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泰殿内,药香未散,却已弥漫起另一重无形的硝烟。
沧溟煦将那封联名奏折轻轻置于案几之上,金色的龙瞳平静无波,看不出喜怒。
他抬眸,望向殿中等候回复的几位宗室老王叔,声音沉稳:“诸位王叔与叔祖的担忧,朕已知晓。”
为首的老王叔,论辈分是沧溟煦的叔祖父,封号睿王,他须发皆白,面容肃穆,闻言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既已知晓,当知臣等一片赤诚,皆为东溟万年基业计。陛下真龙血脉,乃天赐之福,更应广衍后嗣,方能固我国本。那西凤公主固然尊贵,然终究……”
“睿王叔祖,”沧溟煦打断他,语气依旧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朕之心意,从未更改。昭凰,是朕认定的皇后,亦是唯一。”
另一位性情稍显急躁的廉王忍不住开口:“陛下!岂可因一女子而置宗庙社稷于不顾?皇室开枝散叶乃重中之重!若陛下执意如此,岂非寒了东麒旧地万千臣民之心?他们翘首以盼,愿见皇室血脉昌盛啊!”
“廉王叔此言差矣。” 洛倾城的声音自内殿传来,她在沧溟宇的搀扶下缓步走出,虽面色仍有些苍白,但女帝的威仪不减分毫,“煦儿乃东溟之君,他的婚事,关乎国体,更关乎他自身心意。难道为了所谓的‘开枝散叶’,便要逼迫君王娶不心仪之人,令后宫不宁,朝堂动荡吗?此非固本,实为取祸之道!”
她目光扫过几位老王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更何况,昭凰那孩子,身负凤凰血脉,实力、心性、背景,哪一样配不上煦儿?哪一样于东溟无益?她于寿宴之上,明辨是非,力挽狂澜,更赠药救本宫与太上皇性命,此等情义,岂是寻常女子可比?诸位口口声声为国为民,可曾想过,一位强大的、与东溟并肩的皇后,远比十个百个只知争宠的后宫妃嫔,更能稳固江山?”
睿王眉头紧锁:“太后娘娘,老臣并非质疑昭凰公主本人。只是……陛下子嗣事关国祚,若皇后迟迟无出,或如太后您如此仅有一子,将来若西凤与东麒再,岂非……”
“王叔多虑了。” 沧溟煦起身,走到殿中,龙袍曳地,周身自然流露的龙威让几位老王叔都不自觉地屏息,“朕与昭凰,皆非常人。血脉之力越是强大,子嗣孕育虽可能不易,但一旦降世,必是龙凤之姿,可承大统。此乃天数,强求反而不美。”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深邃:“至于广纳后宫……朕登基之初,便已明志,此生不愿重蹈历代帝王后宫倾轧之覆辙。朕要的,是心意相通、并肩而立的伴侣,而非充塞庭院的摆设。此事,无需再议。”
他的话语斩钉截铁,没有丝毫转圜余地。
廉王还想再争辩,却被睿王以眼神制止。
睿王深深看了一眼沧溟煦,又看了看态度坚决的太上皇与太后,心中明了,这位年轻帝君心意已决,且实力、威望皆非昔日可比,更有父母全力支持,强行谏争已无意义。
他叹了口气,躬身道:“老臣……明白了。既然陛下圣意已决,老臣等……告退。”
看着几位老王叔略显落寞的背影离去,沧溟宇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低声道:“煦儿,做得对。帝王若连自己的婚姻都无法做主,何谈掌控天下?只是,如此一来,东麒旧地那些老臣,恐怕需要时间安抚。”
“儿臣知道。”沧溟煦点头,“但有些底线,不容触碰。”
洛倾城却忧心道:“更麻烦的,恐怕是南溟那边。洛千嶂他们绝不会善罢甘休。边境摩擦升级,他们这是想逼我们出手,或是想借此拖垮东溟,让你无暇他顾。”
话音刚落,镇海卫统领再次疾步入内,神色比之前更加凝重:“陛下!南溟边境急报!镇南王洛千嶂亲自坐镇,调集重兵,猛攻我东麒边境重镇‘赤岩关’!守将拼死抵抗,但敌军势大,且有不明高手助阵,关隘……恐有失守之危!”
