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的金辉漫过演武场的青砖,将众人的影子拉得老长。朱厌抬头看了看天色,晚风带着几分凉意拂过,他笑道:“夕阳西下了,夜里该凉了。”
话音落,他打了个响指。一道淡金色的光罩凭空出现,将整个演武场轻轻罩住——场内瞬间无风,暖意融融,场外的风声却依旧清晰;四周的灯笼光芒透进来,将场内照得亮堂,透过光罩,还能看见外面渐暗的天色与远处的树影。
“这样就舒服了。”朱厌拍了拍手,目光扫过柳月等人,眼底闪过促狭,“咱们来讲鬼故事吧。柳月,你肚子里存货多,先来一个?”他顿了顿,补充道,“每个人都得讲,忘忧大师也不例外,谁都逃不掉。”
柳月挑眉:“你这是早有预谋?”
“那是自然。”朱厌拉着离仑在躺椅上坐下,“孩子们还得练功,正好让他们听听,练练胆子。”
他转向场中正在跟着无禅练习剑法的六个孩子:“你们六个继续跟着无禅练功,不用回头,鬼故事听着就行,等英磊做好晚饭再去吃。”
孩子们虽好奇,却还是乖乖应了声,剑光在光罩内闪烁,与场边即将开始的“鬼故事大会”形成奇妙的呼应。
忘忧大师抚着胡须,笑道:“老衲这把年纪,讲鬼故事怕是没什么威慑力。”
“要的就是这份反差。”朱厌摆手,“柳月先来。”
柳月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过光罩外渐渐沉下的暮色,缓缓开口:“我曾在西蜀一座破庙里听过个故事。说是有个书生赶考,夜宿破庙,见墙角坐着个穿绿衣的女子,正对着镜子梳头。书生上前搭话,女子不答,只是梳头。等书生醒来,发现自己靠在一口棺材旁,棺材上放着一面铜镜,镜面上凝着一层绿锈,像极了女子的衣衫……”
他声音平稳,却带着几分幽远,光罩内的气氛顿时静了几分。温宁下意识地往温若曦身边靠了靠,惹得温若曦轻笑。
“该我了。”墨晓黑接话,“我这故事发生在江南水乡。有个撑船的老汉,夜里载客过湖,客人是个穿红衣的姑娘,全程低着头。到了对岸,姑娘付了钱,老汉接过才发现是纸钱,回头再看,船尾只剩一串湿漉漉的脚印,延伸到水里……”
“俗套。”薛洋的声音从练功的队伍里传来,带着少年人的不屑,随即被无禅轻咳一声打断,乖乖收了声。
朱厌看向魏长泽:“长泽,该你了。”
魏长泽沉吟片刻:“我年少时闯荡江湖,遇见过一个古镇,镇上的人到了夜里都不开窗。后来才知,镇上有条河,每年中元节,都会有个披发的女子站在桥头,找路人问路,若是指了方向,那人家当晚就会听见河水拍门的声音……”
温若曦听得认真,等他说完,轻声道:“我也说一个。有户人家迁坟,挖出的棺材里没有尸骨,只有一件绣着并蒂莲的嫁衣。后来那户人家的女儿总说夜里有人穿她的衣服,没多久,女儿就穿着那件嫁衣,淹死在了自家井里,井台上也绣了朵并蒂莲……”
故事一个接一个,光罩外的天色彻底黑透,只有灯笼的光芒在罩内流转。轮到苏慕遮,他淡淡道:“药庐曾有个学徒,总偷拿药材去卖。一晚他梦见自己被无数干枯的手抓住,醒来后身上长满了药疹,痒得抓心,直到把偷的钱还回去,疹才消了。”
英磊挠挠头,也说了个关于厨房的故事:“以前有个厨子,总浪费粮食,夜里就听见米缸里有人哭,打开一看,全是米粒堆成的小人人……”
温宁鼓起勇气,小声道:“我……我听说有座义庄,夜里总有哭声,是那些没入土的尸骨在找自己的名字……”
最后轮到忘忧大师,众人都静了下来。大师缓缓道:“老衲不讲吓人的。曾有座山,山中有精怪,专偷过路僧人的念珠。后来才知,是山脚下的孩子病了,精怪偷念珠,是想求佛保佑孩子。”
故事温情,却也带着几分玄幻,让之前的紧张气氛缓和了不少。
朱厌拍了拍手:“都不错。不过要说最吓人的……”他故意拖长语调,看向正在收功的孩子们,“就是英磊的饭再不吃,就要凉了!”
孩子们顿时笑了起来,之前听故事攒下的紧张感一扫而空。无禅带着他们往厨房走去,魏无羡边走边问:“那些故事都是真的吗?”
