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姑带回的半张血书,让杜明远和孙慢慢震惊不已。事情的发展,已经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掌控。这已不仅仅是平安县的事务,而是牵扯到前朝秘辛、可能存在的巨额财富以及极其敏感的政治遗留问题!处理稍有不慎,便是灭顶之灾!
经过紧急磋商,杜明远做出决断:第一,绝对保密!此事仅限于他、孙慢慢、红姑三人知晓,连李火火、钱多多都暂时瞒住,以免节外生枝。第二,谨慎求证!血书所言是真是假,必须查证。尤其是另外半张血书的下落——“青州古籍斋”,是关键突破口!
但如何查?杜明远身为朝廷命官,目标太大,绝不能亲自前往青州查问这等敏感之事。孙慢慢年老体衰,且特征明显,也不适合。红姑虽能力超群,但一女子独闯州府,风险极高,且她需坐镇平安县,应对可能因石碑和血书引发的后续风波。
这时,杜明远想到了李火火。李火火忠诚勇猛,虽性格莽撞,但经过历练,已稳重不少。更重要的是,他面相憨厚,不易引人怀疑,且有一身武艺,足以自保。让他扮作寻常百姓,去青州暗中打探“古籍斋”,或许可行。
杜明远将李火火秘密叫到书房,屏退左右,神色严肃地告知了部分情况(隐去了血书具体内容和傅友德等敏感字眼,只说是追查一桩前朝旧案的重要线索,可能与石碑有关),并交代了任务:扮作走街串巷的货郎,前往青州府,暗中查访一家名为“古籍斋”的书铺或古董铺,留意是否有特殊古籍、信物或形迹可疑之人,切忌打草惊蛇。
李火火一听有任务,还是这等“机密大事”,顿时热血沸腾,激动得摩拳擦掌(用左手):“大人放心!包在俺身上!俺保证把那个啥……古籍斋……查个底朝天!” 他自动忽略了“暗中”和“切忌打草惊蛇”的关键要求。
杜明远哭笑不得,再三叮嘱:“火火!此次是暗访!不是剿匪!要低调!要装得像!你这脾气得收着点!到了青州,多看多听少说话,尤其不能动武!”
李火火把胸脯拍得砰砰响:“明白!俺懂!俺就装傻充愣,保证不惹事!”
于是,杜明远让钱多多从县衙杂费里支了笔小钱,给李火火置办了一身半新不旧的粗布衣裳,又准备了一副挑着针头线脑、胭脂水粉的货郎担子。孙慢慢还特意教了他几句简单的生意吆喝和讨价还价的话术。红姑则默默检查了他的匕首和随身暗器,确保关键时刻能保命。
准备停当,李火火用锅底灰把脸抹得黑一道白一道,挑起担子,嘿咻嘿咻地就上路了。还别说,他这膀大腰圆、皮肤黝黑的样子,配上那身行头,乍一看还真有几分走南闯北的货郎架势。
一路无话。几日后,李火火顺利抵达了繁华的青州府城。他牢记杜明远的嘱咐,先在城里转悠了两天,熟悉道路,顺便卖点小货,倒也像模像样。第三天上午,他开始着手正事,打听“古籍斋”的位置。
很快,他就在一条相对僻静、但透着股文墨气息的老街上,找到了这家“青州古籍斋”。铺面不大,门脸古旧,招牌上的字都有些褪色了。门口冷冷清清,没什么客人。
李火火定了定神,深吸一口气,挑着担子走到古籍斋门口,放下担子,扯开嗓子就按照孙慢慢教的吆喝起来:“哎——上好的胭脂水粉!姑娘用了更俏!大娘用了年轻十岁嘞——!”
他这嗓门,洪亮如钟,在这条安静的老街上显得格外突兀!古籍斋里一个正伏案看书、戴着老花镜的干瘦老头被吓了一跳,抬起头,皱着眉不满地看向门外。
李火火见有人看他,以为是生意上门,更来劲了,拿起一盒胭脂就凑到门口,咧着嘴笑:“老掌柜!给您家闺女捎盒胭脂不?便宜!好东西!”
那老掌柜推了推眼镜,上下打量了李火火一番,见他满身风尘,举止粗鲁,眼中闪过一丝鄙夷,挥挥手像赶苍蝇似的:“去去去!这里是书斋!清净之地!不买胭脂!到别处吆喝去!”
