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议嘴角勾起一丝极淡、却意味深长的弧度,那笑容里没有半分少年气,只有属于谋士的冷静算计:
“家主放心。有我们那位‘名动江东’的庶叔陆渊——他舍命搏来的泼天奇功在前;
我在周瑜军中,便如同供着一份‘丹书铁券’。谁敢轻易动我分毫?”
他声音压低,带着一丝冰冷的自嘲与清醒,“他虽远遁,却已在无形中,为我们撬开了江东最坚硬的那块门板。
孙氏此刻,正需‘千金买马骨’以安士族之心。
我陆家,便是他孙策急欲示于天下、最光鲜的那块‘马骨’。”
“唉!”陆绩想到那个“逍遥”远去的庶兄,忍不住托着腮帮子,重重叹了口气;
“谁说不是呢?他倒好,救了人,拍拍屁股跑去‘游学’逍遥,留下这烂摊子……当真是……”
终究,那点微薄的兄弟情谊,让他咽下了更重的怨言。
烛火摇曳,映照着这对江东顶级门阀最年轻的掌舵者。
十岁的家主,眉宇间还残留着孩童的稚气,却被硬生生塞进了权力的角斗场。
身旁的少年谋士,眼神锐利如刀,已开始布局家族的生死棋局。
窗外,是沉得化不开的浓重夜色。
一场本应在血火与权谋中缓慢酝酿、至少还需几年博弈方能开启的家族变局;
竟因一个“浪子”惊世骇俗的转身,如同巨石砸入深潭,将滔天的巨浪与莫测的漩涡;
提前拍打在了他们尚未完全长成的、稚嫩的肩头之上。
前路是深渊,还是通天之梯?无人知晓。
他们唯一能做的,便是在这突如其来的洪流中,抓紧彼此,竭力站稳。
翌日清晨,巢湖水寨。
陆渊在营中醒来,连日奔波的疲惫竟一扫而空,神清气爽。
洗漱罢,迎着东方初绽的熹微晨光,他在一片空地上缓缓舒展身形,打起了那套圆融舒缓的太极拳。
揽雀尾,云手,单鞭……
动作如行云流水,似慢实快,动静间仿佛牵引着无形的气韵。
素色衣袍在微凉的晨风中轻扬,竟隐隐透出一种与这杀伐乱世格格不入的出尘意味。
很快,揉着惺忪睡眼的孙峦来了,小茹和阿彪也默默加入。
孙敬起身瞧见,眼中精光爆闪,如同发现了绝世秘笈,二话不说,直接在后面笨拙却认真地模仿起来。
“贤侄!”一声洪钟般的炸响传来。
朱治不知何时已立在场边,负手旁观,古铜色的脸上满是惊奇与激赏:
“这便是那神乎其技的太极之术?妙!妙不可言!
来来来,让老夫也沾沾这仙气!” 声浪震得人耳膜嗡嗡作响。
陆渊动作未停,气息悠长:“伯父(将军)随意。不过是些粗浅的导引术,活络筋骨罢了。”
于是,初升的朝阳下,一支奇异的队伍在巢湖水寨中缓缓舞动:
威严赫赫的将军、沉静如渊的少年、活泼雀跃的女孩、神情肃穆的护卫统领、还有一群探头探脑的精锐亲兵……
动作生涩杂乱,却在这肃杀军营的晨光里,勾勒出一幅荒诞又奇异的和谐画卷。
三遍拳毕,众人只觉气血通畅,精神焕发。
在朱治热情洋溢的招待下用过丰盛的军营早膳,一行人这才彻底改头换面,汇入水寨外早已等候多时的“商队”。
孙敬小队已经把军马全部还给了军队,换成驽马扮做了商队的护卫。
领队的是个穿着半旧麻布短衣、身材敦实,面相忠厚却眼带精光的中年汉子——正是朱富。
他身后多了两匹健硕的驮马和三个小厮,驮着两大筐粗粝泛着海腥的盐巴;
一堆打磨粗糙却厚实的铁剪、成摞朴拙的木碗陶罐,以及少量在阳光下刺眼夺目的新漆器。
孙峦和小茹乘坐的半旧马车也被塞进了半车素色葛麻和几匹色彩艳丽的丝绸。
陆渊看着这几乎要溢出来的“货物”,再看看朱富那张一本正经、仿佛真要去发财的脸,嘴角忍不住抽搐了一下。
这哪里是伪装……分明就是要去大干一场!
