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脚步一顿,回过身来,脸上露出些许为难和犹豫。
他思索了片刻,最终还是摇了摇头,语气谨慎而保留:
“这……我真的说不清楚。师父临走前并未细说,只嘱咐我好生看守堂口。
诸位还是安心稍坐片刻,待我师父从司空府回来,一切缘由,他自会与华神医和您分说明白。”
说完,他不再停留,匆匆转身离去。
厅堂内一时间陷入了沉默。
陆渊站在原地,眉头紧锁。
他并非畏惧等待,而是害怕这等待背后可能隐藏的未知变数。
司空府为何突然召走张行?
这与师娘她们的到来是否有关联?
各种猜测在他脑中翻腾,让他坐立难安。
一直安静待在陆渊怀里的小崔钰,敏锐地感受到了他低沉的情绪,仰起小脸;
伸出柔软的小手轻轻碰了碰他紧绷的下颌,奶声奶气地问道:
“哥哥,你是在担心你和我说过的峦儿姐姐,小茹姐姐和圆圆姐姐么?”
陆渊垂下眼,看到小钰儿清澈眼眸里纯粹的关切,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
他勉强扯出一个笑容,轻轻刮了刮她的小鼻子,声音不自觉地放柔了许多:
“是啊,哥哥是有些担心她们。不过没关系,应该不是大事。”
这话像是在安慰小钰儿,更像是在安慰自己。
华佗将徒儿的焦灼尽收眼底,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如磐石,带着一种历经风霜后的平静,试图抚平陆渊的不安:
“渊儿,稍安勿躁。张行乃我多年故交,其人性情敦厚,重诺守信。
他既让我等在此等候,必有他的道理和安排。
你我既已至此,便当信他,安心等待便是。” 这份源于岁月与友情的信任,沉重而坚实。
一旁的崔老夫人也温声宽慰道:“陆小先生,华神医说得是。
主家既有要事缠身,我等客随主便,多等些时辰也是应当的。
方才那少年行事谨慎,口风严密,恰恰说明张先生治下有方,是位可靠之人。
既然已经到了这里,见到了人,便已成功了大半,不必急于这一时半刻。”
崔林看着陆渊那副与平日沉稳机智截然不同、全然流露出少年人真实忧惧的模样,不由带着几分理解的笑意开口道:
“陆兄,平日见你筹谋周全、应对从容,此刻方觉你终究还是个少年郎。
这般‘近亲情怯’的心绪,最是磨人,却也正说明你待家人情深意重,是至情至性之人。”
陆渊被崔林说中心事,略显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坦然道:“德儒兄莫要取笑我了。
实在是离家日久,许久未见师娘与小妹,心中挂念得紧。”
他目光扫过窗外肃杀的街景,声音压低了些许,“加之这许都城内,气氛莫名紧张,巡骑四布;
令人不觉心生忧惕,只盼能早日见到家人,确认她们安然无恙。”
他这番话,恰好被端着茶具进入厅堂的少年学徒听在耳中。
少年手脚麻利地将手中托盘放下,一边为众人分斟煮好的茶汤,一边自然地接话道:
“您想必就是陆小先生吧?其实不必过于忧心。
许都近来气氛肃穆,缘由主要有二:
其一,北方战云密布(当指官渡前线),城内难免有些人心浮动,宵小之辈或趁机作乱,故巡查严密了些;
其二嘛……” 少年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听闻是朝中几位大人物之间起了不小的龃龉,前段时日曹司空更是以雷霆手段处置了不少人,以致人人自危。不过——”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坚定,“有荀令君总理朝政,持重稳当,许都大局便乱不了!您放宽心便是。”
少年这番条理清晰、甚至带几分政论色彩的剖析,让陆渊微微一怔,旋即恍然——
是了,算算时日,那震惊朝野的“衣带诏”事件恐怕爆发未久,曹操对参与密谋者的清洗余波尚未完全平息。
自己竟一时疏忽,未能立刻将此事与许都的紧张氛围联系起来。
他接过少年递来的茶碗(碗中茶汤浓稠,竟还漂浮着些许葱、姜等物),并未立刻饮用,而是追问道:
“小哥既已确认了我等的身份,为何仍不肯告知我师娘与妹妹们的下落?她们究竟在何处?”
