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三国:我在三国支教》

  8

  即便最终兵败被曹操所擒,曹操仍存招揽之意。

  那刘备却轻飘飘一句话,暗施毒手,断送性命。

  奉先且去院中发泄吧!

  陈宫向黄忠微微颔首。

  黄忠会意,猛然一拳直取吕布。

  吕布猝不及防挨了重重一击。

  登时狂性大发。

  刘备鼠辈,还敢暗算于我,我必取你首级!

  说罢便追着黄忠冲出厅堂。

  二人在院中拳来脚往,战作一团。

  府中侍卫闻声赶来,各执兵器戒备。

  尤其将大厅门户护得严实。

  陈宫排开众人道:收起兵刃,此乃吕将军与黄将军切磋武艺,不得上前。

  全部退下,莫要打扰。待他们乏了,便送往叶先生处歇息!

  陈宫心知当世能安抚这二将的,惟叶辉一人而已。

  若二人有所损伤,亦只有叶辉能医治。

  故早做安排。

  揉着太阳穴,陈宫实在支撑不住,往后院歇息去了。

  此番算是真切体会到了叶辉的不易,这说书之道,当真不简单。

  难为叶先生讲述这许多回,将汉末三国讲得如此透彻详尽。

  带着浓浓倦意,陈宫终于沉沉睡去。

  当陈宫睁开双眼,窗外已是夕阳西斜。

  他脱口就问:吕布和黄忠怎样了?

  管家毕恭毕敬地答道:回家主,两位半个时辰前力竭昏迷,已送往叶大夫处诊治。

  这场比试竟持续了如此之久。

  不知交锋了多少回合。

  现下情况如何?可有大碍?陈宫追问。

  叶大夫诊治时,把您好一顿数落,管家如实回禀,说您不该将吕**唤作吕布,引得二位动了真火。

  所幸都是皮肉伤,内伤也不重,调养几日便可痊愈。

  陈宫听罢,面上肌肉不由抽动。

  这也能怪到我头上!

  见主人沉默,管家继续道:经针灸治疗后,二人都已苏醒。

  黄将军倒无异常。

  只是吕将军神情恍惚,似有心事,口中不断念叨着刘备小儿

  陈宫心中了然,挥手吩咐:退下吧,此事不得外传。

  遵命。管家躬身退下。

  斟酌再三,陈宫提笔将此事始末写成书信,准备呈报曹操。

  转念又觉不妥。

  遂将近日见闻一并记下,虽略去细枝末节,但主旨未变。

  只盼曹操等人能领会其中关键。

  随即派人快马加鞭送往许县。

  刘备小儿……刘备小儿……

  病房内,吕布仍在不停呓语,听得叶大夫不胜其烦。

  先生,家父当真无碍吗?

  吕玲绮眼眶泛红,望着父亲这副模样心如刀绞。

  虽说这个父亲平素疏于管教,终究是血浓于水。

  叶大夫叹道:令尊体格强健,气血旺盛得很。

  只是执念太深,总把自己当成吕布,满脑子想着诛杀刘备。

  话说,你们吕家先祖真是吕布不成?

  吕玲绮闻言一惊。

  父亲本就是吕布, ** 刘备也是事实。

  先生莫要胡乱揣测,她慌忙辩解,我们吕家怎会是吕布后裔?

  不过是家父仰慕吕布威名,自诩是曹家村第一恶霸......个中缘由,先生想必明白。

  叶大夫听罢会意一笑。

  对这位吕恶霸的往事顿时失了兴致。

  我来帮你

  医务室里,叶辉对吕玲绮说道:再等一天看看,过了这个阶段,你父亲会从幻觉中清醒过来。他下意识想拍拍吕玲绮的肩膀,突然想起两人曾有过亲密接触,不由得收回了手。

  多和他聊聊村里的事,我去配些清热去火的药,待会让典三送来。叶辉说完便离开了。

  走出医务室,黄舞蝶迎面跑来。叶辉指了指旁边的凉亭:去那边说。

  在凉亭里,黄舞蝶看着叶辉的侧脸,想起那天的亲密情景,脸突然红了。叶辉没注意到她的异样,说道:你父亲只是皮外伤,休养几天就好。

  先生,我父亲没事,那我们之间呢?黄舞蝶突然问道。这句话让叶辉愣住了。

  另一边,张济的驻地。

  请转告曹公,张某没有雄心壮志,不想参与纷争。张济对曹操的使者吕虔说。

  吕虔平静地回应:我会如实转达。不过希望将军保持中立。

  离开后,张济的侄子张绣不解地问:叔父为何拒绝曹操?他如今实力最强,正需要人才...

  张济摇摇头没有回答。

  张济斜睨张绣一眼,语重心长道:绣儿,终究是嫩了些!

  曹孟德虽坐拥四州之地,却无险可守,四面皆敌,看似强盛,实则根基不稳!

  只需一场败仗,四州顷刻分崩离析,诸侯必群起瓜分。

  此谓外强中干!

  原来如此!

  张绣恍然顿悟。论韬略远见,他确实不及叔父。张绣本就是个直来直去的武夫,哪比得上张济这般从行伍摸爬滚打出来的老狐狸。

  如今张济更非昔日校尉,已是天子钦封的安东将军、平阳侯,可谓权势熏天。

  可这般岂不是得罪曹操?张绣仍有顾虑。

  张济嗤笑道:他敢动我们分毫?

  弘农乃咽喉要地,东可威慑洛阳,西扼函谷关,曹孟德西进必经于此!

  否则他月月送来粮盐布帛,真当是善心大发?

