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星火燎原-《剑影横霄》

  小星第一次御剑飞过太虚剑宗山门时,腰间的“禾”字玉坠突然发烫。她低头望去,山脚下的“星河小筑”书铺前,阿禾正将一块新刻的木牌挂上门楣,上面写着“第四代弟子小星,今日入山”。

  书铺檐角的传讯鹤突然振翅高飞,鸣声惊起一片桃花。小星跟着鹤影落在剑池边,看见阿澈与阿禾正围着诚澈剑低声交谈,剑身上映出混沌边界的景象——那里的光桥边缘,竟生出点点荧光,像极了人间夏夜的流萤。

  “是‘星火’。”阿澈的指尖抚过剑纹,“太虚殿手札里提过,当混沌与修真界的灵气彻底交融,就会孕育出这种灵物,能滋养万物,也能……”

  “也能被怨煞利用。”阿禾接过话头,将一卷泛黄的卷宗摊在剑池边。卷宗是从血煞门旧址地脉中挖出的,上面记载着一种早已失传的禁术——“星火燎原”,能以星火为引,将修士的善念转化为怨煞的养料。

  小星的玉坠突然飞向卷宗,在纸页上烫出一个焦痕。焦痕的形状,与她昨夜在梦中见到的图案一模一样:七颗星子围着一团火焰,火焰中心是半块残缺的太虚玉佩。

  “这是……太虚七子的本命星图。”阿澈的声音带着凝重,“传说太虚子坐化前,曾将一缕星火封印在血煞门地脉,以防后世怨煞作祟。现在看来,那缕星火怕是要破印了。”

  三人即刻动身前往血煞门旧址。地脉深处的封印已裂开一道缝隙,星火正从缝隙中溢出,落在断剑残骸上,竟让那些枯锈的剑刃重新焕发出微光。但更令人心惊的是,微光中隐约可见无数怨魂的影子,正随着星火的流动缓缓凝聚。

  “它们在借星火重塑形体。”阿禾祭出诚澈剑,剑气在封印周围划出屏障,“必须在星火燎原前加固封印。”

  小星却在此时注意到,封印裂缝中卡着半块玉佩,玉佩的纹路与她玉坠上的“禾”字隐隐相合。她伸手去够,指尖刚触到玉佩,识海突然炸开——那是太虚子的残魂记忆:

  太虚七子围剿怨煞时,最小的弟子因心善放走了一只被怨煞附身的幼兽,导致怨煞逃脱。太虚子为护弟子,将自身星火与幼兽的善念一同封印,留下“星火可燎原,亦可燃尽黑暗”的谶语。

  “原来如此。”小星将玉佩与玉坠合在一起,两道光芒交织成网,将溢出的星火尽数收入网中,“困住它们的不是封印,是那只幼兽的善念。”

  话音未落,地脉突然剧烈震颤。怨魂凝聚的黑影从封印深处冲出,手中握着一柄由星火与怨煞交织而成的长剑,剑身刻着“孽”字——正是当年被放走的幼兽,它在封印中被怨煞侵蚀,早已忘了初心。

  “你们以为善念能困住我?”黑影的嘶吼带着孩童般的尖利,“当年若不是那蠢货心软,我怎会被关在这里!”

  阿澈的诚澈剑与黑影的长剑相撞,星火与怨煞在碰撞中迸发刺眼的光。阿禾趁机祭出《太虚剑典补遗》,帛书上的字迹化作锁链,将四散的怨魂一一捆缚。小星则握着合二为一的玉佩,在封印上空画出星图,七颗星子的光芒如水流般注入裂缝。

  当最后一颗星子归位时,黑影突然发出一声哀鸣。星火从它体内剥离,露出一只通体雪白的幼兽虚影,它望着小星,眼中竟流露出愧疚:“我……错了……”

  幼兽的虚影最终融入封印,裂缝缓缓闭合。那些被星火滋养的断剑残骸突然腾空而起,在旧址上空组成一柄巨大的光剑,剑身上刻满了历代守护此地的名字,从太虚七子到无名修士,连那些凡人的名字都清晰可见。

  返回太虚剑宗的路上,小星的玉坠突然多出一个“星”字。她望着剑池水中自己的倒影,左眼下竟浮现出一道极淡的剑印,与苏清鸢的印记如出一辙。

  “这才是‘星火燎原’的真正含义。”阿澈望着光桥尽头愈发璀璨的星河,“善念如星火,看似微弱,却能照亮整个天地。”

  三日后,太虚剑宗的弟子们发现,剑池边多了一块新的石碑,碑上没有文字,只刻着一团火焰,火焰周围环绕着七颗星子。小星每天都会来这里打坐,玉坠在她掌心流转着微光,将星火的暖意,一点点注入新的天机星轨。

  山脚下的“星河小筑”里,阿禾正在写新的话本。书的开篇画着一只雪白的幼兽,正用鼻尖蹭着太虚子的衣角,旁边写着:“一念之善,可抵万劫之恶。”

  有个穿青衫的常客又来蹭茶,看到这里时突然笑了,眼角的纹路里仿佛藏着星河:“这故事好,比当年罗诚斩混沌的戏码,多了点意思。”

  窗外的桃花纷纷扬扬落在书页上,像给这个未完的故事,添了些温柔的注脚。而在遥远的混沌边界,光桥的星火正顺着新的星轨蔓延,将温暖与光明,带到每一个需要守护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