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衬衫与泥田
1992年的夏天,辽北农村的太阳毒得能晒裂地皮。村东头的稻田里,男人们赤着脚踩在泥水里,裤脚卷到膝盖,汗珠砸在秧苗上,瞬间就没了踪影。唯独老陈家的田埂上,始终空着一个位置——老陈正蹲在自家屋檐下,手指轻轻摩挲着一件红色荷花边衬衫。
那衬衫是他托去广州打工的堂弟捎的,布料滑溜溜的,领口缀着一圈细细的白蕾丝,在满是土腥味的农家院里,显得格外扎眼。他把衬衫贴在胸口,又抬手理了理自己的衣领,转身对着堂屋挂着的旧镜子比划。镜子是妻子结婚时陪嫁的,边缘已经掉了漆,却能勉强映出他的模样:眉眼还算周正,只是常年干活的手有些粗糙,攥着衬衫的指节微微发白。
“你咋还蹲在这儿?西边那块地的秧苗再不插,就赶不上节气了。”妻子扛着锄头从田里回来,裤腿沾满泥水,头发被汗湿得贴在额头上。她话音刚落,就看见老陈慌忙把衬衫往身后藏,耳根子红得像天边的晚霞。
阳光透过屋檐的缝隙,落在老陈的侧脸上。妻子忽然愣了愣——他平日里总穿灰扑扑的中山装,裤线永远熨得笔直,连下地都要仔细擦净鞋上的泥,此刻对着镜子抿唇调整衬衫领口的模样,少了几分庄稼汉的憨厚,多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柔软,像藏在粗布底下的棉花,轻轻一碰,就露出内里的温软。
“我……我帮你把午饭热了。”老陈避开妻子的目光,转身往厨房走,脚步有些慌乱。妻子看着他的背影,没再多问,只是把锄头靠在墙上时,指节攥得有些发白。她不是没察觉异常:这两年老陈越来越不爱出门,男人们凑在一起打牌喝酒,他总找借口躲在家里;夏天去河边洗澡,他也从来只等所有人走光了才去,连换衣服都要躲在芦苇丛里。
真正撞破这层隐秘的,是老陈的母亲。秋收后的一天,老太太翻箱倒柜找腌菜的坛子,无意间拉开了老陈衣柜的最底层抽屉。里面没有农具,没有旧衣服,只有一叠叠叠得整整齐齐的花布衫——有带碎花的,有绣着牡丹的,还有一件天蓝色的连衣裙,裙摆上的蕾丝花边已经有些磨损,显然是被人反复摩挲过。
老太太的手指抚过布料,冰凉的丝绸蹭得指尖发麻。她想起前阵子老陈半夜在院子里晾衣服,想起他越来越细腻的皮肤,想起他看着村里姑娘穿裙子时躲闪的眼神,眼泪忽然就掉了下来。她把抽屉悄悄推回去,靠在衣柜上叹了口气,声音轻得像风:“这孩子,怕是魔怔了。”
老陈其实知道母亲发现了秘密。有天晚上他起夜,看见母亲房间的灯还亮着,门缝里漏出的光里,母亲正拿着那件天蓝色连衣裙,用手轻轻抚平裙摆的褶皱。那一刻,老陈靠在墙上,眼泪无声地砸在地上。他想起小时候偷偷穿母亲的花袄,被父亲骂“没出息”,是母亲把他护在身后,说“孩子只是觉得好看”;想起长大后按部就班结婚生子,夜里却总梦见自己穿着裙子,走在洒满阳光的田埂上。
日子就这么不咸不淡地过着。老陈还是不爱下地,妻子便一个人扛下了十几亩庄稼,从春耕到秋收,晒得越来越黑,手也越来越粗糙。傍晚时分,妻子从田里回来,总能看见老陈在院子里做饭,饭菜的香气飘满整个院子,桌上摆着的,永远是她爱吃的几道菜。有时候妻子累得坐在门槛上发呆,老陈会递过一杯温水,轻声说“歇会儿吧,我来收拾”。
