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科举制-《大秦:隐忍十年,榜现我杀疯了》

  嬴白昂首答道:“科举制。”

  三字出口,掷地有声。

  “以考试取士,遍及大秦各郡各县。凡有学识、有抱负者,皆可参与考核。分文、武两科。”

  “文科选治世之才,武科拔御敌之将。如此,则天下英雄尽入我大秦囊中!”

  李斯、冯去疾、蒙毅等人目光齐聚,落在嬴白身上,神情似见异象。

  大秦确有考评之制,然仅施于在职官吏。每年一次,依政绩定等级,三年为期,行升降之法。若评甲等,便可擢升;若无功亦无过,则调任同阶;若庸碌无为,难继其职,便遭贬黜。

  可让庶民反身考评朝廷命官?

  令黔首与朝臣并列殿堂?

  左相冯去疾素来寡言,此刻眉宇微蹙,心中泛起不悦。此举仿佛动摇了百年纲常,逾越了阶层的界限。

  嬴政静坐高位,面容如古井无波。既未制止嬴白言语,也未流露赞许之意,只轻抬手,“此事暂缓。”

  随即他转头望向殿顶悬垂的天道皇榜。

  然而众人皆知,他的心神早已不在那榜单之上。

  “科举”二字,如细针扎入脑海。

  一条从未开启的道路,在嬴政心中悄然铺展——让平民亦有机会步入庙堂。

  四周大臣见帝王未允,纷纷暗自宽心。

  王贲亦悄然舒了一口气。

  这未来的女婿,胆识太过惊人!

  虽此议暂被搁置,但话既出口,立场已明。

  在场者皆非愚钝之辈,怎会看不出其中深意?

  所谓科举,本质便是打破士族垄断,将权位之门向寒门敞开。

  说到底,是重新分配权力的格局。

  即便嬴政按下不提,众人心中却已掀起波澜。

  利益的棋盘一旦动摇,谁都不能再安坐如初。

  李斯垂目而立,神色不动。

  二十余载伴君侧,从布衣至权臣,他对嬴政的理解,远超常人想象。

  或许连嬴政自己,都不及李斯知晓其内心之深。

  侍君如影随形,需知其所念,预其所行。

  唯有先一步洞察帝王心思,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他微微抬眼,望向前方背影挺拔的嬴政。

  心中已有断定。

  方才虽无表态,但李斯深知,那“科举”二字,已然落入嬴政心湖,激起涟漪。

  因他了解这位帝王:执掌天下,不容分毫失控;善用权衡,尤喜破格用人。

  凡能增强集权、削弱门阀之举,终难逃其瞩目。

  秦楚交锋之际,嬴政重用李信,并非仅因才能,而是意在培植一批由自己亲自拔擢的将领,以削弱那些根深蒂固的贵族势力。

  可惜事与愿违,计划未能如愿推进。

  如今嬴白所提“科举”,却再度掀动朝局暗流。

  此策若行,便是让平民子弟得以出仕,借庶民之力压制门阀,使权力天平不再一味倾斜于旧族。

  这不正是帝王驾驭天下、执掌权柄的核心手段?

  嬴白看似随意一语,实则直指嬴政心底最深处的布局。

  这一次,轮到李斯做选择。

  他出身士族,家族血脉早已与贵族利益缠绕一体。

  若支持皇权推行新政,便等于斩断自身根基,否定了来时之路。

  人可负他人,岂能负己身?

  前路如雾中行路,每一步都沉重无比。

  李斯深知,一旦“科举”落地,必将激起滔天波澜。

  满朝文武,十之八九会群起而攻之。

  阻力之大,恐怕连咸阳宫的梁柱都会震颤。

  “哎……”一声轻叹,在胸腔里悄然回荡,终未出口。

  众人默然抬头,天际的皇榜再度闪烁光芒。

  “大秦最强武将排行榜第十四:樊哙,奖励【武道丹】一颗,奖励【武神丹】六颗,奖励【练体丸】八十六颗!”

  又是刘邦麾下之人。

  樊哙,市井出身,勇猛无匹,素有“咆哮将军”之称,曾与项羽帐下猛将龙且战成平手,堪称汉军第一先锋。

  “大秦最强武将排行榜第十三:龙且,奖励【武道丹】一颗,奖励【武神丹】七颗,奖励【练体丸】八十七颗!”

  这已是第八位楚汉将领上榜。

  前二十名中,竟有八席被楚汉人物占据。

  更令人在意的是,那位被称为“兵仙”的韩信,至今仍未现身。

  韩信虽不以个人武艺见长,但统兵之能近乎通神。

  排位考量的是综合战力与领兵之才,而非单打独斗。

  如此人物,纵有短板,亦难掩其辉。

  仍无秦国宿将现名,嬴政眉宇之间,已透出一丝冷意。

  下一刻,终于有人为大秦正名。

  “大秦最强武将排行榜第十二:王贲,奖励【武道丹】一颗,奖励【武神丹】七颗,奖励【练体丸】八十八颗!”

  刹那间,金光自天穹倾泻,如瀑般贯入咸阳城上空,直落于嬴政身后。

  王贲猝不及防,已被光辉完全包裹。

  李斯、冯去疾、蒙毅皆仰面凝望,眼中难掩惊异。

  那光芒来得迅猛,消散亦只在瞬息之间。

  待众人回神,王贲仍立原地,神情恍惚,掌中却多了三只玉盒,温润生光。

  玉盒精致得仿佛出自神匠之手,通体无缝,光华流转,宛如天地灵气凝聚而成。

  盒中静静躺着一枚丹药,泛着柔和的白芒。

  单独一枚,置于一盒。

  不出所料,这应是传说中的【武道丹】。

  服下此丹,可悟得一门契合自身特质的战斗技艺,或称战法亦可。

  另有两个玉盒,其一盛有七枚【武神丹】,另一则整整装了八十八颗【炼体丸】。

  王贲怔怔望着天道皇榜上自己的名字,又低头看向手中珍宝。

  八十八颗【炼体丸】,若流入市井,价值高达八十八万金。

  更别提那远胜于前者的【武神丹】。

  此丹一旦吞下,力量可暴涨十倍。

  已非蜕变所能形容,近乎逆天改命。

  他握紧玉盒,心头翻涌着欢喜与愁绪。

  喜的是名登金榜,得此厚赐。

  忧的是,这般重宝,一人难以尽数消化。

  纵使分与族人些许,余下仍多到无处安放。

  既无法尽数使用,又该如何处置?

  当着帝王之面,断不能私藏不报。

  可若尽数献出……

  王贲心口发紧,舍不得啊。

  怎能眼睁睁送人?

  如何是好?

  如何是好?

  冷汗悄然渗出额角。

  就在他焦灼万分之际,目光忽然落在一人身上。

  嬴白!

  正是那位五公子。

  嬴白原本正盯着王贲怀中的玉盒出神,忽觉对方目光扫来,略感疑惑。

  下一瞬,王贲开口的话语让他险些咬破舌尖。

  “陛下,这些赏物臣实难独自享用。原想留一部分予家中老小,其余尽数奉还国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