  若归顺于他,莫说这些好处,怕是连性命都要攥在别人手里!

  说到底,张济如今位极人臣,早已飘飘然。自觉与曹操平起平坐,岂肯俯首称臣?

  这般逍遥日子,他求之不得。更欲借曹操讨伐郭李之机,从中渔利。待郭李伏诛,天子落入曹操之手,他张济便再无价值。

  眼下当务之急,是收编更多西凉军马。即便他日不得不降曹,也要手握重兵,做个举足轻重的角色。

  当然,前提是曹操能斗垮袁绍,真正坐稳霸主之位。

  张绣听得怔忡。原来称霸一方,竟有这般多弯弯绕绕。

  绣儿,叔父这一切迟早都是你的。张济见他 ** ,又叮嘱道:如今我们好歹算一方诸侯,你不仅要习武,更要懂权谋之术。否则迟早被曹操这等奸雄生吞活剥!

  ……

  却说吕虔至华阴见段煨。段煨听明来意,只淡淡道:若弘农愿放行,本将绝无二话。

  曹公若能扶助朝廷,我与众将自当效忠!

  言下之意,曹操西征关中,他绝不阻拦。

  谁持天子令,他便效忠谁。

  至于朝堂由谁掌控,与他无关。

  这般答复已令吕虔极为满意。

  较之张济的模棱两可,段煨之言可谓直白。

  但也让吕虔看透,此人不过是个圆滑自保之徒。

  指望他相助无望,至多两不相帮。

  多谢段将军,待我回禀主公,厚礼必不吝啬!吕虔亦给段煨喂了颗定心丸。段煨闻言笑眼弯弯,甚是满意。

  曹操向来出手阔绰,每月送往张济与他处的物资极为丰厚,粮帛盐酒样样俱全。

  着实让段煨享尽好处。

  故而他也不愿断了这条财路,纵使不喜曹操,这般豪阔的主顾天下难寻!

  子恪先生,我们是返许县,还是转道河东?副使请示道。

  吕虔略作思索:你回许县禀报张济、段煨之事,我独往河东。

  河东才是此番谋局关键。

  此乃曹操特意交代。

  事关重大,知者愈少愈好。

  谨遵子恪先生之命!

  副使虽不解河东有何要紧,却不敢多问。

  ............

  许县,镇东将军府。

  荆州准备如何?

  曹操环视众人。

  许县已调度妥当,只待军令便可挥师南下,与刘表决战南阳。

  此战至关重要。

  胜则威震荆州,使刘表不敢北顾,更可直逼襄阳。

  同时能暗遣奇兵西取关中。

  若败则神话破灭,损兵折将,必遭袁术、袁绍群起攻之,四州动荡。

  禀主公,刘表调集二十万水陆大军驻守南阳,蔡瑁已至宛城布防,增筑城防工事。郭嘉详述荆州军情,使众人皆明局势。

  另有一事...蔡瑁新得大将,恰是主公素来欲招揽之人。

  众人闻言,俱将目光投向曹操。

  曹操神情一滞,竟又错失一位良将?

  究竟是何人?曹操冷声追问。

  郭嘉回禀:此人姓陈名到,字叔至,乃汝南人士。

  苦寻多时未果,今竟现身宛城!

  此人正是为刘备操练白毦精兵的大将。

  其勇武可比肩赵云。

  曹操顿觉心如刀绞。

  如此将才,怎会投效蔡瑁这等庸碌之徒。

  当真匪夷所思。

  陈到?籍籍无名之辈罢了!

  既是汝南人士,若真有本事,早该来许都效命才是!

  豫州已归我多时,至今未见其人影,想必武艺 ** ,才会去蔡瑁处寻个前程!

  众臣议论纷纷,除戏志才与郭嘉外,余者皆不识陈到。

  荀攸询道:奉孝,此人可是寒门子弟?

  汝南陈氏并非望族。

  郭嘉笑道:公达慧眼如炬!

  荀攸闻言莞尔:那便不足为虑了。

  此言一出,众人更觉困惑。

  荀彧解释道:蔡瑁出身荆州豪族,连文聘这等将门之后都不放在眼里,区区寒门出身的陈到,岂能得他重用?

  闻听此言,曹操顿觉宽慰。

  明珠暗投,良将未遇明主!

  既如此,我军当即刻南下!曹操令道:

  此番亲征,以徐晃为先锋,率两万精兵直取南阳,先克宛北诸城!

  许褚、曹洪、朱灵、李整、马超、赵云、韩浩、李典、张辽等将随行!

  另带戏志才、程昱、荀攸、郭嘉、满宠、 ** 南下,荀彧留守许都,总理后方事务!

  众臣齐声应诺。

  待众人退去,曹操见郭嘉与荀彧仍留殿中。

  不禁问道:奉孝还有何事?

  郭嘉禀道:主公,徐州突发变故,方才未及禀明。

  徐州!

  莫非袁术已与刘表联手?

  速速道来!曹操神色凝重归座。

  此时袁术若趁机发难,着实棘手。

  广陵太守赵昱急报,孙策已渡江攻占海陵、江都等城!郭嘉沉声道:

  孙策此番不仅劫掠,更欲长久占据城池!

  袁术亦派兵屯驻下邳边境,似有意策应孙策!

  孙策!

  竟忘了这头江东幼虎。

  袁术兵力虽众,却胆小如鼠,挨了顿揍就再不敢随便动弹。

  谁料竟会派孙策来搞偷袭。

  偏生选在广陵这穷乡僻壤。

  实在是远水难救近火。

  从许县发兵增援纯属徒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