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苍白的脸上露出惯有的、带着几分文人式惫懒的苦笑,语气挣扎,仿佛在讨价还价:
“华先生金玉良言,嘉…嘉岂敢不从……只是这药汤之苦尚可忍耐,唯独这禁酒一事,实在令嘉如失手足,能否……”
“必须禁酒!”
华佗与陆渊几乎是异口同声,斩钉截铁,没有丝毫转圜的余地。
两人的声音在凝重的军帐中回荡,带着医者的绝对权威,也为郭嘉的治病之路划下了不容逾越的红线。
陆渊更是上前一步,目光灼灼,恳切而严肃地直视郭嘉,言语间带着不容置疑的医者权威:
“奉孝先生,您此病绝非寻常小恙,已深及心脉根本,动摇性命之基!
酒性烈而剽悍,犹如无形之火,最是耗散人体元气,摧折残阳。
若服药期间仍贪恋杯中之物,则如漏釜汲水,边补边泄,一切汤药针石皆成徒劳,前功尽弃矣!
恳请先生,务必以千秋社稷、以丞相倚重为念,珍重此身!”
曹操闻言,面色一沉,不等郭嘉再作辩解,当即厉声下令,字字如铁,不容违逆:
“奉孝!此事关乎性命,非同儿戏,必须谨遵医嘱,一字不得折扣!
从今日起,你帐中不可再见酒具,身边侍从若有私献者,严惩不贷!元化先生,”
他转向华佗,语气沉重而托付,“奉孝的性命,孤就全权托付给你了!无论如何,务必将他调养好!”
华佗深深躬身,郑重应道:“司空放心,老朽必竭尽平生所学,尽力而为。
待为司空施针缓解头痛之后,便即刻为郭先生详细拟定方略,全程督导。”
恰在此时,帐帘掀动,几名侍从抬着一只熊熊燃烧的火炉与一口厚重的大陶釜步入帐内,灼人的热浪顿时驱散了帐中几分阴凉药气。
陆渊立即上前,毫不犹豫地将华佗那套寒光闪闪的银针和一叠洁净白布一同投入清水沸腾的陶釜之中。
在众人静默而专注的注视下,清水迅速滚沸,蒸汽氤氲升腾,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净化仪式。
随后他将陶釜小心移至一旁,静待其冷却。
接着,在夏侯渊的示意下,侍从快步奉上两个皮质酒囊。
陆渊将其中清冽的酒液缓缓倾出,先恭敬地请华佗以酒搓洗双手,而后自己也极其细致地清洗双手每一处角落——
这一套超越时代的清洁程序,在弥漫着铁血与汗水的军帐中显得格外突兀;
却又因少年的专注和虔诚,充满了一种难以言喻的、令人屏息的庄严感。
最后,他才从药箱中取出一副精心自制的细长竹夹,以极其稳妥精准的动作,先将煮透的白布夹出、拧干,铺于一旁盘中;
再将那些已在沸水中彻底洗礼过的银针一一夹出,闪烁着细微的水光,整齐排列于那方无菌的白布之上。
这一整套行云流水般的流程——沸水煮针、以酒净手、使用特制长夹取物——皆由陆渊事先与华佗反复推敲演练过无数次;
此刻施展出来,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冷静,充满了一种超越时代认知的“专业”仪式感。
效果立竿见影。
帐内悄然无声,从曹操、郭嘉、荀攸到夏侯渊,所有目光都紧紧追随着陆渊的每一个细微动作;
他们眼中最初的疑虑、好奇,逐渐转化为深深的信服与无声的惊叹。
无形之中,华佗与这位神秘少年徒儿的威望与可信度;
在这一系列一丝不苟、近乎神圣的操作中,悄然提升至一个全新的高度。
华佗深吸一口气,净手擦干后,捻起一枚细长如毫的银针,针尖在昏暗的帐内划过一道微不可察却凌厉的寒光。
“司空,请褪去上身袍服,俯身放松,万不可紧张,老朽方可下针。”
