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再次进宫-《穿越后胎胎俩娃》

  第一百零九章:再次进宫

  腊月二十三,小年。

  夜色尚未完全褪去,定北侯府却已在一片静谧中悄然苏醒。最先点亮灯火、蒸腾起热气的地方,莫过于厨房。天才蒙蒙亮,厨房内外已是人影憧憧,灶火熊熊,白色的水汽混合着食物的香甜气息,从门窗缝隙中逸散出来,弥漫在清冷的晨空气里,为这肃穆的侯府平添了几分暖融融的烟火气。

  厨房里,大师傅带着一众帮厨、仆妇正忙得脚不沾地。有熬制糖瓜的,那饴糖在锅里“咕嘟咕嘟”地冒着细密的气泡,散发出纯粹的甜香,需得老师傅精准掌握火候,才能做出又粘牙又香甜的完美糖瓜,好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时,嘴巴甜滋滋的。有心灵手巧的媳妇们在做花馍,面团在她们手中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一捏一掐,再用小剪子、小梳子细细雕琢,活泼的锦鲤、饱满的寿桃、展翅的福鸟便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再点上喜庆的红点,更是活灵活现。一旁的烤炉里,贴着芝麻的烧饼正被烤得金黄酥脆,散发出阵阵焦香。而那口最大的蒸锅上,层层笼屉里正蒸着年糕,糯米与红枣的香气交织融合,预示着年年高升的好彩头。这一切的忙碌,都只为了一桩大事——祭灶。

  在这片忙碌与香气中,一个小小的身影早已循味而来,正是霏霏。她穿着厚厚的锦缎小袄,像只灵敏的小猫,悄无声息地溜进厨房,倚在门边,乌溜溜的大眼睛一瞬不瞬地盯着那些刚出锅的点心,悄悄咽着口水。管事妈妈见她那馋样,又是爱怜又是好笑,忙从刚出笼的糕点上掰下一小块还冒着热气的年糕,吹了吹,塞到她手里,低声道:“我的小姐哟,仔细烫着,先垫垫肚子,祭灶还没开始呢。”霏霏得了吃食,立刻眉开眼笑,小口小口地吹着气,吃得心满意足。

  辰时初,吉时已到。

  侯府正堂前的庭院中,香案早已设好,上面摆放着各色祭品,糖瓜、花馍、烧饼、年糕、鲜果、清酒,一应俱全,琳琅满目。定北侯身着常服,神色肃穆,手持三炷清香,立于祭台最前方。世子萧凛则带着年仅七岁的嫡子萧瑾瑜,分立其后。晨光熹微,映照在三人身上,平添了几分庄重。

  定北侯率先上前,将香插入炉中,随即后退一步,躬身下拜。萧凛与瑾瑜亦紧随其后,动作整齐划一。虽无言语,但那份对天地神灵、对家宅灶君的敬畏之心,却弥漫在空气之中。祈祷着来年风调雨顺,家宅安宁,侯府前程蒸蒸日上。随后,萧远山执起酒壶,将清澈的酒液缓缓洒在祭台之前,完成“酹酒”之礼。三人再次跪拜,行三叩大礼。整套祭祀流程简洁而庄重,透着武将之家特有的利落。

  祭祀完毕,祭品被撤下,部分精致些的留下主子们食用,其余大部分则会分发给府中的下人,让全府上下都能感受到这份年节的喜庆与恩泽。

  然而,对于定北侯府而言,今日真正的重头戏,并非家祭,而是宫宴。这是天启朝多年的惯例,每年腊月二十三小年,宫中都会设宴,款待文武百官及其家眷,以示君臣同乐。而到了大年夜,则免去宫宴,让辛苦了一年的朝臣们能在自己家中安心吃一顿团圆饭,享受天伦之乐。

  用过早膳,辰时末,各房主子便各自回院,更衣梳妆,准备进宫赴宴。宫里早有传话,此次宫宴不必穿着繁琐严格的品阶朝服,只需衣着得体即可。这“得体”二字,反倒更考验各家的品味与心思。

  回到文澜苑,玲珑、紫衣、青雾等大丫鬟早已将准备好的服饰、饰品一一陈列开来。罗晴今日选的是一身耦合色绣缠枝玉兰的锦缎长袄,配以月白色的百褶长裙,既不失世子夫人的尊贵气度,又透着几分年轻女子的清雅温婉。在饰品的选择上,她早有决断。

