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乙得知此事后,便天天守在蜜味轩,惟恐那王梼上门闹事,还不许白莜再到县里。
迩来,县中总是莫名有孩童走失,官府也不管,兵荒马乱的,家人想找也找不回来。
白莜体谅他一片慈父心,于是就静心呆在红柳村中,忙起其他琐事来。
十三亩地总共出产红薯六百石上下,与村里人交换出去七十三石多,还余五百多石。
不过,蜜味轩的名头打响后,愈来愈多的商人闻风而来,想要将红薯贩卖到其他地方,甚至不惜开出天价。
但白莜都一一回绝了,红薯初初问世,不宜过早进入上流权贵的视野,容易引发争端。
况且第一年的红薯,她除了要留出一部分育苗外,还要救济络绎不绝涌入红柳村的流民。
这些商人无非是想当个二道贩子,赚赚那些权门大户的钱,可僧多肉少,与其给富贵之人当零嘴,还不如果果穷人饥肠辘辘的腹。
红柳村原先也是个一百多户、四百多人的大村子,但在战乱饥荒的冲击之下,如今实际人口仅有一百三十几人。
流民的加入虽使村庄变得生机勃勃起来,但紧随其后的,是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
初雪已下,寒冬已至,这些人流离漂泊而来,倘若无人救助,决计熬不过朔风凛冽的严冬。
白给是不可能的,升米恩,斗米仇,她又不是爱心泛滥的圣母,不能让流民养成不劳而获的习惯。
故此,白莜特地又开了一家红薯干作房,雇佣流民做工,日薪五钱,包一日两餐。
好赖算是安置了这帮子可怜人,不至于眼睁睁地瞧着他们饿死、冻死。
作房内温暖如春,热雾缭绕似仙境,灶膛中熊熊燃烧的劈柴,不时发出清脆的噼啪声,赤色火光跳跃璀璨,把简陋的土屋照得亮堂堂的。
千曲和毕杉合力掀开大笼屉盖子,浓稠的水蒸气一下子冒了出来,险些烫伤二人的手。
毕杉轻轻挥了挥手,赶走上层热腾腾的白气,才看清下面被蒸得粉糯糯的灿金薯块。
“小心脚下,可别弄撒了。”
“唉,放心吧。”
两个小姑娘并排抬着竹屉,小心翼翼地出了屋。暖烘烘的阳光洒满篱笆竹院,晒得人惬意不已。
木架子上摆放着无数个圆圆的大竹匾,盛着数不尽的蒸薯。
经过反复晾晒熏蒸后,糖分沉淀堆积,色泽也随之变得橙红鲜亮,宛如夏日傍晚的火烧云。
“毕丫头,千丫头,搁木台上就行了。”
颜钟抄起一个干燥无尘的土黄色竹盘走近,苍老的面孔上,被岁月的风刀霜剑,劈砍出一道道曲折的沟壑。
沧桑悲苦之中,却又流露出一分怡然自得。
“拾的时候,手轻些,莫要把薯块捏烂喽。”
“欸,晓得了。您老该累了吧,用不用我给您搬把交杌?”
毕杉好心提议道。
“不用,老妇不累,这活儿一点儿都不累人,比给地主老爷种地轻松多了。咱可不能偷懒,得尽心尽力给东家干活,不然,哪对得起人家的善心。”
“老姥所言极是,要不是小东家施粮,俺说不定就变成孤魂野鬼了。”
千曲刚流浪到红柳村,便饿得瘫倒在地,是白莜用一碗红薯粥救活了她,那香甜的味道令她至今仍念念不忘。
迩来,县中总是莫名有孩童走失,官府也不管,兵荒马乱的,家人想找也找不回来。
白莜体谅他一片慈父心,于是就静心呆在红柳村中,忙起其他琐事来。
十三亩地总共出产红薯六百石上下,与村里人交换出去七十三石多,还余五百多石。
不过,蜜味轩的名头打响后,愈来愈多的商人闻风而来,想要将红薯贩卖到其他地方,甚至不惜开出天价。
但白莜都一一回绝了,红薯初初问世,不宜过早进入上流权贵的视野,容易引发争端。
况且第一年的红薯,她除了要留出一部分育苗外,还要救济络绎不绝涌入红柳村的流民。
这些商人无非是想当个二道贩子,赚赚那些权门大户的钱,可僧多肉少,与其给富贵之人当零嘴,还不如果果穷人饥肠辘辘的腹。
红柳村原先也是个一百多户、四百多人的大村子,但在战乱饥荒的冲击之下,如今实际人口仅有一百三十几人。
流民的加入虽使村庄变得生机勃勃起来,但紧随其后的,是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
初雪已下,寒冬已至,这些人流离漂泊而来,倘若无人救助,决计熬不过朔风凛冽的严冬。
白给是不可能的,升米恩,斗米仇,她又不是爱心泛滥的圣母,不能让流民养成不劳而获的习惯。
故此,白莜特地又开了一家红薯干作房,雇佣流民做工,日薪五钱,包一日两餐。
好赖算是安置了这帮子可怜人,不至于眼睁睁地瞧着他们饿死、冻死。
作房内温暖如春,热雾缭绕似仙境,灶膛中熊熊燃烧的劈柴,不时发出清脆的噼啪声,赤色火光跳跃璀璨,把简陋的土屋照得亮堂堂的。
千曲和毕杉合力掀开大笼屉盖子,浓稠的水蒸气一下子冒了出来,险些烫伤二人的手。
毕杉轻轻挥了挥手,赶走上层热腾腾的白气,才看清下面被蒸得粉糯糯的灿金薯块。
“小心脚下,可别弄撒了。”
“唉,放心吧。”
两个小姑娘并排抬着竹屉,小心翼翼地出了屋。暖烘烘的阳光洒满篱笆竹院,晒得人惬意不已。
木架子上摆放着无数个圆圆的大竹匾,盛着数不尽的蒸薯。
经过反复晾晒熏蒸后,糖分沉淀堆积,色泽也随之变得橙红鲜亮,宛如夏日傍晚的火烧云。
“毕丫头,千丫头,搁木台上就行了。”
颜钟抄起一个干燥无尘的土黄色竹盘走近,苍老的面孔上,被岁月的风刀霜剑,劈砍出一道道曲折的沟壑。
沧桑悲苦之中,却又流露出一分怡然自得。
“拾的时候,手轻些,莫要把薯块捏烂喽。”
“欸,晓得了。您老该累了吧,用不用我给您搬把交杌?”
毕杉好心提议道。
“不用,老妇不累,这活儿一点儿都不累人,比给地主老爷种地轻松多了。咱可不能偷懒,得尽心尽力给东家干活,不然,哪对得起人家的善心。”
“老姥所言极是,要不是小东家施粮,俺说不定就变成孤魂野鬼了。”
千曲刚流浪到红柳村,便饿得瘫倒在地,是白莜用一碗红薯粥救活了她,那香甜的味道令她至今仍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