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长安城的天,要塌了-《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

  长安,太极殿。

  压抑的寂静,像铅一样沉。

  殿中百官,连呼吸都放轻了。

  一名风尘仆仆的锦衣卫,刚刚呈上了一份来自安东都护府的八百里加急奏报。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面无表情地展开了那卷奏折。

  他看得很快。

  起初,他的神色还算平静。

  当看到“各地降民怠工,暗中串联,袭杀我大唐士卒”时,他的眉头皱了起来。

  当看到“开原县,巡逻队五人,尽皆被虐杀”时,他的手指收紧,捏得奏章发出轻微的声响。

  然后,他的目光,落在了那几个字上。

  “七日不封刀。”

  李世民的动作停住了。

  他的目光,缓缓下移。

  “开原县,斩首一十三万七千人……”

  “长岭县,斩首九万八千人……”

  “安丰县,斩首十一万余……”

  “......”。

  “轰!”

  李世民猛地将手中的奏折,狠狠拍在龙案上。

  那一声巨响,像一道惊雷,炸在每个人的心头。

  满朝文武,齐刷刷地跪了下去。

  “陛下息怒!”

  李世民没有说话。

  他胸口剧烈起伏,双眼赤红,死死盯着那份奏折,像是在看一个从地狱里爬出来的怪物。

  大殿内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许久,李世民才缓缓抬起头,他那冰冷的目光扫过殿下所有官员。

  “王德。”

  “奴婢在。”贴身太监王德连滚带爬地跪到案前,身体抖得像秋风里的落叶。

  “念!”李世民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

  “是……是……”

  王德颤抖着双手,捧起那份仿佛有千钧之重的奏折。

  他清了清嗓子,用一种带着哭腔的语调,开始宣读。

  每一个字,每一句,都像一把铁锤,狠狠砸在百官的心上。

  当王德用尖利的声音,念出那一个个血淋淋的斩首数字时,整个太极殿,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武国公此举,虽酷烈异常,有伤天和。然快刀斩乱麻,一劳永逸。经此一役,安东全境震怖,再无反抗之声……”

  王德念完最后一个字,整个人都虚脱了,瘫软在地。

  奏折的内容,像一场十二级的地震,将整个朝堂彻底掀翻。

  “疯了!他疯了!!”

  宋国公萧瑀,这位向来以仪态着称的老臣,第一个从队列中冲了出来。

  他须发皆张,脸色惨白,指着龙案上的奏折,声音都在发抖。

  “陛下!此非人臣所为!此乃魔鬼之行径!”

  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老泪纵横。

  “屠戮百万!这是屠戮百万啊!我大唐以仁义立国,威服四海,如今行此等灭绝之事,与前隋暴君何异?!”

  “此举,必将失信于天下,为万国所耻笑!我大唐百年清誉,毁于一旦!”

  萧瑀一边哭,一边重重地磕头,额头撞在冰冷的金砖上,发出“咚咚”的声响。

  “臣,恳请陛下,为天下苍生计,为我大唐万世基业计,立斩叶凡此獠!以谢天下!”

  他的哭喊声,点燃了整个文官集团的怒火。

  “臣附议!请陛下立斩叶凡!”

  “此例一开,国将不国!我大唐将士,岂能都变成屠夫!”

  大儒孔颖达更是捶胸顿足,哭得几乎晕厥过去。

  “伤天害理!伤天害理啊!此子不除,天理何在!”

  一时间,太极殿上,哭谏声、怒斥声响成一片,仿佛要将大殿的屋顶掀翻。

  所有的矛头,都直指那个远在安东的年轻人。

  这是叶凡覆灭世家、以及士绅之仇,加诸在一起,在这个特定节点爆发了出来。

  武将的队列里,一片死寂。

  秦琼、尉迟恭等人,脸色铁青,拳头捏得咯咯作响。

  房玄龄和杜如晦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涛骇浪,却都明智地保持了沉默。

  长孙无忌站在文官队列之首,低着头,谁也看不清他的表情。

  “放你娘的狗臭屁!”

  一声粗野的咆哮,压过了所有的哭喊声。

  程咬金提着自己的大板斧,从武将队列里横冲直撞地走了出来。

  他一口浓痰吐在地上,指着萧瑀的鼻子破口大骂。

  “老匹夫!你哭个屁!那些高句丽蛮子杀咱们袍泽的时候,你怎么不哭了?”

  “俺们大唐的兵,命就不是命?就活该被他们杀了吊在树上?”

  程咬金环视着那群义愤填膺的文官,咧开大嘴,露出一口黄牙。

  “打仗,就是要杀人!不把他们杀怕了,杀服了,难道还留着他们天天在背后捅刀子?”

  “你……”萧瑀被他骂得一口气没上来,指着他,浑身哆嗦。

  “粗鄙武夫!安知国家大义!”

  就在这时,一个所有人都没想到的身影,站了出来。

  魏征。

  所有人都以为,这位以直谏闻名的御史大夫,一定会是讨伐叶凡最激烈的那个人。

  可他没有。

  魏征走到大殿中央,先是对李世民躬身一拜,然后才缓缓开口。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大殿。

  “陛下,臣与武国公有过数面之缘。观其行事,虽不拘一格,却非滥杀无辜之辈。”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

  萧瑀等人,用一种看疯子的眼神看着魏征。

  魏征没有理会他们,继续说道:“奏报中所言,安东降民,桀骜难驯,屡次袭杀我军。此为因。”

  “武国公以雷霆手段,屠灭叛逆首恶之城,震慑全境。此为果。”

  他抬起头,直视着龙椅上的李世民。

  “以百万之酷烈,换长久之安宁。此法,是否可行,臣不敢妄断。

  但臣以为,治国如治病,病在骨髓,非猛药不可除。武国公此举,或许正是那剂不得不下的猛药。”

  程咬金听得一愣一愣的,他挠了挠头,觉得魏征这老头今天说话,怎么这么中听。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始终一言不发。

  他的手指,在龙案上轻轻敲击着,发出单调而压抑的声响。

  他愤怒。

  愤怒于叶凡的自作主张,愤怒于这个年轻人将他推到了风口浪尖。

  可是……

  李绩奏折最后那句话,却像一根针,扎在他的心里。

  “安东全境震怖,再无反抗之声。”

  一个安稳的,能持续为大唐输血的东北疆域。

  这诱惑,太大了。

  殿下的争吵,越来越激烈。

  文官要仁义,要名声。

  武将要血债血偿,要一劳永逸。

  “够了!”

  李世民猛地一拍龙案,站起身来。

  帝王的怒火,瞬间让整个大殿安静下来。

  “退朝!”

  他甩下两个字,转身便走,宽大的龙袍在空中划出一道冰冷的弧线。

  留下满朝文武,面面相觑。

  甘露殿。

  李世民屏退了所有内侍。

  他走到书架前,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摸索了一下,打开了一个暗格。

  暗格里,静静地躺着另一封奏折。

  这封信,是和李绩的军报,由同一个锦衣卫,同时送达的。

  只是,这一封,是叶凡用他的私人印信封口的,指明了要亲手交到皇帝本人手中。

  李世民拿出那封信。

  信封很薄,上面只有寥寥几个字。

  “婿叶凡,呈岳父大人亲启”。

  李世民看着那熟悉的,张扬的字迹,眼神复杂。

  不由轻笑出声,这小子惹祸了,倒是知道他是自己女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