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四合院:复制系统傍身记》

  邓莉君虽在演艺圈多年,性子却单纯,竟没察觉冉秋叶话中有话,笑着问:“冉**一看就是文化人,您是做什么工作的?”

  “我在小学教语文。”

  “邓**,我太太还有个身份——作家。

  毕业五年,她已经出版了三部长篇,其中一部还拿了去年百姓文学的最佳小说奖。”

  “冉**太了不起了!简直是当代张爱玲。

  我平时最爱读小说,真想有机会拜读您的作品!”

  ***

  次日,棒梗儿去上班时,许大茂外出应酬。

  偏巧红星公社来人请许大茂去放电影。

  电影公司只有两名放映员,一个是他,另一个得留守影院。

  这下便无人可派。

  红星公社是影院的老客户,也是许大茂的长期据点。

  若拒绝,恐怕会伤了和气。

  最终,棒梗儿主动请缨。

  他等这天很久了。

  收拾好器材,他搭上公社的马车去了乡下。

  初次下乡放电影,看什么都新鲜。

  更让他惊喜的是,公社的人待他极好,好吃好喝招待。

  临走时,还塞了十块钱、两只老母鸡和一堆土产。

  棒梗儿从小就见许大茂往家拎大包小包,眼馋得很。

  如今自己也能带东西回去,心里乐开了花。

  返程路上他就盘算好了:先把东西送回家,再空手回影院,装作没收礼。

  他将放映设备寄放在熟人店里,拎着土产兴冲冲往回赶。

  进院时小心翼翼,生怕被人瞧见。

  贾张氏见棒梗儿提着两只老母鸡回来,喜出望外。

  昨儿还念叨饭菜缺油水,今儿就来了荤腥。

  她把孙子狠狠夸了一通。

  回到影院时,许大茂已回来了。

  见棒梗儿两手空空,脸立刻沉了下来。

  “棒梗儿,公社没给东西?”

  “没有啊,我头回去,不好意思要。”

  “怪了!记住,往后不给也得要。

  实在不给,就别给他们放。

  规矩是:东西对半分,若是钱,我七你三。

  有意见没?”

  “哪能呢!我这活儿是您给的,机器也是您的,您全拿去都应当!”

  许大茂听了,脸色稍霁。

  其实他压根不信棒梗儿没捞着好处。

  只是眼下还用得着这小子,暂且不便撕破脸。

  ***

  市场虽已开放,但这终究仍是个朴素的年代。

  不过邓莉君的到访,还是在京城乃至全国激起了涟漪。

  次日,全国和本地媒体铺天盖地报道:

  【亚洲天后莅临 京城工商界欢腾】

  【风华绝代 歌坛巨星以〈甜蜜蜜〉征服京城】

  【时代加速 内地乐坛拥抱流行歌曲】

  京城媒体对何雨柱的报道逐渐增多,尤其是他与邓莉君同台演出的照片引发关注。

  多家媒体开始深挖何雨柱的背景。

  虽然他在商界小有名气,但厨师出身、与大领导的交情以及与当红歌星同台的经历,更激发了公众的好奇心。

  甚至有八卦小报编造了他与邓莉君的绯闻。

  看到这些报道,何雨柱只能无奈苦笑。

  妻子冉秋叶明显不太高兴,虽然不会让他跪搓衣板,但情绪都写在脸上。

  原本计划上午拜访大领导商议新通公司事宜,也因此耽搁。

  最后何雨柱使出挠痒绝招,才逗得妻子破涕为笑。

  见妻子情绪好转,何雨柱决定带家人外出散心,顺道去电话局申请安装私人电话。

  凭借大领导的关系,这件在当年颇为稀罕的事情很快办妥。

  电话局当天就派人上门布线,从街道办拉来专用线路。

  这台老式电话机引来全院邻居围观。

  众人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柱子这待遇赶上大领导了!

  我们厂里就厂长家有电话呢。”

  以后咱们打电话可方便啦!

  易大爷提醒道:用归用,话费可得照付,别想着占便宜。”

  阎大爷接话:老易,柱子现在一天赚好几千,哪在乎这点钱。”

  易大爷坚持:规矩不能坏,没规矩成不了事。”

  正当众人围着电话机研究时,铃声突然响起,吓得阎大爷踩到老伴的脚,一屁股坐在地上。

  何雨柱接起电话,原来是电话局的测试来电。

  挂断后,阎大爷兴致勃勃地记录打电话的流程:先要说,然后问好......有人打趣道:阎大爷,您儿子解成的饭馆生意如何?阎大爷抱怨道:那小子昨天准备的饭菜都剩下了,连打包都不让,说要收买员工人心。

  这不是得了我的真传吗?众人哄笑:这不正说明解成继承了您的精明嘛!

