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顺元年,六月底。润州长江南岸码头。往日繁忙的润州码头,今日却显得格外不同。寻常商船民舟已被暂时清开,码头上旌旗招展,甲士林立,肃穆而威严。全身披挂的牙兵精锐,手持擦得锃亮的兵刃,从码头一直延伸到官道,组成两条威严的通道。
在码头最前方,一群身着朱紫官袍、顶戴官帽的文武大员簇拥着一位核心人物。他身着赤黄色郡王常服,头戴远游冠,腰缠金带,面容虽带风霜,眼神却温润而锐利,顾盼之间自有不怒自威的气度,正是东南诸道兵马行营都统、淮南节度使、东海郡王钱镠。他身侧,左边是风度翩翩、执掌铨衡的周繇,右边是目光深邃、总揽军谋的李振,其后则是屠环智、成及、王荒等一众手握重兵的都知兵马使。所有人都翘首以盼,望着那烟波浩渺的江面。
在钱镠身后稍远一些,特意划出的区域内,则是一群衣着体面、翘首以盼的男男女女,他们是朱宣、朱瑾、贺瓌、康怀英等将领南下家眷的代表。孩子们被大人牵着手,小脸上满是好奇与期待;妇人们则不断整理着衣襟,眼中既有与亲人重逢的喜悦,也有一丝历经磨难后的惶恐与不安。
“来了!来了!”不知是谁低呼一声。
只见江天相接之处,先是出现几个黑点,随即迅速扩大,变成一支规模可观的舰队。为首楼船高大如城,桅杆上悬挂着靖江军的旗帜,以及代表钱镠势力的玄鸟大纛。舰船破开江浪,稳稳地向码头驶来。船头上,依稀可见一群虽然风尘仆仆、甲胄染尘,却依旧挺立如松的身影。
舰队缓缓靠岸,跳板搭上码头。当先走下的,正是靖江军左厢都指挥使司马福,他快步上前,向钱镠单膝跪地,抱拳复命:“启禀大王!末将奉命,已迎得朱宣、朱瑾二位将军及麾下将士,安全抵达润州!”
钱镠微微颔首,目光却已越过司马福,投向了紧随其后下船的那些人。
朱宣、朱瑾并肩走在最前。历经兖州血战、千里奔袭、海上漂泊,两人都清瘦了许多,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但眼神深处,那份属于一方诸侯的气度与历经生死后的沉淀却无法磨灭。他们身后,贺瓌、李承嗣、康怀英、胡规、阎宝、史俨、刘康乂等将领依次而下,虽然衣着破旧,但那股百战余生的悍勇之气,依旧令人侧目。
他们的目光,第一时间便越过了迎接的队伍,急切地搜寻着后方家眷区域。当看到那些熟悉的身影时,这些在战场上刀剑加身也面不改色的硬汉,眼眶瞬间红了。朱宣看到了妻子紧紧牵着幼子,朱瑾看到了老母在侍女的搀扶下老泪纵横……一股巨大的酸楚与暖流同时涌上心头,冲垮了他们最后的坚强。
钱镠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他并未急于上前,而是给了他们片刻凝视的时间。
随即,朱宣、朱瑾猛地回过神来,意识到此刻最重要的礼节。两人相视一眼,深吸一口气,带领身后众将,快步走到钱镠面前约十步处,齐刷刷地推金山,倒玉柱,行了最庄重的跪拜大礼!
“败军之将朱宣(朱瑾)!”
“末将贺瓌(康怀英、胡规……)!”
“参见大王!蒙大王不弃,施以援手,保全性命家小,恩同再造!我等愿效犬马之劳,供大王驱策,虽肝脑涂地,在所不辞!”声音洪亮,带着激动、感激与决绝。
钱镠脸上露出诚挚而宽和的笑容,快步上前,亲手先扶起朱宣,再扶起朱瑾,又对后面众将虚扶一下,朗声道:“诸位将军请起!快快请起!兖州之事,镠已尽知。非战之罪,实乃朱温势大,更兼残暴不仁,驱民填壕,人神共愤!诸位将军能力保城池月余,重创汴军,已显赫赫武功!最后为保全将士,毅然突围,更是智勇双全!能得诸位俊杰来投,是钱镠之幸,是两浙、淮南百姓之福!”
