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刘邦之军-《大秦:隐忍十年,榜现我杀疯了》

  只是无人知晓,这次秦军将面对的是何方敌手。

  城墙上,唯有铠甲摩擦的声响、沉重的步伐与急促的呼吸交织在一起。

  士兵们茫然望着城外旷野,目光所及空无一物,敌踪全无。

  正因如此,一种无形的压迫感悄然蔓延。

  嬴白立于高台之上,凝视着四面八方的地平线。

  “呜——”

  “呜——”

  “呜——”

  突然,低沉的号角自四面八方响起,如同大地的呻吟。

  紧接着,地平线上扬起数道黄尘巨浪,如狂龙翻腾。

  尘雾之中,长矛如林,战马奔腾,人喊马嘶,杀意直冲天际!

  这座城池本就高墙厚壁,曾为赵国中枢。

  虽一度陷落于秦,但经多年修葺,依旧固若金汤。

  加之城内尚有两万守军,按古法,攻城者需十倍兵力方可强攻。

  换言之,至少需二十万人才能一试。

  可如今,项羽一方别说二十万,连两万都凑不齐。

  但他们依然敢兵临城下,挑战这座坚城。

  其底气,并非来自人数,而是来自麾下那几支精锐之师。

  在邯郸的四个方向,四支风格迥异的军团已然列阵完毕。

  北面而来的是约三千骑的铁甲骑兵,蹄声如雷,卷动黄沙。

  每名骑兵最引人注目的,是头盔上那一根五彩斑斓的雀翎,在风中轻轻摆动。

  他们身着厚重铠甲,马鞍旁挂着一张修长的弓。

  除了长弓,每人手中还紧握一杆笔直的骑枪。

  那长弓可在奔驰间连发数箭,亦能远距离精准狙敌。

  而骑枪,则专为冲锋陷阵所备,破阵夺旗,一击制胜。

  这支三千人的铁血队伍,正是当年赵武灵王亲手创建的武陵铁骑后裔。

  队伍最前方,赵歇与李左车并驾齐驱。

  赵歇出身赵国宗室,血脉尊贵。

  李左车年仅二十有余,却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李牧的嫡孙。

  两人坐下的战马通体乌黑,四蹄如炭,昂首嘶鸣,气势逼人,仿佛天地皆在其俯视之下。

  “那是……”邯郸城楼上的郡尉凝望着北方疾驰而来的铁流,瞳孔猛然收缩,“武陵铁骑?赵国的武陵铁骑?”

  秦朝设郡县,每郡置郡守与郡尉各一。

  郡守掌民政,统理百姓赋税农桑。

  郡尉主兵事,调度城防军卒,指挥作战进退。

  因此,能任郡尉者,必通兵法、识战阵。

  此人虽未亲历赵国鼎盛之世,却在赵国覆灭之际,远远见过一次武陵铁骑出征的场面。

  可眼前这支骑兵,无论是军容、气势,还是眼神中的杀意,都远非当日可比。

  这才是真正的武灵遗风,铁血重生。

  “大人,西面也有动静!”一名副将突然指向城西。

  只见西侧旷野之上,近两千名士兵列阵而立,人人手持强弩。

  他们身披赤红轻铠,行动迅捷,背后箭囊鼓胀,腰佩短剑,静默如林。

  “难道是……韩国的击刹弩兵?”郡尉声音微颤。

  不止他面色骤变,整个城头的官员皆为之色动。

  郡守手扶城墙,双腿发软,几乎站立不稳。

  更令人惊骇的是,敌人并不止这两支。

  远处,齐国旗帜猎猎作响,士兵身披重铠,手执长戟,步伐整齐,杀气腾腾。

  另有队伍高举魏国战旗,甲胄森然,正是曾横扫中原的魏武卒再现沙场。

  大秦军团榜第十——韩国击杀弩兵。

  第九——齐国持戟之士。

  其上,魏武卒赫然在列。

  再往上,便是那传说中的武陵铁骑。

  如今,这四支名列榜单的劲旅,竟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缓缓逼近邯郸城下。

  “这……这怎么可能……”郡守手指城外,嘴唇哆嗦,话不成句。

  牙关打颤,险些咬破舌尖。

  尽管敌军总数不及守城兵力,但那份压迫感,如同山岳压顶,令人喘不过气来。

  这可是曾登临大秦最强军团榜的队伍。

  即便未曾亲见其实力,单凭其名号流传于史册之间,便足以说明非同寻常。

  那些曾在岁月中叱咤风云的存在,若无惊人之处,又岂能留下赫赫声威?

  嬴白立于城墙之巅,目光扫过邯郸城外缓缓压近的敌阵,眸光微敛。

  他等待的人,尚未来到。

  忽然,东方地平线掀起一片赤色浪潮。

  楚人崇红,无论将卒皆以红为饰,衣甲如焰,连风都染上了血色。

  与大秦的玄甲洪流相对时,天地仿佛只剩黑与红的碰撞。

  那支逼近邯郸的赤潮约有数千人,个个身躯雄壮,披坚执锐,身后红袍随风猎猎作响。

  为首的将领端坐乌骓马上,通体墨黑,不见一丝杂色,宛如夜之化身。

  他肩扛一杆天龙破城戟,寒光凛冽,似可撕裂山河。

  此人正是项羽。

  其侧另有一马,青鬃短毛,上坐一人,身着褪色青衫,面容清秀,气度从容——张良也。

  项羽双目泛着异样赤芒,重瞳深邃,仿若蕴藏焚世之火。

  长发散落,黑氅飞扬,整个人如同从战火中走出的魔神,桀骜不驯。

  虽是初见,嬴白心中却已笃定:此子必为项羽。

  有些人天生便携带着命运的印记。

  如刘邦的市井枭气,韩信的沉敛锋芒,而项羽,则是那种无需言语便能震慑四方的霸烈之姿。

  仅一眼,便知其非凡俗可比。

  至于身旁那位温文尔雅的青年,无需多想,当为张良无疑。

  只是,赤帝军团既现,却仍缺一人。

  那才是真正执掌这支乱军命脉之人。

  正思忖间,嬴白视线穿过申息之师的阵列,在后方寻到了目标。

  一支褴褛之众缓缓行来,衣不蔽体,形同乞丐。

  六国残余多出自旧贵族,赵歇、魏豹、田横等人皆为王裔。

  纵使亡国多年,底子犹存,兵甲器械尚能齐备,故其所率之军皆整齐威武。

  唯独他不同。

  刘邦所统之众,尽是乡野农夫、山林草寇。

  五年藏身芒砀山中,昼伏夜出,与野兽为邻,何曾见过铁甲?连一件完整衣物都是奢望。

  那一支破败队伍中央,一个身形魁梧、满脸胡须的男人正咧嘴而笑。

  “刘邦。”嬴白低声念道。

  赤帝降世,终至此刻。

  这群人胡须蓬乱,发如野草,远远看去活脱脱一群深山老林里走出来的蛮荒之民。

  当张良引着刘邦及其部下从茫荡山走出时,项羽差点以为他从山中捕获了一队未开化的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