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校场切磋:秋阳枪影见初心
刚走到校场边缘,带着秋燥气息的风就裹着操练的喊杀声扑面而来。眼尖的亲兵小赵最先瞥见沈砚之的身影,当即拔高声音喊了句“沈公子回来啦”,原本正跟着王老兵练“劈枪式”的队伍瞬间停了下来,枪杆“咚咚”地戳在地上,几个皮肤黝黑的老兵笑着围过来,手里还握着没放下的老桦木木枪,枪杆上还沾着刚练枪时蹭到的草屑:“可算把你盼回来了!在家是不是光陪伯父伯母唠嗑、蒸桂花糕了?没把咱们教的枪法给忘干净吧?”
沈砚之看着眼前熟悉的面孔——王老兵眼角的细纹里还沾着点尘土,小赵的袖口卷到小臂,露出练枪磨出的薄茧,心里满是亲切。他笑着从腰间解下短剑,转身递给站在身后的陆承骁,指尖不经意蹭过对方的掌心,又伸手接过王老兵递来的木枪——枪杆被无数人握过,带着常年摩挲的温热,握在手里沉甸甸的,格外踏实,仿佛这几个月的分别从未存在过。“生疏倒不至于,”他掂了掂枪身,语气带着点谦虚,眼神却亮了亮,“就是在家帮着劈柴、挑水,没怎么正经练枪,等会儿要是输了,你们可得多让着点。”
话虽这么说,他手腕却轻轻一翻,木枪在手中划出一道银亮的弧线,带起轻微的风声,枪尖稳稳停在半空,正是之前王老兵反复教他的“定军式”——手臂绷得笔直,枪身纹丝不动,连指尖都没半点颤抖,力道丝毫不减当年。阳光落在枪尖上,映出细碎的光,看得周围的亲兵都忍不住“哟”了一声。
“这还叫生疏?沈公子你也太谦虚了!”王老兵笑着往后退了两步,双脚分开与肩同宽,木枪在身前一横,摆出“防御式”,“那咱们今天就比划比划,点到为止,让弟兄们看看,你这趟回家,是不是连枪法都带着桂花甜,软不了!”
陆承骁站在一旁的树荫下,手里还拿着沈砚之的短剑,剑鞘上的青绳被风吹得轻轻晃。他的目光始终落在校场中央的身影上——沈砚之握着木枪,脚步轻移时像踩着无形的节拍,避开王老兵劈来的枪尖时,腰腹微微发力,动作比之前更灵活利落,显然是在家也没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连劈柴都成了练臂力的方式。阳光洒在他青色的长衫上,衣摆被风吹起,枪影在地面上掠过,时而凌厉如战场交锋,时而从容似闲庭信步,竟渐渐有了几分独属于他的风格。
“好招!”围观的亲兵们看得兴起,忍不住齐声喝彩。只见王老兵一记“横扫千军”,木枪带着劲风扫向沈砚之的腰侧,沈砚之却不慌不忙,脚尖轻点地面,身体微微后倾,同时手腕轻转,木枪从王老兵的枪下巧妙穿过,枪尖轻轻点在对方的衣角上——既没伤到人,又稳稳占了上风,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王老兵笑着收了枪,伸手抹了把额角的汗:“服了服了!看来这趟回家不光没懈怠,还偷偷长了本事!以后咱们练枪,可得多跟你讨教讨教,看看你这‘家务练枪法’到底有啥门道!”
沈砚之也收了枪,额角沁出细密的薄汗,顺着脸颊往下滑,却笑得格外畅快,眼底满是少年人的意气:“都是大家之前教得好,我就是把你们说的‘稳、准、狠’多琢磨了几遍,没什么门道。”他刚想抬手擦汗,就见陆承骁从树荫下走过来,递上一块叠得整齐的粗布帕子,指尖还带着树荫下的微凉温度:“别累着,刚回来就跟老兵比拼,小心胳膊又酸了。先歇会儿,喝口水。”
“我没事,这点力气还撑得住。”沈砚之接过帕子,轻轻擦了擦汗,目光扫过校场——之前他常练枪的那块空地上,还留着不少枪尖戳出的小坑,熟悉得让人心安。他忽然想起什么,转头问王老兵:“对了,之前跟我一起练基础的几个新兵呢?就是总把‘扎枪式’练歪的那几个,怎么没见着他们?”
“他们啊,前两天被统领派去巡查西边的边境线了。”旁边的小赵笑着解释,手里还比划着扎枪的动作,“之前你耐心教他们握枪的姿势,纠正他们的发力方式,他们记到现在呢!走之前还跟我们说,等巡查回来,一定要跟你再比一场,证明他们现在也能把‘扎枪式’练得又稳又准!”
