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重心的偏移-《浮光深处终是你》

  时光在期待与准备中,被拉扯得既漫长又迅疾。林晚的身体成了最直观的日历,记录着两个小生命一寸寸扩张的版图。孕中期走向尾声,她的腹部已然隆起成一座饱满的山丘,行动间带上了几分企鹅般的、小心翼翼又不由自出的蹒跚。

  身体的负荷是双倍的。曾经轻微的腰背酸痛,如今成了持续的、沉甸甸的背景音,迫使她必须频繁地变换姿势,依赖那个巨大的瑜伽球和护腰枕来寻求片刻的缓解。双脚在傍晚时分总会浮肿,像发起的白面,按下去会留下一个浅浅的窝。周维每晚雷打不动的功课,便是打好温水,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替她按摩那双肿胀的脚,手法从最初的生涩变得娴熟,指尖带着怜惜的力度,试图驱散那一整日积累的疲惫。

  “辛苦你了。”他常常一边按摩,一边抬头看她,灯光在他眼底投下柔软的阴影。那眼神里,是清晰的心疼,以及一种目睹生命奇迹在挚爱身上上演时,所产生的、近乎虔诚的敬畏。

  林晚只是摇头,手习惯性地在硕大的肚皮上画着圈。辛苦是真实的,但当她感受到掌心下那两个小家伙愈发有力的“拳打脚踢”,甚至能看到肚皮上突然鼓起一个小包,又倏忽滑开时,所有的辛苦便都化作了甘之如饴的甜蜜负担。她的身体重心在物理上无可避免地前移,而在情感与精神上,她的整个世界,也早已围绕着腹中这两个活跃的中心,完成了彻底的、心甘情愿的偏移。

  她的艺术创作,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画架上那幅完成的《双星》仿佛一个序章,之后的作品,色彩变得更加浓郁、温暖,笔触也更加大胆、抽象。她开始用饱满的赭石、深红与金色,描绘身体内部那种膨胀的、充满生命张力的感受。一幅名为《沃土》的画里,扭曲盘绕的暖色线条如同蓬勃生长的根茎,在深暗的背景中奋力延伸,充满了原始的力量感。另一幅《潮汐》,则用蓝与紫的柔和渐变,捕捉着胎动带来的、那一波波来自身体内部的、隐秘而规律的律动。

  她不再试图去“描绘”什么具体的形象,而是直接诉诸“感觉”,将孕育的生命体验,用色彩和线条直接翻译在画布上。这种创作方式让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与酣畅。艺术评论家王姐来看过这些新作后,沉默了许久,才感叹道:“林晚,这些画里有种……我从未在你以往作品里感受到的、强悍而温柔的生命力。它们不一样了。”

  是的,不一样了。林晚知道,不是她的技巧变了,是她生命的核心被重新塑造了。过往的伤痕依旧是她的一部分,但已被这蓬勃的新生力量覆盖、滋养,化作了更深沉的艺术底蕴。

  现实层面的准备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那间预留的婴儿房,墙壁被粉刷成了柔和的暖黄色,像清晨的阳光。周维带着设计师修改了好几稿,最终定下的方案里,并排摆放着两张白色的实木婴儿床,中间由一个兼具收纳功能的矮柜连接。房间一角是舒适的哺乳椅,旁边是分层细致的储物柜,用来容纳双份的、琳琅满目的小物件。

  周末,两人会一起去孕婴店采购。这成了另一种奇特的体验。林晚扶着腰,慢慢走过一排排挂着迷你衣服的货架,手指拂过那些柔软得不可思议的棉布,拿起一双只有她手掌三分之一大小的袜子,心都会融化一下。周维则推着购物车,像个严谨的工程师,对照着手机上的清单,仔细比较着不同品牌奶瓶的材质、奶嘴的型号,研究着纸尿裤的吸水性能和透气性。

  “这个牌子的湿巾成分更天然。”

  “新生儿衣物最好选择无骨缝的,不会磨皮肤。”

  他嘴里念叨着这些曾经离他世界无比遥远的词汇,神情却专注得如同在攻克技术难关。偶尔,他会拿起一个摇铃,轻轻晃动,听着那清脆的声响,然后看向林晚,眼里带着询问和跃跃欲试,仿佛在说:“这个,他们会不会