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坐在盛放报价单的大箱子旁,悄悄集中精力,用异能穿透箱体——箱内每家公司对每块毛料的报价,都清晰地呈现在她眼前。
她足足盯了近10分钟,将所有报价摸清后,才拿起笔,胸有成竹地快速填写:看好的毛料,报价只比箱内最高出价多出一小截;不看好的,则随手填了个低价。
最终暗赌结果揭晓,王玲的公司成功竞得3块毛料——这三块正是她此前判定最好的,内里全是能开出帝王绿翡翠的好料,收获远超预期。
至于明天的第三天竞拍,王玲心里早有打算:当天会有10块毛料,一半是全赌料、一半是开了天窗的半赌料,其中全赌料还是上一届缅甸赌石大王精心挑选的。
她很清楚,这些料子的价格绝不会便宜,尤其是半赌料,定会引来实力珠宝商全力争夺。
自己这次已收获颇丰,没必要再高价竞逐,届时去看看热闹便好——相比激烈竞拍,她显然更偏爱暗赌与捡漏的乐趣。
次日,王玲一行三人步入会场,寻了处不起眼的角落落座。赵伟指尖捏着块叫价用的号码牌,金属边缘在灯光下泛着冷光。
韩元和王玲并肩而坐,会场里森然的安保气息扑面而来——连空气似乎都比昨日更紧绷几分。韩元侧过脸,温热的气息拂过王玲耳畔,只低低落下一句“小心”。
王玲不动声色地点头,早在踏入会场的瞬间,她便察觉出异样。
身为修炼者,她的感知本就远超常人,此刻悄然运转天眼扫过四周,更印证了猜想:场内工作人员已尽数换过,绝非昨日面孔。
她目光微凝,落在每人的虎口处——那里都覆着一层厚重的老茧,是常年握枪训练磨出的硬痕,藏着不容错辨的肃杀气。
视线再掠向远处的窗户,玻璃上映出的细微反光里,隐约能捕捉到狙击手蛰伏的影子。
空气中隐约浮动的异样,让“有事要发生”的预感愈发清晰,王玲心头却毫无波澜。
她对自己的修为有十足把握,更不担心韩元——混迹黑道多年的人,身手本就利落得能应付突发状况。
唯独赵伟是个普通人,可她与韩元两人联手,护住他绰绰有余。
更何况,还有“那人”在。连王玲自己都说不清缘由,心底对他竟存着一份毫无来由的笃定,仿佛只要他在,便没什么值得慌的。
果然,竞拍一开场,第一块原石的底价便被报出——足足2000万。场内瞬间骚动起来,叫价声此起彼伏,数字一路飙升,最终以5000万的高价落槌成交。
王玲早已用天眼看过这块原石,以这个价格拿下,买家虽能小赚一笔,但这点利润,如今在她眼里根本不值一提。
轮到第六块原石登场,那是块半赌料——石身已开窗,一抹浓艳的高冰种帝王绿赫然显露。
红绸被揭开的瞬间,台下响起一片整齐的倒吸声,有人甚至下意识往前倾了倾身子。
这般成色的帝王绿本就罕见,还带着如此可观的个头,即便不是玻璃种,也足以让全场疯狂。
台下窃窃私语声瞬间翻涌,前排几位富商已攥紧了号码牌,指节泛白,显然早按捺不住想抢先出价。
“起拍价,6000万!”拍卖师的声音刚落,场中立刻炸开了锅。
“6500万!”有人几乎是跳着举起号码牌,语气里满是急切。
“7000万!”另一道声音紧随其后,带着不容置疑的强势。数字像坐了火箭般往上窜,不过半分钟,就冲破了8000万大关,连空气里都飘着股志在必得的燥热。
身旁的赵伟看得眼睛发直,手不自觉地摸向自己的号码牌,低声跟韩元感慨:“这料子也太神了,8000万都有人抢……”话还没说完,就见韩元轻轻扯了扯他的衣袖,眼神往王玲那边递了递。
赵伟这才注意到,王玲自始至终没看那块原石一眼,指尖漫不经心地搭在椅扶上,神色平静得像在看一场与己无关的闹剧。