沈砚之听了,心里暖烘烘的,像被秋阳晒过似的。他看着校场上热闹的场景——亲兵们又重新开始操练,喊杀声、枪杆碰撞声此起彼伏,弟兄们脸上都带着认真又鲜活的神色;听着身边王老兵和小赵聊起最近军营的趣事,偶尔夹杂着几句对他回家经历的好奇;又看向身边的陆承骁,对方正低头帮他整理被风吹乱的衣领,眼神里满是温柔的笑意。
这一刻,他忽然觉得,军营的日子虽然有日复一日操练的辛苦,有守卫边境的沉重责任,却也藏着最纯粹的温暖与归属感——弟兄们毫无保留的认可,爱人时刻不离的陪伴,还有大家共同守护这片土地的初心,这些都让他更加确定,当初选择留在军营、和陆承骁并肩的决定,是最正确的选择。
“晚上伙房炖鱼汤,咱们几个老弟兄一起喝两杯。”陆承骁握住他的手,指尖轻轻捏了捏他的掌心,语气带着几分温柔的纵容,“我已经跟李嫂说了,多放些你爱吃的嫩豆腐,再温一壶伯父寄来的米酒,正好让你跟弟兄们好好聊聊你在家帮着砍柴、陪伯母蒸桂花糕的趣事。”
沈砚之笑着点头,目光再次落在远处飘扬的玄色营旗上。秋阳正好,金灿灿的光芒洒满校场,风里带着操练扬起的尘土气,还隐约能闻到伙房飘来的鱼汤香气,让这平凡的一天,满是安稳与欢喜。他知道,往后这样的日子还有很多——和陆承骁一起在校场练枪,互相纠正彼此的招式;一起守护营里的弟兄,在战事来临时背靠背并肩作战;一起等待边境安稳的日子,盼着下一次回家看望爹娘的机会;甚至只是像现在这样,在秋阳下和弟兄们说笑,听着熟悉的操练声,感受着身边人的温度。
每一段时光,每一个平凡的瞬间,都值得好好珍惜。他握紧陆承骁的手,抬头看向对方,眼里满是对未来的期待。校场上的枪影还在继续,秋阳依旧温暖,他们的故事,也在这日复一日的守护与陪伴中,慢慢写就新的篇章。
刚走到校场边缘,带着秋燥气息的风就裹着操练的喊杀声扑面而来。眼尖的亲兵小赵最先瞥见沈砚之的身影,当即拔高声音喊了句“沈公子回来啦”,原本正跟着王老兵练“劈枪式”的队伍瞬间停了下来,枪杆“咚咚”地戳在地上,几个皮肤黝黑的老兵笑着围过来,手里还握着没放下的老桦木木枪,枪杆上还沾着刚练枪时蹭到的草屑:“可算把你盼回来了!在家是不是光陪伯父伯母唠嗑、蒸桂花糕了?没把咱们教的枪法给忘干净吧?”
沈砚之看着眼前熟悉的面孔——王老兵眼角的细纹里还沾着点尘土,小赵的袖口卷到小臂,露出练枪磨出的薄茧,心里满是亲切。他笑着从腰间解下短剑,转身递给站在身后的陆承骁,指尖不经意蹭过对方的掌心,又伸手接过王老兵递来的木枪——枪杆被无数人握过,带着常年摩挲的温热,握在手里沉甸甸的,格外踏实,仿佛这几个月的分别从未存在过。“生疏倒不至于,”他掂了掂枪身,语气带着点谦虚,眼神却亮了亮,“就是在家帮着劈柴、挑水,没怎么正经练枪,等会儿要是输了,你们可得多让着点。”
话虽这么说,他手腕却轻轻一翻,木枪在手中划出一道银亮的弧线,带起轻微的风声,枪尖稳稳停在半空,正是之前王老兵反复教他的“定军式”——手臂绷得笔直,枪身纹丝不动,连指尖都没半点颤抖,力道丝毫不减当年。阳光落在枪尖上,映出细碎的光,看得周围的亲兵都忍不住“哟”了一声。
“这还叫生疏?沈公子你也太谦虚了!”王老兵笑着往后退了两步,双脚分开与肩同宽,木枪在身前一横,摆出“防御式”,“那咱们今天就比划比划,点到为止,让弟兄们看看,你这趟回家,是不是连枪法都带着桂花甜,软不了!”
