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接过准考证,向两位老师道了谢,转身出了门。看时间还早,她想着空间里还有不少水果,正好今天再去卖一波。
她找了个隐蔽的地方,从空间里各摘了些苹果、桃子和李子,装进背篓和两个篮子里,然后往上次的农贸市场走去。到了地方,上次摆摊的位置已经有人了,好在不远处有个空位,王玲便放下背篓,把水果从背篓里挪到篮子里摆好,又拿出上次剩下的秤和袋子。
一切准备就绪,她像上次一样,拿出小刀把每种水果都切了些小块当试吃品,然后开始吆喝起来:“卖水果咯!新鲜的苹果、桃子、李子,过来瞧一瞧尝一尝哟!”
这年代做生意,吆喝声确实管用,不一会儿就围过来不少人。王玲先给凑上前的人各递了块试吃的水果,大家尝过之后,纷纷开始询问价格。
和上次一样,一听水果价格,不少人咋舌后退,但有购买力的顾客还是买了不少。眼看水果已经卖去一半,王玲正打算把背篓里剩下的挪到篮子里,身后传来脚步声。她抬头想招呼,看清来人却愣了一下——是上次买过她水果的老爷子,不仅是第一个开张生意,还一下子买了六斤,加上老人身上那股不凡的气度,王玲印象很深。
“是您呀爷爷!”王玲笑着打招呼,“今天还想买水果?还是要菌子?”
陆老爷子见她记得自己,心里微暖,脸上却依旧板着:“小丫头,我昨天来转过,你没在。”
“哦,昨天去山里想采点蘑菇,没采着,就没来摆摊。”王玲解释道,“今天看家里还有些水果,就背来卖了。”
陆老爷子点点头,没深究她话里的真假,直接说:“你背篓里剩下的,我全要了。”
“啊?”王玲先是一愣,随即惊喜道,“爷爷,您都要了?加起来大概有20斤呢。”
“嗯,全要。”
“那我帮您送回去吧,有点沉。”王玲主动提议。
老爷子本想说不用,这点重量不算什么,但看小姑娘眼神殷切,便应了:“行,跟我来吧。”
王玲麻利地收了秤和袋子,背起水果跟在老爷子身后。走了大约十分钟,两人在一座小院前停下。王玲心里暗叹,这老爷子果然不一般——90年代的城中心,能有这么大一座院子,绝非普通人。
老爷子开门进去,家里此刻只有他和保姆在。原来老太太带着儿子女儿一家去逛街了,想着明天就要离开,带孩子们在云县多转转。
一进门,保姆刘姨就迎了上来:“老爷子,您回来了。”她随即看向王玲,有些疑惑地问,“这小姑娘是?”
陆老爷子解释道:“这是卖水果的小姑娘,我买得多,她帮忙送上门来。”
刘姨连忙接过王玲背上的背篓。王玲顺势把背篓里的水果都倒出来,分装到篮子里,拿起秤称了称——苹果10斤,桃子和李子一共12斤,加起来总共22斤。
水果总共78元,陆老爷子进房间取了钱递给王玲。王玲正收拾背篓和秤时,老爷子瞥见她背篓里用布包着的东西,好奇地问:“小丫头,你那布包里是啥?”
王玲想着自己也不懂人参价格,看这老爷子气度不凡,说不定懂行,便笑盈盈地说:“陆爷爷,这是我妈之前在山里找到的两株野山参,我正准备拿去药房问问价呢。”
“野山参?”陆老爷子顿时来了兴趣,“这东西可不多见,你知道是多少年的吗?”
王玲挠挠头:“我也不清楚,不过看个头应该有些年头了,打算让药房的人帮忙看看。”
老爷子挑眉:“那我能看看吗?”
“当然可以。”王玲说着,把布包拿出来摊在桌上,轻轻揭开——两只野山参的全貌展露在眼前。
刘姨一看就惊道:“妈呀,这野山参年份怕是不浅,那只大的没有百年也得有几十年了!”
