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那本应径直通过的步辇,却在行至孙府车队前方时,稳稳停下。
辇上,老道缓缓睁开了双眼。
那是一双怎样的眼眸?
深邃如亘古星空,平静似万载寒潭,目光扫过,仿佛能洞穿一切繁华表象,直指人心最深处的隐秘与尘埃。
他的视线,如同两道实质的清冷月华,不疾不徐地掠过孙府的车驾阵列;
最终,稳稳地、精准地定格在吴夫人乘坐的那辆华盖马车上。
在吴夫人惊疑不定、甚至带上一丝惶恐的目光中,于吉轻轻挥手。
道童立刻稳稳放下步辇。
他拂尘微摆,迈步下车,步履从容,施施然走到吴夫人的车前,打了个标准的道家稽首。
那声音不高,却清晰无比地穿透了周遭的喧闹,直抵车内:“方外散人于吉,见过老夫人。”
吴夫人受宠若惊,急忙在侍女搀扶下步下马车,不敢有丝毫怠慢,屈身还礼:“老神仙法驾亲临,老身惶恐,万不敢当。”
于吉并不寒暄,探手入那宽大的袖袍。
再伸出时,掌心已托着两张叠成三角状的黄色符箓。
符纸寻常,但上面以朱砂勾勒的符文却隐隐流动着微弱的灵光,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仿佛能安定魂魄的奇异力量。
他双手奉上,声音空灵:“闻孙将军逢凶化吉,实乃天命护佑,善德所归。
此两道‘清心涤秽安神符’,老夫人可置于将军枕下或贴身佩戴,自能驱散阴邪晦气,稳固元神,保贵体康泰,家宅清宁。”
“谢老神仙慈悲赐福!”吴夫人双手颤抖着接过符箓,如同捧起千斤重宝,郑重无比地贴身收好。
于吉动作未停,复又从袖中取出一张截然不同的符箓!
此符色泽更深,黄纸之上以紫金颜料勾勒的符文繁复扭曲;
宛如一条条流动的细小锁链,又似跳跃的紫金电纹,透着一股神圣而祥和的浩荡气息!
比之前的平安符,它显得更加神秘,也更加……贵重!
他递符的手在空中微不可察地一顿,声音陡然变得缥缈悠远,仿佛来自九天之外:
“此符,非为一人一宅,乃为江东大地,百万生民而画……”
他目光微抬,仿佛穿透了眼前的车马人流、亭台楼阁,投向了广袤而焦渴的土地;
“劫云已聚,旱魃将行!今岁江东,必遭赤地千里之旱劫!
待灾情显露,地裂河枯,民心惶惶之际……”
他顿了顿,目光似乎带着一丝悲悯,又似一种冰冷的宣告;
“老夫人需斋戒沐浴七日,焚香敬告上苍,然后于祭坛之上,点燃此符,投入祭鼎……”
“……可引动天心垂怜,降下甘霖,助孙将军渡过此民心困厄之局……”
他的声音骤然压低,最后几个字如同冰珠砸落玉盘,清晰而沉重,“……亦可,稍消弭些因杀伐过甚而积聚的戾气业障!”
“戾气业障”!
这四个字,轻飘飘落下,却像四柄无形的重锤,狠狠砸在吴夫人的心口!
她浑身剧震,脸色瞬间惨白如纸,几乎站立不稳!
老神仙不仅赐符保她爱子性命,更是一语道破天机,直指那即将吞噬江东的恐怖旱灾;
甚至……点明了这灾难背后可能潜藏的、与孙策杀伐决断相关的“业力”?!
这份沉重的“预言”与“解决之道”,是恩赐?还是……来自更高存在的严厉警示?
她感觉手中那张紫金符箓滚烫得几乎要灼穿皮肉!
巨大的恐惧与敬畏让她深深弯下腰去,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
“老神仙慈悲!洞察天机,泽被苍生!此恩此德,老身……江东万千黎庶……永世感念!”
