。”

  两名太监立刻上前,小心翼翼地将卷轴在太极殿光滑的地板上缓缓展开。

  一副巨大而精细的地图,呈现在所有人面前。

  “嘶——”

  倒吸凉气的声音此起彼伏。

  就连刚刚还一脸颓败的孔颖达,也忍不住瞪大了眼睛,下意识地向前凑了几步。

  这幅地图,将整个高句丽的山川、河流、平原、城池,描绘得清清楚楚。

  不只是地形,上面还用朱砂和墨笔,标注着密密麻麻的符号与文字。

  “此乃高句丽全境舆图。”

  叶凡的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回响。

  “图中,红色三角代表其主力军团驻地,后面标注了兵力员额。黑色方块,则代表其大小城池、堡垒要塞。”

  程咬金第一个忍不住,粗着嗓子喊道:“乖乖,连安市城的城墙高度都有标注?‘墙高三丈,兵员三万,守将杨万春’?”

  李世民也按捺不住,走下龙椅,快步来到地图前,蹲下身子仔细查看。

  他的手指划过地图上的一个个地名,脸上满是震撼。

  “平壤城,兵力十万,由渊盖苏文亲自驻守……辽东城,兵力五万……这,这简直……”

  他猛地抬头,目光灼灼地盯着叶凡:“守拙,这图……何以如此精细?你是如何画出来的?”

  叶凡微微躬身,吐出三个字。

  “锦衣卫。”

  简简单单三个字,却让殿内所有人心头一震。

  长孙无忌的眼皮跳了跳,看向自己儿子长孙冲的眼神里,多了一丝复杂。

  房玄龄和杜如晦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叹。

  他们知道锦衣卫厉害,却没想到厉害到了这种地步。

  能在敌国境内,将防务布置探查到如此程度,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斥候,而是一张无孔不入的大网!

  “不错!这张图正式锦衣卫所画!”李世民开口确认。

  有如此详尽的地图在手,大军便如有利剑在握,可直插敌人心脏!

  虞世南看着地图,嘴唇哆嗦,说不出话来。

  他引以为傲的史鉴,在这样赤裸裸的情报优势面前,显得如此可笑。

  叶凡仿佛没有看到他的窘迫,又从怀中取出了几张图纸。

  “虞学士,地图只是其一。”

  他将图纸递给旁边的太监,由其呈给李世民。

  “高句丽城池坚固,尤善守城,确是难题。所以,小子为陛下准备了些新的攻城利器。”

  李世民接过图纸,只看了一眼,呼吸便急促起来。

  “这是……火炮?”

  “正是。”叶凡点头,“此乃新式红衣大炮,炮身加长,炮膛加固,经过工部数月测试,其射程最远可达三里。”

  “三里?!”

  尉迟恭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三里之外,寻常弓箭连边都摸不着,这火炮就能打到城墙了?

  叶凡继续补充道:“其威力,足以在十轮齐射内,轰开高句丽绝大部分城池的城墙。若再配合士兵们携带的特制火药包,攻城将如摧枯拉朽。”

  殿内彻底沸腾了。

  武将们一个个双眼放光,恨不得现在就冲到辽东,亲眼看看那场面。

  杜如晦眼中精光一闪,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武国公,如此利器,不知……何时能够制造完成?”

  叶凡微微一笑,给出了一个让所有人差点跳起来的答案。

  “无需等待。”

  “此炮已于工部武备司秘密打造三月,现有成品五十门,配套开花炮弹三千发,皆存放于中部军区武库,随时可以装船,运往辽东前线。”

  “轰!”

  这个消息,比火炮本身还具爆炸性。

  不是图纸,不是构想,而是已经造好了五十门!

  李世民拿着图纸的手都在抖,他仿佛已经看到了高句丽的城墙在炮火中土崩瓦解,唐军的旗帜插上平壤城头的景象。

  “好!好!好!”

  他连说三个好字,走上前重重拍着叶凡的肩膀。

  “有此神图,有此利器,何愁高句丽不破!朕看,这一战,稳了!”

  朝堂之上,大势已定。

  孔颖达和虞世南面如死灰,再也提不起一丝反对的力气。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认为再无悬念之时,一直沉默的萧瑀却突然出列。

  他脸色难看,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咬着牙开口。

  “陛下!”

  众人循声望去。

  萧瑀拱手道:“纵然武国公武器精良,地图详尽,但……但还有一个最大的难题,尚未解决!”

  李世民眉头一挑:“哦?萧爱卿但说无妨。”

  萧瑀深吸一口气,声音陡然拔高。

  “粮草!是粮草!”

  他死死盯着叶凡:“高句丽毕竟是异国他乡,山高路远!

  我大军远征,水土不服、粮草不继,这才是当年隋军百万大军覆灭的催命符!”

  “武国公,你的火炮再厉害,难道能当饭吃吗?你如何解决这二十五万大军,外加数万民夫的吃饭问题?!”

  整个太极殿,瞬间又安静了下来。

  所有火热的思绪,都被这盆冷水浇得一滞。

  是啊,打仗打的就是后勤。

  武器再好,没饭吃,一样要溃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