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场的运转逐渐步入正轨,平安县的日子仿佛也踏上了安稳的节奏。红姑除了偶尔去矿场,大部分时间都在县衙后院操练乡勇,或者独自磨砺她那柄厚背柴刀。她身手矫健,刀法凌厉,行事果决,虽不苟言笑,却早已成为平安县百姓,尤其是那些年轻人心中的偶像。男子们多是敬畏,而不少小姑娘,则偷偷羡慕着红姑那一身不让须眉的英气。
这日傍晚,红姑正在后院空地上练刀。柴刀在她手中,时而如雷霆万钧,力劈华山;时而如灵蛇出洞,刁钻狠辣;时而又如柳絮随风,轻盈灵动。夕阳余晖洒在她身上,勾勒出健美挺拔的身影,刀光闪烁,与她清冷的面容形成一种奇特的魅力。
练到酣处,红姑收刀而立,气息微喘。忽然,她察觉到一旁的目光,转头看去,只见院门角落,一个约莫七八岁、梳着两个羊角辫、穿着打补丁却洗得干净的花布衫的小姑娘,正扒着门框,睁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她,小脸上满是崇拜和渴望。
红姑认得这小姑娘,是住在县衙后街的孤女,叫小草,父母早亡,跟着瞎眼的奶奶相依为命,平时很懂事,常帮街坊做些零活换点吃食。
“看什么?” 红姑淡淡地问,语气习惯性地带着冷意。
小草吓了一跳,像受惊的小兔子,往后缩了缩,但很快又鼓起勇气,小声说:“红……红姑姐姐……你……你真厉害!你的刀……舞得真好看!”
红姑没说话,转身拿起布巾擦刀。
小草却大着胆子,迈着小步子蹭了过来,仰着头,怯生生却又无比认真地问:“红姑姐姐……我……我能跟你学舞刀吗?我也想……像你一样厉害!那样……那样就没人敢欺负我和奶奶了……”
红姑擦刀的手顿了顿。她看着小草那双清澈却带着一丝早熟坚韧的眼睛,看到了里面闪烁的、与自己幼年时何其相似的、对力量渴望的光芒。曾几何时,她也是这般孤苦无依,靠着咬牙苦练,才在这世道有了一席之地。学武的苦,她比谁都清楚;这世道对女子的不公,她更是深有体会。
“学武?” 红姑冷哼一声,语气硬邦邦的,“不是绣花,是吃苦,是流血,是玩命。你这细胳膊细腿,拿得动柴刀吗?回家帮你奶奶纺线去。”
小草被说得眼圈一红,却没有哭,反而倔强地挺了挺小胸脯:“我不怕苦!我能吃苦!红姑姐姐,你教我吧!我……我给你砍柴!帮你磨刀!什么活我都干!”
红姑不再理她,收好柴刀,径直回了自己屋,“砰”地关上了门。
小草站在空荡荡的院子里,看着那扇紧闭的房门,小嘴瘪了瘪,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硬是没掉下来。她默默地站了一会儿,才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此后几天,小草天天来。红姑练刀,她就远远地看着;红姑回屋,她就失落地离开。她不吵不闹,就是那双渴望的眼睛,像小尾巴一样跟着红姑。
这天夜里,红姑躺在床上,眼前却总浮现小草那双倔强的眼睛。她翻了个身,烦躁地坐起来。教徒弟? 她从未想过。自己一身功夫,是在山林里跟野兽搏杀、跟匪徒拼命练出来的,野路子,怎么教人?况且,教个女娃娃,将来能有什么出息?还不是受苦?
可是……可是那孩子眼里的光,又让她无法彻底硬起心肠。
鬼使神差地,红姑起身,点亮油灯,从床底下翻出一段质地坚硬、纹理细腻的老枣木。这是她以前做刀柄剩下的料子。她拿起自己的柴刀,就着灯光,开始慢慢地、一下一下地削砍打磨起来。她没有做刀鞘,也没有开刃,只是精心地将木头削成一把小巧的、适合孩子握持的木柴刀形状,刀身圆润,毫无棱角。
她的手很巧,力道控制得极好。夜深人静,只有刀削木头的“沙沙”声。她做得很专注,仿佛在完成一件极其重要的作品。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一把光滑趁手的小木刀终于成型。她拿在手里掂了掂,又用粗布反复摩擦,直到木刀表面光滑如镜,泛着温润的光泽。
第二天,红姑练完刀,依旧没理睬角落的小草,回屋去了。但她“无意”中,将那把新做的小木刀,“遗忘”在了院中的石磨盘上。
小草怯生生地走过来,看到了那把精致的小木刀,眼睛瞬间亮了!她小心翼翼地拿起来,爱不释手地摩挲着,小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她朝着红姑的屋子方向,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抱着小木刀,像得了什么绝世宝贝一样,欢天喜地地跑了。
红姑站在窗后,透过缝隙看着小草雀跃的背影,嘴角再次牵起那个极淡的、连她自己都未曾熟悉的弧度。
这彪悍的娘们,终究是嘴硬心软。
这把木刀,是拒绝,也是一个无声的、笨拙的开始。
这师父,她怕是当定了,只是这教法,定然是红姑式的——严厉、直接,却或许,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
这日傍晚,红姑正在后院空地上练刀。柴刀在她手中,时而如雷霆万钧,力劈华山;时而如灵蛇出洞,刁钻狠辣;时而又如柳絮随风,轻盈灵动。夕阳余晖洒在她身上,勾勒出健美挺拔的身影,刀光闪烁,与她清冷的面容形成一种奇特的魅力。
练到酣处,红姑收刀而立,气息微喘。忽然,她察觉到一旁的目光,转头看去,只见院门角落,一个约莫七八岁、梳着两个羊角辫、穿着打补丁却洗得干净的花布衫的小姑娘,正扒着门框,睁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她,小脸上满是崇拜和渴望。
红姑认得这小姑娘,是住在县衙后街的孤女,叫小草,父母早亡,跟着瞎眼的奶奶相依为命,平时很懂事,常帮街坊做些零活换点吃食。
“看什么?” 红姑淡淡地问,语气习惯性地带着冷意。
小草吓了一跳,像受惊的小兔子,往后缩了缩,但很快又鼓起勇气,小声说:“红……红姑姐姐……你……你真厉害!你的刀……舞得真好看!”
