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中秋-《嫁给退伍兵后我开了家包子铺爆红》

  家里人提前知道江雪要带师父回家一起过节。

  何老爷子到的时候,大家都热情地跟他打招呼。

  小壮壮睁着好奇的大眼睛,挤到前面叽叽喳喳的问。

  “婶婶的师父是婶婶的什么人呀?我有师父吗?婶婶的师父我该叫什么呀?叫‘婶婶的师父’还是‘师父婶婶’呀?”

  陈爸摸着孙子的头,笑着说:“你还没有师父呢,你婶婶的师父是长辈,你该叫‘爷爷’,何爷爷。”

  小壮壮听懂了,认真地点点头。

  然后仰着小脑袋对何老爷子喊道:“何爷爷好。”

  看到陈家热情的欢迎,何老爷子有些不知所措,但更多的是感动。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红包递给小壮壮。

  “孩子,这是爷爷第一次见你的见面礼,拿着吧。”

  小壮壮看了看张桂兰,直到江雪说“拿着吧,是何爷爷给的”,小家伙才接过红包,认真地道了谢。

  何老爷子和陈家互相认识后,便和陈爸坐在堂屋闲聊。

  江雪则去厨房帮陈妈和嫂子准备团圆饭。

  不一会儿,一桌丰盛的菜肴就摆好了,陈萧还特意去打了些酒。

  何老爷子能喝一点,陈爸虽然身体不好不宜喝酒,但眼神里满是渴望。

  陈萧拿起酒杯,说要陪何老爷子喝几杯,陈爸眼巴巴地看着,跟大儿子商量。

  “何老哥第一次来咱们家,我怎么也得陪何老哥喝一点,让他喝尽兴。”

  陈萧一眼就看穿了父亲的心思:“爹,我多陪何大叔喝几杯,保证让何大叔喝好。”

  江雪也不敢让陈爸喝酒,便拿起酒杯说:“我跟大哥一起陪师父喝,爹您就只管吃菜。”

  陈爸手指搓着,直咂嘴,显然是馋酒了。

  何老爷子见状,开口道:“给你爹倒半杯,让他解解馋。”

  陈萧担心何老爷子不知道父亲的身体状况,简单解释了一下。

  何老爷子却不在意地摆摆手:“半杯没事,信我的。”

  江雪意味深长地看了陈萧一眼,给陈爸倒了半杯酒。

  她虽然不清楚师父的医术到底如何。

  但从苏奶奶的话里能听出,师父以前是位名医。

  既然师父都这么说了,给公公喝半杯酒应该没事。

  陈爸终于喝到了心心念念的酒,十分高兴。

  餐桌上一片欢声笑语,宾主尽欢。

  饭后,江雪和张桂兰收拾桌子,何老爷子开始询问陈爸的病情。

  他本已打算不再行医,但陈家的热情欢迎和家庭的温暖。

  让何老爷子想为他们做点什么。

  他别的不擅长,对医术却颇为精通。

  陈爸也从江雪那里得知何老爷子是中医前辈,聊起病情时没有丝毫隐瞒。

  “我年轻时落下的病根,一直时好时坏,不过最近二儿媳从医院给我拿了些药,效果挺好,我感觉轻松多了,老毛病也减轻了。”

  何老爷子点点头,看陈爸的气色不像是重病之人。

  但为了稳妥,还是给他把了脉。

  这一脉,他却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两边手都诊过,眉头皱得更紧了。

  从脉象来看,陈爸命中寿数不长,晚年恐多病痛。

  但他又像是被人调理过,应该是有中医大夫在给他调养。

  可放眼望去,别说安城县,就是整个山河省,有真本事的老中医也屈指可数。

  “你说最近一直在吃江雪拿的药?能让我看看你吃的药吗?”

  这没什么好隐瞒的,陈爸让陈妈把药拿了过来。

  江雪收拾完回到屋里时,正看见何老爷子在研究陈爸的药,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

  “师父,我爹的药有问题吗?这都是县医院最好的医生开的,我爹说效果很好,最近老毛病都没犯。”

  何老爷子抬起头看向她。

  江雪心虚地眨了眨眼,正琢磨着怎么圆场,何老爷子重新包好药包。

  “药是好药,接着吃吧,也可以用些中药调理调理,你要是愿意,我回头给你开个方子。”

  江雪松了口气,笑了笑:“那太好了,要是您能开方子,我回头就按方抓药。”

  何老爷子目光灼灼地看着她:“不着急,你明天来我那儿拿方子吧。”

  不知为何,江雪觉得他话里有话。

  吃完饭聊了会儿天,天色渐晚,陈妈让陈萧送何老爷子回家。

  一家人目送何老爷子离开,江雪望着天上的月亮,仿佛出了神。

  好像很久没见过这么美的月亮了。

  陈妈以为她有心事,叹了口气:“要是颈颈在家就好了。”

  中秋佳节本是团圆的日子,他们夫妻俩却还分隔两地。

  江雪回过神,对陈妈笑了笑:“陈颈生工作特殊,又很负责,不好轻易回来,您别担心,我们经常写信,我打算这个月底他生日的时候去看他。”

  一听这话,陈妈脸上露出喜色:“你要去看颈颈?太好了,他回不来你去也行,我都好几年没给他过过生日了,你们刚结婚第一年,你能陪他过生日,他肯定高兴。”

  哪个母亲不了解自己的儿子?嘴上说不要媳妇,可临走时那恋恋不舍的眼神骗不了人,天知道他这几个月在单位怎么想的。

  “妈,这事您先保密,别告诉陈颈生,到时候给他个惊喜。”

  陈妈拍手笑了:“好,我不说。”

  儿媳这么惦记儿子,她怎么会拆台呢。

  虽然今天是中秋节,但陈妈心里憋了一天的疙瘩,此刻终于解开了。

  催着江雪回去睡觉,自己则高高兴兴回房跟丈夫说话去了。

  中秋过后没几天,机械厂把绞肉机送来了。

  这台机器是按江雪给的图纸做的,但又有些不同。

  “我们主任说让您先试试,看看有什么不足,回头根据您的意见改进。”送货的年轻小伙对江雪说。

  江雪检查了机器结构,她的图纸本来就很基础,机器确实做了很多改进。

  “三弟,去弄点新鲜肉来,苏哥,把机器通电。”

  绞肉机搬进来时,苏文松、璃丙楠和庞永利都围了过来。

  现在店里熟食和包子的馅料全靠这三个男人忙活。

  听说这是电动绞肉机,三人都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