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炼出回元丹的喜悦,并未在田作荣心中停留太久。那三颗躺在玉瓶中的下等丹,尤其是那道刺眼的云纹裂痕,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他自身的不足。丹道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满足于初步成功,便是停滞不前的开始。
他没有急于开炉炼制新的一批,而是静坐于丹房内,面前摊开着记载回元丹方的古朴卷轴,身旁则放着那只装有成丹的玉瓶。他的目光在卷轴的每一字一句上细细扫过,时而闭目沉思,时而拿起玉瓶,倒出那枚品质最次、带有裂痕的丹药,指尖细细摩挲,精神力渗透其中,感受着其内部那并不算均匀和谐的药力分布。
“元气根为主,固本培元;水雾花、凝露草为辅,润泽调和;百年藤胶为桥,粘连药性;赤焰果粉为引,激发活力……标准配比,君臣佐使,看似完美。”他喃喃自语,眉头微蹙,“但我成丹之时,最后凝丹瞬间,赤焰果粉的药力似乎总是过于躁动,与藤胶的粘合之力略有冲突,虽最终成丹,却导致内蕴药力不稳,丹体不固,易生杂色裂痕。”
这是他在无数次失败和最终的成功中,以神念亲身感知到的细微瑕疵。丹方是死的,是前人总结的精华,但灵植批次不同,丹炉火候差异,甚至炼丹师自身元炁属性,都可能对最终成丹产生影响。一味墨守成规,或许能成丹,却难臻至境。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心中萌生——微调丹方。
并非改动主药,也非替换辅药,而是在辅料的比例上进行极其细微的调整,尝试让它们更适应自己的炼制习惯和三阳鼎的特性。
这个想法若是被一些保守的炼丹师知晓,怕是会斥责他不知天高地厚,区区一个刚入门的一品炼丹师,竟敢妄动古方?但田作荣却认为,真正的继承并非照本宣科,而是理解其精髓后的灵活运用。细微调整,亦是基于对药性的深刻理解。
他首先将目标锁定在略显躁动的赤焰果粉和作为粘合的百年藤胶上。
“赤焰果粉性烈,为标准计量的三分,或许……可减半分?但减之过多,恐药力激发不足,反成滞涩。而百年藤胶若能增加半分,其粘合稳固之效或能更强,足以包容略微削减后的赤焰果粉力,使凝丹更为稳定……”
思路渐渐清晰。他取来纸笔,小心翼翼地在旁边空白处写下新的比例,将赤焰果粉从三分调整为二分半,百年藤胶从二分调整为二分半。改动极小,甚至不足一钱之重,却可能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
此举风险不小,任何比例的失衡都可能导致药性冲突直接失败,甚至再次炸炉。但他眼神坚定,既然找到了可能的方向,就必须一试。
重新净手、凝神、备料。这一次,他称量药材时更加谨慎,精确到了毫厘之差。点燃三阳鼎,暖炉完毕,依序投入药材。
前期提炼,因有前次成功经验,愈发纯熟流畅。五味药材很快化为纯净药液药气,悬浮炉内。
到了最关键的时刻。田作荣屏息凝神,依照新的理解,开始引导药液融合。精神力高度集中,仔细感知着每一分药性变化。
当削减了半分的赤焰果粉药液与增加了半分的百年藤胶药液开始接触时,田作荣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预想中药性剧烈冲突的情况并未出现!那赤焰果粉的躁动感明显减弱,而百年藤胶的粘合之力则更为绵长持久,缓缓地将那略带炽热的药力包裹、融合进去,过程竟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平稳顺滑!
田作荣心中一动,不敢有丝毫放松,继续引导后续融合。
整个融合过程,竟出乎意料地顺畅。原本在凝丹前总会出现的那一丝不易察觉的滞涩感和微弱波动,这一次几乎感受不到。炉内的药团旋转得更为稳定,散发出的药香也更为纯正悠长,少了那一丝若有若无的焦躁气息。
凝丹!