叶安世淡淡道:“真真假假,人心罢了。”紫渊剑灵在他耳边哼道:“怕了?”叶安世没理它,脚步却稳得很。
光罩内,众人也起身准备散去。朱厌撤去光罩,晚风带着凉意涌进来,却吹不散方才的暖意。
“鬼故事虽虚,却藏着人心。”忘忧大师道,“敬鬼神而远之,不如修己心而安之。”
众人都点头称是。夜色渐深,寒水寺的禅房次第亮起灯火,鬼故事的余韵混在饭菜香里,成了这个夜晚最特别的味道。
话音落,他打了个响指。一道淡金色的光罩凭空出现,将整个演武场轻轻罩住——场内瞬间无风,暖意融融,场外的风声却依旧清晰;四周的灯笼光芒透进来,将场内照得亮堂,透过光罩,还能看见外面渐暗的天色与远处的树影。
“这样就舒服了。”朱厌拍了拍手,目光扫过柳月等人,眼底闪过促狭,“咱们来讲鬼故事吧。柳月,你肚子里存货多,先来一个?”他顿了顿,补充道,“每个人都得讲,忘忧大师也不例外,谁都逃不掉。”
柳月挑眉:“你这是早有预谋?”
“那是自然。”朱厌拉着离仑在躺椅上坐下,“孩子们还得练功,正好让他们听听,练练胆子。”
他转向场中正在跟着无禅练习剑法的六个孩子:“你们六个继续跟着无禅练功,不用回头,鬼故事听着就行,等英磊做好晚饭再去吃。”
孩子们虽好奇,却还是乖乖应了声,剑光在光罩内闪烁,与场边即将开始的“鬼故事大会”形成奇妙的呼应。
忘忧大师抚着胡须,笑道:“老衲这把年纪,讲鬼故事怕是没什么威慑力。”
“要的就是这份反差。”朱厌摆手,“柳月先来。”
柳月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过光罩外渐渐沉下的暮色,缓缓开口:“我曾在西蜀一座破庙里听过个故事。说是有个书生赶考,夜宿破庙,见墙角坐着个穿绿衣的女子,正对着镜子梳头。书生上前搭话,女子不答,只是梳头。等书生醒来,发现自己靠在一口棺材旁,棺材上放着一面铜镜,镜面上凝着一层绿锈,像极了女子的衣衫……”
他声音平稳,却带着几分幽远,光罩内的气氛顿时静了几分。温宁下意识地往温若曦身边靠了靠,惹得温若曦轻笑。
“该我了。”墨晓黑接话,“我这故事发生在江南水乡。有个撑船的老汉,夜里载客过湖,客人是个穿红衣的姑娘,全程低着头。到了对岸,姑娘付了钱,老汉接过才发现是纸钱,回头再看,船尾只剩一串湿漉漉的脚印,延伸到水里……”
“俗套。”薛洋的声音从练功的队伍里传来,带着少年人的不屑,随即被无禅轻咳一声打断,乖乖收了声。
朱厌看向魏长泽:“长泽,该你了。”
魏长泽沉吟片刻:“我年少时闯荡江湖,遇见过一个古镇,镇上的人到了夜里都不开窗。后来才知,镇上有条河,每年中元节,都会有个披发的女子站在桥头,找路人问路,若是指了方向,那人家当晚就会听见河水拍门的声音……”
温若曦听得认真,等他说完,轻声道:“我也说一个。有户人家迁坟,挖出的棺材里没有尸骨,只有一件绣着并蒂莲的嫁衣。后来那户人家的女儿总说夜里有人穿她的衣服,没多久,女儿就穿着那件嫁衣,淹死在了自家井里,井台上也绣了朵并蒂莲……”
故事一个接一个,光罩外的天色彻底黑透,只有灯笼的光芒在罩内流转。轮到苏慕遮,他淡淡道:“药庐曾有个学徒,总偷拿药材去卖。一晚他梦见自己被无数干枯的手抓住,醒来后身上长满了药疹,痒得抓心,直到把偷的钱还回去,疹才消了。”
英磊挠挠头,也说了个关于厨房的故事:“以前有个厨子,总浪费粮食,夜里就听见米缸里有人哭,打开一看,全是米粒堆成的小人人……”
温宁鼓起勇气,小声道:“我……我听说有座义庄,夜里总有哭声,是那些没入土的尸骨在找自己的名字……”
最后轮到忘忧大师,众人都静了下来。大师缓缓道:“老衲不讲吓人的。曾有座山,山中有精怪,专偷过路僧人的念珠。后来才知,是山脚下的孩子病了,精怪偷念珠,是想求佛保佑孩子。”
故事温情,却也带着几分玄幻,让之前的紧张气氛缓和了不少。
朱厌拍了拍手:“都不错。不过要说最吓人的……”他故意拖长语调,看向正在收功的孩子们,“就是英磊的饭再不吃,就要凉了!”
孩子们顿时笑了起来,之前听故事攒下的紧张感一扫而空。无禅带着他们往厨房走去,魏无羡边走边问:“那些故事都是真的吗?”
叶安世淡淡道:“真真假假,人心罢了。”紫渊剑灵在他耳边哼道:“怕了?”叶安世没理它,脚步却稳得很。
光罩内,众人也起身准备散去。朱厌撤去光罩,晚风带着凉意涌进来,却吹不散方才的暖意。
“鬼故事虽虚,却藏着人心。”忘忧大师道,“敬鬼神而远之,不如修己心而安之。”
众人都点头称是。夜色渐深,寒水寺的禅房次第亮起灯火,鬼故事的余韵混在饭菜香里,成了这个夜晚最特别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