少年将一杯温水小心地递给陆渊怀中的小崔钰,这才答道:
“陆小先生见谅。师父临去司空府前特意叮嘱,绝不能向任何陌生之人透露华神医家眷的半点消息。
虽说您的样貌气质与师妹们描述的颇为相符,但万一有差,小子万死难赎其罪。”
他见陆渊神色一紧,又赶忙补充道:“但您放心!她们一切安好,绝无半点闪失!”
说罢,他恭敬地行了一礼,“诸位请慢用。堂前还需小子照应,招呼不周,还望海涵。
若有任何事,唤我一声即可。” 随即躬身退了出去。
听闻家人安然无恙,陆渊心中那块大石总算落地,长长舒了口气。
他下意识地举起茶碗喝了一口,那混合了葱、姜、茱萸乃至可能还有盐等物、滋味难以言喻的“茶汤”刚一入口;
一股极其古怪的味道瞬间冲击着他的味蕾,让他差点当场失态吐出来!
他强忍着咽下,眉头紧紧皱起。
这味道……虽说他在后世也喝过类似的油茶,但对现在的这煮茶是真喝不惯;
与后世那清冽甘醇的茶香更是天壤之别,一种强烈的落差感让他忍不住在心中腹诽:
这年头所谓的“喝茶”,真是一种对茶叶的极大浪费和味蕾的挑战啊!
华佗一直留意着徒弟的神情,见他一副龇牙咧嘴、勉强下咽的模样,不由捻须轻笑:
“渊儿,若是喝不惯,便莫要强求了。
为师早就发觉,你在饮食起居上,总有些奇奇怪怪的癖好和讲究。”
老神医眼中闪过一丝戏谑与好奇,“先前在路上,你不是还信誓旦旦,说待到安定下来;
定要为我亲手制作一种名为‘清茶’的饮子,只需用热水冲泡便可清香四溢,滋味远胜此物。
为师可是至今仍惦记着呢!”
一旁的崔老夫人闻言,不禁倾身好奇地问道:“华先生,何为‘清茶’?老身倒是头一回听说。”
华佗抚须笑着指向陆渊:“这可得问这小子了。
他说如今这般烹煮茶汤,加入诸多佐料,反而失了茶之本味。
他有一套秘法,能将茶叶炒制加工,日后只需取少许置于杯中,以沸水冲泡;
顷刻间便可得一盅澄澈清碧、香如兰蕙的妙品,饮之可涤烦荡浊,回味甘永。”
这番话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崔林、谢氏、崔老夫人都不约而同地将好奇的目光投向陆渊。
在这个茶饮已渐普及,但饮用方式仍以烹煮羹饮为主的时代;
一种无需繁复调配、旨在凸显茶叶本身清香的品饮方式,听起来着实新颖又引人遐想。
陆渊见众人目光灼灼地盯着自己,不由讪讪一笑,摆手道:
“诸位莫要如此急切地盯着我嘛!
此法三言两语实在难以说清,需得亲自动手操演才行。
待我们诸事安定,我必寻一处好山水,亲自栽种些茶树,再种上些菊花、金银花……
届时,不但要炒制清茶,还要窨制些花香馥郁的花茶;
定让师父、老夫人、德儒兄和嫂夫人都好好尝一尝这天地间的至清之味!”
崔林听罢,眼中满是惊叹与佩服,拱手道:“陆兄真非常人也!
年纪虽轻,竟连这般风雅之事也深谙其道?
我先民发现并利用茶,据说可追溯至上古神农时期,周时已有记载;
然如陆兄所言这般清饮之法,闻所未闻,想来定是陆兄独具慧心之独创!