印诀打出,精神力与元炁协同压迫。药团在稳定的热力蕴养下,缓缓收缩凝聚。
时间一点点过去,田作荣额上汗水涔涔,但眼神却越来越亮。
终于——
“叮…叮…叮!”
三声更为清脆圆润的轻鸣接连从炉内传出!声响都比上一次更为悦耳!
炉盖开启,一股更加浓郁沁人的丹香扑面而来,令人精神一振。
田作荣迫不及待地向炉内望去。
三颗圆溜溜的丹药静卧炉底。色泽依旧是淡褐色,但明显比上一次更为均匀纯正,表面光泽虽然算不上莹润,却也平整了不少,不见明显的凹凸与裂痕。尤其是其中一颗,丹体表面甚至隐隐有极淡的光泽流转,虽未真正生成丹纹,但显然已超出了下等范畴,无限接近中等品质!
成功了!他的微调尝试,竟然真的有效!
巨大的喜悦和成就感瞬间充盈心田,比第一次成丹时更为强烈。因为这不仅仅是按图索骥的成功,更是融入了自身思考、验证了自身理解的突破!
他小心翼翼地将三颗丹药取出。指尖触碰,能感受到丹药内部更为稳定和谐的药力。那枚品质最好的,触手温润,已初具丹丸该有的质感。
“丹近中品……”他低声自语,嘴角难以抑制地向上扬起。
这一次的成功,意义非凡。它不仅提升了成丹品质,更重要的是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丹方并非亘古不变,根据实际情势进行微调优化,本就是高阶炼丹师的必经之路。他凭借自己的观察、思考和勇气,提前触碰到了这道门槛。
虽然只是最浅显的尝试,却让他对丹药之道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敬畏。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是无数细节的堆砌和智慧的闪光。
他将这三颗丹药郑重收好,心中已然在思考下一次微调的可能——是否水雾花与凝露草的比例也可稍作变化,以进一步润泽丹体?
路漫漫其修远兮,而田作荣,已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探索前行的方式。他的眼中,燃烧着更为炽热和专注的求知火焰。
他没有急于开炉炼制新的一批,而是静坐于丹房内,面前摊开着记载回元丹方的古朴卷轴,身旁则放着那只装有成丹的玉瓶。他的目光在卷轴的每一字一句上细细扫过,时而闭目沉思,时而拿起玉瓶,倒出那枚品质最次、带有裂痕的丹药,指尖细细摩挲,精神力渗透其中,感受着其内部那并不算均匀和谐的药力分布。
“元气根为主,固本培元;水雾花、凝露草为辅,润泽调和;百年藤胶为桥,粘连药性;赤焰果粉为引,激发活力……标准配比,君臣佐使,看似完美。”他喃喃自语,眉头微蹙,“但我成丹之时,最后凝丹瞬间,赤焰果粉的药力似乎总是过于躁动,与藤胶的粘合之力略有冲突,虽最终成丹,却导致内蕴药力不稳,丹体不固,易生杂色裂痕。”
这是他在无数次失败和最终的成功中,以神念亲身感知到的细微瑕疵。丹方是死的,是前人总结的精华,但灵植批次不同,丹炉火候差异,甚至炼丹师自身元炁属性,都可能对最终成丹产生影响。一味墨守成规,或许能成丹,却难臻至境。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心中萌生——微调丹方。
并非改动主药,也非替换辅药,而是在辅料的比例上进行极其细微的调整,尝试让它们更适应自己的炼制习惯和三阳鼎的特性。
这个想法若是被一些保守的炼丹师知晓,怕是会斥责他不知天高地厚,区区一个刚入门的一品炼丹师,竟敢妄动古方?但田作荣却认为,真正的继承并非照本宣科,而是理解其精髓后的灵活运用。细微调整,亦是基于对药性的深刻理解。
他首先将目标锁定在略显躁动的赤焰果粉和作为粘合的百年藤胶上。
“赤焰果粉性烈,为标准计量的三分,或许……可减半分?但减之过多,恐药力激发不足,反成滞涩。而百年藤胶若能增加半分,其粘合稳固之效或能更强,足以包容略微削减后的赤焰果粉力,使凝丹更为稳定……”