紧接着,钱镠一挥手,早已等候在一旁的侍从们立刻端上托盘,上面摆放着早已准备好的崭新华丽锦袍和精工锻造的明光铠。
“诸位将军一路辛苦,风尘仆仆。请先更衣,去去风尘!”钱镠笑道。
这是极高的礼遇,意味着从这一刻起,他们不再是狼狈的逃亡者,而是他钱镠麾下堂堂正正的将领。朱宣朱瑾等人心中更是感佩,在侍从的引导下,于临时搭起的帷帐后迅速更换了衣甲。当众人再次走出时,已是焕然一新。锦袍衬出气度,铁甲更添威严,与方才下船时的落魄判若云泥。
随后,钱镠亲自执壶,为每一位将领斟上一杯早已备好的美酒。“来!诸位将军,满饮此杯,既为诸位接风洗尘,亦为我等同舟共济,共创大业!”钱镠高举酒杯。
“谢大王!”所有人齐声应和,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仪式完毕,钱镠做出一个令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亲昵举动。他左手拉着朱宣,右手拉着朱瑾,朗声道:“二位将军,与孤同车!”不由分说,便将还有些受宠若惊的二人请上了自己那辆装饰着玄鸟纹章、宽敞华丽的四驾郡王专车。
车队启动,钱镠的专车行驶在最前方,他与朱宣朱瑾同乘一车,谈笑风生,不时指着窗外的润州城景介绍,气氛融洽。朱宣擅政,钱镠便与他聊些民生赋税;朱瑾好兵,钱镠便与他探讨江淮防务、水陆战法。言语之间,既显示了钱镠的博学与胸襟,也让朱宣朱瑾感受到了被尊重和被需要。
专车之后,贺瓌、康怀英等新降将领,则与屠环智、成及、王荒等钱镠麾下的核心大将并辔而行。屠环智等人早已得到钱镠示意,态度热情而不失分寸,主动与贺瓌等人交谈,询问兖州战事细节,称赞其骁勇,很快就消除了彼此的陌生感,一路上亦是笑语不断。
再后面,则是朱宣朱瑾等人的家眷车队。他们坐在舒适的马车上,看着窗外井然有序的街道、熙攘而安宁的百姓,再回想兖州城破前的惨状,恍如隔世,心中对钱镠的感激和对新生活的期盼愈发强烈。
而那四千名跟随南下的骑兵精锐,则自有杜建徽派人引导,前往铁林军大营安置。这些士兵,尤其是其中以李承嗣、史俨为首的近三千沙陀骑兵,虽然暂时与主将分离,但看到钱镠如此厚待他们的将军,自身也得到了妥善安置,心中那点离乡背井的不安也渐渐平息。他们被要求卸甲缴械(暂代保管),沐浴更衣,领取新的军服和给养,并在指定的营区休息。
车队浩浩荡荡进入润州城内,穿过主要街道,最终抵达气势恢宏的东海郡王府。府内早已张灯结彩,盛大的接风宴席准备就绪。
是夜,郡王府宴会厅内,灯火通明,觥筹交错。钱镠高踞主位,朱宣、朱瑾分坐左右最尊贵的客席,其余新降将领与钱镠麾下文武交错而坐,气氛热烈。
珍馐美馔如水般呈上,醇酒佳酿香气四溢。钱镠频频举杯,慰劳众将。酒至半酣,他放下酒杯,面色转为沉痛,声音也提高了些许:
“诸位!”厅内顿时安静下来。
“想那朱温,本乃黄巢余孽,狼子野心,篡唐自立之心,昭然若揭!其行更是令人发指!屠戮降卒,驱民填壕,凌辱妇孺,焚烧古城!兖州之事,天地同悲,人神共愤!此等暴行,与禽兽何异?!”钱镠的话语中充满了正义的怒火,瞬间引起了所有来自兖州将领的强烈共鸣,贺瓌、康怀英等人更是紧握拳头,眼泛泪光,显然想起了那惨痛的一幕幕。
痛斥完朱温,钱镠话锋一转,目光扫过朱宣朱瑾等人,语气变得激昂而充满赞誉:
“然,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正是在朱温这等暴政之下,更显诸位将军之忠勇,之智略!朱宣将军,镇守郓州,爱民如子,政声远播;朱瑾将军,勇冠三军,威震中原,兖州城下,以寡敌众,令朱温损兵折将,寸步难行!还有贺瓌、康怀英、李承嗣、胡规、阎宝、史俨、刘康乂诸位将军,皆乃万人敌,国之干城!诸位在绝境之中,不忘保全士卒,毅然突围,南下归来,此非败逃,乃是弃暗投明,是保留抗暴火种之壮举!”