“赤岩关……”沧溟煦金瞳中寒光一闪,“那是通往东麒腹地的咽喉。洛千嶂,这是要动真格的了。”
沧溟宇眼中战意燃起:“看来,朕多年未动筋骨,有些人当真忘了疼!”
“父皇,您伤势初愈,不宜动武。”沧溟煦阻止道,他转身,面对镇海卫统领,声音冷冽如冰,“传朕旨意:命龙骧军主帅即刻率本部精锐,星夜驰援赤岩关!另,调镇海卫‘怒涛’、‘惊澜’两部,由副统领率领,迂回至南溟军侧翼,断其粮道,扰其后防!”
“是!陛下!”镇海卫统领领命,立刻转身而去。
“煦儿,你打算亲自去?”洛倾城看出儿子眼中的决断。
“赤岩关不容有失。”沧溟煦语气坚定,“况且,洛千嶂既然亲自来了,朕若不去会会他,岂非让他觉得东溟无人?母后放心,儿臣已非昔日吴下阿蒙,真龙血脉既醒,正需一场大战来磨砺掌控。”
他看向父母,眼中是强大的自信:“父皇,母后,朝中之事,暂劳您二位费心。南溟之乱,儿臣必亲手平定!”
沧溟宇重重颔首:“去吧!让那些宵小见识一下,什么是真正的龙威!”
洛倾城虽担忧,却也知这是儿子必须面对的考验,她只能叮嘱:“万事小心,莫要逞强。”
沧溟煦微微颔首,目光再次投向西方,仿佛能穿透重重宫墙,看到那道牵挂的身影。“昭凰,待我平定南疆,便去寻你。”
他在心中默念,随即转身,大步流星走出宁泰殿,金色的龙影在他身后若隐若现,龙吟之声,隐隐回荡在皇宫上空。
几乎在沧溟煦调兵遣将的同时,远在西凤的昭凰,正于御书房内与青垣、凌寂等人商议北上出使的具体事宜。
青鸾快步而入,递上一封密报:“殿下,东溟急讯。”
昭凰展开一看,凤眸微凝:“南溟镇南王洛千嶂猛攻东溟赤岩关,沧溟煦已亲自率军前往迎战。”
凌寂蹙眉:“殿下,东溟内乱,我们此时出使北幽,是否……”
“不。”昭凰放下密报,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正因为东溟生乱,我们才更要尽快北上!北幽与南溟素有勾结,如今南溟动手,北幽难保不会趁火打劫,或是在我们与东溟之间再行挑拨。我们必须抢在他们前面,稳住北幽,至少,要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她看向青垣:“青垣,你如何看?”
青垣神色平静:“东溟之乱,短期内难以平息。北幽态度,至关重要。殿下此时亲赴北幽,虽是险棋,却也是破局关键。我随殿下同往。”
昭凰点头,随即对青鸾吩咐:“传令下去,使团三日后出发,一切从简,但护卫需加强。另,派人密切关注东溟战事,有任何动向,立刻报我!”
“是!”
