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重心转向美股-《都市:股市疯狂敛财》

  深夜十一点,唐浩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出亿豪投资大厦。

  坐进出租车时,他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脑海中仍在反复思考同一个问题:如何管理好这笔59.7亿的高管基金。

  今天接手基金后,他花了整个下午和晚上研究现有持仓和交易记录。

  越是深入研究,他越是意识到大资金管理的复杂性。

  “10亿是个门槛...”

  唐浩望着窗外飞逝的夜景,喃喃自语。

  他回想起自己管理19亿部门资金时采取的多空配对策略。

  这种市场中性策略虽然稳健,但收益率有限,对于需要彰显能力的新任管理者来说,显得过于保守。

  而如果他采取在赌场或者小资金时那种激进风格,即便依靠系统能够获利,也必然会引起高管们的质疑——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养老金交给一个管理。

  “大资金不适合追涨杀跌,也不适合玩命赌博。”唐浩轻声总结着今晚的思考成果。

  出租车驶过外滩,对岸陆家嘴的霓虹闪烁。

  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的夜景,突然给了唐浩灵感。

  “等等...国际化...”

  他坐直了身子,眼中逐渐放出光彩。

  一个全新的思路在他脑海中成型:为什么要把资金局限在A股市场?

  59.7亿人民币,换算成美元还不到9亿。

  在总市值超过40万亿美元的米国股市里,9亿美元根本算不上大资金。

  这个发现让唐浩瞬间清醒。

  他立即拿出手机,开始查询相关资料:

  美股市场流动性极佳,单日成交金额超过4000亿美元;

  美股可以做空,工具丰富,有利于构建复杂策略;

  美股有完善的衍生品市场,便于风险对冲;

  而且,最重要的是——美股没有涨跌停限制,交易机制更加灵活。

  “没错,就是这样。”

  唐浩兴奋地拍了下大腿,引得司机从后视镜好奇地看了他一眼。

  将高管基金的大部分资产配置到美股市场,这样59.7亿人民币就变成了9亿美元的中等规模基金。

  在美股市场,这样的资金规模完全可以采取更加灵活的投资策略。

  而且,投资美股还有一个隐形的好处:由于时差关系,交易时间在北京时间的晚上到凌晨,不会影响他白天管理部门的自营资金。

  回到大学宿舍时已经接近午夜,但唐浩毫无睡意。

  他打开电脑,开始详细规划起来:

  首先需要搭建美股交易团队,招聘有海外市场经验的交易员;

  其次要完善交易系统,确保能够支持跨市场交易;

  还要制定严格的风控制度,毕竟美股波动性更大...

  直到凌晨两点,唐浩才完成初步方案的框架。

  这个方案既解决了大资金在小市场难以施展的困境,又能够充分利用系统的预测能力。

  躺在床上,唐浩望着天花板,嘴角露出自信的微笑。

  明天,他将向苏晴提交这份全新的资产管理方案。

  他有信心,这个创新的思路能够赢得支持。

  “张狂,还有那些质疑我的人,”唐浩轻声自语,“你们很快就会看到,什么才是真正的资产管理。”

  这一刻,他已经找到了驾驭大资金的钥匙。

  而美股的夜场,即将迎来一位来自东方的小资金玩家。

  第二天一早,唐浩带着精心准备的方案来到总裁办。

  苏晴的助理看到他,立即起身:“唐总,苏总正在等您。”

  推门进入总裁办公室,唐浩发现除了苏晴外,风险控制总监赵明和投资委员会主席陈东也在座。

  看来苏晴对这份方案相当重视。

  “唐经理,听说你有了新的想法?”苏晴示意他坐下,开门见山地问。

  “是的,苏总。”唐浩将准备好的材料分发给三人,“经过深入研究,我建议对高管基金的投资范围进行重大调整。”

  他打开演示文件:“目前高管基金100%配置在A股市场,这导致资金规模相对市场容量过大,严重限制了投资策略的选择。”

  风险总监赵明皱眉道:“你的意思是?”

  “我建议将资产配置调整为:60%投资美股,20%保留在A股,20%配置现金和固收产品。”

  唐浩平静地说出这个大胆的建议。

  会议室里顿时一片寂静。

  陈东率先打破沉默:“投资美股?这在我们公司历史上从未有过先例。”

  “正因为没有先例,才更有尝试的价值。”

  唐浩切换幻灯片,“请大家看这组数据:59.7亿人民币约合8.7亿美元,在A股算是大资金,但在日均交易量超过4000亿美元的美股市场,只能算中等规模。”

  他继续阐述:“这意味着在美股市场,我们可以采取更灵活的投资策略,不再受制于大资金在小市场面临的流动性约束。”

  苏晴若有所思:“继续说。”

  “此外,美股市场还有几个优势:”

  唐浩条理清晰地分析,“第一,交易工具丰富,可以做空,可以运用各种衍生品;

  第二,没有涨跌停限制,定价更有效率;

  第三,与A股市场相关性较低,有利于分散风险。”

  赵明提出质疑:“但美股交易时间在北京时间的夜间,如何管理?”

  “这正是我要说的运营方案。”唐浩早有准备,“我建议组建专门的美股交易团队,实行轮班制。

  同时建立完善的风险监控系统,设置严格的止损线和仓位限制。”

  他调出详细的运营方案:“初步计划招聘5名有海外市场经验的交易员,配备3名风控专员。

  所有交易指令必须经过系统审核,重大持仓变化需要我的批准。”

  陈东仔细翻阅着方案:“预期收益目标是多少?”

  “基于美股市场的特性,我将年度收益目标设定在20%-25%。”

  唐浩自信地说,“这个目标虽然高于目前的收益水平,但在美股市场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苏晴一直沉默地听着,此时终于开口:“这个方案很大胆,但也很有见地。

  不过,唐经理,你要清楚,如果这个尝试失败,你将面临很大的压力。”

  “我明白。”唐浩郑重回应,“所以我建议采取分步实施的策略:先用10%的资金进行试点,如果三个月内达到预期目标,再逐步扩大规模。”

  这个稳妥的建议显然打动了在场的三位决策者。

  赵明和陈东交换了一个眼神,微微点头。

  “很好。”苏晴最终拍板,“我原则上同意这个方案。

  你先着手组建团队,试点方案尽快报给投资委员会审批。”

  “谢谢苏总的信任。”

  唐浩站起身,“我不会让公司失望的。”

  离开总裁办时,唐浩知道,这只是第一步。

  接下来他要面对的,是组建团队、搭建系统、以及在实际交易中证明这个方案的可行性。

  但此刻的他充满信心。

  有了系统的帮助,加上正确的策略,他一定能在美股市场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而这一切,都将成为他职业生涯中重要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