这一番话,既肯定了他们的过去,又为他们“南投”的行为赋予了崇高的正义性,说得朱宣朱瑾等人热血沸腾,心中最后一点“降将”的阴霾也一扫而空,只觉得遇到了真正的明主。
眼看气氛烘托到位,钱镠趁热打铁,当众宣布:
“为表朝廷纲纪,彰诸位之功,孤已拟好表章,即刻上奏天子!”他目光炯炯地看向朱宣、朱瑾,“表奏朱宣将军,为淮南节度副使,于度支司挂职同知度支司,位在度支使王洪之下,协理两浙、淮南财政民生!”
“表奏朱瑾将军,同为淮南节度副使,于参谋总院挂职同知参谋事,位在总谋主李振先生之下,参赞军机,整训武备!”
这两个任命,可谓煞费苦心。淮南节度副使,是极高的荣誉官衔,表明了他们仅次于钱镠的地位。而实职,朱宣被安排到度支司,发挥其善于治理的长处;朱瑾进入参谋总院,则能最大化其军事才能。并且明确位在罗隐、李振之下,既给予了足够尊崇,又维护了原有核心班底的秩序,避免内部失衡。
“其余贺瓌、康怀英等诸位将军,皆授牙军厢都指挥使之职,具体任命,待与李参军、屠都使等商议后,量才施用,必不使英雄无用武之地!”
“大王隆恩!我等必誓死效忠,万死不辞!”以朱宣朱瑾为首,所有新降将领再次离席,轰然下拜,声音震得殿宇梁柱似乎都在回响。
在码头最前方,一群身着朱紫官袍、顶戴官帽的文武大员簇拥着一位核心人物。他身着赤黄色郡王常服,头戴远游冠,腰缠金带,面容虽带风霜,眼神却温润而锐利,顾盼之间自有不怒自威的气度,正是东南诸道兵马行营都统、淮南节度使、东海郡王钱镠。他身侧,左边是风度翩翩、执掌铨衡的周繇,右边是目光深邃、总揽军谋的李振,其后则是屠环智、成及、王荒等一众手握重兵的都知兵马使。所有人都翘首以盼,望着那烟波浩渺的江面。
在钱镠身后稍远一些,特意划出的区域内,则是一群衣着体面、翘首以盼的男男女女,他们是朱宣、朱瑾、贺瓌、康怀英等将领南下家眷的代表。孩子们被大人牵着手,小脸上满是好奇与期待;妇人们则不断整理着衣襟,眼中既有与亲人重逢的喜悦,也有一丝历经磨难后的惶恐与不安。
“来了!来了!”不知是谁低呼一声。
只见江天相接之处,先是出现几个黑点,随即迅速扩大,变成一支规模可观的舰队。为首楼船高大如城,桅杆上悬挂着靖江军的旗帜,以及代表钱镠势力的玄鸟大纛。舰船破开江浪,稳稳地向码头驶来。船头上,依稀可见一群虽然风尘仆仆、甲胄染尘,却依旧挺立如松的身影。
舰队缓缓靠岸,跳板搭上码头。当先走下的,正是靖江军左厢都指挥使司马福,他快步上前,向钱镠单膝跪地,抱拳复命:“启禀大王!末将奉命,已迎得朱宣、朱瑾二位将军及麾下将士,安全抵达润州!”