他的声音沉静如水,却自带一种能安定人心的宗师威严。
曹操毫不迟疑,利落地解开袍带,褪下上身衣物,露出久经沙场、坚实却此刻紧绷的背部。
帐内空气仿佛骤然凝固,所有目光都灼灼地聚焦在那枚细小的银针之上,紧张得能听见彼此的心跳。
陆渊刚用竹夹将最后一根银针置于帛布上,便立刻屏息凝神,全神贯注地注视师父的动作,生怕错过一丝一毫。
只见华佗凝神定气,指如稳握山河的鹰隼,眼似洞穿幽冥的炬火;
精准无比地将第一根银针探入曹操背部第七胸椎棘突旁开一寸五分之处——正是风险与效力并存的膈俞穴。
此穴乃活血理气、平逆止呕之关键,亦近心脉肺腑,差之毫厘,后果不堪设想。
荀攸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郭嘉忘掉了自身病痛,身体微微前倾;
夏侯渊的右手已悄然按上了剑柄,指节发白,仿佛随时准备应对任何不测。
华佗的手法却轻巧如羽坠清风,指尖微不可察地旋动,徐徐捻转银针,同时低声询问,声音稳如磐石:
“司空,此刻针下,可否觉有酸、麻、胀、重之感,是否伴有温热之意,向下传导?”
曹操眉头先是紧紧蹙起,似在极力感知,随即略微舒展,声音带着一丝惊异:
“唔…确有一股沉胀热气……自针下缓缓向下而行,似入腰背。”
“此刻呢?”华佗手法极其精妙地微微一变,轻声再问,如同引导:
“那股热流是否转而向上,逆冲而行,循经直至巅顶?”
突然之间,曹操长长地、极其舒缓地呼出了一口气;
那气息悠长而深沉,仿佛将积郁在颅脑深处所有的沉疴痛楚都一并倾吐而出。
他紧绷如铁的肩背肌肉肉眼可见地松弛下来,一直紧蹙的眉峰也彻底展开。
“到了!”他声音中带着一种难以置信的惊叹,甚至有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热流冲贯,直抵巅顶……那如斧凿刀劈般的剧痛,竟、竟真的大为减轻!”这效果立竿见影,远超他的预期。
接下来的两刻钟,帐内静得只剩下呼吸声与灯花的微爆。
华佗全神贯注,指下银针或轻捻慢提,或疾弹巧拨,诸针仿佛被赋予了灵性;
在他精准的操控下,引导着曹操体内逆乱壅塞的气血重新归顺有序。
最终,华佗神色凝重,逐一将银针稳健拔出,用洁净白布拭净。
他仔细叮嘱,语气不容置疑:“司空切记,此刻针孔微开,腠理疏松,门户未固。
今日乃至明日,万不可沐浴涉水,更忌游泳,严防寒湿邪气乘此虚隙侵入经络。
亦需注意周身保暖,切勿直面窗隙门缝之冷风,否则易引邪入内,前功尽弃。”
曹操缓缓披上外袍,轻轻活动了一下头颈,脸上连日来的疲惫与痛楚竟一扫而空;
目光变得锐利而清明,宛若被雨水洗过的苍穹。他由衷赞叹,声如洪钟:
“神乎其技!痛楚尽去,目明心清,周身松泰,宛若重生!元化先生真乃扁鹊再世,神人也!”
他目光灼灼地看向华佗,语气变得无比热切,带着枭雄特有的占有欲:
“先生有此鬼神莫测之妙手,何必漂泊江湖?可否长留军中?
孤必拜为上宾,待以国士之礼,专为孤调理此恶疾,荣华富贵,唾手可得!”
华佗面露难色,深深躬身拱手,声音温和却蕴含着不可动摇的坚定:
“司空厚爱,老朽感铭于心。
然此头风之疾根深蒂固,乃因风邪久伏络脉,加之司空日理万机,思虑过度,致肝阳亢逆无制所致;
非数次针石可彻底根除,需长期静心调养,徐徐图之,绝非旦夕之功。”
“华先生金玉良言,嘉…嘉岂敢不从……只是这药汤之苦尚可忍耐,唯独这禁酒一事,实在令嘉如失手足,能否……”
“必须禁酒!”