青垣看着昭凰,忽然开口:“你在担心他。”
昭凰指尖微顿,没有否认,只是淡淡道:“东溟若乱,四国平衡彻底打破,于西凤亦非幸事。” 她望向窗外东南方向,那里是东溟与南溟交战之地,“更何况……他父母初愈,他又刚经历血脉苏醒,此时亲征……”
她没有说下去,但眼中的一丝忧虑并未逃过青垣的眼睛。
青垣沉默片刻,道:“真龙血脉,遇强则强。战场,或许是他最好的试炼场。你当对他有信心。”
昭凰收回目光,看向青垣,微微一笑:“你说得对。” 她收敛心神,再次恢复那个冷静睿智的西凤长公主,“我们需做好万全准备。北幽之行,不容有失。”
沧溟煦将那封联名奏折轻轻置于案几之上,金色的龙瞳平静无波,看不出喜怒。
他抬眸,望向殿中等候回复的几位宗室老王叔,声音沉稳:“诸位王叔与叔祖的担忧,朕已知晓。”
为首的老王叔,论辈分是沧溟煦的叔祖父,封号睿王,他须发皆白,面容肃穆,闻言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既已知晓,当知臣等一片赤诚,皆为东溟万年基业计。陛下真龙血脉,乃天赐之福,更应广衍后嗣,方能固我国本。那西凤公主固然尊贵,然终究……”
“睿王叔祖,”沧溟煦打断他,语气依旧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朕之心意,从未更改。昭凰,是朕认定的皇后,亦是唯一。”
另一位性情稍显急躁的廉王忍不住开口:“陛下!岂可因一女子而置宗庙社稷于不顾?皇室开枝散叶乃重中之重!若陛下执意如此,岂非寒了东麒旧地万千臣民之心?他们翘首以盼,愿见皇室血脉昌盛啊!”
“廉王叔此言差矣。” 洛倾城的声音自内殿传来,她在沧溟宇的搀扶下缓步走出,虽面色仍有些苍白,但女帝的威仪不减分毫,“煦儿乃东溟之君,他的婚事,关乎国体,更关乎他自身心意。难道为了所谓的‘开枝散叶’,便要逼迫君王娶不心仪之人,令后宫不宁,朝堂动荡吗?此非固本,实为取祸之道!”
她目光扫过几位老王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更何况,昭凰那孩子,身负凤凰血脉,实力、心性、背景,哪一样配不上煦儿?哪一样于东溟无益?她于寿宴之上,明辨是非,力挽狂澜,更赠药救本宫与太上皇性命,此等情义,岂是寻常女子可比?诸位口口声声为国为民,可曾想过,一位强大的、与东溟并肩的皇后,远比十个百个只知争宠的后宫妃嫔,更能稳固江山?”
睿王眉头紧锁:“太后娘娘,老臣并非质疑昭凰公主本人。只是……陛下子嗣事关国祚,若皇后迟迟无出,或如太后您如此仅有一子,将来若西凤与东麒再,岂非……”
“王叔多虑了。” 沧溟煦起身,走到殿中,龙袍曳地,周身自然流露的龙威让几位老王叔都不自觉地屏息,“朕与昭凰,皆非常人。血脉之力越是强大,子嗣孕育虽可能不易,但一旦降世,必是龙凤之姿,可承大统。此乃天数,强求反而不美。”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深邃:“至于广纳后宫……朕登基之初,便已明志,此生不愿重蹈历代帝王后宫倾轧之覆辙。朕要的,是心意相通、并肩而立的伴侣,而非充塞庭院的摆设。此事,无需再议。”
他的话语斩钉截铁,没有丝毫转圜余地。
廉王还想再争辩,却被睿王以眼神制止。
睿王深深看了一眼沧溟煦,又看了看态度坚决的太上皇与太后,心中明了,这位年轻帝君心意已决,且实力、威望皆非昔日可比,更有父母全力支持,强行谏争已无意义。
他叹了口气,躬身道:“老臣……明白了。既然陛下圣意已决,老臣等……告退。”
看着几位老王叔略显落寞的背影离去,沧溟宇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低声道:“煦儿,做得对。帝王若连自己的婚姻都无法做主,何谈掌控天下?只是,如此一来,东麒旧地那些老臣,恐怕需要时间安抚。”
“儿臣知道。”沧溟煦点头,“但有些底线,不容触碰。”
洛倾城却忧心道:“更麻烦的,恐怕是南溟那边。洛千嶂他们绝不会善罢甘休。边境摩擦升级,他们这是想逼我们出手,或是想借此拖垮东溟,让你无暇他顾。”
话音刚落,镇海卫统领再次疾步入内,神色比之前更加凝重:“陛下!南溟边境急报!镇南王洛千嶂亲自坐镇,调集重兵,猛攻我东麒边境重镇‘赤岩关’!守将拼死抵抗,但敌军势大,且有不明高手助阵,关隘……恐有失守之危!”
