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新奇的衣物设计 下-《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

  谢氏见状,忙放下手中活计,柔声安抚:“姐姐快别多想了。

  你和华神医伉俪情深,华神医医术通神,您是最清楚的;

  纵有天大的事,也有华神医、陆小先生和我家夫君他们在前面顶着。

  陆小先生与我那夫君亦是足智多谋,定能化解危局,救民于水火。

  至于县府至今按兵不动…想来他们自有应对之策,我们妇道人家,在这头空担忧也是无用。”

  崔老夫人轻轻叹了口气,布满皱纹的脸上透着历经世事的通透:

  “陆小先生让小茹送来这许多图纸,让我们赶制衣物,一来是为实用;

  二来,何尝不是想让我们有些寄托,免得闲坐胡思乱想,徒增烦恼?

  我们如今能做的,便是稳住心神,照看好眼前人和这一摊事,不让他们在外奔波时,还要为我们分心。”

  苏云卿听罢,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那无端的焦虑压下。

  她郑重地向崔老夫人微微欠身:“老夫人教训的是。

  是天塌下来,也有他们先扛着。

  我们…我们尽力做好分内事,不给他们添乱,便是最大的助益了。”

  她重新拿起针线,努力将注意力集中在那柔软的布料上,然而,那针脚之间,仿佛也缠绕着一丝山雨欲来的压抑。

  远处的孩童欢笑依旧清脆,却似乎再也无法完全驱散这午后暖阳下,悄然弥漫开的不安。

  营地外围,林木稀疏,阳光毫无遮挡地倾泻下来。

  孙敬与朱富正领着护卫们进行例常巡逻,与往日不同的是,这一行人身上的装束已焕然一新。

  得益于夫人们连日来的赶制,他们这些护卫也每人分得了一套新衣——据说是自家那位总有点子层出不穷的公子亲自设计的。

  此刻,他们身上穿着的,正是陆渊所绘的圆领短褂(t恤)与类似后世军裤的直筒长裤。

  孙敬有些不自在地活动了下肩膀,又伸手扯了扯腰间系着的布质腰带,对身旁的朱富低声道:

  “公子设计的这衣裳,确实比以往的短打利索多了,跑跳起来毫无挂碍,夏日里也凉快。

  就是这布腰带,总觉得不如皮质的牢靠得劲。”

  朱富闻言,笑着拍了拍自己身上的新衣,布料柔韧,针脚细密:“你呀,就别挑三拣四了。

  夫人们仁厚,连咱们这些粗人都没忘了,用的还是上好的细麻布,穿在身上爽利不透肉。

  你我还额外得了一套锦缎所制的直裾深衣,那可是正经场合穿的体面衣裳,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他身旁一个年轻护卫——周三郎,闻言立刻凑了过来,脸上带着发现新大陆般的兴奋:

  “两位队率,要我说,你们真该学学我们,多要一套这短衣长裤才是正经!

  以前穿那些衣裳不觉得,如今换上这一身,才觉出以往的行缠、缚裤有多麻烦。

  特别是那些礼服,层层叠叠,行动起来简直束手束脚!”

  他话音刚落,一个清朗带笑的声音便从众人身后传来:

  “看样子,周兄弟对这新行头颇为满意啊。”

  众人回头,只见陆渊不知何时已从思源里返回,正站在不远处,目光含笑地打量着他们这一身装扮。

  他风尘仆仆,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却依旧明亮。

  “不过,”陆渊走上前,拍了拍周三郎结实的臂膀,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认真;

  “礼,不可废。正式场合,觐见上官、逢年节祭典,该穿的礼服一样不能少,那是规矩,也是体面。”

  他目光扫过眼前这些换上“现代”装束的护卫,心中早已有了更深的盘算。

  他早就想好了,这等简洁利落的短衣长裤,辅以绑腿,正是未来在军队中推行、提升机动性与战斗力的理想着装。

  即便需要披甲,将此衣物穿在内里,也能减少摩擦,轻便不少。

  但汉家衣冠的传承亦不能断。

  在他的规划里,日后或可实行“双轨制”:行军作战、日常劳作,便穿这等简便服饰;

  而人际交往、朝会典礼等正式场合,则必须强调礼仪,身着汉家衣冠——

  为此,他早已将记忆中唐、明两代兼具庄重与美感的汉服样式,也一并绘出,交给了师娘她们。

  周三郎被陆渊一点,摸着后脑勺嘿嘿憨笑起来:“公子说的是,是小人想岔了!”

