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广宁暗流-《明末:开局一把刀,天下任我枭》

  就在刘云享受着他难得的温柔乡的时候,广宁城里早已是暗流汹涌。

  辽东总兵李秉诚及其麾下五百精锐全军覆没于鹰愁涧的消息,像一阵飓风席卷了整个辽西将门。

  所有人都被这个石破天惊的消息给震懵了。震惊过后,是无边的愤怒和……恐惧。

  李秉诚是辽东将门的领袖,他的死不仅让这个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失去了一个主心骨,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一个所有人都心照不宣的平衡——一个由熊廷弼代表的文官集团和由李秉诚代表的武将集团之间那脆弱的平衡。

  现在,平衡被打破了,所有依附于李秉诚的将领们都感到一种兔死狐悲的恐慌,他们害怕熊廷弼会趁此机会对他们进行残酷的清洗。

  总兵府如今已经换了主人,熊廷弼毫不客气地将自己的行辕搬到了这里。大堂之上,他正召集广宁城内所有副将以上的将领议事,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

  大堂之下站着十几个身披重甲的武将,他们都是李秉诚昔日的部下,此刻都低着头,不敢去看主位上那个面沉如水的辽东巡抚。

  “李总兵通敌卖国,罪证确凿,如今更是在伏击本官的途中与建奴火并,落得个全军覆没的下场,实乃咎由自取,死有余辜。”熊廷弼的声音冰冷而又威严。

  “但是,国法不外乎人情。”他话锋一转,“本官知道,你们中的很多人都是受他蒙蔽,罪不至死。

  从今日起,只要你们能与李贼划清界限,忠心为国,为本官效力,以前的事,本官可以既往不咎。”

  他这是在打一巴掌,给个甜枣。在场的将领们都松了一口气,连忙跪地谢恩:“我等愿为大人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只有一个人依旧站着。那人身材高大,面容英武,只是眉宇间带着一股难以掩饰的桀骜和阴鸷。

  他就是李秉诚的义子,也是如今广宁城中仅次于熊廷弼的二号军事人物,游击将军李如松。

  “李将军,”熊廷弼的目光落在了他的身上,“你似乎有不同意见?”

  “末将不敢。”李如松抱了抱拳,声音不卑不亢,“末将只是觉得,我义父一生忠勇,绝无可能做出通敌卖国之事,此事必有蹊跷。末将恳请大人彻查此事!还我义父一个清白!”

  他的话掷地有声,让在场的所有将领都为之侧目。他们没想到,在这个时候,李如松竟然还敢为李秉诚说话。

  熊廷弼的眼睛眯了起来。他当然知道此事有蹊跷,但是他不在乎。李秉诚的死对他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他正好可以趁此机会彻底地掌控整个辽东的军权,又怎么会去自找麻烦查什么“真相”?

  “李将军忠义可嘉,”熊廷弼淡淡地说道,“但是人证物证俱在,此事早已盖棺定论。你若是再胡搅蛮缠,休怪本官以‘动摇军心’之罪将你军法从事。”他的话里已经带上了浓浓的威胁之意。

  李如松的脸色瞬间变得无比难看,他握紧了腰间的刀柄,大堂里的气氛瞬间剑拔弩张。

  就在这时,一个亲兵匆匆来报:“启禀大人!青石堡试百户王大贵于堡外斩获建奴首级三十七颗!特派人前来报捷!”

  这个消息像一块石头打破了大堂里那凝固的气氛,所有人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王大贵?那个刚刚才被派去青石堡那个死亡之地的倒霉蛋?他不仅没死,竟然还有斩获?

  熊廷弼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讶异,随即他笑了。

  “好,好一个王大贵!”他看了一眼脸色阴沉的李如松,忽然有了一个一箭双雕的主意。

  “传本官将令:着游击将军李如松即刻起兼任‘广宁北路剿匪督办’,节制青石堡在内所有北路兵马。本官要他在一个月之内,彻底肃清北路所有匪患和建奴的游骑。做得到,本官就上奏朝廷,保他一个副总兵的前程;做不到,”他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寒光,“就让他和那个王大贵一起提头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