方才她运转天眼探查时,眼底极快地掠过一丝冷意——这竟是块典型的“靠皮绿”,表层的翠绿不过是薄薄一层伪装,内里的翡翠量少得可怜,更糟的是,往里深入不过几公分,翡翠中便布满了黑色斑点与裂痕,一触即碎。
她不动声色地收回目光,听着场中还在飙升的叫价,心底冷然——说白了,这就是块中看不中用的废料,连6000万的底价都远远不值,此刻抢得越凶,待会儿亏得就越惨。
整场竞拍下来,王玲果然如她最初所想,只是静坐旁观,自始至终没有举过一次号码牌,仿佛真的只是来凑个热闹。
竞拍一结束,会场立刻切换到更让人激动的解石环节。先前被高价拍下的几块原石,被工作人员陆续推进解石室,而隔壁会场的大屏幕上,实时同步着解石现场的画面,每一刀下去的动静,都牵着在场所有人的目光。
果然,当第六块帝王绿半赌料被送上解石台时,随着解石机的轰鸣声响起,表层那抹诱人的翠绿被层层削去,内里空荡荡的石质与零星的黑斑裂痕彻底暴露——妥妥的一块废料。
屏幕里,拍下这块原石的公司老总看清结果后,脸色瞬间铁青,猛地抓起手边的玻璃杯狠狠砸在地上,碎裂的瓷片溅了身旁手下一身,他胸口剧烈起伏,显然是被这桩血本无归的买卖气到极致。
王玲只淡淡瞥了眼屏幕上暴怒的老总,便收回了目光——真正让她在意的,是前排那两个西装革履的男人。
场内其他人,哪怕是早已知晓原石内情的她,或是见惯场面的韩元、赵伟,看解石时多少会带点情绪波动,可这两人却透着股过分的兴奋。
每当屏幕里闪过原石的画面,他们的指尖就会无意识地在椅背上轻点,眼神亮得有些异常,像在确认自家的东西;偶尔还会凑在一起低声交谈,几句生硬的外语混在喧闹里,虽听不清内容,却能确定绝非华夏口音,可他们的长相又与华夏人有几分相似,透着股说不出的违和。
她足足盯了近10分钟,将所有报价摸清后,才拿起笔,胸有成竹地快速填写:看好的毛料,报价只比箱内最高出价多出一小截;不看好的,则随手填了个低价。
最终暗赌结果揭晓,王玲的公司成功竞得3块毛料——这三块正是她此前判定最好的,内里全是能开出帝王绿翡翠的好料,收获远超预期。
至于明天的第三天竞拍,王玲心里早有打算:当天会有10块毛料,一半是全赌料、一半是开了天窗的半赌料,其中全赌料还是上一届缅甸赌石大王精心挑选的。
她很清楚,这些料子的价格绝不会便宜,尤其是半赌料,定会引来实力珠宝商全力争夺。
自己这次已收获颇丰,没必要再高价竞逐,届时去看看热闹便好——相比激烈竞拍,她显然更偏爱暗赌与捡漏的乐趣。
次日,王玲一行三人步入会场,寻了处不起眼的角落落座。赵伟指尖捏着块叫价用的号码牌,金属边缘在灯光下泛着冷光。
韩元和王玲并肩而坐,会场里森然的安保气息扑面而来——连空气似乎都比昨日更紧绷几分。韩元侧过脸,温热的气息拂过王玲耳畔,只低低落下一句“小心”。
王玲不动声色地点头,早在踏入会场的瞬间,她便察觉出异样。
身为修炼者,她的感知本就远超常人,此刻悄然运转天眼扫过四周,更印证了猜想:场内工作人员已尽数换过,绝非昨日面孔。
她目光微凝,落在每人的虎口处——那里都覆着一层厚重的老茧,是常年握枪训练磨出的硬痕,藏着不容错辨的肃杀气。
视线再掠向远处的窗户,玻璃上映出的细微反光里,隐约能捕捉到狙击手蛰伏的影子。
空气中隐约浮动的异样,让“有事要发生”的预感愈发清晰,王玲心头却毫无波澜。
她对自己的修为有十足把握,更不担心韩元——混迹黑道多年的人,身手本就利落得能应付突发状况。