王玲暗自点头,果然大户人家的保姆见识就是不一样。而陆老爷子盯着那两只野山参,目光就没移开——根须完整,保存得也好,大的那只以他的眼力看,少说有上百年,小的也至少50年以上。
他清了清嗓子,开口道:“小丫头,这两只野参我想买下。”
“爷爷您要买?”王玲有些意外,“那价格……”
她摇摇头:“我也不知道具体价,爷爷您看着给吧。您一看就是气度不凡的人,肯定不会诓我一个小丫头,是吧?”
陆老爷子心里失笑,这鬼丫头,嘴上说着不担心,实则机灵得很。他朗声说:“你都这么说了,我自然不会亏待你。就按市场价给,保证公道。”
“你这丫头,就这么随便把野山参拿出来,也不怕被有心人盯上。”陆老爷子看着她,“真不需要家里大人出面?”
王玲笑着摇头:“不用呢,家里就我和我妈,我妈在乡下,跟您交易一样的。”
老爷子点点头,继续说道:“这百年野参价格可比那五十年的高多了。大的这支,我给你三十万,小的那支算十四万。”
王玲一听,两只加起来四十四万,瞬间愣住了。90年代末的四十四万,可不是小数目,比后世的几百万还顶用。她上一世打工几年才能攒下这些钱,如今竟凭着两只人参就到手了,忍不住傻呵呵地笑了起来。
陆老爷子瞧着她这副模样,无奈地摇摇头:“吓傻了?”
“没、没有!”王玲回过神,连忙摆手,“爷爷,这价格我能接受,人参您拿好。”说着便把布包推了过去。
老爷子看着她虽满眼财迷相,却能稳住阵脚,心里暗赞——换作普通人,怕是早乐疯了,这丫头以后怕是不简单。
“这么多钱,我没法给你现金。”老爷子问道,“你有银行卡吗?跟我去银行转。”
王玲摇摇头:“没有。”她心里暗叫失算,原以为野山参顶多值几万,哪想到能卖这么多?早知道该把妈妈带来,可转念一想,母亲怕是也没有银行卡——这年代大家多用存折,银行卡本就少见。
她找了个隐蔽的地方,从空间里各摘了些苹果、桃子和李子,装进背篓和两个篮子里,然后往上次的农贸市场走去。到了地方,上次摆摊的位置已经有人了,好在不远处有个空位,王玲便放下背篓,把水果从背篓里挪到篮子里摆好,又拿出上次剩下的秤和袋子。
一切准备就绪,她像上次一样,拿出小刀把每种水果都切了些小块当试吃品,然后开始吆喝起来:“卖水果咯!新鲜的苹果、桃子、李子,过来瞧一瞧尝一尝哟!”
这年代做生意,吆喝声确实管用,不一会儿就围过来不少人。王玲先给凑上前的人各递了块试吃的水果,大家尝过之后,纷纷开始询问价格。
和上次一样,一听水果价格,不少人咋舌后退,但有购买力的顾客还是买了不少。眼看水果已经卖去一半,王玲正打算把背篓里剩下的挪到篮子里,身后传来脚步声。她抬头想招呼,看清来人却愣了一下——是上次买过她水果的老爷子,不仅是第一个开张生意,还一下子买了六斤,加上老人身上那股不凡的气度,王玲印象很深。
“是您呀爷爷!”王玲笑着打招呼,“今天还想买水果?还是要菌子?”
陆老爷子见她记得自己,心里微暖,脸上却依旧板着:“小丫头,我昨天来转过,你没在。”
“哦,昨天去山里想采点蘑菇,没采着,就没来摆摊。”王玲解释道,“今天看家里还有些水果,就背来卖了。”
陆老爷子点点头,没深究她话里的真假,直接说:“你背篓里剩下的,我全要了。”
“啊?”王玲先是一愣,随即惊喜道,“爷爷,您都要了?加起来大概有20斤呢。”
“嗯,全要。”
“那我帮您送回去吧,有点沉。”王玲主动提议。
老爷子本想说不用,这点重量不算什么,但看小姑娘眼神殷切,便应了:“行,跟我来吧。”
王玲麻利地收了秤和袋子,背起水果跟在老爷子身后。走了大约十分钟,两人在一座小院前停下。王玲心里暗叹,这老爷子果然不一般——90年代的城中心,能有这么大一座院子,绝非普通人。
老爷子开门进去,家里此刻只有他和保姆在。原来老太太带着儿子女儿一家去逛街了,想着明天就要离开,带孩子们在云县多转转。
一进门,保姆刘姨就迎了上来:“老爷子,您回来了。”她随即看向王玲,有些疑惑地问,“这小姑娘是?”
