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国公爷下地,比圣旨还管用-《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

  春雷滚过天际,惊醒了蛰伏的土地。

  “天下第一农庄”外,围满了黑压压的人群。

  京兆府调来的一千囚犯,在禁军的看管下,已经将数百亩土地深翻了一遍,又撒上了生石灰。

  如今,这片地松软得像新蒸的炊饼,散发着泥土特有的腥甜气息。

  今天,是正式下种的日子。

  叶凡脱掉了身上那件价值不菲的锦袍,只穿着一身粗布短打,赤着膀子,露出一身古铜色的结实肌肉。

  “国公爷!这等粗活,让小人来就行!”

  张明看着叶凡拿起那架造型古怪的曲辕犁,急得满头大汗。

  这可是国公爷,万一磕着碰着,他有一百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叶凡没理他,只是掂了掂手里的犁,扭头对后面几名同样赤着上身的神武军亲卫说道。

  “都看好了,今天让你们见识见识,什么叫真正的把式。”

  他将犁头按入土中,双手握住犁柄,腰背一沉,低喝一声。

  “走!”

  拉犁的不是牛,而是两名膀大腰圆的亲卫。

  那两人得了令,闷吼一声,身上的肌肉像石头一样鼓起,迈开大步往前冲。

  “哗——”

  沉重的犁铧,像是切豆腐一样,在松软的土地上划开了一道又深又直的沟壑。

  翻起的泥土,带着湿气,向两侧卷开。

  围观的百姓中,立刻响起了一片惊呼。

  “我的乖乖,这犁……好快!”

  “那是武国公在西藏发明的犁,听说一个人一天能耕五亩地!”

  “快看!国公爷亲自下地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那个在田里稳步行走的身影上。

  李丽质穿着一身素净的布裙,头上包着布巾,手里提着一个陶土水壶,安静地站在田埂上。

  在她身边,叶长安正睁着一双好奇的大眼睛,看着父亲在田里忙碌。

  叶轻凰则显得有些不耐烦,她扯了扯母亲的衣角。

  “阿娘,阿爹在玩什么?我也想玩!”

  李丽质摸了摸她的头。

  “阿爹在种地,种能让好多好多人吃饱饭的东西。”

  这一幕,被围观的百姓看得清清楚楚。

  国公爷亲自耕地,公主殿下亲自送水。

  这简直比戏文里唱的还要离奇。

  人群中,议论声渐渐大了起来。

  “国公爷这是要做什么?这么好的地,不种麦子,听说要种什么‘地龙蛋’?”

  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农,满脸心疼地说道。

  “是啊,那东西是海外蛮子吃的,咱们中原人哪吃得惯?真是糟蹋了好地!”

  “听说是亩产二十石呢!”

  “吹牛吧!哪有那样的神仙种子?我看国公爷是被奸人蒙骗了!”

  这些话,一字不差地传进了叶凡的耳朵里。

  他停下脚步,直起腰,接过李丽质递来的水壶,咕咚咕咚灌了几口。

  他抹了把嘴,看着那些议论纷纷的百姓,脸上没有半点不快。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叶凡转头,对叶轻凰招了招手。

  “小凰儿,过来。”

  叶轻凰眼睛一亮,蹬蹬蹬地跑了过去。

  “阿爹!”

  叶凡指着旁边一块还没翻的,板结的硬地,又指了指一把专门用来碎土的铁耙。

  “去,把那块地给阿爹翻了。”

  “好嘞!”

  叶轻凰兴奋地应了一声,跑到那把比她人还高的铁耙旁。

  她伸出两只小手,轻松地将那铁耙举了起来,在手里颠了颠,似乎在嫌它太轻。

  围观的人群,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看着那个粉雕玉琢的小姑娘。

  “看好了!”

  叶轻凰奶声奶气地大喝一声,学着叶凡的样子,轮圆了胳膊,将手里的铁耙狠狠砸了下去。

  “砰!”

  一声巨响。

  那坚硬的地面,像是被攻城锤砸中,直接被砸出了一个大坑。

  泥土和石块四散飞溅。

  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叶轻凰手腕一抖,那沉重的铁耙在她手里轻得像根稻草。

  她挥舞着铁耙,左右开弓,对着那片硬地就是一顿猛砸。

  “砰!砰!砰!”

  密集的闷响声中,那片比牛还难啃的硬地,在短短几个呼吸之间,就被她翻了个底朝天,土块碎得比豆腐渣还细。

  整个农庄外,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像被施了定身法,一个个张着嘴,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

  这是人能有的力气?

  短暂的死寂之后,人群中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惊叹。

  “神力!天生神力啊!”

  “那不是昭华郡主吗?我的天,她……她比俺家那头牛还有劲!”

  “你们懂什么!”

  一个见多识广的行商,压低了声音,神神秘秘地说道。

  “武国公乃是天上的杀星下凡!他的女儿,自然也是小仙女!他们家种出来的东西,能是凡品吗?”

  “对啊!”

  一个老农一拍大腿,恍然大悟。

  “武国公是什么人?他会干没把握的事?他种的东西,肯定是神仙吃的粮食!”

  “没错!武国公种什么,咱们就跟着种什么,肯定饿不着!”

  风向,瞬间就变了。

  百姓们看着那片地的眼神,从心疼和质疑,变成了狂热和期待。

  叶凡看着这一幕,放下了水壶。

  成了。

  远处。

  李世民看着汹涌的民意,脸上露出了笑容。

  他转头对身边的长孙无忌说道。

  “辅机,你看。守拙这一锄头下去,比朕下十道圣旨都管用。”

  长孙无忌抚着胡须,眼中也带着笑意。

  “他这是在用他‘杀神’的名头,为我大唐的万千百姓,开一条活路。”

  农庄不远处的一座小土坡上。

  房玄龄、杜如晦和魏征,三人并排站着,看着远处田地里的景象,久久无言。

  “这小子……真是个鬼才。”

  杜如晦摇着头,不知道是该夸还是该骂。

  房玄龄则看着那些百姓狂热的眼神,喃喃自语。

  “民心,可用啊……”

  只有魏征,看着那个在田里汗流浃背的身影,又看了看旁边递水的公主和孩子。

  他什么也没说,只是点了点头,然后转身,默默地离开了。

  农庄里,翻耕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百姓的热情被彻底点燃,甚至有人自发地跑来帮忙。

  叶凡没有再亲自动手,他把剩下的活交给了张明和那些亲卫。

  他走到田埂边,从一个筐里,拿起一小块已经发出壮硕嫩芽的土豆。

  他把这块土豆递给张明,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郑重。

  “都种下去。”

  “半个月后,就看它们,能不能适应这片土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