夕阳落在两人身上,把影子拉得很长。妻子看着老陈忙碌的背影,忽然觉得,或许有些秘密不用戳破,有些不一样也没那么可怕。就像老陈藏在衣柜里的花布衫,就像她扛在肩上的锄头,都是这个家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92年的夏天,辽北农村的太阳毒得能晒裂地皮。村东头的稻田里,男人们赤着脚踩在泥水里,裤脚卷到膝盖,汗珠砸在秧苗上,瞬间就没了踪影。唯独老陈家的田埂上,始终空着一个位置——老陈正蹲在自家屋檐下,手指轻轻摩挲着一件红色荷花边衬衫。
那衬衫是他托去广州打工的堂弟捎的,布料滑溜溜的,领口缀着一圈细细的白蕾丝,在满是土腥味的农家院里,显得格外扎眼。他把衬衫贴在胸口,又抬手理了理自己的衣领,转身对着堂屋挂着的旧镜子比划。镜子是妻子结婚时陪嫁的,边缘已经掉了漆,却能勉强映出他的模样:眉眼还算周正,只是常年干活的手有些粗糙,攥着衬衫的指节微微发白。
“你咋还蹲在这儿?西边那块地的秧苗再不插,就赶不上节气了。”妻子扛着锄头从田里回来,裤腿沾满泥水,头发被汗湿得贴在额头上。她话音刚落,就看见老陈慌忙把衬衫往身后藏,耳根子红得像天边的晚霞。
阳光透过屋檐的缝隙,落在老陈的侧脸上。妻子忽然愣了愣——他平日里总穿灰扑扑的中山装,裤线永远熨得笔直,连下地都要仔细擦净鞋上的泥,此刻对着镜子抿唇调整衬衫领口的模样,少了几分庄稼汉的憨厚,多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柔软,像藏在粗布底下的棉花,轻轻一碰,就露出内里的温软。
“我……我帮你把午饭热了。”老陈避开妻子的目光,转身往厨房走,脚步有些慌乱。妻子看着他的背影,没再多问,只是把锄头靠在墙上时,指节攥得有些发白。她不是没察觉异常:这两年老陈越来越不爱出门,男人们凑在一起打牌喝酒,他总找借口躲在家里;夏天去河边洗澡,他也从来只等所有人走光了才去,连换衣服都要躲在芦苇丛里。
真正撞破这层隐秘的,是老陈的母亲。秋收后的一天,老太太翻箱倒柜找腌菜的坛子,无意间拉开了老陈衣柜的最底层抽屉。里面没有农具,没有旧衣服,只有一叠叠叠得整整齐齐的花布衫——有带碎花的,有绣着牡丹的,还有一件天蓝色的连衣裙,裙摆上的蕾丝花边已经有些磨损,显然是被人反复摩挲过。
老太太的手指抚过布料,冰凉的丝绸蹭得指尖发麻。她想起前阵子老陈半夜在院子里晾衣服,想起他越来越细腻的皮肤,想起他看着村里姑娘穿裙子时躲闪的眼神,眼泪忽然就掉了下来。她把抽屉悄悄推回去,靠在衣柜上叹了口气,声音轻得像风:“这孩子,怕是魔怔了。”
老陈其实知道母亲发现了秘密。有天晚上他起夜,看见母亲房间的灯还亮着,门缝里漏出的光里,母亲正拿着那件天蓝色连衣裙,用手轻轻抚平裙摆的褶皱。那一刻,老陈靠在墙上,眼泪无声地砸在地上。他想起小时候偷偷穿母亲的花袄,被父亲骂“没出息”,是母亲把他护在身后,说“孩子只是觉得好看”;想起长大后按部就班结婚生子,夜里却总梦见自己穿着裙子,走在洒满阳光的田埂上。
日子就这么不咸不淡地过着。老陈还是不爱下地,妻子便一个人扛下了十几亩庄稼,从春耕到秋收,晒得越来越黑,手也越来越粗糙。傍晚时分,妻子从田里回来,总能看见老陈在院子里做饭,饭菜的香气飘满整个院子,桌上摆着的,永远是她爱吃的几道菜。有时候妻子累得坐在门槛上发呆,老陈会递过一杯温水,轻声说“歇会儿吧,我来收拾”。
夕阳落在两人身上,把影子拉得很长。妻子看着老陈忙碌的背影,忽然觉得,或许有些秘密不用戳破,有些不一样也没那么可怕。就像老陈藏在衣柜里的花布衫,就像她扛在肩上的锄头,都是这个家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