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佛堂喋血,君王之末-《假死后,全京城为我发了疯》

  ……

  佛堂喋血,尘埃落定。

  贤王顾子期,谋逆失败,身中奇毒,在极度的痛苦与不甘中,气绝身亡。

  他的党羽,太师安道全,安国公府,以及朝中数十名,与之有牵连的官员,被太子顾怀瑜,以雷霆之势连夜清剿。一场波及了整个大周官场的血腥清洗,就此展开。

  而这场惊天政变的最终结局,却让所有的人都大跌眼镜。

  皇帝,在经历了这场几乎要了他性命的惊吓之后,竟没有对救驾有功的太子,和灵素进行任何实质性的封赏。

  他只是下了一道,意味深长的圣旨。

  “贤王谋逆,其罪当诛。然念其乃朕之亲弟,朕不忍令其曝尸荒野。特命太子怀瑜,以亲王之礼,将其好生安葬。”

  “护国总司灵素,临危不乱,智勇双全,救朕与社稷于危难,其功当赏。然总司淡泊名利,不求闻达。朕心甚慰。特赐‘天下无疾’金匾一块,以彰其德。”

  “至于……”圣旨的最后,提到了那个,戴着恶鬼面具的神秘人。

  “……一黑衣义士,来历不明,却忠勇可嘉。朕欲当面封赏,其人却已飘然远去,不留姓名。真国士也。”

  这道圣旨,看似是在论功行赏。

  实则,是帝王心术的极致体现。

  他将贤王的后事,交给太子。是在用一个死人来敲打,他这个野心勃勃的活着的儿子。是在提醒他,兄弟阋墙,终将两败俱伤。

  他赐给灵素,一块看似荣耀,实则毫无用处的金匾。是在用一种最“体面”的方式,告诉她你的功劳,朕记下了。但你的权力也到此为止了。

  而他对顾临渊那“飘然远去,不留姓名”的评价,更是充满了无情的警告。

  他是在告诉他那个,早已脱离了他掌控的儿子:

  朕,知道是你。

  但朕不承认是你。

  你最好永远,都只是一个……见不得光的影子。

  ……

  当这道圣旨,传到皇家医署时。

  灵素,正在为自己处理着,手臂上一道,在混战中被利刃划开的细小伤口。

  她听完,传旨太监那阴阳怪气的宣读,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她只是平静地,叩首谢恩。

  待太监走后,春桃才一脸不忿地走上前。

  “姑娘!陛下他……他这也太偏心,太不公了!”

  “太子殿下,与您拼死护驾,只得了一句,不痛不痒的口头表扬。而凛王殿下,更是连个名字都不能有!”

  “这算什么?!”

  “这才叫帝王心术。”灵素,用纱布将伤口,仔细地包扎好,声音依旧平静。

  “他怕了。”

  “他怕太子的功劳,太大会威胁到他的皇位。”

  “他更怕我这个,能断他生死,又能号令民心的‘妖女’。”

  “所以,他要敲打我们,制衡我们。”

  “他以为这样,就能将一切,都重新拉回到他的掌控之中。”

  “可他错了。”灵素的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锐利的光芒。

  “他算漏了一样,最关键的东西。”

  “什么?”

  “他的身体。”

  灵素缓缓地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那刚刚经历了一场血洗,却又很快便会恢复往日繁华的京城。

  “一个连自己的生死,都无法掌控的帝王,又如何能真正地掌控……这天下?”

  “春桃,传我的话,给太子殿下。”

  “就说他的那份‘登基贺礼’,我已经为他准备好了。”

  “现在是时候,该让他来……取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