  “别胡说,对外人算计就算了,哪能跟父母计较!”

  “三大妈去哪了?”

  “她呀,我劝她别去,可她一大早就出门了。”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等她回来问问,解成的生意做得如何?”

  “我看悬。

  昨晚我走得晚,两家店开业后,解成那边反倒先开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可店里就三两个客人。”

  “可能是新店刚开,大家还不熟悉吧?”

  “不可能,他本来就是开餐馆的,新店开业前就跟老主顾们打过招呼了。”

  “再观察看看吧!”

  三大爷长叹一声。

  人群散尽后,何雨柱终于有空给大领导打电话。

  装了电话确实方便,以后不用为小事来回奔波。

  虽然这年头装电话的地方不多,但大事小情联络起来确实便利不少。

  像联系大领导、马华、阿华他们,那边都有电话。

  大领导说已经和对方约好,明天在他家见面。

  刚才全院几乎都来看何雨柱家的新电话,唯独不见秦淮茹。

  不是她不好奇,而是一大早就赶早市去了,正在肉摊前排长队。

  这个往年只有过年才能吃上肉的女人,如今年中就能买肉了。

  昨天棒梗带回十块钱,加上之前给的工资,让秦淮茹手头宽裕不少。

  贾张氏终究没舍得杀那两只母鸡,说是留着下蛋。

  所以秦淮茹今天买点肉,给孩子们和婆婆解解馋。

  不过也只敢买二两,花了两毛钱。

  穷日子过惯了,还得精打细算。

  拎着肉,心情愉快地回到大院。

  门口正巧碰上许大茂。

  “哟,秦淮茹,日子过得不错嘛!”

  秦淮茹脸色微变,勉强挤出笑容:“大茂出门啊?还不是托你的福,给棒梗找了工作,我肩上的担子总算轻了些。”

  “你担子轻了,我的担子可就重喽!”

  “怎么会呢,棒梗去了,你应该更轻松才对。”

  “活是轻松了,钱赚得不就少了?”

  “你是老板,棒梗不也是在帮你赚钱?”

  “本来是这样,可要是棒梗赚的钱没交给我呢?”

  许大茂阴阳怪气地说。

  “不会的,电影票卖多少都有数,棒梗哪能私藏?”

  “话是这么说,可电影院只是一部分收入,还有下乡放电影的进账呢。

  秦淮茹,你家那两只母鸡我可看见了,敢说不是棒梗从乡下带回来的?”

  秦淮茹心里一惊。

  她太大意了,光顾着高兴,忘了防着许大茂。

  也怪贾张氏,本来昨天说要杀鸡,非说要留着下蛋。

  不过秦淮茹反应很快:“大茂,那鸡是棒梗奶奶昨天买的,想养着下蛋。

  我们家穷,养鸡能省点钱,偶尔还能开开荤。”

  “得了吧,这话骗鬼呢!”

  许大茂露出奸笑,“淮茹,我也不是不讲情面,谁不想捞点外快?咱们这关系...”

  邻里之间,我也认了。

  不过你明白我的心意,只要你顺从我,这些都不算事儿。

  往后棒梗下乡挣的钱全归他自己。”

  许大茂终于露出了真面目。

  他对秦淮茹垂涎已久,自打她第一天踏进大院,就被他惦记上了。

  只是那时苦于没有机会。

  直到棒梗父亲去世,许大茂才觉得时机成熟。

  从那以后,许大茂一直虎视眈眈。

  可起初何雨柱与秦淮茹家走得太近,把她护得严严实实,让他无从下手。

  许大茂多次给秦淮茹送饭买东西,费了不少心思,却始终未能得手。

  这次答应帮棒梗找工作,既想利用棒梗替自己办事,也是想施恩图报,让秦淮茹感激涕零。

  此刻他觉得机会来了,立即开始要挟秦淮茹。

  秦淮茹闻言脸色骤变。

  这正是她的痛处。

  她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棒梗身上。

  如今工作难找,大批返乡青年都在等待街道分配。

  别说电影院,就连扫大街、掏粪坑的活儿都有人抢着干。

  要是棒梗丢了这份工作,再想找可就难了。

  秦淮茹心乱如麻,不知如何是好。

  许大茂冷笑道:给你两天时间考虑。

  要是不答应,棒梗的工作就别想要了。”

  说罢哼着小调扬长而去。

  秦淮茹心事重重地回到家。

  眼下家里倒不缺钱。

  她已决定辞去工厂工作,去阿华那儿上班。

  每月两百块工资,虽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至少温饱不愁。

  可棒梗年纪轻轻,若没个正经工作,难免又要混迹街头。

  这孩子从小惹是生非,又没好好上学,实在让人放心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