李火火碰了一鼻子灰,心里有点恼火,但想起杜明远的叮嘱,只好忍下,讪讪地退到一边。他没走远,就蹲在对面墙角,假装歇脚,眼睛却滴溜溜地紧盯着古籍斋的动静,观察进出的人。
可他这“暗中观察”实在蹩脚!那直勾勾的眼神,那毫不掩饰的探头探脑,很快就引起了老掌柜的警觉。老掌柜隔着窗户看了他几次,眉头越皱越紧。
过了一会儿,一个穿着体面、像是教书先生模样的中年人走进古籍斋。李火火立刻竖起耳朵,想听听他们说什么。可惜离得远,听不清。他急得抓耳挠腮,恨不得把耳朵贴到门上去。
那中年人进去没多久就出来了,手里拿着一卷书。老掌柜送他到门口,客气地拱手。李火火见状,觉得机会来了,赶紧又挑起担子凑过去,对着那中年人吆喝:“先生!买盒烟嘴不?象牙的!”
那先生莫名其妙地看了他一眼,没理他,径直走了。
老掌柜这下彻底怒了,指着李火火呵斥:“你这货郎!怎么回事?专门堵在我门口捣乱是不是?再不走,我叫巡街的差役来了!”
李火火也急了,脱口而出:“俺不是捣乱!俺是来……来查案的!”
话一出口,他就知道坏了!恨不得抽自己一个大嘴巴!
老掌柜一听“查案”二字,脸色骤变,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而警惕!他死死盯着李火火,冷声道:“查案?你是官府的人?有何凭证?到我这小小书斋查什么案?”
李火火支支吾吾,面红耳赤,哪里拿得出凭证,更不敢说出“血书”二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老掌柜冷哼一声,“砰”地一声关上了店门,还从里面插上了门栓!
李火火傻眼了,站在门口,进退两难。他知道,任务彻底搞砸了!打草惊蛇了!
这戏精,开场就演砸了锅。
他那句“查案”,等于直接告诉了对方:古籍斋被盯上了!
老掌柜那警惕的眼神,说明这书斋绝不简单!
这下打草惊蛇,后续调查将难上加难!
李火火这莽撞的性子,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杜明远得知消息,怕是要气得跳脚了!
经过紧急磋商,杜明远做出决断:第一,绝对保密!此事仅限于他、孙慢慢、红姑三人知晓,连李火火、钱多多都暂时瞒住,以免节外生枝。第二,谨慎求证!血书所言是真是假,必须查证。尤其是另外半张血书的下落——“青州古籍斋”,是关键突破口!
但如何查?杜明远身为朝廷命官,目标太大,绝不能亲自前往青州查问这等敏感之事。孙慢慢年老体衰,且特征明显,也不适合。红姑虽能力超群,但一女子独闯州府,风险极高,且她需坐镇平安县,应对可能因石碑和血书引发的后续风波。
这时,杜明远想到了李火火。李火火忠诚勇猛,虽性格莽撞,但经过历练,已稳重不少。更重要的是,他面相憨厚,不易引人怀疑,且有一身武艺,足以自保。让他扮作寻常百姓,去青州暗中打探“古籍斋”,或许可行。
杜明远将李火火秘密叫到书房,屏退左右,神色严肃地告知了部分情况(隐去了血书具体内容和傅友德等敏感字眼,只说是追查一桩前朝旧案的重要线索,可能与石碑有关),并交代了任务:扮作走街串巷的货郎,前往青州府,暗中查访一家名为“古籍斋”的书铺或古董铺,留意是否有特殊古籍、信物或形迹可疑之人,切忌打草惊蛇。
李火火一听有任务,还是这等“机密大事”,顿时热血沸腾,激动得摩拳擦掌(用左手):“大人放心!包在俺身上!俺保证把那个啥……古籍斋……查个底朝天!” 他自动忽略了“暗中”和“切忌打草惊蛇”的关键要求。
杜明远哭笑不得,再三叮嘱:“火火!此次是暗访!不是剿匪!要低调!要装得像!你这脾气得收着点!到了青州,多看多听少说话,尤其不能动武!”
李火火把胸脯拍得砰砰响:“明白!俺懂!俺就装傻充愣,保证不惹事!”