“赤岩关……”沧溟煦金瞳中寒光一闪,“那是通往东麒腹地的咽喉。洛千嶂,这是要动真格的了。”
沧溟宇眼中战意燃起:“看来,朕多年未动筋骨,有些人当真忘了疼!”
“父皇,您伤势初愈,不宜动武。”沧溟煦阻止道,他转身,面对镇海卫统领,声音冷冽如冰,“传朕旨意:命龙骧军主帅即刻率本部精锐,星夜驰援赤岩关!另,调镇海卫‘怒涛’、‘惊澜’两部,由副统领率领,迂回至南溟军侧翼,断其粮道,扰其后防!”
“是!陛下!”镇海卫统领领命,立刻转身而去。
“煦儿,你打算亲自去?”洛倾城看出儿子眼中的决断。
“赤岩关不容有失。”沧溟煦语气坚定,“况且,洛千嶂既然亲自来了,朕若不去会会他,岂非让他觉得东溟无人?母后放心,儿臣已非昔日吴下阿蒙,真龙血脉既醒,正需一场大战来磨砺掌控。”
他看向父母,眼中是强大的自信:“父皇,母后,朝中之事,暂劳您二位费心。南溟之乱,儿臣必亲手平定!”
沧溟宇重重颔首:“去吧!让那些宵小见识一下,什么是真正的龙威!”
洛倾城虽担忧,却也知这是儿子必须面对的考验,她只能叮嘱:“万事小心,莫要逞强。”
沧溟煦微微颔首,目光再次投向西方,仿佛能穿透重重宫墙,看到那道牵挂的身影。“昭凰,待我平定南疆,便去寻你。”
他在心中默念,随即转身,大步流星走出宁泰殿,金色的龙影在他身后若隐若现,龙吟之声,隐隐回荡在皇宫上空。
几乎在沧溟煦调兵遣将的同时,远在西凤的昭凰,正于御书房内与青垣、凌寂等人商议北上出使的具体事宜。
青鸾快步而入,递上一封密报:“殿下,东溟急讯。”
昭凰展开一看,凤眸微凝:“南溟镇南王洛千嶂猛攻东溟赤岩关,沧溟煦已亲自率军前往迎战。”
凌寂蹙眉:“殿下,东溟内乱,我们此时出使北幽,是否……”
“不。”昭凰放下密报,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正因为东溟生乱,我们才更要尽快北上!北幽与南溟素有勾结,如今南溟动手,北幽难保不会趁火打劫,或是在我们与东溟之间再行挑拨。我们必须抢在他们前面,稳住北幽,至少,要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她看向青垣:“青垣,你如何看?”
青垣神色平静:“东溟之乱,短期内难以平息。北幽态度,至关重要。殿下此时亲赴北幽,虽是险棋,却也是破局关键。我随殿下同往。”
昭凰点头,随即对青鸾吩咐:“传令下去,使团三日后出发,一切从简,但护卫需加强。另,派人密切关注东溟战事,有任何动向,立刻报我!”
“是!”
青垣看着昭凰,忽然开口:“你在担心他。”
昭凰指尖微顿,没有否认,只是淡淡道:“东溟若乱,四国平衡彻底打破,于西凤亦非幸事。” 她望向窗外东南方向,那里是东溟与南溟交战之地,“更何况……他父母初愈,他又刚经历血脉苏醒,此时亲征……”
她没有说下去,但眼中的一丝忧虑并未逃过青垣的眼睛。
青垣沉默片刻,道:“真龙血脉,遇强则强。战场,或许是他最好的试炼场。你当对他有信心。”
昭凰收回目光,看向青垣,微微一笑:“你说得对。” 她收敛心神,再次恢复那个冷静睿智的西凤长公主,“我们需做好万全准备。北幽之行,不容有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