  “就戴那套檀木嵌珍珠的头面吧。”罗晴看着镜中,对身后的萧凛说道,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萧凛拿起那支檀木雕花并点缀着米粒大小珍珠的步摇,在手中端详片刻,点头赞道:“甚好。木质温润,珍珠含蓄,不显张扬,却自有一股清气,很配你。”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了然,“而且,这恐怕不止是‘得体’那么简单吧?我听说,夫人近来对京中的首饰铺子颇为上心。”

  罗晴从镜中嗔了他一眼,唇角却弯起笑意:“什么都瞒不过你。不错,我是想看看这檀木饰品在宫宴上的反响。年后,我确实有意在京城也开一家专营此类雅致饰品的铺子,既不与那些金银珠玉争锋,也能开辟一番新天地。”她心思缜密,深知宫宴是京城贵妇们争奇斗艳、也是暗中较劲品味的地方,若能借此机会让檀木饰品得个好评,便是最好的活招牌。

  萧凛走上前,双手轻轻放在她肩上,看着镜中璧人,低声道:“你想做,便去做。需要什么,尽管开口。”他的支持,总是这般沉稳而坚定。

  不仅罗晴有此心思,就连林母那边,也派人传了话来,她今日会佩戴罗晴之前孝敬的那套白玉头面。那套头面玉质莹润,雕刻清雅,正符合林母侯府主母的身份,又不显得过于奢华。这既是婆媳和睦的象征,更是林母用实际行动支持儿媳的商业构想,提前在命妇圈中为她造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巳时半,众人皆已装扮停当,在府门外集合。

  侯爷身着藏青色常服,威仪不减。林母一身绛紫色福纹衣裙,配上那套白玉头面,更显雍容端庄。瑾瑜穿着宝蓝色的小袍子,头发束得整整齐齐,小脸严肃,颇有乃父之风。霏霏则被打扮得像个精致的瓷娃娃,穿着大红底绣金色蝴蝶的袄裙,头上扎着两个小鬏鬏,系着红色的丝带,活泼又喜庆。

  萧凛扶着罗晴最后出来,他今日是一身玄色暗纹锦袍,衬得身姿愈发挺拔,与罗晴站在一起,真真是一对璧人。门口,三辆马车早已准备就绪。侯爷与林母带着瑾瑜、霏霏登上了第一辆最为宽敞的马车;萧凛与罗晴上了第二辆;最后面的马车则坐着随行伺候的王妈妈和紫衣,以及一些备用的物品。

  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碌碌的声响,向着那红墙金瓦的皇城缓缓驶去。

  马车内,罗晴轻轻掀开车窗帘一角,看着窗外飞速后退的街景。越靠近皇城,街道越发整洁肃静,行人衣着也愈发体面。萧凛握住她微凉的手,低声叮嘱:“宫宴之上,人多眼杂,规矩也多。你只需紧跟母亲,看好瑾瑜和霏霏便是,在景阳宫内当可无忧。等到了宴会厅,我会尽快过来与你们会合。”他语气沉稳,带着令人安心的力量,“记住,无论遇到何事,保全自身和孩子为首要,勿要轻易与人争执,但也无需过分忍让,失了侯府颜面。一切有我。”

  罗晴回握住他的手,点了点头:“我晓得轻重,夫君放心。”她并非怯懦之人,但初次以世子夫人的身份参加如此重大的宫宴,心中难免有些忐忑。萧凛的话,无疑给了她莫大的支撑。

  马车行至宫门前,果然已是排起了队。各家马车依次接受禁军侍卫的检查,核对身份,方能入内。等到侯府马车通过检查,驶入宫门时,已是午时初刻。

  依照早已安排好的计划,下车后,男女分作两路。侯爷与萧凛前往养心殿觐见皇帝,而林母则带着罗晴、瑾瑜、霏霏,以及随行的王妈妈、紫衣,前往皇后所居的景阳宫。

  穿过一道道宫门,行走在宽阔的宫道上,但见朱墙高耸,琉璃瓦在冬日淡薄的阳光下闪烁着冷硬的光泽。檐角的神兽沉默地俯瞰着来往人群,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威压与肃穆。偶有太监宫女低头敛目,步履匆匆地走过,规矩森严,悄无声息。瑾瑜紧紧牵着祖母的手,小脸绷得更紧,好奇又谨慎地打量着四周。霏霏则被这宏大的场面所慑,乖乖靠在罗晴身边,不敢再乱跑乱看。

