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宗看着地图上那犬牙交错的敌我态势图,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兴奋光芒。
“好,好一个王大贵!”他抚着长须,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好一招围魏救赵,声东击西!他不是疯了,他是在给老夫创造机会啊!”
“督帅,”一旁的副将不解地问道,“此话怎讲?”
“你们只看到了建奴在朝鲜增兵三万,”孙承宗指着地图上那早已被他标记的密密麻麻的沈阳地区,“却没有看到,皇太极为了抽调这三万大军,已经将他在沈阳和辽阳的核心防区的兵力抽调一空!如今,整个辽沈地区兵力空虚到了极点!这简直是天赐良机啊!”
他的眼中迸发出了骇人的精光。
“传我将令!”他猛地一拍桌子,声如洪钟,“命山海关总兵赵率教亲率关宁铁骑两万!命辽西镇副总兵李如松率领其麾下龙骑兵五千!再调集蓟州、永平所有卫所的兵马!总计五万大军,三日后全线出关!”
“目标!”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了地图上那个让所有大明军人都魂牵梦绕的名字上。
“沈阳!”
他竟然要趁着皇太极后方空虚的千载难逢的机会,发动一场规模空前的辽东大反攻!他要用这种最直接、也最大胆的方式来呼应刘云在朝鲜的行动,也顺便实现他自己那毕生的梦想——收复辽东!
孙承宗这道疯狂的反攻命令,像一颗比宁远大捷还要重磅百倍的炸弹,瞬间引爆了整个大明朝堂!所有人都被这位一向以“稳健”着称的老帅那石破天惊的大手笔给彻底惊呆了。反对的声浪像潮水一样涌向了紫禁城。
“不可啊,陛下!孙督师此举无异于是在拿我大明最后的国本在赌博啊!”
“一旦兵败,我大明将再无任何可以抵御建奴的屏障了!”
“请陛下立刻下旨,阻止孙督师的疯狂行径!”
整个朝堂都吵成了一锅粥。而作为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之一,刘云则早已将自己置身事外。他就像一个最高明的纵火犯,在点燃了整个辽东的这把大火之后,便悄无声息地退回到了他的登州,冷眼旁观着那即将到来的烈火燎原。
他知道,孙承宗这一仗无论是输是赢,对于他来说都是一件好事。赢了,大明的国威将得到空前的提升,他作为此战的“功臣”之一也必将水涨船高。
输了也没关系,反正死的都是朝廷的兵,损耗的也是朝廷的国力,与他何干?他甚至还可以在战后趁着辽东实力大损的机会,浑水摸鱼,大捞一笔。他早已将自己立于了不败之地。
最终,崇祯皇帝还是力排众议,选择了支持他最信任的老师孙承宗。他将整个大明的国运都赌在了这场前途未卜的豪赌之上。
……
崇祯五年春,孙承宗亲率五万明军主力,号称二十万,兵分三路全线出关,对那早已是兵力空虚的辽沈地区,发动了大明立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主动反攻!一时间,整个辽东烽烟四起,战火重燃!
而远在盛京的皇太极,在接到这个让他如遭雷击的消息时,整个人都傻了。他做梦也想不到,那个在他印象里只知道固守城池的孙承宗,竟然会跟他玩这么一出“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他更没想到,自己那个看似天衣无缝的增兵朝鲜的计划,竟然会落入敌人那更深、也更歹毒的连环计之中!
他知道,自己又一次败了,败给了那个他从未放在眼里的汉人小子,王大贵。
他在愤怒和不甘之中,被迫下达了他登基以来最屈辱的一道命令:从朝鲜撤兵!全线回防辽沈!他必须在他的老巢被孙承宗彻底端掉之前赶回去!
……
而就在孙承宗和皇太极在辽东这片血色的棋盘上进行着最后的生死对决的时候,刘云却带着他那早已休整多时、兵强马壮的辽西镇主力,和那足以轰平一座城池的恐怖炮队,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一个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地方——义州。
这座连接辽西走廊和辽东腹地的最重要的战略重镇,此刻城内的守军早已被孙承宗抽调一空,只剩下不到三千的老弱病残。
刘云看着那近在咫尺的坚固城池,脸上露出了一个如同死神般的冰冷笑容。
“传我将令,炮营准备。”他冷冷地说道,“半个时辰之内,我要让‘义州’这个名字从大明的地图上彻底地消失。然后,再画上我王大贵的旗!”
