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元帅府是干啥的?教你们打仗-《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

  元帅府,新挂的牌匾在阳光下晃眼。

  府内,最大的议事厅中,一张巨大到几乎占据了半个厅堂的沙盘,摆在正中央。

  沙盘上,山川河流,城郭关隘,无不精细。

  李靖站在沙盘一侧,面色沉静。

  程咬金、尉迟恭、李绩、秦琼等一众老将,站在他的身后,个个都带着几分好奇,又有些许不以为然。

  另一侧,则是程处默、秦怀玉、薛礼这些年轻一辈的将领,他们眼中更多的是兴奋与期待。

  叶凡打着哈欠,从门外溜达进来,直接走到沙盘边上,用手指扒拉了一下代表长安城的小小模型。

  “人都齐了?”他懒洋洋地问。

  “就等你了,副帅大人。”

  程咬金的大嗓门嗡嗡作响。

  “陛下让你和药师主理这元帅府,总得给俺们说道说道,这玩意儿,到底是个啥章程?以后打仗,难道还要先来你这报备不成?”

  这话问出了所有武将的心声。

  他们是冲锋陷阵的将军,不是坐衙门的文官。

  叶凡笑了笑,没回答。

  他拿起一根长杆,在巨大的沙盘上敲了敲。

  “各位叔伯,各位兄弟。”

  “在说元帅府是干什么之前,我想先问问,你们觉得,仗,应该怎么打?”

  “这还用问?”程咬金一拍胸脯,“当然是骑兵冲锋,步兵结阵,砍他娘的就完事了!”

  “对!谁的拳头硬,谁的刀快,谁就是爹!”尉迟恭闷声附和。

  “糙,太糙了。”叶凡摇了摇头,一脸嫌弃。

  “你说什么?”程咬金眼睛一瞪。

  “我说,各位打仗的法子,太糙了。就像一群壮汉拿着柴刀,对着一棵大树一通乱砍,砍是能砍倒,可费时费力,还把自己累个半死。”

  叶凡收起笑容,长杆指向沙盘上的一片区域,那是昔日突厥的王庭所在。

  “就拿灭突厥那一仗来说。咱们赢了,赢得漂亮。可咱们损失了多少?

  路上冻死、饿死的战马有多少?运送粮草的民夫,累死了多少?为了支撑大军,户部差点把底裤都掏空了。”

  “这,难道不是常事?”

  李绩皱眉问道。

  “以前是。”叶凡长杆一顿,“从今天起,不是了。”

  他看向众人,一字一句地开口。

  “元帅府,就是要把各位手里的柴刀,换成削铁如泥的宝剑。

  还要教各位,如何用最小的力气,最快的速度,把这棵叫‘天下’的大树,给修剪得整整齐齐。”

  “第一步,情报。”

  叶凡的长杆,指向长安城外,由长孙冲主管的锦衣卫驻地。

  “锦衣卫那两支远行的队伍,只是开始。元帅府,将设立专门的情报司。

  以后任何一场战争开打之前,我需要知道,敌人有多少人,多少马,每天吃多少粮食,喝多少水。

  他们的水源在哪里,粮仓在哪里,兵器库又在哪里。”

  “我要知道他们主将的性格,是贪财还是好色,是勇猛还是多疑。

  我要的舆图,不是只画山和水,而是要把每一条能走牛车的小路,都给我标出来!”

  在场的将军们,全都安静了下来。

  他们打了一辈子仗,还从没想过,仗可以这么打。

  “第二步,协同。”

  叶凡拿起几面不同颜色的小旗子,插在沙盘上。

  “这是咱们新练的火炮营。”他指着一面红色小旗,“以后攻城,不再用人命去填。

  火炮营先轰他半个时辰,把城墙给我砸出缺口,把他们的守城器械给我扬了。”

  他又拿起一面蓝色小旗,插在侧翼。

  “这是水师。咱们的大船,不仅能运兵,还能封锁江河,断敌粮道。

  必要的时候,船上的重炮,可以直接攻击沿岸的城市。”

  他将代表骑兵的黄色旗子和代表步兵的黑色旗子,放在不同的位置。

  “炮火延伸,骑兵包抄两翼,步兵正面压上。什么时候冲,什么时候撤,什么时候打,什么时候围。

  这一切,不再是将军们凭感觉,拍脑门决定。而是由我们在这里,根据情报,推演几十遍,找出最优的法子!”

