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项目重启-《星途Omega》

  炽热的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项目筹备场地,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期待。楚砚白和赫承宇推开玻璃门的那一刻,原本分散在各处的工作人员不约而同地停下手中的工作,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他们。

  “怎么样,成功了吗?”策划组的小张第一个冲上前,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颤抖。

  楚砚白的嘴角慢慢上扬,随即绽放出一个灿烂的笑容。他高高举起手中的投资协议,纸张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我们做到了!资金已经到位,项目可以重新启动了!”

  刹那间,欢呼声如同潮水般席卷整个场地。有人激动地拥抱在一起,有人摘下帽子抛向空中,几个月来积压的压力与不安在这一刻彻底释放。在这片欢腾的海洋中,谁也没有注意到,一个戴着鸭舌帽的身影悄然混入人群,他压低帽檐,眼神闪烁不定,右手不自觉地摸了摸口袋里的手机。

  “好了,大家先静一静。”赫承宇拍了拍手,声音洪亮而有力。他站上一把椅子,居高临下地望着团队,“资金到位只是第一步,我们现在比原计划落后了两周,必须加快进度。接下来的每一天都至关重要。”

  楚砚白点头附和,走到赫承宇身边,“承宇说得对,我们需要重新调整时间表。不过我相信,凭借我们团队的专业和能力,一定能够克服困难。”

  人群渐渐安静下来,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决心。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个机会来之不易——就在一个月前,由于林耀的星光娱乐暗中施压,原本已经谈好的投资方突然撤资,项目一度濒临流产。

  “策划组,一小时后我们开个会,重新梳理流程。”楚砚白一边说着,一边脱下西装外套,随意搭在椅背上,“其他组按照原定分工继续工作,但各组长下午前提交新的进度表给我。”

  团队立刻行动起来,如同精密的机器开始高速运转。楚砚白看着众人忙碌的身影,心中涌起一阵暖流。这些团队成员大多是从原公司跟随他跳槽而来的,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选择离开。这份信任,他绝不能辜负。

  策划会议上,楚砚白在白板上写写画画,不时与团队成员交流意见。“传统的选秀模式已经缺乏新意,我们要加入一些创新元素。”他指着流程图的某个环节,“这里,可以设置一个即兴创作环节,考验嘉宾的临场反应能力。”

  “但这个风险很大,”策划组长李薇皱眉道,“如果嘉宾表现不佳,可能会影响整体效果。”

  一直沉默的赫承宇突然开口:“我们可以提前给嘉宾一些主题提示,让他们有所准备,但又保留足够的即兴空间。”他拿起记号笔,在白板上补充了几点想法,“这样既能保证内容质量,又不失悬念。”

  楚砚白投去赞赏的目光,“很好的折中方案。李薇,你负责细化这一部分。”

  会议结束后,楚砚白和赫承宇并肩走在忙碌的筹备场地中。摄影组正在调试最新的4K摄像机,灯光师在测量不同角度的光线强度,后勤组则推着堆满物资的手推车穿梭在各个区域。

  “你看那里,”楚砚白轻轻碰了碰赫承宇的手臂,指向角落里的一个年轻人,“那是新来的场地助理吧?总觉得他有些心神不宁。”

  赫承宇顺着方向望去,只见一个戴鸭舌帽的年轻人正低头整理电缆,但动作明显迟缓,不时抬头环顾四周。“可能是刚来不适应吧。”赫承宇不以为意,“现在团队扩招,新人需要时间磨合。”

  楚砚白点点头,但目光仍在那人身上停留片刻,才转身投入工作。

  接下来的几天,筹备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嘉宾们陆续抵达场地进行彩排,楚砚白亲自指导每个人的表现。

  “楚老师,你看我这里的情感表达够不够?”新晋歌手周雨薇完成一段表演后,紧张地询问道。

  楚砚白摸着下巴思考片刻,“技巧上没有问题,但可以更加放松。试着回想你第一次登台时的那种纯粹喜悦,而不是过多考虑技巧。”

  周雨薇按照指导重新尝试,效果明显提升。她惊喜地睁大眼睛,“太神奇了,楚老师!感觉完全不一样了!”

  赫承宇站在不远处,看着楚砚白专业而耐心的指导,眼中满是骄傲。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楚砚白为这个项目付出了多少——连续数周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全是创意想法,甚至连吃饭时都在思考节目细节。

  然而,就在筹备工作顺利进行的同时,星光娱乐总裁办公室内,林耀正面色阴沉地听着下属汇报。

  “楚砚白不仅拿到了投资,而且规模比之前更大。”助理战战兢兢地递上一份文件,“这是他们最新流出的节目策划方案。”

  林耀猛地将文件摔在桌上,“一群废物!我花了那么多钱打压他们,结果反而让他们找到了更强的投资方?”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既然他们敬酒不吃吃罚酒,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他拿起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计划提前,录制当天必须让他们开天窗。”电话那头传来低沉的回应:“林总放心,小王已经混进去了,到时候会‘意外’导致电源短路,至少能拖延他们几个小时。”

  林耀冷笑一声,“不只是拖延,我要的是这个项目彻底完蛋。事后我会双倍支付报酬,但若是失败...”他没有说完,但语气中的威胁不言而喻。

  “明白,我这就通知小王见机行事。”

  挂断电话后,林耀走到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的城市。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二十年,他早已习惯了不择手段地清除竞争对手。楚砚白和赫承宇这样的理想主义者,他见得多了,最终无一例外都被现实击垮。

  筹备场地内,戴鸭舌帽的王姓助理躲在洗手间隔间里,读着刚刚收到的短信,手心渗出冷汗。他原本只是场地管理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直到一个月前母亲突发重病,急需手术费,才被林耀的人找上。

  “只要在录制当天制造一点‘意外’,你就能拿到二十万。”对方当时的承诺言犹在耳。

  小王深吸一口气,将短信删除。他抬头看着镜子中的自己,眼中满是挣扎。楚砚白和赫承宇对他的态度一直很友善,团队里的每个人也都很努力,他真的要做这种事吗?可是母亲的医药费...