钱镠微微颔首,目光却已越过司马福,投向了紧随其后下船的那些人。
朱宣、朱瑾并肩走在最前。历经兖州血战、千里奔袭、海上漂泊,两人都清瘦了许多,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但眼神深处,那份属于一方诸侯的气度与历经生死后的沉淀却无法磨灭。他们身后,贺瓌、李承嗣、康怀英、胡规、阎宝、史俨、刘康乂等将领依次而下,虽然衣着破旧,但那股百战余生的悍勇之气,依旧令人侧目。
他们的目光,第一时间便越过了迎接的队伍,急切地搜寻着后方家眷区域。当看到那些熟悉的身影时,这些在战场上刀剑加身也面不改色的硬汉,眼眶瞬间红了。朱宣看到了妻子紧紧牵着幼子,朱瑾看到了老母在侍女的搀扶下老泪纵横……一股巨大的酸楚与暖流同时涌上心头,冲垮了他们最后的坚强。
钱镠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他并未急于上前,而是给了他们片刻凝视的时间。
随即,朱宣、朱瑾猛地回过神来,意识到此刻最重要的礼节。两人相视一眼,深吸一口气,带领身后众将,快步走到钱镠面前约十步处,齐刷刷地推金山,倒玉柱,行了最庄重的跪拜大礼!
“败军之将朱宣(朱瑾)!”
“末将贺瓌(康怀英、胡规……)!”
“参见大王!蒙大王不弃,施以援手,保全性命家小,恩同再造!我等愿效犬马之劳,供大王驱策,虽肝脑涂地,在所不辞!”声音洪亮,带着激动、感激与决绝。
钱镠脸上露出诚挚而宽和的笑容,快步上前,亲手先扶起朱宣,再扶起朱瑾,又对后面众将虚扶一下,朗声道:“诸位将军请起!快快请起!兖州之事,镠已尽知。非战之罪,实乃朱温势大,更兼残暴不仁,驱民填壕,人神共愤!诸位将军能力保城池月余,重创汴军,已显赫赫武功!最后为保全将士,毅然突围,更是智勇双全!能得诸位俊杰来投,是钱镠之幸,是两浙、淮南百姓之福!”
紧接着,钱镠一挥手,早已等候在一旁的侍从们立刻端上托盘,上面摆放着早已准备好的崭新华丽锦袍和精工锻造的明光铠。
“诸位将军一路辛苦,风尘仆仆。请先更衣,去去风尘!”钱镠笑道。
这是极高的礼遇,意味着从这一刻起,他们不再是狼狈的逃亡者,而是他钱镠麾下堂堂正正的将领。朱宣朱瑾等人心中更是感佩,在侍从的引导下,于临时搭起的帷帐后迅速更换了衣甲。当众人再次走出时,已是焕然一新。锦袍衬出气度,铁甲更添威严,与方才下船时的落魄判若云泥。
随后,钱镠亲自执壶,为每一位将领斟上一杯早已备好的美酒。“来!诸位将军,满饮此杯,既为诸位接风洗尘,亦为我等同舟共济,共创大业!”钱镠高举酒杯。
“谢大王!”所有人齐声应和,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仪式完毕,钱镠做出一个令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亲昵举动。他左手拉着朱宣,右手拉着朱瑾,朗声道:“二位将军,与孤同车!”不由分说,便将还有些受宠若惊的二人请上了自己那辆装饰着玄鸟纹章、宽敞华丽的四驾郡王专车。
车队启动,钱镠的专车行驶在最前方,他与朱宣朱瑾同乘一车,谈笑风生,不时指着窗外的润州城景介绍,气氛融洽。朱宣擅政,钱镠便与他聊些民生赋税;朱瑾好兵,钱镠便与他探讨江淮防务、水陆战法。言语之间,既显示了钱镠的博学与胸襟,也让朱宣朱瑾感受到了被尊重和被需要。
专车之后,贺瓌、康怀英等新降将领,则与屠环智、成及、王荒等钱镠麾下的核心大将并辔而行。屠环智等人早已得到钱镠示意,态度热情而不失分寸,主动与贺瓌等人交谈,询问兖州战事细节,称赞其骁勇,很快就消除了彼此的陌生感,一路上亦是笑语不断。