朱富仿佛看透了他的腹诽,憨厚一笑,露出几颗黄牙,凑近低语:
“公子见谅。这扮商贾,最忌讳‘空口白牙’。
唯有真的货物、真的买卖,才能让这‘商气’透到骨子里!
过关卡、经盘查,才显得有根有底!沿途买卖,既是掩护,也能贴补些花销,一举两得。”
陆渊默然,只能接受这乱世求存的“铁律”。
车队再次启程。
朱富果然将“商贾”二字演绎得淋漓尽致!
但凡遇到稍具规模的村落聚居之所,他必定勒马停驻,带着三个小厮;
操着一口混杂了江东、荆楚口音的吆喝声,热情兜售。
盐巴成了绝对的硬通货,迅速换来小米、豆子,甚至还有村民牵来的瘦骨嶙峋的羊和蔫头耷脑的鸡。
偶有不知死活的小股毛贼觊觎,无须陆渊拔刀,孙敬一个眼神,护卫们便如狼似虎地扑出,或惊走或擒拿,干净利落。
更令人咋舌的是,途中竟陆陆续续有零散的行旅——拖家带口的流民、神色惶恐的小商人、甚至独行的游侠——
主动凑上前来,低声下气地恳求加入这支“人强马壮”的商队同行。
在这人命如草芥的年月,依附强者是唯一的生路。
“公子,收下他们。”朱富再次低语,眼神锐利,“拒绝反而扎眼,易生事端。
人多势众,更显我们是正经行商,图财不图别的。”
陆渊点头。
于是,这支打着“陆记”幌子的商队,如同滚雪球般,在荒野古道上愈发壮大起来。
代价便是速度被严重拖慢,夜晚只能在避风的土坳或残垣断壁间,幕天席地,燃起一堆堆聊以驱寒的篝火。
紧赶慢赶,直到次日过午,才抵达一个名叫柘皋的凋敝小镇。
胡乱塞了些粗粝难咽的食物果腹后,朱富立刻化身旋风陀螺:
变卖沿途换来的杂粮禽畜,清仓处理笨重难带的物件,又一头扎进市集;
搜罗价格低廉的“新货”填满空出的马车空间,忙得脚不沾地。
陆渊看着朱富风风火火的身影,只能扶额苦笑。
这“商队”真是越做越“真”了。
趁着朱富忙碌,陆渊终于有机会将目光投向这个时代最真实的底色。
触目所及,唯余一片令人窒息的“瘠苦”!
衣衫褴褛,面黄肌瘦,麻木的愁苦刻在每一张风吹日晒的脸上。
然而,在柘皋镇外不远的一处荒坡下,他看到了更令人心酸压抑的一幕:
一对形销骨立、眼神空洞得如同枯井的夫妇,正死死攥着一个同样瘦小干瘪、饿得连哭泣都只剩微弱嘤咛的六七岁小女孩!
一个獐头鼠目、衣着油腻的牙人,正像掂量牲口一样,用肮脏的手指捏着女孩细弱得仿佛一折就断的胳膊!
“八百钱!再加三张麦饼!不能再多了!这丫头片子,病恹恹的,能活多久?”牙人尖利的声音像刀子刮在骨头上。
那妇人无声地淌着浑浊的泪水,男人脸上是一片死寂的灰败。
一股冰冷的的寒意瞬间攫住了陆渊的心脏!
这虽非易子而食,却也让他这个融合了现代灵魂的古人难以接受!
他再也无法忍受!
一个箭步冲上前,粗暴地撞开那个贪婪的牙人,将一大串沉甸甸、足以让普通人家撑过一年的铜钱;
狠狠塞进男人那粗糙如同老树皮、沾满污垢和绝望的手掌中。
“这孩子,我买了!”他的声音干涩嘶哑,仿佛喉咙里塞满了沙砾,“拿着钱,活下去!”
