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新课程引争议,部分家长反对-《凤途冰魄:逆袭女帝传奇》

  晨光刚照进文渊阁的窗棂,春桃快步走进来,手里攥着一张纸条。

  “娘娘,尚仪局刚传来的记录。”她低声说,“今早体操课,三位小皇子没到。贵妃那边回话说,孩子身子疲软,不宜动跳。”

  苏桐正翻看学生昨日的绘画习作,闻言停了笔。

  “只有体操课缺席?”

  “是。音乐和绘画都去了,就体操推辞了。另外……”春桃顿了顿,“李答应和赵美人托人递了话,说公主学画也该适可而止,莫要沾了匠气,失了身份。”

  苏桐放下手里的画纸。那是一幅稚嫩却认真的兰草图,墨色浓淡不一,但看得出用心。

  她没说话,起身走到案前,拉开抽屉取出一册厚本。这是近半月来所有课程的出勤与表现记录。她一页页翻过去,手指在几个名字上停留片刻。

  “把这几日参加新课的学生名单列出来,再标出他们文化课的成绩变化。”

  春桃应声去办。

  苏桐重新坐下,提笔开始写一份文书。她不打算争辩,也不打算求情。她要让人看到结果。

  半个时辰后,春桃将整理好的数据放在她面前。三十七名学生中,有二十九人全程参与新课。其中二十一名在算术测验中成绩提升,十五人课堂发言次数增加。最明显的是小皇子李昭——从前从不开口,如今已能在众人面前背诵《户律》条文。

  苏桐将这些内容归纳成五点,写进《艺启课成效简报》。每一条后面都附上具体例子。最后加了一句:教育之本,不在拘形,而在启心。

  她合上文书,对春桃说:“等会皇帝若召见,就把这个呈上去。”

  春桃点头:“要不要先派人送去御前?”

  “不必。他若想看,自然会问。”

  果然,午前消息传来,玄烨宸命她乾清宫觐见。

  苏桐捧着文书进去时,皇帝正坐在案后批阅奏折。他抬头看了她一眼,神色平静,但眉间有些许疲惫。

  “你可知昨夜几位妃嫔联名递了话?”他放下朱笔,“说孩子每日要读书、习字、练算,如今又添乐舞体操,累得睡不安稳。她们担心伤了根本。”

  苏桐将文书轻轻放在案上。

  “臣妾带来了这半个月的记录,请陛下过目。”

  玄烨宸翻开第一页,目光扫过那些整齐的数据和案例。他看得慢,一页看了许久。

  殿内安静,只有纸张翻动的声音。

  良久,他合上文书,抬眼问:“你说的那个李昭,真敢当众说话了?”

  “不止说话。”苏桐答,“昨天他主动指出账册中的错漏,还用了您教过的稽查法。”

  玄烨宸微微一怔:“朕没教过他。”

  “但他听过您与户部大臣议事。”她说,“孩子们比我们想象的记得多。”

  皇帝沉默片刻,又问:“体操真的有用?不是嬉戏?”

  “臣妾让孩子们每天做三组动作,每次一刻钟。心跳加快,额头出汗,精神反而更足。昨儿下午的算术课,专注时间比之前长了半柱香。”

  玄烨宸盯着她:“可她们怕的不是累,是不像样。”

  “那什么是样?”苏桐反问,“只会跪拜行礼,低头念书,就是皇家子弟该有的样子?可这样的孩子,将来如何理政、断案、带兵?他们连自己的心跳都感觉不到,怎么听百姓的呼声?”

  皇帝没有立刻回应。

  她没再说话,只静静站着。

  风吹开窗扇,吹动案上的纸角。

  玄烨宸终于开口:“由你处置。”

  苏桐点头:“谢陛下。”

  “但有一点。”他看着她,“你要让她们看见好处。不是你说有用就有用,得让做母亲的亲眼看到。”

  “臣妾明白。”

  回到文渊阁,苏桐叫来春桃。

  “把这份简报抄五份,每份都配上几张学生的画,还有体操的动作图解。你亲自送去贵妃、李答应、赵美人那里。”

  春桃迟疑:“她们未必肯收。”

  “那就放在门口,附一张纸条。”

  “写什么?”

  “写‘若您愿来听课,随时恭候’。”

  春桃记下,转身要走。

  “等等。”苏桐又说,“再去尚仪局借一块木牌,在文渊阁外立起来。”

  “写什么内容?”

  “写‘学堂开放日,三日后举行。欢迎诸位娘娘亲临观摩’。”

  “落款怎么写?”

  苏桐想了想:“不写诏令,也不写告示。就写‘诚邀’,然后署我的名字。”

  春桃去了。

  傍晚时分,她回来禀报:“牌子已立好,帖子也都送到了。贵妃那边收下了,但没回话。李答应看了画,问能不能留着。赵美人让宫女来说,她会考虑来看看。”

  苏桐站在窗前,望着那块新立的木牌。夕阳照在上面,字迹清晰可见。

  她转身回到案前,打开《月报》初稿,继续修改。

  窗外,宫道尽头有几名宫女走过,其中一个回头望了眼文渊阁,指了指那块牌子,说了句什么,同伴笑了两声,快步离开。

  苏桐没在意。

  她把最后一行字改完,合上册子。

  这时春桃进来,手里拿着一封信。

  “柳娘送来的。她说昨晚梦见孩子们上课的样子,早上醒来就写了这封信。”

  苏桐拆开看了。

  信里说,她一辈子教过无数学生,但从没见过这么认真的一群孩子。有个小公主下课后抱着琵琶不肯撒手,问她“声音是不是有颜色”。她答不上来,可那一瞬间,她觉得自己才是被启蒙的人。

  苏桐看完,轻轻折好信,放进抽屉。

  她起身走到讲台边,把明天要用的识字卡摆好。第一张是“动”,第二张是“听”,第三张是“画”。

  笔架上挂着一支新毛笔,笔锋齐整,还未蘸墨。

  她伸手取下,对着光看了看,放回原处。

  三日后就是开放日。她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来,也不知道她们看了之后会不会改变主意。

  但她知道,只要有一个孩子因为这些课变得不一样,这件事就值得做下去。

  风从窗外吹进来,掀动桌上的纸页。

  苏桐站着没动,目光落在那块立于院中的木牌上。

  牌子底部钉入泥土,纹丝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