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浑水-《明末:开局一把刀,天下任我枭》

  一线天的这场大火,足足烧了一天一夜才渐渐熄灭。

  当各方的探子闻讯赶来时,看到的只有一片被烧成了白地的人间地狱,和那上千具早已被烧得面目全非、根本无法辨认身份的尸体。

  所有能证明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的证据,都被那场大火烧了个干干净净。

  唯一能确定的只有两件事。

  第一,魏忠贤派往科尔沁蒙古的“商队”全军覆没了。

  第二,负责护送商队的青石堡游击将军王大贵,及其麾下五百骑兵,也“英勇奋战,力竭而亡”,最终与敌偕亡。

  这个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再次引爆了整个辽东。

  广宁城里,熊廷弼在听到这个消息的瞬间,整个人都愣在了那里。许久,他才缓缓地吐出一口浊气,脸上露出了一个极其复杂的表情,有惋惜,有庆幸,还有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失落。

  王大贵,这把由他亲手扶植起来、最锋利也最不受控制的刀,终于还是断了。

  虽然这也算是解决了一个他的心腹大患,但是不知为何,他的心里却总觉得空落落的,仿佛失去了一个值得他认真对待的对手。

  ……

  而在京城,东厂提督府。

  魏忠贤听着手下那添油加醋的汇报,那张没有胡须的白净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只是,那轻轻敲击着桌面、早已停止的兰花指,暴露了他那极不平静的内心。

  “好,好一个王大贵。”

  许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尖细而又阴冷。

  “倒是咱家小看了他,竟然能拉着咱家净军的精锐和上千的蒙古鞑子同归于尽,也算是一号人物了。”

  他当然不相信事情会这么简单,但是他没有任何证据。而且,刘侨死了,那批见不得光的物资也“毁”了,死无对证。这对他来说,或许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他现在最需要的,不是去追查什么虚无缥缈的真相,而是尽快地将这盆脏水泼出去,找到一个能替他背黑锅的替罪羊。

  “去。”他对身边的一个小太监吩咐道,“把一线天的战报和王大贵‘忠勇殉国’的‘事迹’润色一下,送到司礼监去。”

  “再替咱家拟一道折子。”

  “就说辽东巡抚熊廷弼调度失当,指挥无方,致使朝廷天使惨死关外,商队物资尽数被毁,罪不容诛。”

  “请陛下圣裁。”

  他要用王大贵的“死”,来做最后一篇文章,来彻底地扳倒他那个在辽东处处与自己作对的眼中钉——熊廷弼!

  一时间,整个大明朝堂都因为这来自关外的一场“惨案”而变得风起云涌。弹劾熊廷弼的奏折像雪片一样飞向了紫禁城,而远在辽东的熊廷弼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政治攻击搞得焦头烂额,根本无暇再去关注那个早已被他认定为“死人”的王大贵。

  整个辽西的局势都陷入了一片前所未有的混乱和浑浊之中。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刘云,则早已带着他那“死而复生”的五百骑兵,和那早已被他偷梁换柱、藏匿起来的三百车物资,悄悄地潜回了他的老巢——青石堡。

  他就像一个最高明的渔夫,将整个辽东的水都搅浑了,然后自己则躲在所有人的视野之外,悄悄地收起了那最肥美的一网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