再后面,则是朱宣朱瑾等人的家眷车队。他们坐在舒适的马车上,看着窗外井然有序的街道、熙攘而安宁的百姓,再回想兖州城破前的惨状,恍如隔世,心中对钱镠的感激和对新生活的期盼愈发强烈。
而那四千名跟随南下的骑兵精锐,则自有杜建徽派人引导,前往铁林军大营安置。这些士兵,尤其是其中以李承嗣、史俨为首的近三千沙陀骑兵,虽然暂时与主将分离,但看到钱镠如此厚待他们的将军,自身也得到了妥善安置,心中那点离乡背井的不安也渐渐平息。他们被要求卸甲缴械(暂代保管),沐浴更衣,领取新的军服和给养,并在指定的营区休息。
车队浩浩荡荡进入润州城内,穿过主要街道,最终抵达气势恢宏的东海郡王府。府内早已张灯结彩,盛大的接风宴席准备就绪。
是夜,郡王府宴会厅内,灯火通明,觥筹交错。钱镠高踞主位,朱宣、朱瑾分坐左右最尊贵的客席,其余新降将领与钱镠麾下文武交错而坐,气氛热烈。
珍馐美馔如水般呈上,醇酒佳酿香气四溢。钱镠频频举杯,慰劳众将。酒至半酣,他放下酒杯,面色转为沉痛,声音也提高了些许:
“诸位!”厅内顿时安静下来。
“想那朱温,本乃黄巢余孽,狼子野心,篡唐自立之心,昭然若揭!其行更是令人发指!屠戮降卒,驱民填壕,凌辱妇孺,焚烧古城!兖州之事,天地同悲,人神共愤!此等暴行,与禽兽何异?!”钱镠的话语中充满了正义的怒火,瞬间引起了所有来自兖州将领的强烈共鸣,贺瓌、康怀英等人更是紧握拳头,眼泛泪光,显然想起了那惨痛的一幕幕。
痛斥完朱温,钱镠话锋一转,目光扫过朱宣朱瑾等人,语气变得激昂而充满赞誉:
“然,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正是在朱温这等暴政之下,更显诸位将军之忠勇,之智略!朱宣将军,镇守郓州,爱民如子,政声远播;朱瑾将军,勇冠三军,威震中原,兖州城下,以寡敌众,令朱温损兵折将,寸步难行!还有贺瓌、康怀英、李承嗣、胡规、阎宝、史俨、刘康乂诸位将军,皆乃万人敌,国之干城!诸位在绝境之中,不忘保全士卒,毅然突围,南下归来,此非败逃,乃是弃暗投明,是保留抗暴火种之壮举!”
这一番话,既肯定了他们的过去,又为他们“南投”的行为赋予了崇高的正义性,说得朱宣朱瑾等人热血沸腾,心中最后一点“降将”的阴霾也一扫而空,只觉得遇到了真正的明主。
眼看气氛烘托到位,钱镠趁热打铁,当众宣布:
“为表朝廷纲纪,彰诸位之功,孤已拟好表章,即刻上奏天子!”他目光炯炯地看向朱宣、朱瑾,“表奏朱宣将军,为淮南节度副使,于度支司挂职同知度支司,位在度支使王洪之下,协理两浙、淮南财政民生!”
“表奏朱瑾将军,同为淮南节度副使,于参谋总院挂职同知参谋事,位在总谋主李振先生之下,参赞军机,整训武备!”
这两个任命,可谓煞费苦心。淮南节度副使,是极高的荣誉官衔,表明了他们仅次于钱镠的地位。而实职,朱宣被安排到度支司,发挥其善于治理的长处;朱瑾进入参谋总院,则能最大化其军事才能。并且明确位在罗隐、李振之下,既给予了足够尊崇,又维护了原有核心班底的秩序,避免内部失衡。
“其余贺瓌、康怀英等诸位将军,皆授牙军厢都指挥使之职,具体任命,待与李参军、屠都使等商议后,量才施用,必不使英雄无用武之地!”
“大王隆恩!我等必誓死效忠,万死不辞!”以朱宣朱瑾为首,所有新降将领再次离席,轰然下拜,声音震得殿宇梁柱似乎都在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