唯独赵伟是个普通人,可她与韩元两人联手,护住他绰绰有余。
更何况,还有“那人”在。连王玲自己都说不清缘由,心底对他竟存着一份毫无来由的笃定,仿佛只要他在,便没什么值得慌的。
果然,竞拍一开场,第一块原石的底价便被报出——足足2000万。场内瞬间骚动起来,叫价声此起彼伏,数字一路飙升,最终以5000万的高价落槌成交。
王玲早已用天眼看过这块原石,以这个价格拿下,买家虽能小赚一笔,但这点利润,如今在她眼里根本不值一提。
轮到第六块原石登场,那是块半赌料——石身已开窗,一抹浓艳的高冰种帝王绿赫然显露。
红绸被揭开的瞬间,台下响起一片整齐的倒吸声,有人甚至下意识往前倾了倾身子。
这般成色的帝王绿本就罕见,还带着如此可观的个头,即便不是玻璃种,也足以让全场疯狂。
台下窃窃私语声瞬间翻涌,前排几位富商已攥紧了号码牌,指节泛白,显然早按捺不住想抢先出价。
“起拍价,6000万!”拍卖师的声音刚落,场中立刻炸开了锅。
“6500万!”有人几乎是跳着举起号码牌,语气里满是急切。
“7000万!”另一道声音紧随其后,带着不容置疑的强势。数字像坐了火箭般往上窜,不过半分钟,就冲破了8000万大关,连空气里都飘着股志在必得的燥热。
身旁的赵伟看得眼睛发直,手不自觉地摸向自己的号码牌,低声跟韩元感慨:“这料子也太神了,8000万都有人抢……”话还没说完,就见韩元轻轻扯了扯他的衣袖,眼神往王玲那边递了递。
赵伟这才注意到,王玲自始至终没看那块原石一眼,指尖漫不经心地搭在椅扶上,神色平静得像在看一场与己无关的闹剧。
方才她运转天眼探查时,眼底极快地掠过一丝冷意——这竟是块典型的“靠皮绿”,表层的翠绿不过是薄薄一层伪装,内里的翡翠量少得可怜,更糟的是,往里深入不过几公分,翡翠中便布满了黑色斑点与裂痕,一触即碎。
她不动声色地收回目光,听着场中还在飙升的叫价,心底冷然——说白了,这就是块中看不中用的废料,连6000万的底价都远远不值,此刻抢得越凶,待会儿亏得就越惨。
整场竞拍下来,王玲果然如她最初所想,只是静坐旁观,自始至终没有举过一次号码牌,仿佛真的只是来凑个热闹。
竞拍一结束,会场立刻切换到更让人激动的解石环节。先前被高价拍下的几块原石,被工作人员陆续推进解石室,而隔壁会场的大屏幕上,实时同步着解石现场的画面,每一刀下去的动静,都牵着在场所有人的目光。
果然,当第六块帝王绿半赌料被送上解石台时,随着解石机的轰鸣声响起,表层那抹诱人的翠绿被层层削去,内里空荡荡的石质与零星的黑斑裂痕彻底暴露——妥妥的一块废料。
屏幕里,拍下这块原石的公司老总看清结果后,脸色瞬间铁青,猛地抓起手边的玻璃杯狠狠砸在地上,碎裂的瓷片溅了身旁手下一身,他胸口剧烈起伏,显然是被这桩血本无归的买卖气到极致。
王玲只淡淡瞥了眼屏幕上暴怒的老总,便收回了目光——真正让她在意的,是前排那两个西装革履的男人。
场内其他人,哪怕是早已知晓原石内情的她,或是见惯场面的韩元、赵伟,看解石时多少会带点情绪波动,可这两人却透着股过分的兴奋。
每当屏幕里闪过原石的画面,他们的指尖就会无意识地在椅背上轻点,眼神亮得有些异常,像在确认自家的东西;偶尔还会凑在一起低声交谈,几句生硬的外语混在喧闹里,虽听不清内容,却能确定绝非华夏口音,可他们的长相又与华夏人有几分相似,透着股说不出的违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