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集:保洁阿姨的忧愁-《老夫子之打工皇帝》

  老夫子刚回了那条消息,手机还躺在桌上,就听见门口有动静。抬头一看,保洁阿姨站在那儿,一只手抓着门框,另一只手捏着张纸条,指节都泛白了。

  她没进来,也没说话,就那么看着他,像在等一个准话。

  老夫子把手机推远一点,坐直了身子。“李阿姨,有事进来说,门口多凉。”

  她这才挪了两步,鞋底在地板上蹭出轻微的响。走到办公桌前,她把纸条递过去,头低着,声音压得很轻:“老夫子同志,我……我想请您帮个忙。”

  “别急。”他接过纸条,没打开,“先坐下,喘口气。”

  她没坐,站着搓了搓手,袖口磨得起了毛边。“是我孙子的事。他今年该上小学了,可户口不在本地,附近几所学校都去问过,说不符合条件。我儿子儿媳在外打工,一年到头回不来几次,这孩子打小跟着我,我总不能眼睁睁看他没学上。”

  她说着说着,声音有点抖,但还是咬住后牙根,硬撑着没让眼泪掉下来。

  老夫子听完,低头看那张纸条。上面写着孩子名字、出生年月、原籍地址,字是用铅笔写的,一笔一划很用力,像是怕写不清楚被人看漏。

  他把纸条轻轻放在桌上,抬头看她。“你做保洁几年了?”

  “八年零四个月。”她答得很快,像是背过很多遍。

  “平时话不多,干活利索,中午吃饭都在楼梯间坐着,怕打扰别人。我记得你。”老夫子顿了顿,“也记得你孙子,每周五放学来接你,背着个小书包,见人就笑。”

  她眼睛一颤,终于抬起头。

  “这孩子我看见过几次。”老夫子继续说,“不闹,不吵,等你的时候自己拿本书翻。有一次你还给他带了个煮鸡蛋,他分了一半给旁边捡瓶子的老头。”

  她鼻子一酸,赶紧低下头,用手背抹了一下眼角。

  “您……您是不是觉得我太不知足了?”她声音发紧,“我就这么一个孙子,他爸妈顾不上,我要再不管,他以后怎么办?我知道我不该来找您,可我实在没地方说了……”

  “谁说你不该找我?”老夫子打断她,“你是为孩子来的,又不是为自己要好处。这事你早该说。”

  她愣住,嘴唇动了动,没发出声。

  老夫子站起身,绕过桌子走到她面前。“李阿姨,我不是什么大人物,但我认识的人多,路子也杂。你说的这个问题,确实有难度,但不是没可能解决。”

  她猛地抬头,眼里全是光。

  “您……您真能帮忙?”

  “我没说一定能办成。”他语气平平,“但我可以试试。而且我有个办法,比到处求人靠谱。”

  她没听懂,但直觉告诉她,事情有转机。

  老夫子回到座位,坐稳后闭上眼,手指轻轻敲了两下桌面。

  金手指启动。

  眼前瞬间展开一张无形的网,无数信息点开始闪现——区域教育资源分布、学位空余名额、政策执行弹性区间、特殊入学通道备案记录……

  数据流快速筛选,匹配条件逐步锁定:适龄儿童、非本地户籍、实际居住证明、监护人稳定就业记录、社区推荐资格……

  他的眉头微微动了一下。

  三所学校的初步轮廓浮现出来。一所是民办但接受政府补贴,有少量公益名额;一所是新建分校,今年招生不满,存在调剂空间;第三所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定点校,手续相对简化。

  还不够细,需要更多信息支撑。

  他睁开眼,拿起笔,在纸上写下几个关键词。

  “你回去准备几样东西。”他看向她,“孩子的出生证、疫苗本、你们现在的租房合同,还有你这几年的工资条和考勤记录。越全越好。”

  她连忙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用铅笔头记。

  “还有,”他补充,“去居委会开个实际居住证明,最好让楼长或片警签个字。这一步很难,但如果能拿到,机会就大了。”

  她写得慢,但一笔不落。

  “这些……这些要是弄不到呢?”她抬眼问。

  “那就换路子。”他说,“总有办法。最怕的是什么都不做,干等着。”

  她咬了咬嘴唇,忽然跪下去一条腿,想往下跪。

  老夫子眼疾手快一把拽住她胳膊。“你干什么!”

  “我……我不是这个意思……”她慌了,脸涨得通红,“我是真不知道怎么谢您……”

  “谢字先别提。”他松开手,“你现在最该做的,是把我说的东西准备好。明天这个时候,你把材料带来,我再帮你看看下一步怎么走。”

  她站直,用力点头,把本子塞回兜里,转身要走,又停下。

  “老夫子同志……”她回头,声音很小,“我孙子叫小树,去年植树节那天,学校组织种树,他一个人挖了三个坑。老师说他力气小,让他歇会儿,他不肯。他说,树苗等不了。”

  老夫子看着她。

  “他不是笨孩子,就是没人给他机会。”

  说完,她转身走了,脚步比来时快了些。

  办公室重新安静下来。

  老夫子坐在原位,没动。

  他再次闭上眼,金手指仍在运行,数据不断更新。那三所学校的信息越来越清晰,其中一所的负责人名字跳了出来——姓陈,教育局下派干部,半年前调任。

  他记下了这个名字。

  指尖还在敲桌面,节奏稳定。

  窗外阳光斜照,落在他的侧脸上,像一层薄金。

  楼下传来拖把推过地面的声音,一下,又一下。

  他忽然想起什么,睁开眼,拿起手机,翻到通讯录,找到一个存了很久没打过的号码。

  手指悬在拨号键上,停了几秒,又放下。

  现在还不是时候。

  他把手机扣在桌上,重新闭眼,集中精神调取更多资料。

  金手指开始深入挖掘政策执行中的灰色空间——哪些环节可以申请特批,哪些领导有决策权,哪些社区有过类似案例被成功解决。

  一条模糊的路径正在成型。

  他的呼吸变得平稳,脑中信息飞速流转。

  就在这时,办公室门又被推开一条缝。

  保洁阿姨探进头来,手里端着个旧瓷杯。

  “我……我给您倒了点热水。”她说,“天干,喝点暖的。”

  杯子放在门口的矮柜上,没敢往里走。

  “您忙,我不打扰了。”

  门关上了。

  老夫子睁开眼,看了眼那杯水。

  杯口冒着热气,水面上飘着一片茶叶梗。

  他没动那杯水,也没说话。

  只是抬起手,轻轻摸了下自己的袖口,发现刚才她拽他那一把,把他的袖子扯松了一道线。

  他低头看了看,没管。

  重新闭眼,金手指继续运转。

  数据流中,一所学校的图标突然亮起,标注为“近期有扩招意向”。

  他嘴角微微动了一下。

  手指再次敲了两下桌面。

  楼下拖地的声音还在继续,节奏缓慢,但没有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