  他那窘迫又诚恳的模样,顿时引来周围袍泽一阵善意的哄笑,方才因新衣带来的些许紧绷感也随之消散。

  笑声未落,溪水岸便传来了动静。

  小茹已利落地帮几个孩子穿好鞋袜,一行人正匆匆向这边赶来。

  孙峦一马当先,小小的身影在草地上跑得飞快,人还未到,那带着急切与期盼的少女音已清晰传来:

  “哥哥!里中的疫病都好了吗?我们能离开了吗?”

  紧跟其后的圆圆和崔钰也像两只小鸟,争先恐后地喊着“哥哥”、“叔叔”;

  清脆的童声交织在一起,仿佛驱散了连日来笼罩在营地上空的沉闷与阴霾。

  小茹走在最后,步履稍显沉稳,午后的阳光为她鬓边精巧的双环髻镀上一层柔和的金边;

  几缕不听话的发丝随着她的步伐轻轻跳跃,平添了几分这个年纪少女独有的鲜活与灵动。

  陆渊自然地伸手,稳稳牵住孙峦跑过来时伸出的小手,然而他的目光却迅速越过孩子们,精准地投向侍立一旁的孙敬和朱富。

  他脸上依旧带着对孩子们的温和,但声音却压低了少许,带着不容置疑的郑重:

  “老孙,老朱,你们立刻着手,将营地外围的警戒范围再向外推进一些。

  所有明哨、暗桩重新布置,要确保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我们的眼睛。”

  他语速平缓,目光在两人脸上短暂却深刻地停留了一瞬;

  “安排妥当后,速来凉棚。有要事,需与诸位商议。”

  那眼神深处一闪而过的凝重,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在孙敬和朱富心中激起了涟漪。

  两人皆是历经变故的老手,当即心领神会,抱拳沉声应道:

  “是,公子!我们这就去办!”

  没有丝毫犹豫,两人立刻转身,去找手下人安排去了。

  处理完这桩要务,陆渊才重新低下头,对着围拢过来的孩子们露出了一个全无阴霾的温暖笑容:

  “里中的乡民都好多了,有我师父和小钰儿的阿父在,你们不必担心。”

  他语气轻松自若,仿佛刚才那片刻间下达的紧急指令从未发生过。

  他一边用轻松的话语安抚着孩子们,一边领着叽叽喳喳的她们,向着古榕下的凉棚走去。

  凉棚下,苏云卿与崔老夫人、谢氏早已放下了手中的针线,站起身来。

  她们远远便看到了陆渊与护卫交谈的一幕,虽听不清具体内容,但那瞬间变换的气氛却敏锐地被她们捕捉。

  苏云卿目光依旧柔和,但深处已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慎,她迎上前几步,声音温婉如常:

  “渊儿,你回来得正好。给你新缝的袍子刚完工,快来试试是否合身?

  你师父和崔先生在那边……一切都还安好吧?”

  陆渊快走几步,上前躬身行礼:“劳师娘挂心,渊儿回来了。

  见过老夫人,嫂子。师父和崔大哥一切安好,疫情也已控制住。”

  他双手接过那件针脚细密、用料精良的赤色云纹袍,触手柔软,然而他接下来的动作却让周遭的空气微微一凝。

  只见他借着接过衣袍的姿势,身体微微前倾,用只有凉棚下几人才能听清的低声迅速说道:

  “试衣不急。我此番回来,正是要与师娘、老夫人商议……我们今夜必须离开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