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镇西城的改造,吐蕃的反应-《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

  第二天一早,叶凡就在王宫召见了慕容顺和吐谷浑的一众降臣。

  大殿里,气氛压抑。

  这些吐谷浑的贵族们,一夜未眠,都在猜测着自己和族人的命运。

  叶凡坐在主位上,程处默、秦怀玉等将领,分列两旁。

  “从今天起,镇西城内,所有十六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男女,都要参与城池的建设。”

  叶凡的第一句话,就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慕容顺壮着胆子,上前一步:“侯爷,这……这是何意?他们都是平民,不是工匠啊。”

  “我不需要他们是工匠。”叶凡说道,“挖土,搬石头,总会吧?”

  “这……”慕容顺的脸色,变得很难看。

  这不就是把他的族人,当成奴隶来用吗?

  一名性子比较急的吐谷浑贵族,忍不住站了出来。

  “侯爷!我们已经投降了!您不能这样对待我们!我们是人,不是牲口!”

  “哦?”叶凡看了他一眼。

  “拖出去,鞭二十。”

  话音刚落,两名神武军士兵,就冲了进来,架起那名贵族,就往外拖。

  很快,殿外就传来了凄厉的惨叫声。

  大殿内,一片死寂。

  所有吐谷un浑贵族,都吓得脸色惨白。

  “还有谁有意见吗?”叶凡问道。

  无人敢言。

  叶凡看向慕容顺:“你是他们的王,这件事,由你来宣布。

  告诉他们,参与建设的人,每天可以领到两顿饭,一顿干的,一顿稀的。不参与的,什么都没有。”

  “是,是……”慕容顺连连点头。

  他知道,这是命令,不是商量。

  “还有。”叶凡继续说道,“所有吐谷浑的降兵,打散编制,全部编入劳工营,由我神武军看管。”

  “他们的待遇,和普通劳工一样。”

  “做好了,有饭吃。做不好,有鞭子挨。”

  一条条命令,从叶凡的口中发出。

  整个吐谷浑,这个曾经的国家,被他彻底地,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劳改营。

  当天,在慕容顺的“号召”下,数万吐谷浑平民和士兵,被组织起来,开始了镇西城的重建工作。

  叶凡拿出了全新的城池设计图。

  他要将这座伏俟城,扩建三倍。

  城墙的高度和厚度,都要增加一倍。

  还要在城内,修建兵营、马场、箭楼、以及巨大的粮仓和武库。

  他要将这里,打造成一个,永不陷落的军事要塞。

  起初,吐谷浑人怨声载道,消极怠工。

  但在神武军士兵冰冷的刀口和挥舞的皮鞭下,他们很快就学会了顺从。

  为了那两顿能活命的饭,他们不得不拼命干活。

  叶凡还从长安,带来了水泥的配方。

  这种神奇的建筑材料,让城墙的修筑速度,大大加快。

  仅仅十天,镇西城旧有的城墙,就被全部推倒。

  新的城墙地基,已经挖好,开始浇筑。

  慕容顺每天看着这一切,心如刀割。

  他找到了叶凡,跪在地上,哀求道:“侯爷,我的族人,快要撑不住了。他们毕竟不是铁打的,很多人都病倒了。”

  “病倒了,就抬到一边休息。死了,就拖出去埋了。”叶凡头也不抬地看着图纸。

  “侯爷!”慕容顺的声音里,带上了哭腔。

  叶凡放下图纸,看着他:“慕容顺,我留着你,不是让你来替他们求情的。”

  “我需要你,安抚他们,让他们乖乖干活。这是你和你家人,能活下去的唯一价值。”

  “如果你做不到,我可以换一个人来做。”

  慕容顺的身体,剧烈地颤抖起来。

  他从叶凡的眼睛里,看不到一丝一毫的怜悯。

  他明白了,在这个年轻的侯爷眼中,他的族人,只是用来修筑城墙的工具。

  用坏了,随时可以丢掉。

  “罪臣……明白了。”他失魂落魄地退了出去。

  从那天起,慕容顺再也没有为他的族人,求过一次情。

  他只是像一个监工一样,催促着所有人,快一点,再快一点。

  镇西城的轮廓,在无数吐谷浑人的血汗中,一天天变得清晰起来。

  它像一头匍匐在高原上的巨兽,开始展露它狰狞的面目。

  逻些城,吐蕃的王都。

  松赞干布虽然年轻,却是完成初步统一了青藏高原的赞普,正坐在他的宝座上,听着下面大臣们的争吵。

  “赞普!唐人已经打到了我们的家门口!他们占领了吐谷浑,还建起了什么镇西城!这是对我们吐蕃的挑衅!”

  说话的,是吐蕃的大将,论科耳。

  他主张立刻发兵,将唐军赶出高原。

  “大将说得对!我们吐蕃的勇士,何曾怕过谁!趁他们立足未稳,我们应该给他们一个教训!”

  一群武将,纷纷附和。

  然而,吐蕃的大相,禄东赞,却站了出来。

  “赞普,各位将军,不可冲动。”

  禄东赞年纪不大,但心思缜密,在吐蕃朝堂上,威望极高。

  “我们对这支唐军,了解多少?对他们的主帅叶凡,又了解多少?”

  “我们只知道,他在短短几个月内,就灭掉了东突厥和薛延陀,活捉了颉利和夷男。现在,他又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灭亡了吐谷浑。”

  “这样的人,会是一个鲁莽之辈吗?他会在我们的家门口,建一座没有把握守住的城吗?”

  禄东赞的一番话,让喧嚣的大殿,安静了下来。

  论科耳不服气地说道:“大相,你这是长他人志气!我们有数十万控弦之士,难道还怕他区区几万唐军?”

  “兵力,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唯一因素。”禄东赞摇了摇头。

  “唐军的武器,远胜于我们。他们的盔甲,我们的刀剑,很难劈开。他们的连弩,可以在三百步外,穿透我们的皮甲。”

  “更重要的是,我们不知道,这位冠军侯叶凡,到底想做什么。”

  “他占领吐谷浑,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一个前进的基地,准备进攻我们?还是,仅仅为了,建立一道防线?”

  禄东赞看向松赞干布。

  “赞普,在弄清楚唐人的意图之前,我们不宜轻举妄动。”

  松赞干布点了点头,他也觉得禄东赞说得有道理。

  这个邻居,太强大,也太神秘了。

  “那依大相之见,我们该如何是好?”松赞干布问道。

  “派使者去。”禄东赞说道。

  “去镇西城,见一见那位冠军侯。探一探他的虚实。”

  “不。”禄东赞摇了摇头,“去镇西城,格局太小了。我们要去,就去大唐的都城,长安。”

  “去见大唐的皇帝。”

  “只有见到了大唐的皇帝,我们才能知道,这究竟是叶凡一个人的意思,还是整个大唐的国策。”

  “如果,这只是叶凡的个人行为,我们可以向唐皇抗议,要求他们撤军。或许,还能得到一些赔偿。”

  “如果,这是大唐的国策……”禄东赞的眼中,闪过一丝凝重。

  “那我们就更需要去长安了。我们需要知道,大唐的胃口,到底有多大。我们需要为吐蕃,争取时间。”

  大殿里,所有人都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