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竟然成了个反贼?-《开局救下必死之人,老朱你别追了》

  足利……义满?

  公子竟然派他去执行任务?

  这……这是何等的魄力和手段!

  让自己的手下败将,去替另一个即将归顺自己的人报仇。

  这一手操作,简直是神来之笔!

  张竹心中的震撼,已经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他看着眼前这个年轻得过分的公子,第一次感觉到了发自灵魂深处的敬畏。

  良久,张竹才从巨大的震惊中回过神来,他再次跪倒在地,这一次,是心悦诚服,五体投地。

  “公子……公子神机妙算,草民……不,属下佩服!彻底佩服了!”

  他忽然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复仇的火焰。

  “公子!属下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说。”

  “请让属下也一同前往!我要亲眼看着那两个畜生授首!我要亲手!为我女儿报仇!”

  朱肃看着他血红的眼睛,点了点头。

  “可以。你自己去联络足利义满的船队,就说是我准了。”

  “多谢公子!”

  张竹再次重重磕头,起身之后,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变得不一样了。

  ……

  两个月后。

  高丽,露梁海。

  一场惨烈无比的海战落下了帷幕。

  海面上,到处都是断裂的船板和漂浮的尸体。

  足利义满的船队,以绝对的优势,碾碎了穆三娘和金贺的海寇。

  张竹亲手斩下了穆三娘的头颅,当场长号痛哭,大仇得报。

  此战之后,方国珍旧部,以张竹和方登达为首的大小势力,正式宣布,全部归附朱肃。

  至此,整个东南沿海的海上势力,经过一轮残酷的洗牌,只剩下了两家。

  朱肃,以及盘踞在另一片海域的,张若兰。

  而就在朱肃的势力如日中天之时。

  一封八百里加急的奏折,也从宁波府,送到了应天府,大明皇帝朱元璋的案头。

  朱元璋最近心情不错。

  扬州等地报上来说,今年的水稻用了新法培育,亩产大增,百姓喜获丰收。

  这让劳碌一生的老朱,感到十分欣慰。

  他随手拿起宁波知府的奏折,打开一看,眉头先是微微一皱。

  “……海寇朱八重,聚众数万,盘踞舟山,平倭寇,收海寇,势已滔天……”

  朱八重?

  咱老朱家的亲戚?

  朱元璋嘀咕了一句,继续往下看。

  当他看到奏折里详细描述了“朱八重”如何设计全歼五千倭寇精锐,生擒其首领足利义满,又是如何收服方国珍旧部时,脸上的表情变得古怪起来。

  这打仗的风格,这布局的手段……怎么这么眼熟?

  “来人!”朱元璋喊道。

  “皇上。”

  “去给咱查查,这个朱八重,到底是个什么来路!”

  半个时辰后,锦衣卫指挥使蒋瓛,面色古怪地前来回话。

  “启禀皇上……查,查清楚了。”

  “说!”

  “那个……所谓的反贼朱八重,其实是……是吴王殿下。”

  老五,朱肃?

  那个混小子,不好好在封地待着,跑到海上去当反贼了?还给自己取名叫朱八重?

  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咱老朱家的种?

  “噗——”

  朱元璋一口茶水喷了出来,气得直乐。

  “好啊!好个混小子!”

  他看着奏折上“势已滔天”四个字,又好气又好笑。

  “传旨!”

  朱元璋猛地一拍桌子。

  “着礼部拟旨,招安舟山反贼朱八重!”

  “封其为靖海军节度使,总管东南沿海一切军政要务!让他给咱,滚回来见驾!”

  圣旨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舟山。

  当朱肃接到圣旨,看着上面“招安”两个大字时,整个人都傻了。

  他一脸懵逼地看着前来宣旨的太监。

  “我?”

  “反贼?”

  “我?”

  朱肃指着自己的鼻子,满脸的不可思议。

  “反贼?”

  他看看手里的圣旨,又看看面前的李景隆几人,感觉整个世界都透着一股荒诞。

  自己辛辛苦苦在外面平倭寇,收海盗,整合海上势力,。

  结果到头来,在自家老爹眼里,竟然成了个反贼?

  这叫什么事啊!

  “殿下!您可别乱说!”

  李景隆一听到“反贼”两个字,吓得脸都白了,下意识地就往后退了两步,拼命摆手。

  “这……这跟我可没关系啊!我什么都不知道!我就是个跟着您混饭吃的,纯属路过!”

  那撇清关系的架势,活脱脱一个卖队友的典范。

  常升在一旁看得直翻白眼,一脸鄙夷。

  朱肃没好气地瞪了李景隆一眼。

  “行了!瞧你那点出息!宣旨的太监已经被我打发走了,压根没让他进岛,你慌个什么?”

  “啊?走了?”

  李景隆先是一愣,随即捶胸顿足,满脸懊恼。

  “哎呀!殿下您怎么不让他进来瞧瞧!也让他开开眼,看看咱们舟虎岛如今是何等气派!何等威风!”

  他话锋一转,脸上又带上了几分后怕。

  “不对不对……幸亏没让他进来。”

  “这要是让他看见了,咱们这几千号人,还有这港口里的战船,那不就坐实了您要造反吗?”

  李景隆急得在原地团团转,嘴里念念有词,最后猛地一拍大腿。

  “有了!殿下,我有计了!”

  他凑到朱肃面前,压低了声音,脸上带着一丝诡计得逞的兴奋。

  “咱们就对外放出风声,说反贼头子朱八重,在和穆三娘的火并之中,不幸身亡,尸骨无存!”

  “然后您呢,就悄悄地回扬州去,继续当您的逍遥王爷。”

  “这朱八重一死,反贼不就没了吗?这事儿,不就过去了嘛?这叫金蝉脱壳!”

  “你这出的什么馊主意!”

  常升听不下去了,瓮声瓮气地反驳道。

  “殿下本来就不是反贼,你搞这么一出,不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吗?”

  “你懂什么!”李景隆梗着脖子争辩。

  “圣旨上白纸黑字写着‘反贼朱八重’!皇上那是金口玉言!说你是反贼,你就是反贼!”

  “现在只要朱八重死了,这反贼的帽子自然就摘了!殿下还是那个尊贵的吴王殿下,这叫万无一失!”

  眼看两人又要吵起来,一旁的周绍连忙出来打圆场。

  “景隆的计策虽然……嗯,有些急躁,但也不是全无道理。”

  他沉吟片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们可以将‘朱八重身亡’作为一条后路。”

  “殿下可以先回京面圣,向皇上陈明一切。”

  “如果……我是说如果,皇上龙颜大怒,局面难以挽回,咱们再执行这个计划也不迟。”

  “行了行了,都别吵了。”

  朱肃被他们吵得一个头两个大,不耐烦地挥了挥手。

  “什么死不死的,听着就晦气。”

  李景隆还是满脸担忧。

  “可是殿下,您就这么回去,万一皇上真的动了气……我爹非得打断我的腿不可!”

  “怕什么?”朱肃斜了他一眼,嘴角一撇。

  “天塌下来有本王顶着。再说了,我爹还能真把我怎么样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