“好,好一个王大贵!”他抚着长须,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好一招围魏救赵,声东击西!他不是疯了,他是在给老夫创造机会啊!”
“督帅,”一旁的副将不解地问道,“此话怎讲?”
“你们只看到了建奴在朝鲜增兵三万,”孙承宗指着地图上那早已被他标记的密密麻麻的沈阳地区,“却没有看到,皇太极为了抽调这三万大军,已经将他在沈阳和辽阳的核心防区的兵力抽调一空!如今,整个辽沈地区兵力空虚到了极点!这简直是天赐良机啊!”
他的眼中迸发出了骇人的精光。
“传我将令!”他猛地一拍桌子,声如洪钟,“命山海关总兵赵率教亲率关宁铁骑两万!命辽西镇副总兵李如松率领其麾下龙骑兵五千!再调集蓟州、永平所有卫所的兵马!总计五万大军,三日后全线出关!”
“目标!”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了地图上那个让所有大明军人都魂牵梦绕的名字上。
“沈阳!”
他竟然要趁着皇太极后方空虚的千载难逢的机会,发动一场规模空前的辽东大反攻!他要用这种最直接、也最大胆的方式来呼应刘云在朝鲜的行动,也顺便实现他自己那毕生的梦想——收复辽东!
孙承宗这道疯狂的反攻命令,像一颗比宁远大捷还要重磅百倍的炸弹,瞬间引爆了整个大明朝堂!所有人都被这位一向以“稳健”着称的老帅那石破天惊的大手笔给彻底惊呆了。反对的声浪像潮水一样涌向了紫禁城。
“不可啊,陛下!孙督师此举无异于是在拿我大明最后的国本在赌博啊!”
“一旦兵败,我大明将再无任何可以抵御建奴的屏障了!”
“请陛下立刻下旨,阻止孙督师的疯狂行径!”
整个朝堂都吵成了一锅粥。而作为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之一,刘云则早已将自己置身事外。他就像一个最高明的纵火犯,在点燃了整个辽东的这把大火之后,便悄无声息地退回到了他的登州,冷眼旁观着那即将到来的烈火燎原。
他知道,孙承宗这一仗无论是输是赢,对于他来说都是一件好事。赢了,大明的国威将得到空前的提升,他作为此战的“功臣”之一也必将水涨船高。
输了也没关系,反正死的都是朝廷的兵,损耗的也是朝廷的国力,与他何干?他甚至还可以在战后趁着辽东实力大损的机会,浑水摸鱼,大捞一笔。他早已将自己立于了不败之地。
最终,崇祯皇帝还是力排众议,选择了支持他最信任的老师孙承宗。他将整个大明的国运都赌在了这场前途未卜的豪赌之上。
……
崇祯五年春,孙承宗亲率五万明军主力,号称二十万,兵分三路全线出关,对那早已是兵力空虚的辽沈地区,发动了大明立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主动反攻!一时间,整个辽东烽烟四起,战火重燃!
而远在盛京的皇太极,在接到这个让他如遭雷击的消息时,整个人都傻了。他做梦也想不到,那个在他印象里只知道固守城池的孙承宗,竟然会跟他玩这么一出“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他更没想到,自己那个看似天衣无缝的增兵朝鲜的计划,竟然会落入敌人那更深、也更歹毒的连环计之中!
他知道,自己又一次败了,败给了那个他从未放在眼里的汉人小子,王大贵。
他在愤怒和不甘之中,被迫下达了他登基以来最屈辱的一道命令:从朝鲜撤兵!全线回防辽沈!他必须在他的老巢被孙承宗彻底端掉之前赶回去!
……
而就在孙承宗和皇太极在辽东这片血色的棋盘上进行着最后的生死对决的时候,刘云却带着他那早已休整多时、兵强马壮的辽西镇主力,和那足以轰平一座城池的恐怖炮队,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一个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地方——义州。
这座连接辽西走廊和辽东腹地的最重要的战略重镇,此刻城内的守军早已被孙承宗抽调一空,只剩下不到三千的老弱病残。
刘云看着那近在咫尺的坚固城池,脸上露出了一个如同死神般的冰冷笑容。
“传我将令,炮营准备。”他冷冷地说道,“半个时辰之内,我要让‘义州’这个名字从大明的地图上彻底地消失。然后,再画上我王大贵的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