林,已是万分期待能一品其味了!”
他思索了片刻,最终还是摇了摇头,语气谨慎而保留:
“这……我真的说不清楚。师父临走前并未细说,只嘱咐我好生看守堂口。
诸位还是安心稍坐片刻,待我师父从司空府回来,一切缘由,他自会与华神医和您分说明白。”
说完,他不再停留,匆匆转身离去。
厅堂内一时间陷入了沉默。
陆渊站在原地,眉头紧锁。
他并非畏惧等待,而是害怕这等待背后可能隐藏的未知变数。
司空府为何突然召走张行?
这与师娘她们的到来是否有关联?
各种猜测在他脑中翻腾,让他坐立难安。
一直安静待在陆渊怀里的小崔钰,敏锐地感受到了他低沉的情绪,仰起小脸;
伸出柔软的小手轻轻碰了碰他紧绷的下颌,奶声奶气地问道:
“哥哥,你是在担心你和我说过的峦儿姐姐,小茹姐姐和圆圆姐姐么?”
陆渊垂下眼,看到小钰儿清澈眼眸里纯粹的关切,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
他勉强扯出一个笑容,轻轻刮了刮她的小鼻子,声音不自觉地放柔了许多:
“是啊,哥哥是有些担心她们。不过没关系,应该不是大事。”
这话像是在安慰小钰儿,更像是在安慰自己。
华佗将徒儿的焦灼尽收眼底,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如磐石,带着一种历经风霜后的平静,试图抚平陆渊的不安:
“渊儿,稍安勿躁。张行乃我多年故交,其人性情敦厚,重诺守信。
他既让我等在此等候,必有他的道理和安排。
你我既已至此,便当信他,安心等待便是。” 这份源于岁月与友情的信任,沉重而坚实。
一旁的崔老夫人也温声宽慰道:“陆小先生,华神医说得是。
主家既有要事缠身,我等客随主便,多等些时辰也是应当的。
方才那少年行事谨慎,口风严密,恰恰说明张先生治下有方,是位可靠之人。
既然已经到了这里,见到了人,便已成功了大半,不必急于这一时半刻。”
崔林看着陆渊那副与平日沉稳机智截然不同、全然流露出少年人真实忧惧的模样,不由带着几分理解的笑意开口道:
“陆兄,平日见你筹谋周全、应对从容,此刻方觉你终究还是个少年郎。
这般‘近亲情怯’的心绪,最是磨人,却也正说明你待家人情深意重,是至情至性之人。”
陆渊被崔林说中心事,略显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坦然道:“德儒兄莫要取笑我了。
实在是离家日久,许久未见师娘与小妹,心中挂念得紧。”
他目光扫过窗外肃杀的街景,声音压低了些许,“加之这许都城内,气氛莫名紧张,巡骑四布;
令人不觉心生忧惕,只盼能早日见到家人,确认她们安然无恙。”
他这番话,恰好被端着茶具进入厅堂的少年学徒听在耳中。
少年手脚麻利地将手中托盘放下,一边为众人分斟煮好的茶汤,一边自然地接话道:
“您想必就是陆小先生吧?其实不必过于忧心。
许都近来气氛肃穆,缘由主要有二:
其一,北方战云密布(当指官渡前线),城内难免有些人心浮动,宵小之辈或趁机作乱,故巡查严密了些;
其二嘛……” 少年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听闻是朝中几位大人物之间起了不小的龃龉,前段时日曹司空更是以雷霆手段处置了不少人,以致人人自危。不过——”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坚定,“有荀令君总理朝政,持重稳当,许都大局便乱不了!您放宽心便是。”
少年这番条理清晰、甚至带几分政论色彩的剖析,让陆渊微微一怔,旋即恍然——
是了,算算时日,那震惊朝野的“衣带诏”事件恐怕爆发未久,曹操对参与密谋者的清洗余波尚未完全平息。
自己竟一时疏忽,未能立刻将此事与许都的紧张氛围联系起来。
他接过少年递来的茶碗(碗中茶汤浓稠,竟还漂浮着些许葱、姜等物),并未立刻饮用,而是追问道:
“小哥既已确认了我等的身份,为何仍不肯告知我师娘与妹妹们的下落?她们究竟在何处?”
