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最烦的就是这个了-《开局救下必死之人,老朱你别追了》

  朱肃站在人群里,看着他四哥挺拔的背影,心里门儿清。

  老头子这是阳谋。

  既给了朱棣兵权,又把他放在了最危险的地方磨炼。

  同时,用两年的时间在京城学习如何处理政务,这是要把他往帅才的方向培养。

  朱肃正琢磨着,就听见朱元璋的声音又响了起来。

  “周王朱肃,既已回京,便与燕王一同上朝观政,不可懈怠。”

  啥玩意儿?

  朱肃猛地抬起头,一脸的不可置信。

  让我,上早朝?

  开什么国际玩笑!

  他最烦的就是这个了!

  天不亮就得从热乎乎的被窝里爬起来,站在这冷冰冰的大殿里听一群老头子吵架,这简直是酷刑!

  朱肃的脸当场就垮了下来,那表情活脱脱写着“我拒绝”三个大字。

  可惜,朱元璋压根不给他拒绝的机会,视线直接从他身上挪开了,开始说别的事。

  从此,朱肃的悲惨日子开始了。

  每天天还没亮,房门就会被准时拍响。

  “五弟!五弟!起床了!上朝要迟到了!”

  门外,是精力旺盛得不像话的四哥朱棣。

  朱肃把头蒙在被子里,发出痛苦的呻吟。

  他试图装死,但朱棣根本不吃这套,直接闯进来,像拎小鸡仔一样把他从被窝里拽了出来。

  “四哥,我身体不适,今天想请个假……”朱肃揉着眼睛,打着哈欠,试图垂死挣扎。

  朱棣一边帮他套上繁琐的朝服,一边面无表情地说道:“父皇说了,你要是敢有一天不来,就打断我的腿。”

  朱肃:“……”

  行,你够狠。

  他甚至跑去找大侄子朱雄英求情,希望这个未来的皇太孙能跟爷爷说说。

  结果朱雄英眨巴着大眼睛,一脸爱莫能助:“五叔,皇爷爷说,这是对你的磨炼,雄英不敢多嘴。”

  得,路全被堵死了。

  朱肃只能认命,每天顶着两个黑眼圈,生无可恋地站在奉天殿里当门神。

  跟他一起倒霉的,还有李景隆和花伟。

  这俩人也被朱元璋安排了差事,一个被塞进了兵部当主事,另一个则进了亲军都尉府。

  官职不大,但都属于要上早朝的那种。

  李景隆穿着崭新的官服,站在武将的队列里,远远地和文官队伍里的朱肃对视了一眼。

  两人眼中,是同一种心酸。

  兄弟,同是天涯沦落人啊!

  不过朱肃上朝也有自己的乐趣。

  他站队全凭心情。

  今天觉得胡惟庸那老头不顺眼,就跑到李善长那边站着,跟李善长聊两句家常,气得胡惟庸吹胡子瞪眼。

  明天觉得武将这边杀气太重,就溜达到文官队伍里,听听那帮秀才们引经据典,权当听相声了。

  他就这么在文武两班之间来回横跳,偏偏没人敢说他半个不字。

  李善长和胡惟庸这两位权倾朝野的相国,见了他都得客客气气地叫一声“殿下”。

  谁都知道,这位周王殿下是皇帝心尖尖上的人,谁敢去触这个霉头?

  这日早朝,朱元璋又抛出了一个重磅消息。

  “朕欲设海事司,总管市舶、航运、海外诸事。此司不归六部,直属皇家。”

  话音落下,满朝皆惊。

  不归六部,直属皇家?

  这等于是皇帝的又一个钱袋子和情报来源啊!

  “着刘伯温即日启程,前往浙江宁波,勘察港口,筹备重开海禁事宜。”

  朱元璋的第二道旨意,更是让所有人都明白,皇帝这是铁了心要搞海洋贸易了。

  朱肃站在那儿,听着老头子的安排,。

  海事司……重开海禁……

  这不就是他当初跟老头子提过的吗?没想到他动作这么快。

  也好,大明的航海时代,总算要拉开序幕了。

  就是不知道,这海事司的提督,老头子会派谁来当……

  他正神游天外,冷不丁地,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周王殿下,陛下正在商议国之大计,您似乎……在走神?”

  朱肃一个激灵,回过神来。

  说话的是胡惟庸。

  这老小子正一脸假笑地看着他,眼神里全是幸灾乐祸。

  朱肃抬头一看,好家伙,整个奉天殿里,上至龙椅上的朱元璋和朱标。

  下至满朝文武,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聚焦在他身上。

  朱元璋的眼神里带着几分审视,朱标的眼神里带着几分无奈。

  朱肃清了清嗓子,脸皮厚比城墙,面不改色地说道:“儿臣是在思考。”

  “父皇设立海事司,重开海禁,此乃利国利民之千秋大业。”

  “儿臣心潮澎湃,一时想得入了神,正是在思索如何能为父皇分忧,为大明尽力。”

  一番话说得是冠冕堂皇,滴水不漏。

  胡惟庸嘴角抽了抽,没抓到把柄,只能悻悻地闭上了嘴。

  朱元璋不置可否地哼了一声,刚想说点什么,殿外太监尖细的嗓音就传了进来。

  “宣,高丽使臣金石灿,觐见!”

  一个身穿高丽官服,头戴乌纱帽的中年人走了进来,脸上带着悲愤之色。

  他一进殿,就直接跪倒在地,哭天抢地地喊了起来。

  “陛下!请为我高丽做主啊!”

  朱元璋眉头一皱:“何事如此惊慌?”

  那名叫金石灿的使臣抬起头,用手指着人群中的朱肃,声嘶力竭地控诉道:

  “陛下!我高丽商船队在返回途中,于海上遭遇倭寇抢劫!船毁人亡,货物尽失!”

  “据我方抓获的倭寇俘虏交代,指使他们行凶的,正是……正是大明的吴王殿下,朱肃!”

  轰!

  这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巨雷。

  整个大殿瞬间炸开了锅。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集中到了朱肃身上,只是这一次,眼神里充满了不解。

  朱标脸色一变,急忙看向朱肃。

  朱肃在所有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动了。

  他分开人群,几步就冲到了金石灿灿面前。

  “你他娘的再说一遍?”朱肃的声音冷得能掉冰渣子。

  金石灿被他这气势吓得一哆嗦,但还是梗着脖子喊道:“就是你!我们人证物证俱在!”

  “证你老母!”

  朱肃懒得跟他废话,抬起脚,卯足了劲,一脚就踹在了金石灿的胸口上。

  “砰”的一下。

  金石灿整个人像个破麻袋一样倒飞了出去,在光滑的金砖地面上滑行了好几米。

  最后“哎哟”一声,捂着胸口蜷缩成了一团。

  全场死寂。

  所有人都被朱肃这简单粗暴的动作给干懵了。

  当朝殴打外国使节?

  还是在奉天殿上,当着皇帝和满朝文武的面?

  五殿下,您这也太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