思路渐渐清晰。他取来纸笔,小心翼翼地在旁边空白处写下新的比例,将赤焰果粉从三分调整为二分半,百年藤胶从二分调整为二分半。改动极小,甚至不足一钱之重,却可能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
此举风险不小,任何比例的失衡都可能导致药性冲突直接失败,甚至再次炸炉。但他眼神坚定,既然找到了可能的方向,就必须一试。
重新净手、凝神、备料。这一次,他称量药材时更加谨慎,精确到了毫厘之差。点燃三阳鼎,暖炉完毕,依序投入药材。
前期提炼,因有前次成功经验,愈发纯熟流畅。五味药材很快化为纯净药液药气,悬浮炉内。
到了最关键的时刻。田作荣屏息凝神,依照新的理解,开始引导药液融合。精神力高度集中,仔细感知着每一分药性变化。
当削减了半分的赤焰果粉药液与增加了半分的百年藤胶药液开始接触时,田作荣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预想中药性剧烈冲突的情况并未出现!那赤焰果粉的躁动感明显减弱,而百年藤胶的粘合之力则更为绵长持久,缓缓地将那略带炽热的药力包裹、融合进去,过程竟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平稳顺滑!
田作荣心中一动,不敢有丝毫放松,继续引导后续融合。
整个融合过程,竟出乎意料地顺畅。原本在凝丹前总会出现的那一丝不易察觉的滞涩感和微弱波动,这一次几乎感受不到。炉内的药团旋转得更为稳定,散发出的药香也更为纯正悠长,少了那一丝若有若无的焦躁气息。
凝丹!
印诀打出,精神力与元炁协同压迫。药团在稳定的热力蕴养下,缓缓收缩凝聚。
时间一点点过去,田作荣额上汗水涔涔,但眼神却越来越亮。
终于——
“叮…叮…叮!”
三声更为清脆圆润的轻鸣接连从炉内传出!声响都比上一次更为悦耳!
炉盖开启,一股更加浓郁沁人的丹香扑面而来,令人精神一振。
田作荣迫不及待地向炉内望去。
三颗圆溜溜的丹药静卧炉底。色泽依旧是淡褐色,但明显比上一次更为均匀纯正,表面光泽虽然算不上莹润,却也平整了不少,不见明显的凹凸与裂痕。尤其是其中一颗,丹体表面甚至隐隐有极淡的光泽流转,虽未真正生成丹纹,但显然已超出了下等范畴,无限接近中等品质!
成功了!他的微调尝试,竟然真的有效!
巨大的喜悦和成就感瞬间充盈心田,比第一次成丹时更为强烈。因为这不仅仅是按图索骥的成功,更是融入了自身思考、验证了自身理解的突破!
他小心翼翼地将三颗丹药取出。指尖触碰,能感受到丹药内部更为稳定和谐的药力。那枚品质最好的,触手温润,已初具丹丸该有的质感。
“丹近中品……”他低声自语,嘴角难以抑制地向上扬起。
这一次的成功,意义非凡。它不仅提升了成丹品质,更重要的是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丹方并非亘古不变,根据实际情势进行微调优化,本就是高阶炼丹师的必经之路。他凭借自己的观察、思考和勇气,提前触碰到了这道门槛。
虽然只是最浅显的尝试,却让他对丹药之道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敬畏。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是无数细节的堆砌和智慧的闪光。
他将这三颗丹药郑重收好,心中已然在思考下一次微调的可能——是否水雾花与凝露草的比例也可稍作变化,以进一步润泽丹体?
路漫漫其修远兮,而田作荣,已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探索前行的方式。他的眼中,燃烧着更为炽热和专注的求知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