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螳螂与黄雀-《明末:开局一把刀,天下任我枭》

  李如松要出关偷袭蒙古人的消息,对于刘云来说,就像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颗巨石。他敏锐地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也嗅到了一丝巨大的机遇。他不相信李如松有那么好心会真的为了大明去开疆拓土,他更不相信天上会掉馅饼,这个一向视自己为眼中钉的“上官”会给自己带来一场唾手可得的军功。

  事出反常必有妖。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刘云动用了红娘子建立起来的所有情报网络,甚至不惜重金收买了李如松身边的一个亲兵,终于让他拼凑出了整个计划的完整面貌,也识破了那个隐藏在“大捷”背后的恶毒阴谋。

  原来,李如松确实是要去打喀喇沁部,但是他要打的只是喀喇沁部的一个早已被他自己和建奴三方都抛弃了的小部落。那个部落人口不过千余,战士不足三百,简直就是一块送到嘴边的肥肉。

  而李如松的真正目的有两个。第一,他要用这个小部落的数百颗人头来为自己换取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捷”,从而向熊廷弼和整个辽东将门证明自己的能力。第二,也是最恶毒的一点,他在向熊廷弼报备的出征名单里,将他青石堡的部队列为了主攻的“先锋”,而他自己和他的主力则作为“后应”。

  这意味着,所有的脏活、累活和送死的活都由刘云的人去干,所有的危险也都由刘云的人去扛。而他李如松则可以安安稳稳地等在后面,等到刘云的人和蒙古人斗得两败俱伤的时候,他再出来收拾残局。到时候,功劳是他李如松的,而伤亡惨重的刘云则会因为“办事不力”而受到他的“军法处置”。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吞并掉整个青石堡!

  这是一条一石二鸟的毒计!

  “好一个李如松!”聚义厅里,刘云将手中的情报狠狠地拍在了桌子上,“他这是想拿我们的人头去染红他自己的顶子!”

  “大人,那我们怎么办?”孙狩等人也是义愤填膺,“我们不能去!这就是一个陷阱!”

  “对!不去!大不了就跟他撕破脸皮!”

  众人群情激奋。刘云却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他的脸上非但没有愤怒,反而露出了一丝冰冷的笑容。

  “去,为什么不去?”他缓缓地站起身,“这么好的一场戏,我们怎么能错过呢?他李如松想当螳螂,那我们就当一次跟在后面的黄雀。

  我倒要看看,最后是谁吃了谁!”

  一个将计就计、反客为主的计划,在他的脑海中迅速成型。

  十天后,月圆之夜。

  一支由三百多名明军组成的队伍,借着夜色悄悄地潜出了边墙。队伍的最前方正是刘云和他麾下那一百五十名青石堡的精锐。

  他们作为“先锋”,负责为大军探路和破袭。

  而在他们身后数里之外,李如松则带着他那两百名养精蓄锐的家丁主力不紧不慢地跟随着,他的脸上带着胜券在握的笑容。

  在他看来,王屠夫已经是他网中的鱼,是死是活,全凭他的一句话。

  他却不知道,在他这只“螳螂”的身后,还跟着另一只更庞大也更致命的……“黄雀”。

  在他们出关之后不到一个时辰,一支人数超过千人的建奴铁骑,也在一个独臂的女真将领的带领下悄无声息地跟了上来。

  为首的那个独臂将领看着前方那两支正在互相算计的明军,独臂之下那只完好的拳头握得“咯咯”作响,眼中充满了复仇的火焰。

  他,正是之前在野狼沟被刘云斩去一臂、侥幸逃脱的那个建奴副将!

  他是奉了皇太极的密令,前来与喀喇沁部商议共同对付明军的,却没想到会在这里碰上自己的仇人!

  而且,还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可以将这两支明军一网打尽的绝佳机会!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没有人知道,在这片冰冷的关外草原上,谁才是真正的蝉,谁又是那只笑到最后的黄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