她将那仿佛带着紫金电纹的符箓,无比珍重地藏入最贴身的衣襟内袋。
然而,于吉的目光并未在吴夫人身上过多停留。
那深邃如渊的视线,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陆渊脸上短暂掠过;
最终,竟精准无误、不容错辨地锁定了人群中那个看似平凡无奇的少年!
周遭鼎沸的人声、华丽的马车、恭敬的人群……所有背景瞬间褪色、模糊、消失!
天地间仿佛只剩下两道目光的交锋——一道是历经沧海桑田、看透世事浮沉的平静深渊;
一道是少年老成、内藏惊涛骇浪的警惕与不解!
于吉对着陆渊的方向,唇角似乎勾起一丝极淡、极难捕捉的弧度,仿佛洞察了某种只有他知晓的秘密。
他轻轻打了个稽首,声音凝成一线,如同直接在陆渊的脑海深处响起,清晰得令人头皮发麻:
“无量天尊。于吉,见过道友。”
“!!!” 陆渊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头顶,浑身肌肉瞬间绷紧!
道友?!他看出我的来历了么?!为什么叫我道友?
于吉却不待他有任何反应,视线再次投向更遥远、更虚无的所在;
带着一种仿佛知晓万古宿命的了然,用那清晰却又捉摸不透的腔调,徐徐道出谶言:
“天道有变,星轨将易……丹火蕴藏之地,南阳故壤之墟……贫道于山野陋观,煮茶以待……道友之临。”
话音落下,他再不停留,仿佛只是完成了一次既定的传讯。
拂尘轻摆,转身登上步辇。
簇拥的人群如同被无形潮汐推动,狂热地重新汇聚成洪流,喧哗着、膜拜着;
将那载有“神仙”的步辇裹挟其中,迅速远去,最终消失在曲阿城繁闹的街角。
只留下孙府众人面面相觑,沉浸在巨大的震惊与茫然之中。
而陆渊,独自矗立在原地,心脏如同被一只冰冷的手攥紧!
脑海中如同惊雷炸响,反复回荡着那石破天惊的称谓与预言:
“道友”?“丹火之地”?“南阳”?
这老道士……他究竟看穿了什么?!
那句“天道有变,星轨将易”又是什么鬼?
是故弄玄虚的神棍把戏,还是……这混乱的三国时空之下,自己的到来引起的连锁反应?!
一股前所未有的、对这个世界本身以及即将被卷入的未知漩涡的寒意,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攫住了陆渊的心神。
吴夫人心有余悸地重新登车,她看向陆渊的目光已彻底改变!
敬畏、探寻、甚至带着一丝仰望!
能得于老神仙亲口以“道友”相称!
更被点明要去那神秘的“南阳丹火之地”!
这位少年郎身上笼罩的神秘光环,已然超出了她的想象!
这绝非池中之物,而是……真正游走于凡俗与莫测之间的存在!
车驾最终停驻在城隍庙前。
庙宇不大,古拙朴质,掩映在一片苍翠欲滴的古木之中。
庙前人潮涌动,香火鼎盛,青烟袅袅盘旋,无数虔诚的祝祷声交织成一片低沉的嗡鸣。
庙宇之后,山峦的轮廓在薄雾中若隐若现,更有潺潺水声如环佩清鸣,透着一股清幽脱俗的灵气。
趁着吴夫人与大乔在香烟缭绕的主殿内虔诚焚香祈福,孙尚香便迫不及待地央求着陆渊带她到庙后游玩。
两人绕过肃穆的殿堂,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后门,眼前景象豁然洞开!
仿佛天地间的幕布被骤然拉开:远处群山如泼墨,层峦叠嶂,由浓转淡,一层深黛一层青碧,在尚未散尽晨雾中绵延起伏;
近处,一道清溪如流动的碧玉,在光洁的卵石与细白的沙岸间蜿蜒流淌,碎玉溅珠,泠泠作响;
抬首仰望,天穹高远澄澈,蓝得没有一丝杂质,几缕闲云舒展,自在得令人心醉。
辇上,老道缓缓睁开了双眼。
那是一双怎样的眼眸?
