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把于谦叫来!-《曝光朱棣吃猪食,朱元璋笑疯了》

  于谦脸色煞白,嘴唇颤抖,最终还是只能退了回去。

  命令下达,明军再次行动起来。

  只是这一次,不再是夜间的奇袭,而是在瓦剌人眼皮子底下的强行推进。

  士兵们喊着号子,推动着沉重的红夷大炮,在雪地里艰难前行。

  整个大军的阵型,因为炮兵的移动,出现了巨大的混乱和空当。

  约一个时辰之后。

  “轰隆隆……”

  远方的地平线上,突然传来了万马奔腾的雷鸣!

  下一秒,朱瞻基和护卫将军樊忠冲进了中军大帐,两人脸上都失去了血色,写满了极致的恐惧。

  “皇爷爷!不好了!”

  “陛下!出……出大事了!”

  永乐大帝心中咯噔一下,一把抓住樊忠的衣甲。

  “慌什么!说!”

  樊忠的声音都在发抖。

  “敌……敌袭!是瓦剌人的骑兵!”

  “他们……他们不知从哪个山沟里冒了出来,趁着我军挪动大炮,阵型大乱的机会,对我们发起了决死冲锋!”

  “炮兵阵地……炮兵阵地快要守不住了!”

  “他们……他们正朝着中军大帐杀过来了!”

  “什么?!”

  永乐大帝整个人都懵了。

  他一把推开樊忠,冲出军帐,正看到远处瓦剌骑兵如同一道黑色的潮水,撕开了明军混乱的防线,正以无可阻挡之势,向着他的帅旗方向席卷而来!

  他最担心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

  “皇爷爷!”

  朱瞻基扑了过来,拉住他的胳膊,带着哭腔喊道:“敌军势大,我军阵脚已乱!此地不宜久留,我们必须马上撤退!暂避锋芒啊!”

  “撤?”

  永乐大帝的眼睛瞬间红了,脸上满是羞辱和暴怒。

  “朕的大明军队,竟然被一群残兵败将杀得如此狼狈?朕的字典里,没有撤退这个词!”

  他猛地抽出腰间的战刀,指向前方。

  “取朕的战甲和宝刀来!朕要亲率将士,手刃这帮狗娘养的杂碎!”

  他竟然想亲自上阵!

  “皇爷爷!不可啊!”

  朱瞻基见状,魂都快吓飞了。

  他顾不上君臣之礼,直接从背后用尽全身力气,抱住了自己的爷爷。

  “您是三军主帅!是大明的皇帝!您若是有个三长两短,这十几万大军就全完了!大明的天……就塌了啊!”

  “您不能冲动!绝对不能!”

  “放开朕!”永乐大帝疯狂挣扎,状若怒狮,“给朕放开!护驾!护驾何在!给朕拿下他!”

  周围的将士们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樊忠咬了咬牙,对着亲卫们使了个眼色。

  几名魁梧的将士立刻上前,一边告罪,一边拉住了永乐大帝的胳膊。

  “陛下,得罪了!”

  “为了大明,您必须撤!”

  他们不由分说,半拖半架着仍在怒吼咆哮的永乐大帝,朝着后方奔去。

  虚空之中,刚刚还在为永乐大帝的固执而生气的朱元璋,看到这一幕,却是双眼放光,猛地一拍大腿!

  “好!好啊!”

  “这才是咱老朱家的好圣孙!临危不乱,有勇有谋,当断则断!”

  他满脸都是骄傲和欣慰,指着画面中的朱瞻基,对众人炫耀道:“看见没!这魄力!这决断!比那个逆孙朱允炆,不知道强了多少倍!”

  一提到朱允炆的名字,他脸上的笑容就消失了。

  “哼!一想到那个只会哭哭啼啼,把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拱手让人的逆孙,咱的气就不打一处来!”

  那个逆孙跟眼前的朱瞻基比起来,那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看看!看看咱这圣孙!”

  “这才叫临危不乱!这才叫当断则断!”

  ……

  与此同时。

  画面之中,明军大营早已化作一片火海。

  一处偏僻的深山之中,永乐大帝在一众亲卫的护送下,狼狈不堪地躲藏着。

  山谷外,喊杀声和兵器碰撞的声音隐约传来,像是一把把钝刀,切割着这位大帝高傲的内心。

  “朕……朕竟然会败得如此之惨……”

  永乐大帝靠在一块岩石上,脸色灰败,眼神空洞。

  “竟然要躲在这种山沟里苟延残喘……”

  他一生征战,何曾有过今日这般的狼狈?

  这是奇耻大辱!

  “皇爷爷,胜败乃兵家常事,您不必如此。”

  朱瞻基跪坐在他身边,声音里满是担忧。

  “这次是孙儿的错,孙儿该劝您不挪动大炮,给了瓦剌人可乘之机。”

  “不……”永乐大帝缓缓摇头,声音沙哑,“是朕……是朕太固执了。”

  “告诉朕,冲进马哈木大本营,直捣黄龙的……是谁?”

  朱瞻基心头一颤,低声回答。

  “是……是也先。”

  “也先……”

  永乐大帝咀嚼着这个名字,牙齿咬得咯咯作响,一股血腥味从喉咙里涌了上来。

  “好一个也先!好一个马哈木!”

  他猛地一拳砸在身旁的岩石上,指节破裂,鲜血淋漓。

  “朕当初就该将他们祖孙二人碎尸万段,挫骨扬灰!”

  “朕悔啊!”

  “噗!”

  一口鲜血喷了出来,染红了身前的土地。

  “皇爷爷!”

  朱瞻基大惊失色,连忙扶住他的身体。

  “快!快传御医!”

  “咳……咳咳……”

  永乐大帝摆了摆手,剧烈地咳嗽起来,每一次咳嗽都牵动着胸口的旧伤,让他痛苦不堪。

  他能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快要到极限了。

  “于谦……”

  “把于谦……给朕叫来!”

  很快,同样满身尘土的于谦被带到了永主大帝面前。

  “陛下。”

  于谦躬身行礼,神色沉静,仿佛眼前的溃败并没有动摇他的心神。

  永乐大帝抓住他的手臂,用尽力气问道。

  “于谦,你告诉朕,现在收拢残兵,与汉王、赵王的兵马合并一处,还有没有……一战之力?”

  这是他现在唯一能想到的办法了。

  然而,于谦却摇了摇头。

  “陛下,万万不可!”

  “为何?!”永乐大帝瞪大了眼睛。

  于谦直视着皇帝的眼睛,分析道。

  “陛下,我军如今阵型已乱,士气低落,若是强行收拢大军,只会让我们变成一个更大、更臃肿的靶子!”

  “瓦剌骑兵来去如风,他们会像狼群一样,不断撕咬我们,直到把我们彻底拖垮、耗死!”

  “那……那该如何是好?”朱瞻基急切地问。

  于谦的目光转向远方喊杀声传来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置之死地而后生!”

  “我军尚有三千营和五军营这两支精锐在死战不退,他们就是我们最后的希望!”

  “我们非但不能退,还要把所有能动用的力量全部压上去,全力猛攻!以攻代守!”

  “只要能冲垮瓦剌人的中军,斩杀马哈木,此战……尚有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