华佗与陆渊几乎是异口同声,斩钉截铁,没有丝毫转圜的余地。
两人的声音在凝重的军帐中回荡,带着医者的绝对权威,也为郭嘉的治病之路划下了不容逾越的红线。
陆渊更是上前一步,目光灼灼,恳切而严肃地直视郭嘉,言语间带着不容置疑的医者权威:
“奉孝先生,您此病绝非寻常小恙,已深及心脉根本,动摇性命之基!
酒性烈而剽悍,犹如无形之火,最是耗散人体元气,摧折残阳。
若服药期间仍贪恋杯中之物,则如漏釜汲水,边补边泄,一切汤药针石皆成徒劳,前功尽弃矣!
恳请先生,务必以千秋社稷、以丞相倚重为念,珍重此身!”
曹操闻言,面色一沉,不等郭嘉再作辩解,当即厉声下令,字字如铁,不容违逆:
“奉孝!此事关乎性命,非同儿戏,必须谨遵医嘱,一字不得折扣!
从今日起,你帐中不可再见酒具,身边侍从若有私献者,严惩不贷!元化先生,”
他转向华佗,语气沉重而托付,“奉孝的性命,孤就全权托付给你了!无论如何,务必将他调养好!”
华佗深深躬身,郑重应道:“司空放心,老朽必竭尽平生所学,尽力而为。
待为司空施针缓解头痛之后,便即刻为郭先生详细拟定方略,全程督导。”
恰在此时,帐帘掀动,几名侍从抬着一只熊熊燃烧的火炉与一口厚重的大陶釜步入帐内,灼人的热浪顿时驱散了帐中几分阴凉药气。
陆渊立即上前,毫不犹豫地将华佗那套寒光闪闪的银针和一叠洁净白布一同投入清水沸腾的陶釜之中。
在众人静默而专注的注视下,清水迅速滚沸,蒸汽氤氲升腾,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净化仪式。
随后他将陶釜小心移至一旁,静待其冷却。
接着,在夏侯渊的示意下,侍从快步奉上两个皮质酒囊。
陆渊将其中清冽的酒液缓缓倾出,先恭敬地请华佗以酒搓洗双手,而后自己也极其细致地清洗双手每一处角落——
这一套超越时代的清洁程序,在弥漫着铁血与汗水的军帐中显得格外突兀;
却又因少年的专注和虔诚,充满了一种难以言喻的、令人屏息的庄严感。
最后,他才从药箱中取出一副精心自制的细长竹夹,以极其稳妥精准的动作,先将煮透的白布夹出、拧干,铺于一旁盘中;
再将那些已在沸水中彻底洗礼过的银针一一夹出,闪烁着细微的水光,整齐排列于那方无菌的白布之上。
这一整套行云流水般的流程——沸水煮针、以酒净手、使用特制长夹取物——皆由陆渊事先与华佗反复推敲演练过无数次;
此刻施展出来,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冷静,充满了一种超越时代认知的“专业”仪式感。
效果立竿见影。
帐内悄然无声,从曹操、郭嘉、荀攸到夏侯渊,所有目光都紧紧追随着陆渊的每一个细微动作;
他们眼中最初的疑虑、好奇,逐渐转化为深深的信服与无声的惊叹。
无形之中,华佗与这位神秘少年徒儿的威望与可信度;
在这一系列一丝不苟、近乎神圣的操作中,悄然提升至一个全新的高度。
华佗深吸一口气,净手擦干后,捻起一枚细长如毫的银针,针尖在昏暗的帐内划过一道微不可察却凌厉的寒光。
“司空,请褪去上身袍服,俯身放松,万不可紧张,老朽方可下针。”
他的声音沉静如水,却自带一种能安定人心的宗师威严。
曹操毫不迟疑,利落地解开袍带,褪下上身衣物,露出久经沙场、坚实却此刻紧绷的背部。
