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师长点拨,财富思路的拓展-《反舔系统!男神们都是我刷钱工具》

  赵小曼的手指在手机屏幕上滑得飞快,眼睛却一直瞄着琴雯锁抽屉的动作。

  琴雯把深蓝色丝绒盒放进柜子最里侧,合上抽屉时故意放轻了力道。她不想惹事,可后背还是绷得发僵。刚才那条星形坠子的光,像根细针扎在她心口——有人盯着你,就像盯着猎物。

  “哟,藏什么呢?”赵小曼抬高声音,“不会是男朋友送的吧?”

  琴雯没回头,拉开书包拉链,把笔记本塞进去。“不是。”

  “不是?”赵小曼嗤笑一声,“那你干嘛锁起来?怕我偷看?还是怕见不得人?”

  琴雯系好鞋带,拎起包就往外走。走廊灯光打在她马尾辫上,影子拖得老长。身后传来椅子挪动的声音,赵小曼追了出来:“你最近不对劲,钱来得莫名其妙,礼物一个接一个,还跟律政学长走得那么近……你别告诉我,这些都是天上掉的?”

  琴雯脚步没停。“我没义务向你解释。”

  “室友之间连这点信任都没有?”赵小曼语气一转,又软下来,“我是为你好。你现在风头太盛,林晓柔那边还没消停,泰康那种人也在暗处盯着,万一哪天出事怎么办?”

  琴雯在楼梯口顿了一下。“所以你是关心我,还是见不得我好,准备造谣?”

  赵小曼噎住,脸色变了变。

  琴雯继续往下走。她知道这话重,但她更清楚,有些人不用给她脸。不然迟早会被吞得骨头都不剩。

  第二天上午,经济系大教室。

  周伯涛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站在讲台上,手里端着那只从不离身的紫砂壶。他说话慢条斯理,但每句都掷地有声。

  “去年全校申报创新创业项目的团队有三十七个,最后拿到启动资金的只有六个。”他吹了口气,抿了口茶,“为什么?不是项目不好,是没人敢投第一笔钱。学生创业,银行不认,家长反对,投资人嫌小。可再大的企业,不也是从小开始的?”

  琴雯坐在第三排,笔尖停在纸上。

  她脑子里闪过账户里的数字——一千一百万,加上之前的返现,已经破千万。这些钱躺在银行卡里,每天吃利息,可她总觉得空落落的。系统给的是结果。她靠男人花钱返现,但也要有自己的事业,哪怕他们长得再好看,再愿意掏钱,如果哪天没有系统了,怎么办?她想要的生活,还是要早做打算。

  下课铃响,人群陆续起身。琴雯没动,等人都走得差不多了,才收拾笔记走到讲台边。

  “周老师。”

  周伯涛抬头,镜片后的眼睛眯了下。“有事?”

  “我想问个问题。”她声音压低,“如果有个朋友,有点闲钱,想试试投资学生项目,但怕踩坑,也不知道从哪儿入手……您觉得,行得通吗?”

  周伯涛放下紫砂壶,仔细看了她一眼。“朋友?”

  “嗯。”

  “她为什么不自己来做?”

  “她……怕被人说投机,也怕投错,打了水漂。”

  周伯涛轻笑一声。“普通人怕风险,聪明人管风险。你说的朋友,其实已经在考虑后果了,这就比大多数人强。”

  他顿了顿,手指敲了敲桌面。“学校每年都有团队招资方,公告栏贴着招募信息。有些项目缺的就是几万块启动金。你那位朋友要是真有兴趣,去看看就行。别想着赚大钱,先看值不值。”

  琴雯眉头微动。“怎么看值不值?”

  “三个字:人、事、势。”周伯涛竖起三根手指,“人靠不住,事再好也没用;事没前途,投入再多也白搭;国家行势跟不上,风口一过全成废铁。你要看的不是PPT写得多漂亮,实地考察很重要。”

  琴雯记下这几个字。

  “还有,”周伯涛看着她,“别总想着赚别人的钱。真正的财富,是你能为别人创造什么。钱自然会来找你。你现在的问题,有资金了,缺机会。”

  琴雯喉咙一紧。

  她想起律政送项链那一刻的心跳,想起赵小曼盯着盒子的眼神,想起秦治在食堂骂她“舔狗”时的耻辱。她以为有钱就能翻身,可钱来了,麻烦更大了。因为她还是那个被动需要别人施舍,别人帮助的角色,只不过现在施舍的人帮助的人长得好看、出手大方而已。

  “我明白了。”她低声说。

  “不明白也没关系。”周伯涛拿起教案,“年轻人,路要一步步走。你现在能想到这一步,就已经超过很多人了。记住,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你还年轻,不要怕失败。”

  他转身离开,背影佝偻却稳。

  琴雯站在原地,笔记本上写着:**人、事、势。**

  她合上本子,走出教学楼。

  阳光照在脸上,暖得有点刺眼。主干道上来往的学生吵吵嚷嚷,有人抱着资料跑向实验楼,有人骑车穿过林荫道。她沿着水泥路往前走,脚步越来越快。

  公告栏就在图书馆东侧,蓝底白框的展板上贴满了各类通知。创业大赛、科研立项、社团招新……她的目光扫过一行行文字,最终停在一张A4纸打印的招募书上。

  她正准备拨号,身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

  “琴雯?”

  她回头。

  赵小曼站在两米外,手里攥着手机,眼神复杂。

  “你来这儿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