  来到景阳宫门口,早有太监尖着嗓子通传:“定北侯夫人、世子夫人觐见——”

  声落,只见皇后身边最得力的女官瑾姑姑亲自迎了出来,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容,行礼道:“给侯夫人、世子夫人请安。娘娘一早便念叨着呢,快请进殿暖暖身子,外头天寒。”

  林母笑着虚扶一下:“有劳瑾姑姑了。”

  几人跟随瑾姑姑步入景阳宫殿内。殿中暖意融融,香气清雅,与外面的清冷判若两个世界。只见皇后娘娘端坐于上首凤座之上,身着明黄色宫装,雍容华贵,气度非凡。

  林母领着罗晴、瑾瑜、霏霏上前,规规矩矩地跪拜行礼,齐声道:“臣妇拜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皇后娘娘笑容温煦,抬手虚扶:“快快请起,赐座,上热茶。”

  早有宫人引着她们在皇后右手边下首的位置坐下,立刻便有宫女奉上热气腾腾的香茗。这个位置颇为靠前,显示出皇后对定北侯府的优容。对面左手边下首,坐的则是皇后的母家族人。

  几人坐定,皇后娘娘的目光便落在了两个孩子身上,尤其是粉雕玉琢的霏霏,她眼中笑意更深:“这就是世子的一双儿女吧?快上前来,让本宫仔细瞧瞧。”

  林母笑着对两个孩子点点头。瑾瑜便牵着妹妹的手,再次上前,有模有样地请安:“瑾瑜(霏霏)给皇后娘娘请安,娘娘万福金安。”

  “好,好,快起来。”皇后娘娘笑着招手,将两个孩子唤到近前,一手一个牵住,细细端详,连连称赞,“瞧瞧这小模样,真是俊俏可人,规矩也好。比本宫那个皮猴似的静和可乖巧多了。”说着,便将身边一个穿着粉色宫装、同样玉雪可爱的小女孩拉了过来,正是年仅八岁的静和公主。

  静和公主早就注意到了和自己年纪相仿的霏霏,此刻被母后拉过来,也不认生,直接牵起霏霏的手,脆生生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了?”

  霏霏见公主态度友善,甜甜一笑,露出两个小梨涡:“回公主殿下,臣女萧霏霏,今年七岁了。公主殿下,您真漂亮!”

  童言稚语,最是真诚。一句话,把殿内众人都逗笑了,连一旁侍立的宫娥都忍不住掩口。皇后娘娘更是笑得开怀,指着霏霏对林母道:“瞧瞧这小嘴甜的,跟抹了蜜似的。静和就爱听人夸她漂亮,这下可找到知音了。”说着,从身后宫女捧着的托盘里抓了一大把金瓜子,直接塞到霏霏手里,“这是赏你的,拿去买糖吃,以后啊,多进宫来陪陪静和,多夸夸她。”

  众人又是一阵善意的哄笑。皇后娘娘又抓了一把,赏给了沉稳懂事的瑾瑜。

  之后,陆陆续续又有其他命妇携女眷前来觐见。瑾瑜回到了祖母身边,正襟危坐。而霏霏则被静和公主拉到了一旁,两个小姑娘头碰着头,嘀嘀咕咕地说起了悄悄话,显然是投了缘。

  罗晴安静地坐在林母下首,垂眸品茶,耳中却留意着殿内的寒暄与对话,心中默默记下一些关键人物和关系。她能感受到,有不少目光或明或暗地落在自己这个新任的世子夫人身上,带着审视、好奇,或许还有别的意味。

  待到觐见已毕,时辰差不多,皇后娘娘便起身,温言道:“时辰不早,诸位随本宫一同前往麟德殿赴宴吧。”

  众命妇齐声应诺,簇拥着皇后娘娘,浩浩荡荡地向举行宫宴的麟德殿行去。罗晴紧紧跟着林母,一手牵着意犹未尽的霏霏,一手牵着瑾瑜。她知道,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