红姑没说话,转身拿起布巾擦刀。
小草却大着胆子,迈着小步子蹭了过来,仰着头,怯生生却又无比认真地问:“红姑姐姐……我……我能跟你学舞刀吗?我也想……像你一样厉害!那样……那样就没人敢欺负我和奶奶了……”
红姑擦刀的手顿了顿。她看着小草那双清澈却带着一丝早熟坚韧的眼睛,看到了里面闪烁的、与自己幼年时何其相似的、对力量渴望的光芒。曾几何时,她也是这般孤苦无依,靠着咬牙苦练,才在这世道有了一席之地。学武的苦,她比谁都清楚;这世道对女子的不公,她更是深有体会。
“学武?” 红姑冷哼一声,语气硬邦邦的,“不是绣花,是吃苦,是流血,是玩命。你这细胳膊细腿,拿得动柴刀吗?回家帮你奶奶纺线去。”
小草被说得眼圈一红,却没有哭,反而倔强地挺了挺小胸脯:“我不怕苦!我能吃苦!红姑姐姐,你教我吧!我……我给你砍柴!帮你磨刀!什么活我都干!”
红姑不再理她,收好柴刀,径直回了自己屋,“砰”地关上了门。
小草站在空荡荡的院子里,看着那扇紧闭的房门,小嘴瘪了瘪,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硬是没掉下来。她默默地站了一会儿,才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此后几天,小草天天来。红姑练刀,她就远远地看着;红姑回屋,她就失落地离开。她不吵不闹,就是那双渴望的眼睛,像小尾巴一样跟着红姑。
这天夜里,红姑躺在床上,眼前却总浮现小草那双倔强的眼睛。她翻了个身,烦躁地坐起来。教徒弟? 她从未想过。自己一身功夫,是在山林里跟野兽搏杀、跟匪徒拼命练出来的,野路子,怎么教人?况且,教个女娃娃,将来能有什么出息?还不是受苦?
可是……可是那孩子眼里的光,又让她无法彻底硬起心肠。
鬼使神差地,红姑起身,点亮油灯,从床底下翻出一段质地坚硬、纹理细腻的老枣木。这是她以前做刀柄剩下的料子。她拿起自己的柴刀,就着灯光,开始慢慢地、一下一下地削砍打磨起来。她没有做刀鞘,也没有开刃,只是精心地将木头削成一把小巧的、适合孩子握持的木柴刀形状,刀身圆润,毫无棱角。
她的手很巧,力道控制得极好。夜深人静,只有刀削木头的“沙沙”声。她做得很专注,仿佛在完成一件极其重要的作品。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一把光滑趁手的小木刀终于成型。她拿在手里掂了掂,又用粗布反复摩擦,直到木刀表面光滑如镜,泛着温润的光泽。
第二天,红姑练完刀,依旧没理睬角落的小草,回屋去了。但她“无意”中,将那把新做的小木刀,“遗忘”在了院中的石磨盘上。
小草怯生生地走过来,看到了那把精致的小木刀,眼睛瞬间亮了!她小心翼翼地拿起来,爱不释手地摩挲着,小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她朝着红姑的屋子方向,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抱着小木刀,像得了什么绝世宝贝一样,欢天喜地地跑了。
红姑站在窗后,透过缝隙看着小草雀跃的背影,嘴角再次牵起那个极淡的、连她自己都未曾熟悉的弧度。
这彪悍的娘们,终究是嘴硬心软。
这把木刀,是拒绝,也是一个无声的、笨拙的开始。
这师父,她怕是当定了,只是这教法,定然是红姑式的——严厉、直接,却或许,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