  “这叫多兵种协同作战!”

  整个议事厅,鸦雀无声。

  程咬金等人张着嘴,看着沙盘上那几面看似简单的小旗,脑子里却已经掀起了惊涛骇浪。

  “第三步,后勤。”

  叶凡看向程咬金,“程叔,打仗最怕什么?”

  “没饭吃,没箭用。”

  程咬金想也不想地回答。

  “对。”叶凡点头,“所以,元帅府要做的第三件事,就是让前线的将士,永远有饭吃,有衣穿,有兵器用,有伤药治。”

  “户部和工部,会全力配合元帅府。未来五年,大唐境内的主要驰道,都要用水泥硬化。粮草、军械的运输速度,要提高一倍!”

  “每一个军区,都要建立自己的军工厂和后勤基地。兵器铠甲,就地生产,就地补给。再也不用从千里之外的长安,辛辛苦苦地运过去。”

  “甚至……”叶凡的嘴角勾起一抹弧度,“猪,也要自己养。保证将士们三天一顿肉,雷打不动。”

  “噗……”程处默没忍住,笑了出来。

  可笑着笑着,他脸上的表情就凝固了。

  他发现,叶凡说的每一件事,听上去匪夷所思,可串联起来,却构成了一架巨大而精密的战争机器。

  “最后,就是人。”

  叶凡的长杆,指向了沙盘上代表草原和西藏的区域。

  “那三十万异族军队,不是养着他们吃干饭的。他们也有训练大纲,也要用我们的战法。”

  “他们会成为大唐最锋利的尖刀。让他们去打最苦的仗,去啃最硬的骨头。

  用他们的血,去为我大唐开拓疆土。立了功,一样封赏,给地给钱给女人。死了,抚恤金比汉军还高。”

  “我们最精锐的五十万汉家儿郎,坐镇中原,作为预备队。

  他们要练的,就是协同作战。他们,是大唐的铁拳。轻易不出手,一出手,就要把敌人砸得粉身碎骨!”

  叶凡说完,将长杆往沙盘上一扔。

  他环视着一张张因为震惊而呆滞的脸,摊了摊手。

  “现在,各位明白元帅府是干什么的了吗?”

  “说白了,就是把打仗这件事,从一门手艺,变成一门学问。

  你们,都是这门学问里,最顶尖的匠人。而元帅府,就是给你们提供最好的图纸,最好的工具,最好的材料的地方。”

  许久,一直沉默的李靖,缓缓走上前。

  他伸出手,抚摸着沙盘上冰冷的泥土,又拿起那面代表火炮的红色小旗。

  他抬起头,看着叶凡,眼中光芒闪动。

  “守拙,你说的这些,老夫闻所未闻。但老夫觉得,可行。”

  这位大唐军神的话,如同一记重锤,敲定了所有人的心思。

  “俺……俺的乖乖。”程咬金喃喃自语,“要是真按你这么说,以后打仗,岂不是跟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简单?”叶凡嗤笑一声,“只会更难。对你们的要求,更高。”

  他走到墙边,那里挂着一副刚刚由长孙冲派人送来的,更加精细的天下舆图草稿。

  图上,大唐的疆域只占了其中一小块。

  叶凡的手指,点在了遥远的,被标注为“天竺”的地方。

  “给你们第一个功课。”

  “如果,五年后,陛下下旨,要我们远征天竺。元帅府,需要做哪些准备?”

  他转过身,看着满堂将领。

  “兵力如何配置?路线怎么走?后勤如何保障?需要多少艘船?多少门炮?沿途会遇到哪些国家,是打,还是和?”

  “各位,回去,都写一份章程出来。十天后,我要看。”

  说完,叶凡摆摆手,又打着哈欠,自顾自地朝门口走去。

  “我先回家补个觉,剩下的,义父你来安排。”

  他走了。

  留下满大殿的将军,对着那巨大的沙盘和舆图,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薛礼的目光,死死盯在那片被标注为“天竺”的土地上。

  他的脑子里,已经开始疯狂运转。

  山脉、河流、气候、人口……无数的信息,在他脑海中交织,碰撞。

  他忽然明白。

  战争,已经不再是战场上的厮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