于是,杜明远让钱多多从县衙杂费里支了笔小钱,给李火火置办了一身半新不旧的粗布衣裳,又准备了一副挑着针头线脑、胭脂水粉的货郎担子。孙慢慢还特意教了他几句简单的生意吆喝和讨价还价的话术。红姑则默默检查了他的匕首和随身暗器,确保关键时刻能保命。
准备停当,李火火用锅底灰把脸抹得黑一道白一道,挑起担子,嘿咻嘿咻地就上路了。还别说,他这膀大腰圆、皮肤黝黑的样子,配上那身行头,乍一看还真有几分走南闯北的货郎架势。
一路无话。几日后,李火火顺利抵达了繁华的青州府城。他牢记杜明远的嘱咐,先在城里转悠了两天,熟悉道路,顺便卖点小货,倒也像模像样。第三天上午,他开始着手正事,打听“古籍斋”的位置。
很快,他就在一条相对僻静、但透着股文墨气息的老街上,找到了这家“青州古籍斋”。铺面不大,门脸古旧,招牌上的字都有些褪色了。门口冷冷清清,没什么客人。
李火火定了定神,深吸一口气,挑着担子走到古籍斋门口,放下担子,扯开嗓子就按照孙慢慢教的吆喝起来:“哎——上好的胭脂水粉!姑娘用了更俏!大娘用了年轻十岁嘞——!”
他这嗓门,洪亮如钟,在这条安静的老街上显得格外突兀!古籍斋里一个正伏案看书、戴着老花镜的干瘦老头被吓了一跳,抬起头,皱着眉不满地看向门外。
李火火见有人看他,以为是生意上门,更来劲了,拿起一盒胭脂就凑到门口,咧着嘴笑:“老掌柜!给您家闺女捎盒胭脂不?便宜!好东西!”
那老掌柜推了推眼镜,上下打量了李火火一番,见他满身风尘,举止粗鲁,眼中闪过一丝鄙夷,挥挥手像赶苍蝇似的:“去去去!这里是书斋!清净之地!不买胭脂!到别处吆喝去!”
李火火碰了一鼻子灰,心里有点恼火,但想起杜明远的叮嘱,只好忍下,讪讪地退到一边。他没走远,就蹲在对面墙角,假装歇脚,眼睛却滴溜溜地紧盯着古籍斋的动静,观察进出的人。
可他这“暗中观察”实在蹩脚!那直勾勾的眼神,那毫不掩饰的探头探脑,很快就引起了老掌柜的警觉。老掌柜隔着窗户看了他几次,眉头越皱越紧。
过了一会儿,一个穿着体面、像是教书先生模样的中年人走进古籍斋。李火火立刻竖起耳朵,想听听他们说什么。可惜离得远,听不清。他急得抓耳挠腮,恨不得把耳朵贴到门上去。
那中年人进去没多久就出来了,手里拿着一卷书。老掌柜送他到门口,客气地拱手。李火火见状,觉得机会来了,赶紧又挑起担子凑过去,对着那中年人吆喝:“先生!买盒烟嘴不?象牙的!”
那先生莫名其妙地看了他一眼,没理他,径直走了。
老掌柜这下彻底怒了,指着李火火呵斥:“你这货郎!怎么回事?专门堵在我门口捣乱是不是?再不走,我叫巡街的差役来了!”
李火火也急了,脱口而出:“俺不是捣乱!俺是来……来查案的!”
话一出口,他就知道坏了!恨不得抽自己一个大嘴巴!
老掌柜一听“查案”二字,脸色骤变,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而警惕!他死死盯着李火火,冷声道:“查案?你是官府的人?有何凭证?到我这小小书斋查什么案?”
李火火支支吾吾,面红耳赤,哪里拿得出凭证,更不敢说出“血书”二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老掌柜冷哼一声,“砰”地一声关上了店门,还从里面插上了门栓!
李火火傻眼了,站在门口,进退两难。他知道,任务彻底搞砸了!打草惊蛇了!
这戏精,开场就演砸了锅。
他那句“查案”,等于直接告诉了对方:古籍斋被盯上了!
老掌柜那警惕的眼神,说明这书斋绝不简单!
这下打草惊蛇,后续调查将难上加难!
李火火这莽撞的性子,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杜明远得知消息,怕是要气得跳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