他甚至不敢再看那对父母脸上瞬间爆发的、混杂着解脱、痛苦和羞愧的扭曲表情;
一把拉起那轻飘飘、小手冰凉刺骨的小女孩,转身就走。
“家主放心。有我们那位‘名动江东’的庶叔陆渊——他舍命搏来的泼天奇功在前;
我在周瑜军中,便如同供着一份‘丹书铁券’。谁敢轻易动我分毫?”
他声音压低,带着一丝冰冷的自嘲与清醒,“他虽远遁,却已在无形中,为我们撬开了江东最坚硬的那块门板。
孙氏此刻,正需‘千金买马骨’以安士族之心。
我陆家,便是他孙策急欲示于天下、最光鲜的那块‘马骨’。”
“唉!”陆绩想到那个“逍遥”远去的庶兄,忍不住托着腮帮子,重重叹了口气;
“谁说不是呢?他倒好,救了人,拍拍屁股跑去‘游学’逍遥,留下这烂摊子……当真是……”
终究,那点微薄的兄弟情谊,让他咽下了更重的怨言。
烛火摇曳,映照着这对江东顶级门阀最年轻的掌舵者。
十岁的家主,眉宇间还残留着孩童的稚气,却被硬生生塞进了权力的角斗场。
身旁的少年谋士,眼神锐利如刀,已开始布局家族的生死棋局。
窗外,是沉得化不开的浓重夜色。
一场本应在血火与权谋中缓慢酝酿、至少还需几年博弈方能开启的家族变局;
竟因一个“浪子”惊世骇俗的转身,如同巨石砸入深潭,将滔天的巨浪与莫测的漩涡;
提前拍打在了他们尚未完全长成的、稚嫩的肩头之上。
前路是深渊,还是通天之梯?无人知晓。
他们唯一能做的,便是在这突如其来的洪流中,抓紧彼此,竭力站稳。
翌日清晨,巢湖水寨。
陆渊在营中醒来,连日奔波的疲惫竟一扫而空,神清气爽。
洗漱罢,迎着东方初绽的熹微晨光,他在一片空地上缓缓舒展身形,打起了那套圆融舒缓的太极拳。
揽雀尾,云手,单鞭……
动作如行云流水,似慢实快,动静间仿佛牵引着无形的气韵。
素色衣袍在微凉的晨风中轻扬,竟隐隐透出一种与这杀伐乱世格格不入的出尘意味。
很快,揉着惺忪睡眼的孙峦来了,小茹和阿彪也默默加入。
孙敬起身瞧见,眼中精光爆闪,如同发现了绝世秘笈,二话不说,直接在后面笨拙却认真地模仿起来。
“贤侄!”一声洪钟般的炸响传来。
朱治不知何时已立在场边,负手旁观,古铜色的脸上满是惊奇与激赏:
“这便是那神乎其技的太极之术?妙!妙不可言!
来来来,让老夫也沾沾这仙气!” 声浪震得人耳膜嗡嗡作响。
陆渊动作未停,气息悠长:“伯父(将军)随意。不过是些粗浅的导引术,活络筋骨罢了。”
于是,初升的朝阳下,一支奇异的队伍在巢湖水寨中缓缓舞动:
威严赫赫的将军、沉静如渊的少年、活泼雀跃的女孩、神情肃穆的护卫统领、还有一群探头探脑的精锐亲兵……
动作生涩杂乱,却在这肃杀军营的晨光里,勾勒出一幅荒诞又奇异的和谐画卷。
三遍拳毕,众人只觉气血通畅,精神焕发。
在朱治热情洋溢的招待下用过丰盛的军营早膳,一行人这才彻底改头换面,汇入水寨外早已等候多时的“商队”。
孙敬小队已经把军马全部还给了军队,换成驽马扮做了商队的护卫。
领队的是个穿着半旧麻布短衣、身材敦实,面相忠厚却眼带精光的中年汉子——正是朱富。
他身后多了两匹健硕的驮马和三个小厮,驮着两大筐粗粝泛着海腥的盐巴;
一堆打磨粗糙却厚实的铁剪、成摞朴拙的木碗陶罐,以及少量在阳光下刺眼夺目的新漆器。
孙峦和小茹乘坐的半旧马车也被塞进了半车素色葛麻和几匹色彩艳丽的丝绸。
陆渊看着这几乎要溢出来的“货物”,再看看朱富那张一本正经、仿佛真要去发财的脸,嘴角忍不住抽搐了一下。
这哪里是伪装……分明就是要去大干一场!