深邃如亘古星空,平静似万载寒潭,目光扫过,仿佛能洞穿一切繁华表象,直指人心最深处的隐秘与尘埃。
他的视线,如同两道实质的清冷月华,不疾不徐地掠过孙府的车驾阵列;
最终,稳稳地、精准地定格在吴夫人乘坐的那辆华盖马车上。
在吴夫人惊疑不定、甚至带上一丝惶恐的目光中,于吉轻轻挥手。
道童立刻稳稳放下步辇。
他拂尘微摆,迈步下车,步履从容,施施然走到吴夫人的车前,打了个标准的道家稽首。
那声音不高,却清晰无比地穿透了周遭的喧闹,直抵车内:“方外散人于吉,见过老夫人。”
吴夫人受宠若惊,急忙在侍女搀扶下步下马车,不敢有丝毫怠慢,屈身还礼:“老神仙法驾亲临,老身惶恐,万不敢当。”
于吉并不寒暄,探手入那宽大的袖袍。
再伸出时,掌心已托着两张叠成三角状的黄色符箓。
符纸寻常,但上面以朱砂勾勒的符文却隐隐流动着微弱的灵光,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仿佛能安定魂魄的奇异力量。
他双手奉上,声音空灵:“闻孙将军逢凶化吉,实乃天命护佑,善德所归。
此两道‘清心涤秽安神符’,老夫人可置于将军枕下或贴身佩戴,自能驱散阴邪晦气,稳固元神,保贵体康泰,家宅清宁。”
“谢老神仙慈悲赐福!”吴夫人双手颤抖着接过符箓,如同捧起千斤重宝,郑重无比地贴身收好。
于吉动作未停,复又从袖中取出一张截然不同的符箓!
此符色泽更深,黄纸之上以紫金颜料勾勒的符文繁复扭曲;
宛如一条条流动的细小锁链,又似跳跃的紫金电纹,透着一股神圣而祥和的浩荡气息!
比之前的平安符,它显得更加神秘,也更加……贵重!
他递符的手在空中微不可察地一顿,声音陡然变得缥缈悠远,仿佛来自九天之外:
“此符,非为一人一宅,乃为江东大地,百万生民而画……”
他目光微抬,仿佛穿透了眼前的车马人流、亭台楼阁,投向了广袤而焦渴的土地;
“劫云已聚,旱魃将行!今岁江东,必遭赤地千里之旱劫!
待灾情显露,地裂河枯,民心惶惶之际……”
他顿了顿,目光似乎带着一丝悲悯,又似一种冰冷的宣告;
“老夫人需斋戒沐浴七日,焚香敬告上苍,然后于祭坛之上,点燃此符,投入祭鼎……”
“……可引动天心垂怜,降下甘霖,助孙将军渡过此民心困厄之局……”
他的声音骤然压低,最后几个字如同冰珠砸落玉盘,清晰而沉重,“……亦可,稍消弭些因杀伐过甚而积聚的戾气业障!”
“戾气业障”!
这四个字,轻飘飘落下,却像四柄无形的重锤,狠狠砸在吴夫人的心口!
她浑身剧震,脸色瞬间惨白如纸,几乎站立不稳!
老神仙不仅赐符保她爱子性命,更是一语道破天机,直指那即将吞噬江东的恐怖旱灾;
甚至……点明了这灾难背后可能潜藏的、与孙策杀伐决断相关的“业力”?!
这份沉重的“预言”与“解决之道”,是恩赐?还是……来自更高存在的严厉警示?
她感觉手中那张紫金符箓滚烫得几乎要灼穿皮肉!
巨大的恐惧与敬畏让她深深弯下腰去,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
“老神仙慈悲!洞察天机,泽被苍生!此恩此德,老身……江东万千黎庶……永世感念!”