  “小王,你在这儿啊!”突然,一个同事推门而入,“楚老师找你,说是要确认一下备用发电机的布置。”

  小王吓了一跳,连忙收起手机,“我、我这就去。”

  楚砚白正在设备区与电工师傅讨论着什么,见小王过来,微笑着招手,“快来,我记得你之前参与过音乐节的电力保障工作,想听听你的意见。”

  小王强迫自己保持镇定,走上前参与讨论。楚砚白认真听取他的建议,不时点头肯定。这种被重视的感觉让小王更加内疚,几乎想要放弃林耀的计划。

  随着录制日期的临近,团队的氛围既紧张又兴奋。楚砚白和赫承宇常常工作到深夜,并肩坐在空荡荡的观众席上,讨论着最后的细节。

  “承宇,你觉得我们这次能成功吗?”某天深夜,楚砚白揉着酸胀的眼睛,轻声问道。

  赫承宇握住他的手,指尖轻轻摩挲着那些因连日操劳而略显粗糙的皮肤,“一定会成功的。不是因为我相信运气,而是因为我相信你,相信我们团队的每一个人。”

  楚砚白靠在他的肩膀上,感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安心。月光透过天窗洒在两人身上,如同一层轻柔的薄纱。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就在同一时刻,小王正偷偷复制了设备间的钥匙。他躲在阴影中,观察着保安的巡逻路线,记录下换岗的时间间隔。内心的挣扎已经被决绝取代——母亲的病情不能再拖了,他必须拿到那笔钱。

  录制前三天,团队进行了最后一次全流程彩排。灯光、音效、摄像、嘉宾表演,所有环节的配合已日趋完美。彩排结束后,楚砚白为大家点了丰盛的外卖,团队围坐在一起,气氛轻松愉快。

  “为我们节目的成功,干杯!”赫承宇举起饮料,众人纷纷响应。

  楚砚白看着一张张充满朝气的面孔,心中涌起难以言表的感动。他站起身,声音有些哽咽:“感谢大家这几个月来的坚持和不离不弃。无论结果如何,能与各位共同奋斗,是我最大的荣幸。”

  热烈的掌声中,没有人注意到小王悄悄离席,走向了设备存放区。他的心跳如擂鼓,手心不断冒汗。在经过电源总控箱时,他刻意放慢脚步,确认了箱子的位置和锁型。

  录制前一天,楚砚白意外发现小王独自坐在后台角落,神情恍惚。“怎么了?是不是最近太累了?”他关切地问道。

  小王吓了一跳,结结巴巴地回答:“没、没有,只是在想一些家里的事。”

  楚砚白在他身边坐下,“如果有困难,一定要说出来,团队会尽力帮助你的。”

  这句话几乎击溃了小王的心理防线,他张了张嘴,几乎要将实情和盘托出。但最终,他只是勉强笑了笑,“谢谢楚老师,我没事。”

  楚砚白拍拍他的肩膀,起身离开。望着楚砚白离去的背影,小王痛苦地抱住了头。他已经走到了这一步,没有回头路了。

  夜幕降临,筹备场地依然灯火通明。楚砚白和赫承宇进行着最后的检查,从舞台到控制室,从嘉宾休息室到观众席,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一切都准备好了。”赫承宇看着井然有序的场地,语气中带着欣慰。

  楚砚白点头,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明天,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他们相视而笑,拥抱在一起,为彼此打气。而后,他们关掉大部分灯光,离开了场地,为明天的录制养精蓄锐。

  空旷的场地陷入沉寂,只有安全通道的标志发出幽幽绿光。月光透过窗户,在地面上投下长长的影子。

  谁也没有察觉到,一道黑影悄无声息地溜了进来。小王穿着深色衣服,戴着手套,轻车熟路地避开监控探头,朝着电源总控箱的方向摸去。

  他的口袋里,除了复制的钥匙,还有一个小型定时装置——这是林耀的人最新交给他的,要求他在节目录制到最关键环节时制造“意外”。

  小王的呼吸急促,额头布满冷汗。他在总控箱前停下脚步,颤抖着拿出钥匙。内心两个声音在激烈交战:一边是母亲的医药费,一边是对团队的愧疚。

  最终,他咬了咬牙,将钥匙插进了锁孔。

  明天,当节目录制到最精彩的环节时,全场将会陷入一片黑暗。而这场黑暗,不仅可能摧毁数月来的心血,更将考验团队中每一个人的信任与勇气。

  小王完成操作后,迅速逃离现场,没有注意到暗处还有另一双眼睛,正冷静地记录下他的一举一动。

  危机已经悄然埋下,只等黎明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