朱富仿佛看透了他的腹诽,憨厚一笑,露出几颗黄牙,凑近低语:
“公子见谅。这扮商贾,最忌讳‘空口白牙’。
唯有真的货物、真的买卖,才能让这‘商气’透到骨子里!
过关卡、经盘查,才显得有根有底!沿途买卖,既是掩护,也能贴补些花销,一举两得。”
陆渊默然,只能接受这乱世求存的“铁律”。
车队再次启程。
朱富果然将“商贾”二字演绎得淋漓尽致!
但凡遇到稍具规模的村落聚居之所,他必定勒马停驻,带着三个小厮;
操着一口混杂了江东、荆楚口音的吆喝声,热情兜售。
盐巴成了绝对的硬通货,迅速换来小米、豆子,甚至还有村民牵来的瘦骨嶙峋的羊和蔫头耷脑的鸡。
偶有不知死活的小股毛贼觊觎,无须陆渊拔刀,孙敬一个眼神,护卫们便如狼似虎地扑出,或惊走或擒拿,干净利落。
更令人咋舌的是,途中竟陆陆续续有零散的行旅——拖家带口的流民、神色惶恐的小商人、甚至独行的游侠——
主动凑上前来,低声下气地恳求加入这支“人强马壮”的商队同行。
在这人命如草芥的年月,依附强者是唯一的生路。
“公子,收下他们。”朱富再次低语,眼神锐利,“拒绝反而扎眼,易生事端。
人多势众,更显我们是正经行商,图财不图别的。”
陆渊点头。
于是,这支打着“陆记”幌子的商队,如同滚雪球般,在荒野古道上愈发壮大起来。
代价便是速度被严重拖慢,夜晚只能在避风的土坳或残垣断壁间,幕天席地,燃起一堆堆聊以驱寒的篝火。
紧赶慢赶,直到次日过午,才抵达一个名叫柘皋的凋敝小镇。
胡乱塞了些粗粝难咽的食物果腹后,朱富立刻化身旋风陀螺:
变卖沿途换来的杂粮禽畜,清仓处理笨重难带的物件,又一头扎进市集;
搜罗价格低廉的“新货”填满空出的马车空间,忙得脚不沾地。
陆渊看着朱富风风火火的身影,只能扶额苦笑。
这“商队”真是越做越“真”了。
趁着朱富忙碌,陆渊终于有机会将目光投向这个时代最真实的底色。
触目所及,唯余一片令人窒息的“瘠苦”!
衣衫褴褛,面黄肌瘦,麻木的愁苦刻在每一张风吹日晒的脸上。
然而,在柘皋镇外不远的一处荒坡下,他看到了更令人心酸压抑的一幕:
一对形销骨立、眼神空洞得如同枯井的夫妇,正死死攥着一个同样瘦小干瘪、饿得连哭泣都只剩微弱嘤咛的六七岁小女孩!
一个獐头鼠目、衣着油腻的牙人,正像掂量牲口一样,用肮脏的手指捏着女孩细弱得仿佛一折就断的胳膊!
“八百钱!再加三张麦饼!不能再多了!这丫头片子,病恹恹的,能活多久?”牙人尖利的声音像刀子刮在骨头上。
那妇人无声地淌着浑浊的泪水,男人脸上是一片死寂的灰败。
一股冰冷的的寒意瞬间攫住了陆渊的心脏!
这虽非易子而食,却也让他这个融合了现代灵魂的古人难以接受!
他再也无法忍受!
一个箭步冲上前,粗暴地撞开那个贪婪的牙人,将一大串沉甸甸、足以让普通人家撑过一年的铜钱;
狠狠塞进男人那粗糙如同老树皮、沾满污垢和绝望的手掌中。
“这孩子,我买了!”他的声音干涩嘶哑,仿佛喉咙里塞满了沙砾,“拿着钱,活下去!”
他甚至不敢再看那对父母脸上瞬间爆发的、混杂着解脱、痛苦和羞愧的扭曲表情;
一把拉起那轻飘飘、小手冰凉刺骨的小女孩,转身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