少年将一杯温水小心地递给陆渊怀中的小崔钰,这才答道:
“陆小先生见谅。师父临去司空府前特意叮嘱,绝不能向任何陌生之人透露华神医家眷的半点消息。
虽说您的样貌气质与师妹们描述的颇为相符,但万一有差,小子万死难赎其罪。”
他见陆渊神色一紧,又赶忙补充道:“但您放心!她们一切安好,绝无半点闪失!”
说罢,他恭敬地行了一礼,“诸位请慢用。堂前还需小子照应,招呼不周,还望海涵。
若有任何事,唤我一声即可。” 随即躬身退了出去。
听闻家人安然无恙,陆渊心中那块大石总算落地,长长舒了口气。
他下意识地举起茶碗喝了一口,那混合了葱、姜、茱萸乃至可能还有盐等物、滋味难以言喻的“茶汤”刚一入口;
一股极其古怪的味道瞬间冲击着他的味蕾,让他差点当场失态吐出来!
他强忍着咽下,眉头紧紧皱起。
这味道……虽说他在后世也喝过类似的油茶,但对现在的这煮茶是真喝不惯;
与后世那清冽甘醇的茶香更是天壤之别,一种强烈的落差感让他忍不住在心中腹诽:
这年头所谓的“喝茶”,真是一种对茶叶的极大浪费和味蕾的挑战啊!
华佗一直留意着徒弟的神情,见他一副龇牙咧嘴、勉强下咽的模样,不由捻须轻笑:
“渊儿,若是喝不惯,便莫要强求了。
为师早就发觉,你在饮食起居上,总有些奇奇怪怪的癖好和讲究。”
老神医眼中闪过一丝戏谑与好奇,“先前在路上,你不是还信誓旦旦,说待到安定下来;
定要为我亲手制作一种名为‘清茶’的饮子,只需用热水冲泡便可清香四溢,滋味远胜此物。
为师可是至今仍惦记着呢!”
一旁的崔老夫人闻言,不禁倾身好奇地问道:“华先生,何为‘清茶’?老身倒是头一回听说。”
华佗抚须笑着指向陆渊:“这可得问这小子了。
他说如今这般烹煮茶汤,加入诸多佐料,反而失了茶之本味。
他有一套秘法,能将茶叶炒制加工,日后只需取少许置于杯中,以沸水冲泡;
顷刻间便可得一盅澄澈清碧、香如兰蕙的妙品,饮之可涤烦荡浊,回味甘永。”
这番话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崔林、谢氏、崔老夫人都不约而同地将好奇的目光投向陆渊。
在这个茶饮已渐普及,但饮用方式仍以烹煮羹饮为主的时代;
一种无需繁复调配、旨在凸显茶叶本身清香的品饮方式,听起来着实新颖又引人遐想。
陆渊见众人目光灼灼地盯着自己,不由讪讪一笑,摆手道:
“诸位莫要如此急切地盯着我嘛!
此法三言两语实在难以说清,需得亲自动手操演才行。
待我们诸事安定,我必寻一处好山水,亲自栽种些茶树,再种上些菊花、金银花……
届时,不但要炒制清茶,还要窨制些花香馥郁的花茶;
定让师父、老夫人、德儒兄和嫂夫人都好好尝一尝这天地间的至清之味!”
崔林听罢,眼中满是惊叹与佩服,拱手道:“陆兄真非常人也!
年纪虽轻,竟连这般风雅之事也深谙其道?
我先民发现并利用茶,据说可追溯至上古神农时期,周时已有记载;
然如陆兄所言这般清饮之法,闻所未闻,想来定是陆兄独具慧心之独创!
林,已是万分期待能一品其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