帐内空气仿佛骤然凝固,所有目光都灼灼地聚焦在那枚细小的银针之上,紧张得能听见彼此的心跳。
陆渊刚用竹夹将最后一根银针置于帛布上,便立刻屏息凝神,全神贯注地注视师父的动作,生怕错过一丝一毫。
只见华佗凝神定气,指如稳握山河的鹰隼,眼似洞穿幽冥的炬火;
精准无比地将第一根银针探入曹操背部第七胸椎棘突旁开一寸五分之处——正是风险与效力并存的膈俞穴。
此穴乃活血理气、平逆止呕之关键,亦近心脉肺腑,差之毫厘,后果不堪设想。
荀攸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郭嘉忘掉了自身病痛,身体微微前倾;
夏侯渊的右手已悄然按上了剑柄,指节发白,仿佛随时准备应对任何不测。
华佗的手法却轻巧如羽坠清风,指尖微不可察地旋动,徐徐捻转银针,同时低声询问,声音稳如磐石:
“司空,此刻针下,可否觉有酸、麻、胀、重之感,是否伴有温热之意,向下传导?”
曹操眉头先是紧紧蹙起,似在极力感知,随即略微舒展,声音带着一丝惊异:
“唔…确有一股沉胀热气……自针下缓缓向下而行,似入腰背。”
“此刻呢?”华佗手法极其精妙地微微一变,轻声再问,如同引导:
“那股热流是否转而向上,逆冲而行,循经直至巅顶?”
突然之间,曹操长长地、极其舒缓地呼出了一口气;
那气息悠长而深沉,仿佛将积郁在颅脑深处所有的沉疴痛楚都一并倾吐而出。
他紧绷如铁的肩背肌肉肉眼可见地松弛下来,一直紧蹙的眉峰也彻底展开。
“到了!”他声音中带着一种难以置信的惊叹,甚至有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热流冲贯,直抵巅顶……那如斧凿刀劈般的剧痛,竟、竟真的大为减轻!”这效果立竿见影,远超他的预期。
接下来的两刻钟,帐内静得只剩下呼吸声与灯花的微爆。
华佗全神贯注,指下银针或轻捻慢提,或疾弹巧拨,诸针仿佛被赋予了灵性;
在他精准的操控下,引导着曹操体内逆乱壅塞的气血重新归顺有序。
最终,华佗神色凝重,逐一将银针稳健拔出,用洁净白布拭净。
他仔细叮嘱,语气不容置疑:“司空切记,此刻针孔微开,腠理疏松,门户未固。
今日乃至明日,万不可沐浴涉水,更忌游泳,严防寒湿邪气乘此虚隙侵入经络。
亦需注意周身保暖,切勿直面窗隙门缝之冷风,否则易引邪入内,前功尽弃。”
曹操缓缓披上外袍,轻轻活动了一下头颈,脸上连日来的疲惫与痛楚竟一扫而空;
目光变得锐利而清明,宛若被雨水洗过的苍穹。他由衷赞叹,声如洪钟:
“神乎其技!痛楚尽去,目明心清,周身松泰,宛若重生!元化先生真乃扁鹊再世,神人也!”
他目光灼灼地看向华佗,语气变得无比热切,带着枭雄特有的占有欲:
“先生有此鬼神莫测之妙手,何必漂泊江湖?可否长留军中?
孤必拜为上宾,待以国士之礼,专为孤调理此恶疾,荣华富贵,唾手可得!”
华佗面露难色,深深躬身拱手,声音温和却蕴含着不可动摇的坚定:
“司空厚爱,老朽感铭于心。
然此头风之疾根深蒂固,乃因风邪久伏络脉,加之司空日理万机,思虑过度,致肝阳亢逆无制所致;
非数次针石可彻底根除,需长期静心调养,徐徐图之,绝非旦夕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