她将那仿佛带着紫金电纹的符箓,无比珍重地藏入最贴身的衣襟内袋。
然而,于吉的目光并未在吴夫人身上过多停留。
那深邃如渊的视线,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陆渊脸上短暂掠过;
最终,竟精准无误、不容错辨地锁定了人群中那个看似平凡无奇的少年!
周遭鼎沸的人声、华丽的马车、恭敬的人群……所有背景瞬间褪色、模糊、消失!
天地间仿佛只剩下两道目光的交锋——一道是历经沧海桑田、看透世事浮沉的平静深渊;
一道是少年老成、内藏惊涛骇浪的警惕与不解!
于吉对着陆渊的方向,唇角似乎勾起一丝极淡、极难捕捉的弧度,仿佛洞察了某种只有他知晓的秘密。
他轻轻打了个稽首,声音凝成一线,如同直接在陆渊的脑海深处响起,清晰得令人头皮发麻:
“无量天尊。于吉,见过道友。”
“!!!” 陆渊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头顶,浑身肌肉瞬间绷紧!
道友?!他看出我的来历了么?!为什么叫我道友?
于吉却不待他有任何反应,视线再次投向更遥远、更虚无的所在;
带着一种仿佛知晓万古宿命的了然,用那清晰却又捉摸不透的腔调,徐徐道出谶言:
“天道有变,星轨将易……丹火蕴藏之地,南阳故壤之墟……贫道于山野陋观,煮茶以待……道友之临。”
话音落下,他再不停留,仿佛只是完成了一次既定的传讯。
拂尘轻摆,转身登上步辇。
簇拥的人群如同被无形潮汐推动,狂热地重新汇聚成洪流,喧哗着、膜拜着;
将那载有“神仙”的步辇裹挟其中,迅速远去,最终消失在曲阿城繁闹的街角。
只留下孙府众人面面相觑,沉浸在巨大的震惊与茫然之中。
而陆渊,独自矗立在原地,心脏如同被一只冰冷的手攥紧!
脑海中如同惊雷炸响,反复回荡着那石破天惊的称谓与预言:
“道友”?“丹火之地”?“南阳”?
这老道士……他究竟看穿了什么?!
那句“天道有变,星轨将易”又是什么鬼?
是故弄玄虚的神棍把戏,还是……这混乱的三国时空之下,自己的到来引起的连锁反应?!
一股前所未有的、对这个世界本身以及即将被卷入的未知漩涡的寒意,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攫住了陆渊的心神。
吴夫人心有余悸地重新登车,她看向陆渊的目光已彻底改变!
敬畏、探寻、甚至带着一丝仰望!
能得于老神仙亲口以“道友”相称!
更被点明要去那神秘的“南阳丹火之地”!
这位少年郎身上笼罩的神秘光环,已然超出了她的想象!
这绝非池中之物,而是……真正游走于凡俗与莫测之间的存在!
车驾最终停驻在城隍庙前。
庙宇不大,古拙朴质,掩映在一片苍翠欲滴的古木之中。
庙前人潮涌动,香火鼎盛,青烟袅袅盘旋,无数虔诚的祝祷声交织成一片低沉的嗡鸣。
庙宇之后,山峦的轮廓在薄雾中若隐若现,更有潺潺水声如环佩清鸣,透着一股清幽脱俗的灵气。
趁着吴夫人与大乔在香烟缭绕的主殿内虔诚焚香祈福,孙尚香便迫不及待地央求着陆渊带她到庙后游玩。
两人绕过肃穆的殿堂,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后门,眼前景象豁然洞开!
仿佛天地间的幕布被骤然拉开:远处群山如泼墨,层峦叠嶂,由浓转淡,一层深黛一层青碧,在尚未散尽晨雾中绵延起伏;
近处,一道清溪如流动的碧玉,在光洁的卵石与细白的沙岸间蜿蜒流淌,碎玉溅珠,泠泠作响;
抬首仰望,天穹高远澄澈,蓝得没有一丝杂质,几缕闲云舒展,自在得令人心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