陆承骁站在一旁的树荫下,手里还拿着沈砚之的短剑,剑鞘上的青绳被风吹得轻轻晃。他的目光始终落在校场中央的身影上——沈砚之握着木枪,脚步轻移时像踩着无形的节拍,避开王老兵劈来的枪尖时,腰腹微微发力,动作比之前更灵活利落,显然是在家也没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连劈柴都成了练臂力的方式。阳光洒在他青色的长衫上,衣摆被风吹起,枪影在地面上掠过,时而凌厉如战场交锋,时而从容似闲庭信步,竟渐渐有了几分独属于他的风格。
“好招!”围观的亲兵们看得兴起,忍不住齐声喝彩。只见王老兵一记“横扫千军”,木枪带着劲风扫向沈砚之的腰侧,沈砚之却不慌不忙,脚尖轻点地面,身体微微后倾,同时手腕轻转,木枪从王老兵的枪下巧妙穿过,枪尖轻轻点在对方的衣角上——既没伤到人,又稳稳占了上风,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王老兵笑着收了枪,伸手抹了把额角的汗:“服了服了!看来这趟回家不光没懈怠,还偷偷长了本事!以后咱们练枪,可得多跟你讨教讨教,看看你这‘家务练枪法’到底有啥门道!”
沈砚之也收了枪,额角沁出细密的薄汗,顺着脸颊往下滑,却笑得格外畅快,眼底满是少年人的意气:“都是大家之前教得好,我就是把你们说的‘稳、准、狠’多琢磨了几遍,没什么门道。”他刚想抬手擦汗,就见陆承骁从树荫下走过来,递上一块叠得整齐的粗布帕子,指尖还带着树荫下的微凉温度:“别累着,刚回来就跟老兵比拼,小心胳膊又酸了。先歇会儿,喝口水。”
“我没事,这点力气还撑得住。”沈砚之接过帕子,轻轻擦了擦汗,目光扫过校场——之前他常练枪的那块空地上,还留着不少枪尖戳出的小坑,熟悉得让人心安。他忽然想起什么,转头问王老兵:“对了,之前跟我一起练基础的几个新兵呢?就是总把‘扎枪式’练歪的那几个,怎么没见着他们?”
“他们啊,前两天被统领派去巡查西边的边境线了。”旁边的小赵笑着解释,手里还比划着扎枪的动作,“之前你耐心教他们握枪的姿势,纠正他们的发力方式,他们记到现在呢!走之前还跟我们说,等巡查回来,一定要跟你再比一场,证明他们现在也能把‘扎枪式’练得又稳又准!”
沈砚之听了,心里暖烘烘的,像被秋阳晒过似的。他看着校场上热闹的场景——亲兵们又重新开始操练,喊杀声、枪杆碰撞声此起彼伏,弟兄们脸上都带着认真又鲜活的神色;听着身边王老兵和小赵聊起最近军营的趣事,偶尔夹杂着几句对他回家经历的好奇;又看向身边的陆承骁,对方正低头帮他整理被风吹乱的衣领,眼神里满是温柔的笑意。
这一刻,他忽然觉得,军营的日子虽然有日复一日操练的辛苦,有守卫边境的沉重责任,却也藏着最纯粹的温暖与归属感——弟兄们毫无保留的认可,爱人时刻不离的陪伴,还有大家共同守护这片土地的初心,这些都让他更加确定,当初选择留在军营、和陆承骁并肩的决定,是最正确的选择。
“晚上伙房炖鱼汤,咱们几个老弟兄一起喝两杯。”陆承骁握住他的手,指尖轻轻捏了捏他的掌心,语气带着几分温柔的纵容,“我已经跟李嫂说了,多放些你爱吃的嫩豆腐,再温一壶伯父寄来的米酒,正好让你跟弟兄们好好聊聊你在家帮着砍柴、陪伯母蒸桂花糕的趣事。”
沈砚之笑着点头,目光再次落在远处飘扬的玄色营旗上。秋阳正好,金灿灿的光芒洒满校场,风里带着操练扬起的尘土气,还隐约能闻到伙房飘来的鱼汤香气,让这平凡的一天,满是安稳与欢喜。他知道,往后这样的日子还有很多——和陆承骁一起在校场练枪,互相纠正彼此的招式;一起守护营里的弟兄,在战事来临时背靠背并肩作战;一起等待边境安稳的日子,盼着下一次回家看望爹娘的机会;甚至只是像现在这样,在秋阳下和弟兄们说笑,听着熟悉的操练声,感受着身边人的温度。
每一段时光,每一个平凡的瞬间,都值得好好珍惜。他握紧陆承骁的手,抬头看向对方,眼里满是对未来的期待。校场上的枪影还在继续,秋阳依旧温暖,他们的故事,也在这日复一日的守护与陪伴中,慢慢写就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