陆老爷子解释道:“这是卖水果的小姑娘,我买得多,她帮忙送上门来。”
刘姨连忙接过王玲背上的背篓。王玲顺势把背篓里的水果都倒出来,分装到篮子里,拿起秤称了称——苹果10斤,桃子和李子一共12斤,加起来总共22斤。
水果总共78元,陆老爷子进房间取了钱递给王玲。王玲正收拾背篓和秤时,老爷子瞥见她背篓里用布包着的东西,好奇地问:“小丫头,你那布包里是啥?”
王玲想着自己也不懂人参价格,看这老爷子气度不凡,说不定懂行,便笑盈盈地说:“陆爷爷,这是我妈之前在山里找到的两株野山参,我正准备拿去药房问问价呢。”
“野山参?”陆老爷子顿时来了兴趣,“这东西可不多见,你知道是多少年的吗?”
王玲挠挠头:“我也不清楚,不过看个头应该有些年头了,打算让药房的人帮忙看看。”
老爷子挑眉:“那我能看看吗?”
“当然可以。”王玲说着,把布包拿出来摊在桌上,轻轻揭开——两只野山参的全貌展露在眼前。
刘姨一看就惊道:“妈呀,这野山参年份怕是不浅,那只大的没有百年也得有几十年了!”
王玲暗自点头,果然大户人家的保姆见识就是不一样。而陆老爷子盯着那两只野山参,目光就没移开——根须完整,保存得也好,大的那只以他的眼力看,少说有上百年,小的也至少50年以上。
他清了清嗓子,开口道:“小丫头,这两只野参我想买下。”
“爷爷您要买?”王玲有些意外,“那价格……”
她摇摇头:“我也不知道具体价,爷爷您看着给吧。您一看就是气度不凡的人,肯定不会诓我一个小丫头,是吧?”
陆老爷子心里失笑,这鬼丫头,嘴上说着不担心,实则机灵得很。他朗声说:“你都这么说了,我自然不会亏待你。就按市场价给,保证公道。”
“你这丫头,就这么随便把野山参拿出来,也不怕被有心人盯上。”陆老爷子看着她,“真不需要家里大人出面?”
王玲笑着摇头:“不用呢,家里就我和我妈,我妈在乡下,跟您交易一样的。”
老爷子点点头,继续说道:“这百年野参价格可比那五十年的高多了。大的这支,我给你三十万,小的那支算十四万。”
王玲一听,两只加起来四十四万,瞬间愣住了。90年代末的四十四万,可不是小数目,比后世的几百万还顶用。她上一世打工几年才能攒下这些钱,如今竟凭着两只人参就到手了,忍不住傻呵呵地笑了起来。
陆老爷子瞧着她这副模样,无奈地摇摇头:“吓傻了?”
“没、没有!”王玲回过神,连忙摆手,“爷爷,这价格我能接受,人参您拿好。”说着便把布包推了过去。
老爷子看着她虽满眼财迷相,却能稳住阵脚,心里暗赞——换作普通人,怕是早乐疯了,这丫头以后怕是不简单。
“这么多钱,我没法给你现金。”老爷子问道,“你有银行卡吗?跟我去银行转。”
王玲摇摇头:“没有。”她心里暗叫失算,原以为野山参顶多值几万,哪想到能卖这么多?早知道该把妈妈带来,可转念一想,母亲怕是也没有银行卡——这年代大家多用存折,银行卡本就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