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还要卖-《逍遥大司农》

  陶大春摸着海弟的脑袋,笑问:“休息好了吗?大姐带你去书院看看?”

  陶七海一愣,立刻想到了什么:“大姐,爹娘让我去读书了?”

  “基本同意。只是得看书院怎么收费,要是费用高的话……”陶大春咬咬牙,“高也没事,大姐会努力供你读书的。”

  “还有二姐。”二夏插话。

  “说得好像没有三姐一样,海弟,想读就去读!”三秋拍拍胸脯,“有三姐呢。”

  “四姐听大姐的。”

  “还有我和六妹呢。”五月给了他一个肯定的眼神。

  一时间,有一股暖流充盈他的眼睛,他感动得差点哭出来。虽然姐姐们暂时只是说说而已,但他知道她们一定会说到做到。

  在前一世,他读小学时家里也是缺钱,供不起他。还是隔壁的伯娘、婶子、阿婆、阿公、叔伯们给他捐了钱,才让他顺利读完小学,然后是初中、高中,甚至到大学……

  他们就跟眼前的姐姐们一样,那么质朴、善良、友爱。

  “谢谢姐姐们,海弟遇到你们真是我上辈子修来的福气。”陶七海眼泪哗哗地流。

  “那是当然,我们是一家人嘛。”大春把手搭在七海的肩上,其他人也有样学样。

  “一家人。”

  “我们一辈子都是一家人。”

  一旁的陶虎三兄弟也很震惊,小野猪和竹荪卖得的钱,竹荪虽然不算他们的,但知道了这玩意值钱,下次转山时就可以多留意了。

  不过,他们更震惊的是,陶家姐弟七个为啥都把手搭在七海身上,样子怪怪的。

  “走吧,大姐带你去书院。”大春安排道,“二夏和五月、六禾守着白菜摊,能卖多少就卖多少吧。”

  五月赶紧给陶七海递眼色。

  陶七海瞬间了然,“大姐,书院我们晚点去吧,我还要去卖我货箱架里的东西呢。而且,现在去书院也许正在上课呢。打扰先生上课实在不好。”

  大春一想,也是,“那我们等下学时再去吧。”语气停顿一下,犹豫着要派谁去帮着卖那些竹蜻蜓什么的小玩意。

  五月就接上话,“大姐,要不我和六妹去跟着海弟吧,还能帮着卖。”

  陶大春立马就同意了,海弟的那些东西,都是小孩子的玩意。五妹和六妹看着还不算很大。

  于是,五月和六禾就拉着陶七海的手蹦蹦跳跳地走了。

  可是他们连走了三条巷子,陶七海都没有停下,反而很有兴致地看着巷子两边或者街道两边的小摊、店铺、门面,问问这,问问那的。

  五月和六禾还担心海弟大手一挥,豪气地买买买呢。陶七海却只看不买。悬着的心放下了,五月问:

  “海弟,我们到底要去哪儿里卖呀?”她腿有些酸了。

  “当然是这里啦!”陶七海随手一指,眼前是一个小小的庙宇,叫能仁寺。庙宇前一片宽阔的空地,街坊四邻的居民散落其间,闲坐一堆,交流着家长里短。

  庙宇前的两棵老槐树正好给人们乘凉。而三五个孩子吵吵闹闹地追逐着,吵得五月脑疼。

  这地方还是陶七海问街边店铺老板得来的呢。

  “这里?”五月表示怀疑,“给卖东西吗?连个像样儿的摊子都没有。”

  “所以我来啦。”陶七海自信满满。

  “你来了有什么用?”六禾仍是不懂地问。

  “五姐六姐,你看我背着这个是不是小货郎?”看到姐姐们点头,陶七海接着说,“小货郎就是到处行走的,走到哪儿卖到哪儿。”

  “哦,”五月明白了,“可我们怎么卖?把主编和糖直接摆地上吆喝?”

  陶七海狡黠一笑,“不用,一个字:就是玩。”

  “玩?”五月和六禾头摇得像拨浪鼓,不明白。

  陶七海也不解释,从货箱架里拿出五六个竹蜻蜓,分给五月六禾一人一个,教她们怎么玩,然后交代道:

  “一会儿你们就可着劲儿地玩,越开心越好,越蹦蹦跳跳越好,有多好玩就喊多好玩。”

  五月和六禾点点头,按照海弟的方法,来回搓几下竹蜻蜓的直杆,但一时手生,竹蜻蜓没飞多高,就掉下来了。陶七海就鼓励她们,多用力,于是姐妹俩豁出去了,用力一搓,竹蜻蜓像一只鸟一样高高地飞向天空。

  “哇——,飞起来啦!”五月兴奋地喊出声,不像是装的。

  “五姐,我的也飞起来了!”

  “再来!”

  如此再三,她们的尖叫声、兴奋声和快乐劲儿终于引起了其他小孩的注意,便扎堆地上前问:

  “这是什么?”

  “有那么好玩吗?”

  “多少钱一个?”

  这不,商机就来了吗?陶七海尽量压制住内心三十五岁的狂笑,以一个八岁小孩天真的声音介绍道:

  “这是竹蜻蜓,好不好好我不知道,但谁玩谁知道。竹蜻蜓也不贵,五文钱一个。”

  小孩们一听五文钱,感兴趣的心就掉下去一大半,有点贵。

  陶七海精准拿捏大家的心理,说道:“买一个送一颗小白兔奶糖!”随后,亮出他手中已经切成几小段的糖给大家看。

  “你们可以试吃一下甜不甜。”

  话音刚落,围在跟前的小孩立刻上手,丢进嘴里,一股浓郁的奶香灌满嘴巴。

  “真香啊!比槐安街上点心铺里的糖还好吃!”

  “嗯嗯,不错,吃起来有点像李环糖。”

  “我只要糖可以吗?”

  “可以。不过不单独卖一颗,”陶七海早就想到这种情况了,“一包起卖,里面有六颗,十文钱一包。”

  于是小孩们安静了一会儿,眼珠子滴溜溜地转。

  “我要一个竹蜻蜓!”

  第一个小孩递上了钱,其他小孩就着急了。五文钱对于生活在县城的他们来说,不算多,平时零用钱省省就能出来。

  所以,接着第二个、第三个……有的跑去磨了磨闲谈的父母,也来要一个,或者竹蜻蜓,或者一包糖。

  陶七海更是抓住机会,推销其他的竹制品,竹宝剑、竹风车、竹制蜻蜓以及竹马、竹牛,纷纷亮相。

  围观的小孩都睁大了眼睛,嘴巴里流出贪婪的口水,有点后悔买早了。但退货是不可能的,糖都给含在嘴里了。怎么退?

  所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竹宝剑、竹风车、竹制蜻蜓以及竹马、竹牛落入其他小孩的怀里,羡慕得不行。

  把一旁看戏的五月和六禾看得一愣一愣的,对海弟只剩下佩服——谁能想到“玩”也能卖出东西,还卖得这么热闹。

  不到半个时辰,货箱架里的货都卖完了。几个来得玩的小孩一脸颓丧,“小货郎,你下次什么时候来呀?”

  “这个……可说不准,也不一定是我来。不过,只要我们来,一定会先来这里。”

  为了安慰他们,陶七海还给了他们一颗糖,让他们分了吃。

  这才带着五月六禾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